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诗句生产队乾隆!孔子:何为抡语啊?-《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嘶!!

  此诗一出。

  在场众人顿时失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好诗!真是好诗!”

  “还有这后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堪称绝妙啊!”

  “不愧为我大唐诗仙,名不虚传!”

  能混进这个圈子里的人。

  那个肚子没点墨水?

  就算是宫女宦官,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

  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所以诗句一出。

  在场之人皆是附掌赞叹!

  “好!好啊!”

  “此诗雍容华美至极,堪称甚妙!”

  李隆基听后大喜过望。

  对着李白就是一顿毫不吝啬的夸奖。

  随即。

  他大手一挥。

  直接赐下官职——翰林供奉!

  虽然在玄幕的影响之下。

  李白提前几年收获了这些。

  可这却如命中注定一般。

  因为圣命重回长安。

  又得到了他原本一样的官职。

  而想必因为有了玄幕的预示。

  以及诗中谪仙的盛名。

  未来他的人生轨迹将发生改变。

  同样的,还会缺少许多愁苦愤懑的诗句。

  但可贺之处在于。

  这种变化也会增添一些新的诗作。

  大唐的诗史,永远会亮起这颗最璀璨的星星。

  无他!

  酒放豪肠。

  半个盛唐而已!

  ……

  玄幕上。

  采访男子笑了笑。

  “小姑娘真有实力,不过我接下来要问的诗句,你肯定答不出来!”

  唐装女子也笑了。

  “愿闻其详。”

  “听好了,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女子听后眉头一皱。

  脑海里搜刮了半晌。

  随后无奈挠头道:

  “这个我是真不知道了诶。”

  男子嘿嘿一笑。

  “可算把你给难住了,这诗的下句是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大唐时空位面。

  天宝年间。

  李白看后顿时一愣。

  这不是我的诗吧?

  之前那些他尚未作出来的作品。

  还能根据风格猜一猜。

  而这首则是完全捉摸不到了。

  “况且这诗……”

  李白表情怪异。

  好田园呐!

  ……

  大宋时空位面。

  正抄的兴起的苏轼也呆住了。

  这诗没听过啊?

  “这风格……莫非是五柳先生所作?”

  “可我也没啥印象啊?”

  ……

  就在历朝历代的文人。

  为这一首诗抓耳挠腮,不得其解之时。

  大清时空位面。

  爱新觉罗·弘历此刻相当不满。

  “这玄幕什么意思?”

  “那李白你就全能答的上。”

  “而朕的诗句你连一首都回不了是吧?”

  “蛋硬恩!”

  乾隆非常气愤。

  为了避免廷前失仪。

  急得把上阵子英国佬教他的外语都给用了出来。

  ……

  而玄幕上。

  女子似乎有些不服气。

  鼓着腮帮,吐了吐舌头。

  又对着男子问道:

  “能再给次机会吗哥?”

  男子哈哈一笑,也不介意。

  “行,那就再来一首。”

  紧接着拿出卡片。

  又念出一句古诗来。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啥??

  这又是啥?

  什么一片两片的?

  女子一听见这个立马懵了。

  好像总觉得在哪见过,可又印象不深呢?

  而男子对此似乎早有预料。

  提示了一下。

  “友情提醒,这首诗和上首都是同一个的作者写的,且作者的职业是皇帝。”

  “据统计,他一生总共写了四万多首诗句,这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首。”

  四万多首?!

  此话一出。

  历史上的李白、陆游、苏轼等文人墨客纷纷傻了眼。

  妈呀!

  好恐怖的数量!

  生产队的驴都没这么能出吧?

  ……

  视频中。

  虽然给了提示。

  但女子苦思冥想一阵后。

  还是没能找出答案。

  “我知道这个作者是乾隆,可我真没记过他的诗句啊!”

  她无奈苦笑了一声。

  “我放弃,真想不出来。”

  虽然知道是谁。

  但也没有办法。

  谁没事会去背他的诗啊?

  男子友善道:

  “没关系,这位诗人虽然作品很多,但整体质量确实不能和前面相比。”

  “答不上来也很正常。”

  “来,这是你的对答奖励,一共二百一十五元。”

  说着。

  他又抽出几张纸币递了过去。

  而大清时空位面。

  诗虽然多……

  可质量差……

  答不上也正常……

  乾隆见主持人又掏出自己的一首诗。

  本来稍稍有点高兴了。

  可转眼间就见女子放弃回答。

  以及男子的随意评价。

  瞬间。

  脸色都黑了。

  咔嚓!

  一把经常陪他下江南的折扇被生生掰断!

  “可恶的玄幕。”

  “一而再再而三啊!!”

  “气煞朕也!”

  一旁。

  和珅瑟瑟发抖中……

  ……

  玄幕上的诗句对答。

  给历朝历代带来了一点小小的文学震撼。

  特别是时间线比较靠前的时期。

  这几十首诗词。

  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场诗词盛宴。

  看得人直呼过瘾!

  春秋时期位面。

  子路将一首首诗作誊抄在竹简之上后。

  便慢慢欣赏起来。

  每过一会就会不自觉地发出惊叹之声。

  “这种诗文,真是漂亮极了!”

  “那名为李白的后世人,想象力亦是非比寻常!”

  “啧啧,大开眼界啊!”

  再次品鉴一番后。

  对着孔子说道:

  “老师,子路得收回之前所言。”

  “这后世虽然野史横行,行风彪悍,可于文学一道上,显然下了功夫,观赏性绝佳!”

  孔子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没想到在后世,会如此流行诗歌文化。”

  “不知道吾之所创,能在其中留一席之地否?”

  “不过。”

  “观这后世环境,应当也做到了吾心中的大同之世吧?”

  就在孔子刚刚感慨完时。

  玄幕之上。

  新视频倏地刷出——

  【《抡语》文学为何突然风靡全国?本期视频就带你认识认识,范马孔次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