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格格不入的省城权威-《重回九零做手术,全体医生沸腾了》

  右下腹皮肤处,顿时多了一个2c斜切口。

  切口很小,甚至比成人的阑尾切口还要小。

  台上众人见状,惊讶到合不拢嘴。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次的小儿肝切术,做的就是小切口的示范手术。

  但在众人亲眼见到这个小切口时,还是忍不住发出惊叹。

  “这个切口比咱们普通人的拇指还要短上一截,等下能整个的将患儿的囊肿腔取出来吗?”

  “2c小切口,做阑尾切除都是挑战,现在直接进行肝切,难怪需要这么多教授一同上台,这手术难度也太大了。”

  众人心里不约而同冒出想法。

  特别是杨德怀。

  他在昨晚的术前会诊时,特意跟肖晨光探讨过这个问题。

  小切口虽然对孩子的预后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果定位不准,切口偏离。

  很有可能在进一步的手术中,发现切口无法满足摘除囊肿的需求,从而造成二次手术。

  就在杨德怀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小肖再多切1c,他身边的徐国强,却已经伸手把拉钩放在了切口处。

  无言的举动,在默默支持着肖晨光的选择。

  徐国强心中清楚,既然台上的小肖,敢用2c口做小儿肝切手术,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

  这在跟他的多次搭档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杨德怀见到此举,也立马闭上了嘴。

  他能感受到旁边徐国强那充满信任的目光。

  能让一个省城的教授选择无条件信任,看来小肖的手术,确实不能用常人的眼光看待。

  此刻,肖晨光依旧在聚精会神的手术。

  由于台上患儿体脂低,皮下脂肪少。

  肖晨光直接选择一步到位。

  手术刀再次举起,手臂肌肉张弛有度,控制力道,划开皮下组织。

  随着一丝渗血,纱布擦拭,紧接着游离筋膜、肌肉层。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刀尖一路向下,很快来到腹膜。

  根本不用提醒,器械护士将准备好的腹壁拉钩,递了上去。

  随着微微一拉,切口两侧金属钩体向外移动,2c切口瞬间被撑开。

  术区视野开放,整个肝区一览无余。

  三助位的林高阳,立马抬手调整无影灯的角度,将光线聚焦在术野。

  粉嫩的肝脏组织,充满活力,正随着呼吸有节律的在左右微晃。

  “是这里,没错了。”

  肖晨光的声音第一次响起。

  经过探查,这一刀所切的位置,正好在囊肿的正上方。

  术区内那个隐匿很深的肝囊肿,根本逃不过肖晨光的法眼。

  立马被他找了出来,并做好了标记。

  “真在这,小肖这一刀切的也太正了!”

  站在一助位的杨德怀,也同样在术区视野内观察。

  他在发现囊肿的位置后,心里不免开始激动。

  小肖这一刀,不偏不倚,正对靶心。

  要知道在术前讨论的时候,通过片子,杨德怀知道这个囊肿位置长的非常不好。

  但凡切的位置偏一点,会很难找到这颗囊肿。

  现在不但找到了,位置还非常正,这为接下来的手术切除,提供了宝贵的操作空间。

  “切到了吗?还是小肖厉害,杨主委,咱甭管2c口小不小,只要是小肖主刀,肯定没问题!”

  徐国强在二助,视野不如一助好,对于他们找到的那颗囊肿,只能看见一点边边角角。

  具体囊肿是否完整,切口术区是否宽敞,他一概不知。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肖晨光本人的敬佩。

  “老板真强!”

  三助的林高阳,此刻竟怀念起腹腔镜设备。

  因为他站的这个位置,就算比旁人高出一个头,也看不清术区内的情况。

  这要是有成像设备,就能更直观的一睹肖老板的风采了。

  “小肖,手术两个小时内能完成吗?”

  位于床头的刘铁,在听到众人的声音后,马上看了一眼镶嵌在墙壁上的时间。

  现在距离开台,刚过了五分钟的时间。

  肖晨光已经完成探查,找到了肝囊肿的位置。

  接下来就是常规的切除手术,难度因人而异。

  如果是小肖主刀,刘铁估计会很快完成。

  因此他询问手术时间,是考虑要不要减少麻醉药的剂量,以防止手术做的太快,患儿无法及时苏醒。

  “半小时!”

  面对询问,肖晨光淡淡回答。

  听到这句话,刘铁点头,随即开始减量。

  而这句话,却在杨德怀的心里掀起轩然大波。

  “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把这台小儿肝切手术做完,这速度快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了。”

  这是他跟肖晨光第一次手术配台,很多习惯和做法,杨德怀并不了解。

  因此相较于其他人习以为常的淡定,他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杨主委,这里拉钩的力道再大一点,一会阻断完肝内血流,就该进行切割了。”

  这时,肖晨光的提醒响起。

  身为一助的杨德怀这才发现,其他人仍正有条不紊的配合着肖晨光,只有他占据着最佳的位置,却跟众人显得格格不入。

  杨德怀的老脸一红。

  他这哪是省城权威的技术,现在所展示出来的水平,甚至还不如平时的十分之一。

  “抱歉,我马上调整。”

  杨德怀将乱飞的思绪全部抛之脑后,整个人聚精会神,开始跟着肖晨光的节奏,一步步进行手术。

  不得不说,杨德怀的技术,确实让人信服。

  在将杂念摒弃后,他对于手术步骤的理解和操作,立马展现出来。

  术区视野一下子宽阔许多,之前那种束手束脚的感觉也一扫而空。

  肖晨光见状,再次将操作提了一个档次。

  手里的两把钳子相互配合,在术区内不断阻断动静脉血管,游离肝内韧带。

  他上身前倾,双臂外伸,如同雕塑一般保持不动。

  手腕在动,十指勾着金属器械的尾环,或钳或夹,迅速变化方位。

  突如其来的提速,也让在场众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杨德怀根据小肖的操作,及时调整着拉钩的角度和力道。

  徐国强则拿着负压吸引器,将不凝血抽出体外,充分保持术区视野的清晰,防止被血迹污染。

  而林高阳则成了几人的传递手,他紧绷着神经,及时将所需器械递给众人。

  肖晨光目不暇接的操作,即便现场有三人辅助,也同样忙的不可开交。

  “高阳,准备直线切割吻合器。”

  片刻后,肖晨光平淡的声音响起。

  只见术野内,一颗被完全游离的肝脏囊肿,彻底暴露在众人眼前。

  喜欢重回九零做手术,全体医生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