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同意申请-《抗战之新晋绥军》

  李志坚还在纠结是否要在豫西的一战区主力是否要主动发起一些攻势来牵制日军,却收到了一个极大的好消息。

  阎锡山回电同意给他增派一个晋造27式105毫米的重炮团,至于需要的其他武器弹药,让他自行从长治兵工厂领取,并且同意将19军等三个军出晋作战的三个旅的指挥权授权给他,但是为了保密,不是现在授权,要等到他出兵进攻石门之时。同时还有一个大惊喜,阎锡山愿意给他补充两万新兵。

  阎锡山在收到李志坚的电报,看过之后自己思考了一会,还是不能拿定主意,就通知杨爱源过来,关于这方面的事情,之前阎锡山通常也会征求赵戴文、王靖国的意见,不过赵戴文在去年已经病逝,王靖国在重庆常驻,现在周围就剩下了一个杨爱源。

  在杨爱源进了阎锡山日常办公的地方后,刚坐下,阎锡山就将手中的电报推到了杨爱源面前。

  杨爱源拿起来仔细的看过后,然后轻轻放下来,虽然内容并不复杂,不过杨爱源又拿起来看了一遍,他知道阎锡山对于李志坚的态度的变化,所以他在斟酌自己待会的话语。

  “阎公,日军为了这次一号会战,将石门的驻军主力110师团大部也抽调到了黄河南岸,现在日军在石门的力量相对单薄,振武选择在这个时候攻打石门,时机选的还是不错。”

  阎锡山有些不满的看了杨爱源一眼,他不信杨爱源猜不到他的心思,不过他也能理解杨爱源的顾虑,因为这关键是他自己的内心的纠结,所以阎锡山调整了一下情绪,平静的开口道:“星如说的是,振武毕竟是百战名将,他一直想拔了石门这个钉子,这次逮住了机会,肯定不会放过。”

  “如果振武这次能将石门拿下,那么日军在我们山西周围的威胁几乎就全部消除了,对于我们下一步作战的安排有极大地意义,娘子关方向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并且随着战局发展,我们或许可以派出更多的部分出省作战,阎公,我们晋绥军的辉煌,或可以重铸。”

  杨爱源的语气里面有着几分的激动,他说的晋绥军曾经的辉煌,是在中原大战之前,当时晋绥军几乎占据着整个华北。

  被杨爱源的语气所影响,阎锡山的情绪也高涨了一点,开始从纯军事角度先考虑了一下,而不再是在潜意识里认为李志坚的力量越来越大,越会成为傅作义第二,进而从他的控制中独立出去。从军事上来说,李志坚如果攻下石门,对于山西而言的确是有莫大的好处。思维一转换,阎锡山自己也有了一丝的兴奋,眼睛里也开始闪耀出了日常中常见的光芒。

  看到阎锡山态度的转变,杨爱源继续说道:

  “现在一战区的部队都在河南,43军主力也在洛阳周围,振武手中能用的只有23军和新6师,这点兵力还要守卫占领的大片区域,想要攻击石门,难度还是不小,虽然110师团的主力被调走,但是石门城内现有的日军、伪军,加上日本移民,可以拉上战场的也未必少于一万。如果此战光靠振武手中的兵力,恐怕是咬不开石门的这个硬核桃的。”

  “嗯,星如,振武一旦拿下石门,那么就有了自立的资本,如果这样,我们该如何面对?”阎锡山没有从杨爱源所说的军事角度来回应,还是将自己心中最大的担忧说了出来,他实在不知道如何来安心,作为一个老牌政客,他最相信的始终是人性。

  “唉,这种事情岂是因为怕就能避免,重庆方面要的就是我们自生嫌隙,所以出此阳谋,阎公,有容乃大,欲成大事,当为常人所不为,当初刘邦在为汉王之时就能能容韩信自请齐王,阎公雅量,且不可遂了重庆方面的意,和振武之间增加猜忌。

  况此时切不是考虑此问题之时,此乃国难之时,石门之战为国战,振武出战收复石门对我们有莫大的利益,不说我山西之局势顿时向好,就是舆论和政治大义对我而言也会收获极大,毕竟振武是我晋绥大将人尽皆知。

  阎公再将晋绥军三个旅支援振武,更是做实是我晋绥军完成的这一战,在重庆方面不断失败丢城失地之时,有此对比来铺垫,到时阎公之名望将再上一层楼,所以对于此战,阎公,我们应该尽力支持。

  至于阎公担忧的振武自立之事,此事也非不可抑制,人性的阳谋难解,但是只要我山西和晋绥军的实力一直发展,我们越来越强大,向心力自然更强,自然会打消人们的自立之心。”

  杨爱源作为阎锡山最贴心的左膀右臂,知道阎锡山当初因为傅作义自立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不愿意让阎锡山因一叶障目而做出错误选择,所以所以极力劝解。

  阎锡山听后,久久无言,在又深思了一会后,才抬起头来,不过神情变得坚毅。“嗯,星如说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吾辈当一直前进,方是丈夫之所谓,怕有什么用,戚戚作态,故封自守只能走向灭亡。”

  阎锡山想开之后,枭雄之气又跃上身来,振身继续说道:“那就都同意李振武的申请,星如,你去安排,先给他派一个重炮团的装备,至于那三个旅,现在都在石门周围,先告诉振武我们同意了,免得他因为担心兵力不足不敢去打石门,但是三个旅的指挥权暂时先不给他,否则意图暴漏太早,小鬼子有了防备,到时候更不好打。

  不过振武带着第八集团军连续作战多日,人员损失应该不小,再抽两万预备役新兵给他。小鬼子欺负我们十几年,占我国土,杀我百姓,哼,是到了反过来找他们报仇的时候。”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更多的山西籍的青年和迁入山西的移民青年到了参军年龄,于是被编入了各个预备役部队中,这次阎锡山抽出2万人补充给了第八集团军。从第八集团军出兵河南开始,屡经大战,这还是山西第一次对人员上进行补充。

  “是,阎公,我这就下去安排。”看见阎锡山内心想通,并且还大气魄的给第八集团军补充了新兵,杨爱源也露出了微笑,忙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