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2军回到洛阳后,李志坚想要马上北上,不过却收到了傅存怀的挽留。
李志坚马上明白过来傅存怀是有事要找他,所以也就通知王伟,当天的行程安排取消,也就在洛阳的司令部住了下来。
“这次回来仓促,都没顾上和少芸兄详谈,嘿,今天就不走了,咱们兄弟来小酌两口。”李志坚平时律己极严,根本不敢沾酒,这也是他年关将近,才会想起和傅存怀一起喝点小酒。
两小盅酒后,傅存怀率先挑起了话头,“振武,你多久没回太原了?”
“从年头开始到现在,又有一年了吧。”
“振武,你想好以后该怎么办了吗?”傅存怀的表情变得有些严肃起来。
实际李志坚向山西申请派出干部到各收复之地担任行政长官,并将盟军援助资金直接注入山西账户,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不过年关已近,李志坚却没有丝毫的表示要回太原,这也被很敏感的傅存怀捕捉到李志坚心中的一丝纠结和犹疑。
此时李志坚手下已经有了七个军的兵力,完全可以说的上是名副其实的地方实力派。从晋绥军中出去的傅作义采取了自立而不割裂的方式,他想确定李志坚的明确态度。
听见傅存怀这么问,李志坚也就放下筷子,他知道这个问题已经无法回避,这成了压在他们心头最大的战略问题,作为领头人,是时候给下面人明确的态度了。
“少芸兄,我是晋绥军的人,这个是不会改变的。”李志坚正色的说道。
听到这个回答,傅存怀的脸上还是没有舒缓,李志坚的回答,只能说他不会成为商震,却没有说不会成为傅作义。不过他随即自嘲一下,人心哪里能黑白分明,或许李志坚自己心里也无法准确分清。
于是再次拿起酒盅,两人相碰之后,都一饮而尽。
“振武,我从民国二十七年开始给你当副手,这么多年,我是一步步看着你从一个代军长,到军长,再到集团军司令,现在又成了战区主持工作的副司令。
以往我从来没想过我到底是你的人,还是阎主席的人,但是今年,尤其现在,我开始经常不由自主的考虑这个问题。
呵呵,这说明什么?不管我们内心是否愿意承认和接受,这说明事实上已经形成了这种形态。振武,你已经具有了这种能力。
愚兄希望,不管未来怎么走,暂时你还不要给任何人一点你要自立的口实。一方面我们现在我们的力量还不够强,如果碰到风雨,很容易就陷入孤立之中。另一方面,现在山西和晋绥军也在走上坡路,想要投靠的人不少,如果我们逆风而动,那么就会成为不少人的垫脚石。
想要打消所有人的误判,振武,你最好主动回一趟太原,去见一见阎主席,回去看一看家人,这样会少了很多麻烦。”
傅存怀的话,分析的精辟入里,不由得李志坚不认可,并且经过提点,李志坚也慢慢感到自己一阵背后发凉。
原本他觉得以现在的局势,他作为一战区的副司令长官,去主动面见作为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会不符合规定,会让人说闲话。并且从他内心讲,事实上两人确已难以像之前那样,位置决定脑袋,为了避免尴尬,李志坚也就决定今年春节不回太原。
可是听了傅存怀的话,他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差点酿成大错。
傅存怀所说的非常有道理,一旦有人想针对他,在政治上没有依靠,完全就处于孤立之中。并且现在想要投靠晋绥军的人不少,原本因为他出身晋绥军和他而亲近,如果发现事情不是那样的话,那么事情可能就会向相反局面发展。
去的话算是不合规定,不去的话,就成了不合规矩了。这种规矩,一旦错一次,就再难弥合。
此时他心里对傅存怀充满了感激,这个睿智的兄长,总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虽然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并没有那么强,但是在政治和人心的盘算上,绝对是他的人生导师。自己在有些方面还是并没有自己想象的成熟和周到,需要有人来随时来提点他。
当初刚刚在一起共事的时候,只是单一从军事上来看,还觉得傅存怀迂腐和落后,后面相处久了,才发现他的可贵。
李志坚马上明白过来傅存怀是有事要找他,所以也就通知王伟,当天的行程安排取消,也就在洛阳的司令部住了下来。
“这次回来仓促,都没顾上和少芸兄详谈,嘿,今天就不走了,咱们兄弟来小酌两口。”李志坚平时律己极严,根本不敢沾酒,这也是他年关将近,才会想起和傅存怀一起喝点小酒。
两小盅酒后,傅存怀率先挑起了话头,“振武,你多久没回太原了?”
“从年头开始到现在,又有一年了吧。”
“振武,你想好以后该怎么办了吗?”傅存怀的表情变得有些严肃起来。
实际李志坚向山西申请派出干部到各收复之地担任行政长官,并将盟军援助资金直接注入山西账户,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不过年关已近,李志坚却没有丝毫的表示要回太原,这也被很敏感的傅存怀捕捉到李志坚心中的一丝纠结和犹疑。
此时李志坚手下已经有了七个军的兵力,完全可以说的上是名副其实的地方实力派。从晋绥军中出去的傅作义采取了自立而不割裂的方式,他想确定李志坚的明确态度。
听见傅存怀这么问,李志坚也就放下筷子,他知道这个问题已经无法回避,这成了压在他们心头最大的战略问题,作为领头人,是时候给下面人明确的态度了。
“少芸兄,我是晋绥军的人,这个是不会改变的。”李志坚正色的说道。
听到这个回答,傅存怀的脸上还是没有舒缓,李志坚的回答,只能说他不会成为商震,却没有说不会成为傅作义。不过他随即自嘲一下,人心哪里能黑白分明,或许李志坚自己心里也无法准确分清。
于是再次拿起酒盅,两人相碰之后,都一饮而尽。
“振武,我从民国二十七年开始给你当副手,这么多年,我是一步步看着你从一个代军长,到军长,再到集团军司令,现在又成了战区主持工作的副司令。
以往我从来没想过我到底是你的人,还是阎主席的人,但是今年,尤其现在,我开始经常不由自主的考虑这个问题。
呵呵,这说明什么?不管我们内心是否愿意承认和接受,这说明事实上已经形成了这种形态。振武,你已经具有了这种能力。
愚兄希望,不管未来怎么走,暂时你还不要给任何人一点你要自立的口实。一方面我们现在我们的力量还不够强,如果碰到风雨,很容易就陷入孤立之中。另一方面,现在山西和晋绥军也在走上坡路,想要投靠的人不少,如果我们逆风而动,那么就会成为不少人的垫脚石。
想要打消所有人的误判,振武,你最好主动回一趟太原,去见一见阎主席,回去看一看家人,这样会少了很多麻烦。”
傅存怀的话,分析的精辟入里,不由得李志坚不认可,并且经过提点,李志坚也慢慢感到自己一阵背后发凉。
原本他觉得以现在的局势,他作为一战区的副司令长官,去主动面见作为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会不符合规定,会让人说闲话。并且从他内心讲,事实上两人确已难以像之前那样,位置决定脑袋,为了避免尴尬,李志坚也就决定今年春节不回太原。
可是听了傅存怀的话,他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差点酿成大错。
傅存怀所说的非常有道理,一旦有人想针对他,在政治上没有依靠,完全就处于孤立之中。并且现在想要投靠晋绥军的人不少,原本因为他出身晋绥军和他而亲近,如果发现事情不是那样的话,那么事情可能就会向相反局面发展。
去的话算是不合规定,不去的话,就成了不合规矩了。这种规矩,一旦错一次,就再难弥合。
此时他心里对傅存怀充满了感激,这个睿智的兄长,总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虽然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并没有那么强,但是在政治和人心的盘算上,绝对是他的人生导师。自己在有些方面还是并没有自己想象的成熟和周到,需要有人来随时来提点他。
当初刚刚在一起共事的时候,只是单一从军事上来看,还觉得傅存怀迂腐和落后,后面相处久了,才发现他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