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掰着指头算,手头能动起来的部队也只有新6师、暂编40师、补充旅和其扩充整编的几个游击支队,加起来不过五万多人。
并且现在8个新整编的旅级游击支队中,还有2个跟着暂编41师的主力部队驻守河防防线,所以只有6个可以为他所用。
这6个游击支队刚刚成立,新兵比例很高,即使部队再经过高强度训练,也只是经过十几天的训练,能有什么战斗力?
在李志坚这种行家眼里,这种部队勉强可以参加阻击战斗,要让他们来进攻石门这种坚城,则太容易误事,多年战场经验让他不敢拿这些部队来冒险,即使有新6师这种他的嫡系部队扩编的游击支队。
所以可以用来进攻石门和邢台的主力暂时还是只有新6师和暂编40师各自剩余的4个团。
现在就存在两大大问题,一是要同时进攻石门和邢台,需要的精锐力量差的太多。
二是在上面有数不多的部队中,还要分出分出一些力量来驻守豫北和邯郸。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从别处调兵,另一个是练兵。
而他想要调兵,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从李杰的新7师和程继贤的新8师中来抽调部队。李志坚给李杰和程继贤发电,让其从每个旅派一个团到邯郸。对于这个安排,李杰和程继贤心里还有些误解,都认为这是为了扩充部队做的准备,于是都高兴的马上安排,从每个旅中选出一个团,开始出发返回山西,然后向邯郸挺进。
练兵的话,对象也就是刚扩编的几个游击支队。而想要这些游击支队能够堪用,则还需一段时日。
而解决第二个问题,暂时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能不断的招兵来扩编,以此来到各地进行驻守。
招兵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和粮食,不过即使有了资金和粮食,要招募足够的青年入伍并加以训练,这更需要足够的时间;
资金和粮食的问题还好解决,他在山西发展这么多年,通过山西实业公司已经积累下不少的资金,并且在美国的产业也可以提供一些经费。他已经让李守义派遣专人将不少的银元送到安阳,作为扩军的军费。同时在阳泉和晋东南之地大规模的购粮,现在通过轵关陉、太行陉和白陉古道,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出。
想到太行陉和白陉古道,李志坚知道现在最好的出路是给这两处修建公路,通过汽车和大车来运输物资,可是这需要的时间和人力,他知道自己现在根本无法解决,只能能到战后再说,眼下最好还是靠牲畜和人力来运输。轵关陉倒是可以进行汽车运输,可是第八集团军主要的物资都是由晋东南提供,所以也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
最难的是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招兵和训练。
衡阳保卫战结束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现在在河南的日军暂时的观望期,也可能是他李志坚能够仅剩的最平静的发展时间。之后在河南的日军12军,很有可能主力北上来守卫平津、河北这些关键地区。
而他作为先知先觉的人,自然知道衡阳再坚持十几天后就会沦陷,所以如果他什么都不做的话,留给他准备的关键时间只有这十几天!
他的目光又不自觉盯向地图上石门周围,那里有标注晋绥军19军、33军、83军下属的三个旅的番号,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让阎锡山同意由他来一起指挥那三个旅来进攻石门,如果有了这三个旅的协助,一战攻下石门,胜率就更大了许多。
自从他担任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后,他感觉阎锡山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亲近他,电报都是公事公办,他知道阎锡山这是在感情上暂时无法接受他部分独立的现实,他想要找一个有分量的人亲自回太原和阎锡山汇报他的计划,并提出指挥权和物资的申请,但是他衡量了一遍,周围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姜玉贞。
不过在大战之前将姜玉贞派出去,并不是合适的人选,会让人以为是将姜玉贞排除出去,反而容易让人误判,并且姜玉贞能力卓越,在关键时候可以独挡一面,他也舍不得这个时候将他派出干别的事情。
无奈之下,只能按照一如既往的语气,写了一封长篇电报,将之后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及申请指挥权和物资、人员补充的申请按照密电的形式发给阎锡山。
并且现在8个新整编的旅级游击支队中,还有2个跟着暂编41师的主力部队驻守河防防线,所以只有6个可以为他所用。
这6个游击支队刚刚成立,新兵比例很高,即使部队再经过高强度训练,也只是经过十几天的训练,能有什么战斗力?
在李志坚这种行家眼里,这种部队勉强可以参加阻击战斗,要让他们来进攻石门这种坚城,则太容易误事,多年战场经验让他不敢拿这些部队来冒险,即使有新6师这种他的嫡系部队扩编的游击支队。
所以可以用来进攻石门和邢台的主力暂时还是只有新6师和暂编40师各自剩余的4个团。
现在就存在两大大问题,一是要同时进攻石门和邢台,需要的精锐力量差的太多。
二是在上面有数不多的部队中,还要分出分出一些力量来驻守豫北和邯郸。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从别处调兵,另一个是练兵。
而他想要调兵,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从李杰的新7师和程继贤的新8师中来抽调部队。李志坚给李杰和程继贤发电,让其从每个旅派一个团到邯郸。对于这个安排,李杰和程继贤心里还有些误解,都认为这是为了扩充部队做的准备,于是都高兴的马上安排,从每个旅中选出一个团,开始出发返回山西,然后向邯郸挺进。
练兵的话,对象也就是刚扩编的几个游击支队。而想要这些游击支队能够堪用,则还需一段时日。
而解决第二个问题,暂时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能不断的招兵来扩编,以此来到各地进行驻守。
招兵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和粮食,不过即使有了资金和粮食,要招募足够的青年入伍并加以训练,这更需要足够的时间;
资金和粮食的问题还好解决,他在山西发展这么多年,通过山西实业公司已经积累下不少的资金,并且在美国的产业也可以提供一些经费。他已经让李守义派遣专人将不少的银元送到安阳,作为扩军的军费。同时在阳泉和晋东南之地大规模的购粮,现在通过轵关陉、太行陉和白陉古道,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出。
想到太行陉和白陉古道,李志坚知道现在最好的出路是给这两处修建公路,通过汽车和大车来运输物资,可是这需要的时间和人力,他知道自己现在根本无法解决,只能能到战后再说,眼下最好还是靠牲畜和人力来运输。轵关陉倒是可以进行汽车运输,可是第八集团军主要的物资都是由晋东南提供,所以也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
最难的是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招兵和训练。
衡阳保卫战结束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现在在河南的日军暂时的观望期,也可能是他李志坚能够仅剩的最平静的发展时间。之后在河南的日军12军,很有可能主力北上来守卫平津、河北这些关键地区。
而他作为先知先觉的人,自然知道衡阳再坚持十几天后就会沦陷,所以如果他什么都不做的话,留给他准备的关键时间只有这十几天!
他的目光又不自觉盯向地图上石门周围,那里有标注晋绥军19军、33军、83军下属的三个旅的番号,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让阎锡山同意由他来一起指挥那三个旅来进攻石门,如果有了这三个旅的协助,一战攻下石门,胜率就更大了许多。
自从他担任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后,他感觉阎锡山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亲近他,电报都是公事公办,他知道阎锡山这是在感情上暂时无法接受他部分独立的现实,他想要找一个有分量的人亲自回太原和阎锡山汇报他的计划,并提出指挥权和物资的申请,但是他衡量了一遍,周围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姜玉贞。
不过在大战之前将姜玉贞派出去,并不是合适的人选,会让人以为是将姜玉贞排除出去,反而容易让人误判,并且姜玉贞能力卓越,在关键时候可以独挡一面,他也舍不得这个时候将他派出干别的事情。
无奈之下,只能按照一如既往的语气,写了一封长篇电报,将之后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及申请指挥权和物资、人员补充的申请按照密电的形式发给阎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