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我有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
李志坚知道余海东,没有把握的话他一般不说,既然这么说,那肯定是有了可行的办法,“哦,你说说看?”
“依我所见,我们部队现在的扩编已经到达了极限,之后一段时间内,暂时已经再没有继续扩编的能力,所以可以将招兵的工作暂停。”
听着余海东的话,李志坚也认为他说的有道理,现在的确已经到达了可以扩充的极限,没有足够的军官支撑,的确无力再扩军,也就无需更多的新兵,点了点头后赞同的说道:“嗯,暂时的确应该停一停了。”
看见李志坚同意他的意见,余海东露出了笑容,随后建议道:“司令,这样的话,那么教导队就闲了出来,教导队的官兵,都是作战经验丰富之人,并且经过组织训练新兵,都有了带兵的经验。
我们可以利用现在新兵训练的组织架构,将新兵团直接转变为主力的战斗团。教导队的教官们也就直接转变为军官。”
在第八集团军内,教导队将招收的新兵都分为一个个新兵团,每个新兵团也都有教导队的军官和教官们担任团—营—连—排级军官。组织几个月训练后,再将新兵移交给作战部队。
李志坚听得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按照余海东的建议,就可以多出几支可以作战的队伍,对明年的战斗来说有莫大好处。
不过为了防止仓促决定之后有所遗漏,李志坚就让余海东组织参谋处的参谋们论证这个建议,最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建议可行。
并制订了筹建方案,三万三千人,可以筹建六个旅,不包括军官,每个旅分配五千五百人,以教导队的人员担任排以上基层军官,班长从反正伪军中选拔,高级军官从别处选调。
李志坚在看了这个方案后,也很满意,五千五百名战士,配上军官后就有了近五千九百人,这样的规模正好。
于是让刘超仁等人在伪军的排长、班长中筛选风评较好、有一定战斗力的人员,来担任新建部队的班长,而他自己也开始筛选起部队的主官来。
李志坚深知,一支部队的魂在于主官,主官的精神和作风会深刻的影响这支部队,而现在有战斗经验,级别又相当的军官,只能从集团军特战队来选择。
对于第八集团军特战队,这支部队一直由他直接领导,之前本来是师级,这次全军扩编,师都升格为军级,所以特战队也就水涨船高,跟着都升了。
在队长王伟主要负责他的安全工作后,现在由副队长李世杰在主持特战队日常工作,师一级是三个大队长白建勋、杜守忠、张国强,3个大队之下是9个在中队,级别是旅级。
在1942年特战队规模扩大到一千人之后,特战队的规模再没有经过大的变化,一般都是有队员牺牲或者重伤后,才从其他部队选拔补足。
现在这支部队人数在千人,军衔最低的都成了连级,是全军中军官数量最多的部队,很多特战队员不担任具体职务,但是军衔已经是中校或者少校。
随着部队扩编,各个地方都缺军官,而这支部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斗的绝对精英,是经过战火考验的人,且忠诚绝对有保障。
虽然这些特战队的军官们之前带的兵都不多,没有指挥大兵团经验,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们身上绝对不缺乏敢战的精神和对战友的关怀,在敌后作战,每一名队友都是弥足珍贵的,战友情在他们心中的位置更重。
李志坚知道他们会更加关怀下面的战士,会是合格的部队主官的。
于是从集团军直属特战队中抽调6个中队长到6个新建旅中担任旅长,从中校军官中抽调18人担任团长,之后再抽调54个少校担任各营营长,这样通过集团军特战队的军官搭起6个旅的主官框架。
而之前在教导队中负责作训军官全部降一级担任副职,再从集团军参谋部以及各军的参谋中选择6名参谋人员,担任各旅参谋长,番号为独立3-8旅。
之后的事实也证明,战士们对于战斗技能强大,不怕死,又关照体恤下属的主官是非常的欢迎和认可,这样的部队里,士兵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都非常强,因而部队的战斗力也就更强。
同时有经过集团军和军一级锻炼的参谋的谋划布局,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这6个新编成的独立旅,之后都成为了战功卓着的部队。
李志坚知道余海东,没有把握的话他一般不说,既然这么说,那肯定是有了可行的办法,“哦,你说说看?”
“依我所见,我们部队现在的扩编已经到达了极限,之后一段时间内,暂时已经再没有继续扩编的能力,所以可以将招兵的工作暂停。”
听着余海东的话,李志坚也认为他说的有道理,现在的确已经到达了可以扩充的极限,没有足够的军官支撑,的确无力再扩军,也就无需更多的新兵,点了点头后赞同的说道:“嗯,暂时的确应该停一停了。”
看见李志坚同意他的意见,余海东露出了笑容,随后建议道:“司令,这样的话,那么教导队就闲了出来,教导队的官兵,都是作战经验丰富之人,并且经过组织训练新兵,都有了带兵的经验。
我们可以利用现在新兵训练的组织架构,将新兵团直接转变为主力的战斗团。教导队的教官们也就直接转变为军官。”
在第八集团军内,教导队将招收的新兵都分为一个个新兵团,每个新兵团也都有教导队的军官和教官们担任团—营—连—排级军官。组织几个月训练后,再将新兵移交给作战部队。
李志坚听得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按照余海东的建议,就可以多出几支可以作战的队伍,对明年的战斗来说有莫大好处。
不过为了防止仓促决定之后有所遗漏,李志坚就让余海东组织参谋处的参谋们论证这个建议,最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建议可行。
并制订了筹建方案,三万三千人,可以筹建六个旅,不包括军官,每个旅分配五千五百人,以教导队的人员担任排以上基层军官,班长从反正伪军中选拔,高级军官从别处选调。
李志坚在看了这个方案后,也很满意,五千五百名战士,配上军官后就有了近五千九百人,这样的规模正好。
于是让刘超仁等人在伪军的排长、班长中筛选风评较好、有一定战斗力的人员,来担任新建部队的班长,而他自己也开始筛选起部队的主官来。
李志坚深知,一支部队的魂在于主官,主官的精神和作风会深刻的影响这支部队,而现在有战斗经验,级别又相当的军官,只能从集团军特战队来选择。
对于第八集团军特战队,这支部队一直由他直接领导,之前本来是师级,这次全军扩编,师都升格为军级,所以特战队也就水涨船高,跟着都升了。
在队长王伟主要负责他的安全工作后,现在由副队长李世杰在主持特战队日常工作,师一级是三个大队长白建勋、杜守忠、张国强,3个大队之下是9个在中队,级别是旅级。
在1942年特战队规模扩大到一千人之后,特战队的规模再没有经过大的变化,一般都是有队员牺牲或者重伤后,才从其他部队选拔补足。
现在这支部队人数在千人,军衔最低的都成了连级,是全军中军官数量最多的部队,很多特战队员不担任具体职务,但是军衔已经是中校或者少校。
随着部队扩编,各个地方都缺军官,而这支部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斗的绝对精英,是经过战火考验的人,且忠诚绝对有保障。
虽然这些特战队的军官们之前带的兵都不多,没有指挥大兵团经验,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们身上绝对不缺乏敢战的精神和对战友的关怀,在敌后作战,每一名队友都是弥足珍贵的,战友情在他们心中的位置更重。
李志坚知道他们会更加关怀下面的战士,会是合格的部队主官的。
于是从集团军直属特战队中抽调6个中队长到6个新建旅中担任旅长,从中校军官中抽调18人担任团长,之后再抽调54个少校担任各营营长,这样通过集团军特战队的军官搭起6个旅的主官框架。
而之前在教导队中负责作训军官全部降一级担任副职,再从集团军参谋部以及各军的参谋中选择6名参谋人员,担任各旅参谋长,番号为独立3-8旅。
之后的事实也证明,战士们对于战斗技能强大,不怕死,又关照体恤下属的主官是非常的欢迎和认可,这样的部队里,士兵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都非常强,因而部队的战斗力也就更强。
同时有经过集团军和军一级锻炼的参谋的谋划布局,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这6个新编成的独立旅,之后都成为了战功卓着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