“你继续说。”陆诚收起关于军工企业的文件,示意李海林继续下一个议题。
“是,首长。”李海林精神一振,翻到文件的第二部分,语气也轻快了不少,“这第二件事情,是关于恢复铁路运输的。”
“在营救出铁路职工和家属后,我们除了扩大队伍外,还组织他们对兰州枢纽站、机务段、车辆段的家底,进行了一次初步的盘点清查。”
说到这里,李海林的脸上满是振奋之色:“首长,您可能知道,前些年连续几次极端雨雪冰冻天气,给全国电网和电气化铁路造成了的巨大麻烦。为了应对这种极端情况,全国各铁路局都储备了一大批传统的内燃机车头作为应急备用。”
“再加上本来就在一些非电气化路线或者货运使用的内燃机车,整个兰州枢纽及周边段所能调动起来的内燃机车头,数量非常可观,而且型号相对统一,便于维护和操作。”
“以我们目前面临的局面来看,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电气化运营,根本实现不了。但如果使用这些内燃机车,先期恢复部分关键路线的有限度运输,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哦?”陆诚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铁路是工业社会的血管,血脉不通,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些机车的具体情况怎么样?尤其是那些封存备用的,能够立即启用吗?”
李海林回答得斩钉截铁:“首长,请您放心,那些原本就在货运线上跑着的,车况自然没问题。至于那些封存备用的车头,我们都检查过了,绝对是高标准维护的,有专门的库房,定期有人启动预热、保养检修,工况非常好。”
听到回答,陆诚立刻想到另一个关键点:“车头有了,线路呢?各条线路的实际情况怎么样,有没有被堵塞?”
说起这个,李海林叹了口气:“我们协调部队的无人机和直升机,对兰州出发的几条主干线进行了初步的空中巡查,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
“很多路段都有瘫痪在半道上的列车,看样子是病毒爆发时紧急制动的。除此之外,还发现个别地段出现了脱轨事故,列车车厢倾覆,堵塞了线路。”
闻言,陆诚点了点头,神色平静,并没有感到意外。
病毒爆发的突然性和恐怖性,足以让任何精密运转的系统瞬间崩溃,铁路上出现这些问题太正常不过了。
“发现问题的点要标记清楚,后续派出工程部队,配合铁路职工,一段一段的清理修复。沿途的道班和小站,为了安全,可以派步兵班组驻扎保护。甚至可以考虑利用空投补给留下的标准集装箱,改造加固后,在关键节点设置防御据点,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是,首长,我们一定详细规划。”李海林赶紧记下要点。
说完了铁路这件大事,李海林翻到了文件的最后一部分:“首长,至于最后一件事情,则是关于我们和平安全区内部的,主要是复产和复学两件大事。”
“复产方面,主要是农业,马上就到七月了,小麦的收割季节临近。经过前段时期的‘保产行动’,很多区域的作物算是救回来了,长势比预期要好。”
“但是,我们的大型农机数量不足,届时恐怕需要发动大量的人力进行抢收。要完成这个任务,可能需要暂时停下部分建设工程,从中抽调大量人手,因为涉及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人力调配,必须由您来拍板定夺。”
“这是天大的事。”陆诚的语气非常的郑重:“粮食是生存的基础,什么工程都可以缓一缓,但地里的粮食一刻也不能等。管委会立刻拿出一个详细方案来,需要多少人,怎么组织,安全怎么负责。必要的时候,我可以直接调动部队官兵,在不影响战事的前提下,下地帮忙抢收。”
“有首长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李海林明显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接着开始汇报:“至于复学,教育中心在安全区内,依托原有学校,设立了和平幼儿园,和平小学,和平中学以及相应的技工学校学校。”
“原先挤在这些校舍里的幸存者,已经开始有序的向中川机场安置点转移了,等校舍清理消毒完毕,就能组织开学了。”
说到这里,李海林的目光灼灼的看向陆诚:“第一次开学典礼,意义重大,我们想请您出席,为孩子们讲几句话,打打气。”
听到这里,陆诚不由得失声笑了起来:“好你个老李啊,在这等着我呢?我看你不是请我去鼓舞士气,是想把我拉去分担火力吧?之前兴明同志可是没少跟我抱怨,说好多半大的小子和姑娘,宁愿去工地搬砖,甚至吵着要报名参军,都不愿意老老实实坐回教室上学。我这去了,岂不是要成了他们眼中的大恶人?”
面对陆诚的打趣,李海林也笑了起来,连忙解释:“首长,我可真没这意思,您可是所有幸存者,尤其是孩子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和榜样。他们可能不想听我们这些老家伙絮叨,但要是您去,意义绝对不一样。您的话,他们肯定听得进去,也肯定会欢迎。这开学第一课,由您来上,再合适不过了。”
就在两人就复学典礼的细节半说笑半认真的交谈时,一名情报参谋快步走来,大声汇报起来:“报告首长,紧急通讯,中央临时领导小组来电,他们同意了我方提出的建议,愿意派遣代表团前来兰会面。”
“他们在电文中强调,目前自身能力有限,如何成行,需要由我们来负责解决。”
听到汇报,陆诚长长的吁出了一口气,抬眼看向了何志刚。
他们之前已经研究过数套接应方案,预想了各种可能,现在到了落实的时候了。
至于李海林,则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懵了。
早上广播收到的消息,还没来得及抄送给他。
这对他来说,不啻于一颗惊雷!
“是,首长。”李海林精神一振,翻到文件的第二部分,语气也轻快了不少,“这第二件事情,是关于恢复铁路运输的。”
“在营救出铁路职工和家属后,我们除了扩大队伍外,还组织他们对兰州枢纽站、机务段、车辆段的家底,进行了一次初步的盘点清查。”
说到这里,李海林的脸上满是振奋之色:“首长,您可能知道,前些年连续几次极端雨雪冰冻天气,给全国电网和电气化铁路造成了的巨大麻烦。为了应对这种极端情况,全国各铁路局都储备了一大批传统的内燃机车头作为应急备用。”
“再加上本来就在一些非电气化路线或者货运使用的内燃机车,整个兰州枢纽及周边段所能调动起来的内燃机车头,数量非常可观,而且型号相对统一,便于维护和操作。”
“以我们目前面临的局面来看,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电气化运营,根本实现不了。但如果使用这些内燃机车,先期恢复部分关键路线的有限度运输,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哦?”陆诚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铁路是工业社会的血管,血脉不通,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些机车的具体情况怎么样?尤其是那些封存备用的,能够立即启用吗?”
李海林回答得斩钉截铁:“首长,请您放心,那些原本就在货运线上跑着的,车况自然没问题。至于那些封存备用的车头,我们都检查过了,绝对是高标准维护的,有专门的库房,定期有人启动预热、保养检修,工况非常好。”
听到回答,陆诚立刻想到另一个关键点:“车头有了,线路呢?各条线路的实际情况怎么样,有没有被堵塞?”
说起这个,李海林叹了口气:“我们协调部队的无人机和直升机,对兰州出发的几条主干线进行了初步的空中巡查,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
“很多路段都有瘫痪在半道上的列车,看样子是病毒爆发时紧急制动的。除此之外,还发现个别地段出现了脱轨事故,列车车厢倾覆,堵塞了线路。”
闻言,陆诚点了点头,神色平静,并没有感到意外。
病毒爆发的突然性和恐怖性,足以让任何精密运转的系统瞬间崩溃,铁路上出现这些问题太正常不过了。
“发现问题的点要标记清楚,后续派出工程部队,配合铁路职工,一段一段的清理修复。沿途的道班和小站,为了安全,可以派步兵班组驻扎保护。甚至可以考虑利用空投补给留下的标准集装箱,改造加固后,在关键节点设置防御据点,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是,首长,我们一定详细规划。”李海林赶紧记下要点。
说完了铁路这件大事,李海林翻到了文件的最后一部分:“首长,至于最后一件事情,则是关于我们和平安全区内部的,主要是复产和复学两件大事。”
“复产方面,主要是农业,马上就到七月了,小麦的收割季节临近。经过前段时期的‘保产行动’,很多区域的作物算是救回来了,长势比预期要好。”
“但是,我们的大型农机数量不足,届时恐怕需要发动大量的人力进行抢收。要完成这个任务,可能需要暂时停下部分建设工程,从中抽调大量人手,因为涉及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人力调配,必须由您来拍板定夺。”
“这是天大的事。”陆诚的语气非常的郑重:“粮食是生存的基础,什么工程都可以缓一缓,但地里的粮食一刻也不能等。管委会立刻拿出一个详细方案来,需要多少人,怎么组织,安全怎么负责。必要的时候,我可以直接调动部队官兵,在不影响战事的前提下,下地帮忙抢收。”
“有首长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李海林明显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接着开始汇报:“至于复学,教育中心在安全区内,依托原有学校,设立了和平幼儿园,和平小学,和平中学以及相应的技工学校学校。”
“原先挤在这些校舍里的幸存者,已经开始有序的向中川机场安置点转移了,等校舍清理消毒完毕,就能组织开学了。”
说到这里,李海林的目光灼灼的看向陆诚:“第一次开学典礼,意义重大,我们想请您出席,为孩子们讲几句话,打打气。”
听到这里,陆诚不由得失声笑了起来:“好你个老李啊,在这等着我呢?我看你不是请我去鼓舞士气,是想把我拉去分担火力吧?之前兴明同志可是没少跟我抱怨,说好多半大的小子和姑娘,宁愿去工地搬砖,甚至吵着要报名参军,都不愿意老老实实坐回教室上学。我这去了,岂不是要成了他们眼中的大恶人?”
面对陆诚的打趣,李海林也笑了起来,连忙解释:“首长,我可真没这意思,您可是所有幸存者,尤其是孩子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和榜样。他们可能不想听我们这些老家伙絮叨,但要是您去,意义绝对不一样。您的话,他们肯定听得进去,也肯定会欢迎。这开学第一课,由您来上,再合适不过了。”
就在两人就复学典礼的细节半说笑半认真的交谈时,一名情报参谋快步走来,大声汇报起来:“报告首长,紧急通讯,中央临时领导小组来电,他们同意了我方提出的建议,愿意派遣代表团前来兰会面。”
“他们在电文中强调,目前自身能力有限,如何成行,需要由我们来负责解决。”
听到汇报,陆诚长长的吁出了一口气,抬眼看向了何志刚。
他们之前已经研究过数套接应方案,预想了各种可能,现在到了落实的时候了。
至于李海林,则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懵了。
早上广播收到的消息,还没来得及抄送给他。
这对他来说,不啻于一颗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