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成,你考察的结果怎么样?”
“报告司令,情况比较超过预期。”
这个回答引起了李志坚的兴趣,“说说看,怎么超过预期的?”
“是,司令。石门距离井陉不远,并有石太线连接,依托井陉煤矿,石门在抗战爆发就建设了石门炼焦厂,可以提供炼钢和炼铁的焦煤,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正太总机厂。
这个厂涉及的业务比较多,有铁工厂、打铁厂、机器厂、装配厂、电力厂、蒸汽炉房,机车修理厂等等,实际上已经具有了军工生产的全流程设备,我让长治兵工厂的技师们看过,只要再加上一些专业设备,再加以改造一番,就可以进行军工生产。
加上日本人建的军械维修部还有一些机械可以使用,可以直接运到正太总机厂,并不需要都向太原去采购。
还有您不是命令让长治兵工厂将我们在晋城的子弹复装线进行拆除后运到石门,我了解了一下进度,已经快要运达。”
王武成的话让李志坚也生出超过预期的感觉,并且从他去了解拆除子弹复装线的进度可以看过,这个参谋考虑事情还是比较周严的,不过为了验证他说的真假,李志坚决定亲自去正太总机厂看一下。
这个厂之前已经由李守义派来的人接手,不过最初并没有朝着军工生产的方向走,而是准备恢复修理机车的主业。在王武成考察之后,全厂才朝着弹药生产方面改造。
“现在可以生产子弹了吗?”李志坚见到工厂的负责人后,第一时间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这个负责人是从山西实业公司出来的,很明显认识李志坚,看到李志坚问他,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局促的说道:“哦,哦,李司令,暂时还不可以,听长治兵工厂的师傅们说还需要底火装配设备,这个我们还没有,不过已经向太原兵工厂下了订单,他们已经准备交货,到时候就可以生产了。”
看到这个负责人对此并不是很清楚,“哦,你将兵工厂的师傅们叫过来,我有些问题想和他们请教。”
“嗯,好的好的。”负责人赶紧去找那些兵工厂技师。
在将他们都找过来后,李志坚向着明显是领头人的技师问道:“还有多久可以进行子弹生产?”
“等底火装配的设备到了之后就可以生产了,这个厂的东西比较齐,虽然设备都挺旧,但是至少可以用。不过产量估计上不去,这些设备太老了,速度比较慢。”带头技师老实的回答道。
“怎么能提升产能?”李志坚继续追问。
“这个吗,最好是有全套的新设备,不过这需要耗费的时间就长了,那就短时间没就提升产能,可以先多弄一些冲压设备来冲压弹壳,其他工序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还有就是这里缺铜,没有原料。”
“奥,我知道了。对了,这个厂能生产炮弹吗?”
“小口径炮弹的生产难度还不如子弹,不过就这点产能,根本无法兼顾。如果硬要生产的话,我觉得还是从太原或者长治的兵工厂先购买引信,弹体在这里生产,效率应该会更高一点。”
听完这个技师所言,李志坚自己又绕着厂区看了一遍,略懂军工生产的李志坚看到情况确实如王武成所言,虽然规模的确不大,但是毕竟具有了基础条件,心里也就大定。
这里有全流程的设备和工人队伍,只要在此基础上扩大就可以,这可比从零开始建设要轻松和省事的多。
兴致上来后,李志坚决定对石门的其他工厂也都走访一遍,不过最后也就是到规模最大,最有名的大兴纱厂看了一看,现在这个厂正在给第八集团军生产军装和被服。
视察过这两个厂后,李志坚发现石门处的还是有一些工业基础,并不需要新购入太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体系化的军品生产基地,将子弹、炮弹、被服、食品补给等全部解决,进而成为他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大后方。
“报告司令,情况比较超过预期。”
这个回答引起了李志坚的兴趣,“说说看,怎么超过预期的?”
“是,司令。石门距离井陉不远,并有石太线连接,依托井陉煤矿,石门在抗战爆发就建设了石门炼焦厂,可以提供炼钢和炼铁的焦煤,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正太总机厂。
这个厂涉及的业务比较多,有铁工厂、打铁厂、机器厂、装配厂、电力厂、蒸汽炉房,机车修理厂等等,实际上已经具有了军工生产的全流程设备,我让长治兵工厂的技师们看过,只要再加上一些专业设备,再加以改造一番,就可以进行军工生产。
加上日本人建的军械维修部还有一些机械可以使用,可以直接运到正太总机厂,并不需要都向太原去采购。
还有您不是命令让长治兵工厂将我们在晋城的子弹复装线进行拆除后运到石门,我了解了一下进度,已经快要运达。”
王武成的话让李志坚也生出超过预期的感觉,并且从他去了解拆除子弹复装线的进度可以看过,这个参谋考虑事情还是比较周严的,不过为了验证他说的真假,李志坚决定亲自去正太总机厂看一下。
这个厂之前已经由李守义派来的人接手,不过最初并没有朝着军工生产的方向走,而是准备恢复修理机车的主业。在王武成考察之后,全厂才朝着弹药生产方面改造。
“现在可以生产子弹了吗?”李志坚见到工厂的负责人后,第一时间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这个负责人是从山西实业公司出来的,很明显认识李志坚,看到李志坚问他,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局促的说道:“哦,哦,李司令,暂时还不可以,听长治兵工厂的师傅们说还需要底火装配设备,这个我们还没有,不过已经向太原兵工厂下了订单,他们已经准备交货,到时候就可以生产了。”
看到这个负责人对此并不是很清楚,“哦,你将兵工厂的师傅们叫过来,我有些问题想和他们请教。”
“嗯,好的好的。”负责人赶紧去找那些兵工厂技师。
在将他们都找过来后,李志坚向着明显是领头人的技师问道:“还有多久可以进行子弹生产?”
“等底火装配的设备到了之后就可以生产了,这个厂的东西比较齐,虽然设备都挺旧,但是至少可以用。不过产量估计上不去,这些设备太老了,速度比较慢。”带头技师老实的回答道。
“怎么能提升产能?”李志坚继续追问。
“这个吗,最好是有全套的新设备,不过这需要耗费的时间就长了,那就短时间没就提升产能,可以先多弄一些冲压设备来冲压弹壳,其他工序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还有就是这里缺铜,没有原料。”
“奥,我知道了。对了,这个厂能生产炮弹吗?”
“小口径炮弹的生产难度还不如子弹,不过就这点产能,根本无法兼顾。如果硬要生产的话,我觉得还是从太原或者长治的兵工厂先购买引信,弹体在这里生产,效率应该会更高一点。”
听完这个技师所言,李志坚自己又绕着厂区看了一遍,略懂军工生产的李志坚看到情况确实如王武成所言,虽然规模的确不大,但是毕竟具有了基础条件,心里也就大定。
这里有全流程的设备和工人队伍,只要在此基础上扩大就可以,这可比从零开始建设要轻松和省事的多。
兴致上来后,李志坚决定对石门的其他工厂也都走访一遍,不过最后也就是到规模最大,最有名的大兴纱厂看了一看,现在这个厂正在给第八集团军生产军装和被服。
视察过这两个厂后,李志坚发现石门处的还是有一些工业基础,并不需要新购入太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体系化的军品生产基地,将子弹、炮弹、被服、食品补给等全部解决,进而成为他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