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军北调-《抗战之新晋绥军》

  在独立旅攻向衡县的同时,李志坚决定将102军和103军都调往河北。

  不过在将电令发给傅存怀后,傅存怀却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并且专门给李志坚回了一封电报:

  “司令明鉴,若将李、程二部皆调到河北,一战区腹地再无嫡系,于此往后,凡战再无首驱之军,令出必难行之有力。

  不若留下一部,可为诸部行为之表率。而二部之中,留李胜于留程,李以游击战术而闻名,是为当下豫地之最宜。

  并可将程部二旅转于李部,待到河北之地再以李部二旅补之,此可祛除往返调动之弊,兼令程部轻装而北上,所留装备亦可补李部之不足。”

  收到傅存怀的电报,李志坚也陷入了纠结中,原本他想将两个军全部北调,这样他在河北的力量更强,更可以有所作为。到时即使日军12军全力北上,他也再无惧怕。

  可是傅存怀说的也很有道理,若是全都调走,他对一战区的掌控力和影响力会下降很多。102军到河北是锦上添花,留在河南确是不一样。

  最终李志坚决定采纳傅存怀的建议,将102军留在豫西,只调103军到达河北安阳。

  并且将两个军中的一些部队进行换隶,103军将董威旅和韩峰旅转隶给102军,而原属102军,到了黄河北岸的许飞旅和刘鸿德旅则转隶给103军。

  李杰之前在新八师担任过师长,董威旅和韩峰旅的多数军官都是他的老下属,也不存在重新磨合的问题,也就不会影响103军的战斗力。

  103军在豫西的所有重装备都留给102军,之后到河北安阳再补充。

  不过即使这样,102军也只有两个炮兵营。

  对于李杰这个绝对嫡系,李志坚自然不会让他吃亏,马上从山西另行订购了一个炮兵营的装备补入。

  当初李志坚从山西买了八个炮兵营的装备已经全部发放完,给一战区现有的七个集团军各补入一个营的火炮(12门75毫米山炮),剩余的一个营的装备,出人意料的给了马法五的40军。

  在程继贤带着103军剩余两旅北上安阳之后,在豫西的晋绥军就剩下了李杰的102军。

  在接收了103军换隶的两个旅后,102军在如此整编之后,全军三万多人,新兵超过一万九千人。其中从山西补充的新兵将近一万五千人,本地招收了四千多人。

  虽然新兵比例不低,但是还是让李杰非常兴奋,他手下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兵力,即使是新兵,都已经训练了超过一个一个月,并且从山西过来的新兵,都接受过预备役训练,基础并不差。

  黄河北岸的部队在这一年里风光无限,收复大量国土,将石门、安阳、邢台、邯郸等坚城一座座光复,让李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早就也想在战场上有所作为,此时有了如此强的力量,再也按耐不住。

  于是马上以电报向李志坚请战,请求向豫中伺机出战,配合河北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