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默契到极致的团队配合-《重回九零做手术,全体医生沸腾了》

  “这台手术难道不是杨主委主刀?”

  “那他千里迢迢,不惜坐四五个小时的车,来到胜利医院手术,只是为了给肖晨光当助手?”

  “这…也太难以置信了吧。”

  手术间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他们的固有思维里,省城教授来医院手术,肯定都是过来主刀的。

  特别像杨德怀这种手术大咖,怎么可能会给人当助手?

  然而情况就是如此。

  杨德怀讲完这句话,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已经非常自然的走到了助手的位置上。

  徐国强见到这一幕,二话没说,很自然的来到二助位上。

  虽然两人都是省城来的教授,但杨德怀的地位可比徐国强大多了。

  而在现场,他也是为数不多,清楚杨德怀为什么长途跋涉,也甘愿做肖晨光助手的人。

  “杨主委,徐教授,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吩咐。”

  此刻站在三号位的,是人高马大的林高阳。

  此刻他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

  已经身为肝胆外科代理主任的林高阳,在寻常手术中早就是主刀的存在。

  但现在。

  即便他站在手术最末尾的三助位置上,也倍感荣幸。

  “高阳,今天你任务很重,好好看,好好学,像这样的机会,目前可不多见。”

  肖晨光的声音传来。

  其实像今天这台手术,完全没必要设立三助。

  但一想到林高阳接下来要开展的工作,像今天这台小切口肝切手术,完全有必要叫他上来学习一下。

  “老板,我明白,放心,我肯定会好好表现。”

  别看他长的高,心性也很沉稳。

  今天是什么局,林高阳比所有人都清楚。

  两位省城教授同时上台,级别一个比一个高。

  这样的场景,有可能林高阳这辈子,也很难再遇到。

  台上手术,两位教授随便一两句提点的话,就能让他受用终生。

  因此对于老板的安排,林高阳打心底里表示感激。

  “但话说回来,还是老板厉害,居然能让两位省城教授充当一二助,这在营城,估计换谁来,都没这个待遇。”

  林高阳思绪乱飞,台上的手术,也在同时进行。

  麻醉、小儿插管、上呼吸机、调通气参数。

  刘铁动作熟练,聚精会神。

  即便刚才对于杨德怀这样的医学大咖,选择当助手的事儿,多少感到诧异。

  但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儿。

  毕竟小肖的实力有目共睹,在多次见证手术奇迹的过程中,刘铁都有参与。

  所以像今天这台小儿肝切手术,他要做,就是保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孩子的生命体征不要出现明显的波动。

  “小儿的通气量一直是麻醉学的难点,为了这台手术,我还特意请教了以前的导师。”

  刘铁私下做了很多准备,即便每天手术排的满满当当,他依旧趁着空闲之余,在学习小儿麻醉通气的相关知识。

  在他的调整下,孩子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在了最佳的手术范围。

  “小肖,杨主委,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呼吸正常,可以开始手术了。”

  刘铁拿着麻醉记录单,开始抄写监护仪上不断跳动的数字。

  “不错,真不错!”

  杨德怀虽然身为助手,但常年做手术,身上那股子气势,一点也不比主刀差。

  现在见到刘铁的操作,心里对这台手术更加期待。

  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胜利医院,卧虎藏龙。

  小肖就不多说了,省城示范手术,已经崭露头角。

  现在就连手术室的麻醉,都让人另眼相看。

  这次的营城之旅,还真是惊喜连连。

  难怪他们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顺利完成一百多台的肝切手术。

  “小肖,你组建的这支手术团队,太优秀了,哪怕放在省城,也是别人学习的对象。”

  杨德怀的评价很高,也很中肯。

  都说以小看大,细节见真章,今日上台,杨德怀已经有种迫不及待想上手术的冲动了。

  “杨主委,那我们现在开始吧。”

  话音刚落,只见刚才还轻声细语哄孩子的肖晨光,像是突然变了一个人。

  此刻他站在主刀位,眼神里充满坚定。

  那种做过成千上万台手术才有的气势,一下子就压过了所有人。

  稳如泰山的感觉,让第一次在台上见肖晨光做手术的杨德怀,心惊不已。

  不等他反应,二助位的徐国强,已经习惯性的上手辅助。

  暴露腹部皮肤,碘伏消毒,从锁骨下缘到耻骨联合,动作迅速,一点不拖泥带水。

  而林高阳也在拿着治疗碗,往里面倒着碘伏,不断浸泡纱布,以备使用。

  至于台尾的器械护士,更是将接下来要用的器械,整齐摆放在操作台最显眼的位置,方便拿取。

  一台手术,随着肖晨光的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操作。

  他们就像运行过无数次的精密仪器,各司其职,配合着肖晨光的手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需要言语,只用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想法。

  手术间没有过多的喧嚣,静谧的有点可怕。

  这种默契到极致,宛如整体的写作模式,让此时站在一助位的杨德怀,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

  他的心开始凌乱,到嘴边的话,却怎么也开不了口。

  眼见所有人都在认真手术,杨德怀也立马适应起一助的角色。

  此时皮肤消毒工作已经完毕,不用开口,早已准备好的手术刀,已经递到了肖晨光的手心。

  与此同时,金属拉钩也被器械护士,递了上去。

  传统的肝切手术,在场众人都经历过。

  术者通常会在右肋后做上腹斜形大切口,亦或者在剑突下做三角形的“奔驰”切口。

  长度大约在25c是切口中仅次于胸腹联合手术的长切口。

  创伤大、出血多、难愈合,患者术后疼痛难忍,因此才会逐渐被腹腔镜技术所替代。

  但凡事总有意外。

  像眼前的小儿肝切,如果能做到精准定位,用小切口开腹才是更好的选择。

  这也是杨德怀这次给肖晨光做一助的原因。

  “小肖,切口好找吗?”

  见肖晨光始终没动,杨德怀有些不放心。

  虽然昨晚已经就手术流程,进行了商讨,但只有到实际操作中,才能最终觉得手术切口。

  面对询问,肖晨光没有说话。

  此刻,他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患儿整个腹腔的结构示意图。

  与之而来的,是那颗靠近左右半肝及胆囊附近的3c脏囊肿。

  此刻手术间静悄悄的,这个状态下的肖晨光,众人可太熟悉了。

  现场无人说话,生怕影响到他。

  整个手术间除了滴滴作响的监护仪,剩下的,只有彼此的呼吸声。

  就在这时,肖晨光动了。

  他根据三维重建技术,开始精准定位。

  明晃晃的刀尖瞬间划开皮肤。

  持刀手稳如泰山,手腕微动,刀柄随指尖迅速向下。

  一道笔直的楔形切口,瞬间呈现在众人眼前。

  喜欢重回九零做手术,全体医生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