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力士脱靴,贵妃研磨,太白醉酒清平调!-《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莫非?”

  李白瞪大了眼睛。

  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可就在他思考之际。

  一道声音将其打断了。

  “李白,怎么样?”

  “你的诗作也流传到了后世,可见他们是认可你的才华的。”

  “可却不能因此自傲,你看玄幕中出现的诗句,哪一首都比之不差呀!”

  李白其实很想说。

  陛下呀,咱就是说。

  那些诗句都是我作的你能信不?

  可他到底不能完全确定。

  因此面对皇帝的编排,选择了沉默。

  而李隆基一看这意思。

  还以为李白仍在充面子,不服气呢。

  于是又道:

  “你也不必灰心嘛。”

  “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就已经很难得了,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而恰巧在这时。

  视频中的对答结束了。

  画面转到了评论区。

  ——【这些诗写得真好哇!不学真的是大损失!】

  【不愧是咱汉语言的集美,给你打call!】

  【好家伙,刚开始我还能跟着一起,后面直接被一串诗给打懵逼了。】

  【你当然得懵逼了,上面很多诗都不在课本当中,不去读李白诗集你指定不会啊!】

  【但凡问后句让对面答上句,就不一样了(狗头)。】

  【上面的又吹牛是吧?你知道抽答的一些诗句有多冷门吗?(抠鼻)】

  【我白哥倒是舒服了,感觉来了一口气就出来,而我却背了半辈子都还没完(笑哭)。】

  【小时候不知道,现在重新捡起来读了读才发现诗仙之名简直名副其实啊!】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再从洛阳到咸阳!——余光中】

  【……】

  诗仙之名,名副其实……

  酒放豪肠……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在看到评论区的几句话后。

  尤其是李白诗集、诗仙之类的评论时。

  整个大明宫内。

  顿时寂静无声!

  而想要借机敲打李白的李隆基。

  更是脑袋瓜子嗡嗡的。

  直接懵了!

  “嗝!”

  一片诡异的安静中。

  不知是谁突然打了个酒嗝。

  在此刻显得格格不入。

  “李……李白?”

  一位官员闻声转过了头。

  看向了李隆基身边。

  那个不起眼的浪荡醉鬼。

  而此话一出。

  如同在一汪舒展的平湖中。

  不小心掉落的石子。

  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大殿之内,众人回过神来。

  开始叽叽喳喳。

  气氛立时又热闹了起来。

  “所以刚才那些诗句,都是李白一人所作?”

  “后世还有李白的诗集?”

  “不是吧,别人有一首能出名就算不错了,他怎么有那么多诗文流传后世啊?”

  “而且好像他本人在后世也挺出名的样子。”

  “……”

  每个人都异常惊讶。

  看了看玄幕。

  似是不相信般,又看了看李白。

  他们知道对方诗才不错。

  却没想到能这么强!

  李隆基也从愣神中醒来。

  他看着李白。

  语气相当不可思议。

  “这这,这些诗句都是你作的?”

  “回禀陛下。”

  “玄幕上出现的部分诗句,确实是吾本人所作。”

  “有些诗句较为个性,大多只有几个好友知晓,所有传播度不高。”

  “至于剩下的那些,吾目前不知。”

  李白也心情复杂。

  不曾想自己竟能得到后世人的如此青睐。

  还有。

  “那个叫余光中的,夸人倒是极有水平!”

  李白虽然表面平静。

  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自得跟喜悦的。

  可李隆基反倒一时没转过弯。

  “你既然都不知晓,可后世人为何说都是你所作……”

  “陛下,您是吃多了酒罢?”

  这时。

  杨玉环嫣然笑道。

  “后世人都说是李白的诗文,可又没说他到底何时所作。”

  “保不齐还未出现呢?”

  李隆基一听。

  顿时猛拍了下脑袋。

  “哦!”

  “爱妃提醒的是,朕倒是吃酒吃晕了,竟忘了这一茬。”

  说完。

  他望向李白。

  不禁感慨地点了点头。

  “不错,真是不错!”

  “我大唐能有此名士,乃一大幸事矣!”

  相较于之前的打趣、揶揄。

  李隆基此时的态度,无疑变得更加重视了。

  可不得重视嘛?

  看后世人对他的评价都高成啥样了都?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听听吧。

  人张口就是半个盛唐!

  不愧为诗中谪仙!

  李隆基咳嗽了几声。

  “李太白,实不相瞒,朕今日召你前来,正是想要你作一首诗。”

  “看你现在酒也醒了,不知可有诗兴否?”

  就在李白刚要开口之际。

  一旁的高力士,突然屁颠屁颠地凑了上来。

  “诶哟,李大人,诗中之仙!”

  “我看您这靴子的确也有些磨脚了,不如您坐下,让奴婢给松松?”

  刚才还令他避之不及的脱靴。

  此刻却唯恐不能亲手相解!

  而且人李白还没啥官职呢。

  就急赤白脸地赶着叫大人了。

  “这是谁?”

  “是诗仙啊!一开口必定是要千古流传的!”

  “我一个宫宦,能给这等人物脱靴,那不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嘛!”

  高力士脑子转得相当快。

  看看后世人对李白的评价。

  就知道他有多出名了。

  若是在对方作诗时,帮着脱个靴……

  我不得跟着一起名垂千古了?

  “高力士啊高力士。”

  “你这聪明劲儿可算是用对了地方!”

  一想到这里。

  他基本上是把李白半推半就地就给按在了地上。

  随后非常主动地为其脱下靴子。

  而李白看着自己脚上仅剩的锦袜。

  整个人哭笑不得。

  而李隆基也被高力士逗乐了。

  不由斥骂了一声。

  “你这贼货倒是挺机灵!”

  也就是此时大唐的风气相当开放。

  不然要搁在其他朝代。

  特别是极重风气的时候。

  少不了判他一个御前失仪之罪。

  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这时。

  杨玉环也掩嘴笑道:

  “既然有了力士脱靴,那么妾身就为诗仙研磨吧。”

  很快。

  在旨意之下。

  笔墨纸砚通通奉了上来。

  杨玉环伸出雪白皓腕。

  竟真的亲自磨起墨来。

  而见到这种阵仗。

  李白知道今日不作首好诗来。

  别想轻易收场了。

  不过。

  他也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

  只是心中纠结。

  该写点什么呢?

  瞅了瞅杨玉环一身雍容的衣装。

  又转头望向了外面悬在玄幕旁边。

  孤绝如玉盘的月亮。

  李白咬着笔杆。

  陷入了想象之中。

  而随着他的沉默。

  周围众人皆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生怕惊动了这位诗仙的思绪。

  他们好奇地盯着李白。

  想要看看对方能写出何等名作来。

  哗啦啦!

  这时。

  远处的舞女在跳动中,施施然展跃了身上作响的配饰。

  香烟笼袖落了一地,飘彩华茂如云。

  李隆基眉头一皱。

  高力士望色后,刚想去训斥那群舞女……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突然。

  李白开口了。

  他看着周围的景象。

  瞬时缭乱。

  两颊重新生出了红晕。

  仿佛下一秒又要醉倒。

  “若非……群玉山头见?”

  “哈哈哈,会向瑶台月下逢呗!”

  说着。

  他嘴角一勾。

  手持笔墨,豪泼意气。

  几个龙飞凤舞的草书跃然纸上!

  杨玉环抬头望去。

  不禁跟着吟诵了出来。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