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永失所爱,长安无蝠-《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贞观三年五月一日。

  盛大的阅兵式在朝阳下举行。

  北伐凯旋的卫国军将士,队列如刀削斧劈,迈着撼动大地的步伐走过朱雀天街。

  冰冷的兵锋反射着寒光,冲天的杀气混合着胜利的豪情。

  观礼的四方使节面色发白,大唐子民却热血沸腾。

  这一刻,帝国的军威被推至巅峰,注定永载史册。

  然而,荣耀的阴影下,暗流汹涌。

  东突厥的残余,如同阴沟里的毒虫,决意在这举国欢腾的日子里,用最卑劣的方式,进行最后的反扑。

  是夜,欢庆的余温尚未散尽,数处火头突然在长安各坊冲天而起,喊杀声与惊叫声撕裂了夜的宁静。

  乱军的目标明确:制造混乱尽可能杀伤长安百姓,给大唐沉重一击,并趁乱营救他们被圈禁的可汗。

  也正在这一夜,李长河的家,也再次卷入深渊。

  在四月二五日,李长河的妻子苏羽沐为他诞下了一对龙凤胎:二女儿李清沅,三儿子李清溯。

  哪怕修养吉日,但产后的虚弱还未恢复,夜里听闻外面杀声震天,她心中牵挂非常。

  混乱中,她在门口突然看到了马车上藏匿的兵刃。

  不及多想,也顾不得产后孱弱,披上外衣便欲趁夜色出门,欲寻李长河报信。

  在走街串巷时,在四处火焰之下,无数蝙蝠惊乱,有一只猛地从黑暗巷道冲出,在苏羽沐脖颈上掠过,留下一个微不足道的齿痕。

  苏羽沐只觉微微一刺,但心焦急,夜色朦胧,心系大事的她,浑然未觉。

  叛乱最终被雷霆剿灭,但李长河却因为此事连续五日五夜,未曾归家。

  五月六日,尘埃暂定,李长河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归来。

  他看到妻子面色潮红,略显萎靡,只当是产后体虚,或者受了风寒,搭脉探查,好像就是如此。

  再加上巨大的疲惫淹没了他,使他失去了往日的敏锐,未曾细细诊查。

  而苏羽沐自己也早忽略了颈上那早已结痂的微小伤口,李长河开了些温补驱寒的药剂。

  其后三日,李长河再次被紧急召走,未能归家。

  但在五月九日,内阁值房内,李长河正处理公文,铁完山面色惨白、惊慌失措地狂奔而来,声音嘶哑:“阿兄,快回家,夫人突发恶疾,生命垂危。”

  李长河只觉脑中“嗡”的一声,整个世界瞬间褪色。

  他抛下一切,发疯般冲回家中。

  卧榻之上,苏羽沐已是意识模糊,呼吸急促而困难,面容呈现着不祥的潮红与痛苦。

  李长河扑到床边,握住妻子滚烫的手,强逼自己冷静号脉。

  触手间,脉象紊乱微弱得让他心胆俱裂。

  他这才仔细检查,而后发现颈侧一个早已变得青紫的细小咬痕。

  天塌地陷般的恐惧瞬间席卷李长河。

  是蝙蝠咬伤。

  来自现代的灵魂让他无比清楚,那小小飞兽体内携带着何等凶险的病毒。

  他恨,恨自己的该死,恨连日的忙碌,恨这突厥叛军。

  再看苏羽沐:

  畏光、恐水、痉挛…这是狂犬病的表现。

  高热、咳嗽、肺音异样…未知的病毒性肺炎。

  李长河双目瞬间赤红,发出野兽般的哀鸣。

  他如同困兽,在一个时辰内试遍了所能想到的一切办法,汤药、针灸…

  却绝望地发现,面对这时代医疗水平的鸿沟,他所有的知识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一个疯狂的念头涌入脑海:他的血!

  他是穿越者,他的身体经历过时空的异变,而且从给李世民输血开始,李长河就发现了自己血液的不同,或许…或许他的血液中有着特殊的抗体或未知的力量。

  他毫不犹豫,取出舍不得用的针管,刺入自己的臂腕,将温热的鲜血导入妻子的经脉。

  输血之后,奇迹般,苏羽沐的呼吸似乎平稳了片刻,高热也稍退,甚至曾短暂地睁开眼,迷茫地看了他一眼。

  李长河心中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

  但,太迟了。

  发现得太迟了,狂犬病毒早已侵入中枢,损及脑髓。

  那未知的烈性病毒更是将苏羽沐的双肺侵蚀纤维化,肝肾诸脏器亦功能衰败。

  哪怕李长河血液里有着神奇的功效,但依旧拯救不了已经破败的苏羽沐身体。

  一个月,李长河耗尽了毕生所学,用尽了所有能动用的资源,不断的为妻子输血,日夜不眠地守在榻前。

  他从一个丰神俊朗的帝国栋梁,迅速形销骨立,眼中只剩下绝望。

  贞观三年六月初六,一个闷热的夏日,苏羽沐最终还是在他怀中死去。

  她未能和丈夫一起携手走下去,未能看到国家美好的未来,也未能亲眼看着她的清沅、清溯长大。

  那一刻,李长河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万念俱灰。

  滂沱大雨,天地同悲,他就那样跪在院子中祈祷,祈祷上天能让最爱的妻子活下来。

  暴雨冲刷了他一夜。

  雨水和泪水混杂,洗不尽他无尽悔恨与蚀骨的自责。

  “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他反复呢喃,灵魂仿佛已被抽空。

  接连三日,他不言、不语、不食、不饮,如同化作了一尊浸透悲伤的石像。

  第十日,在极致的悲痛与身体的彻底崩溃下,已近癫狂的李长河在陷入昏迷前,发出了最后一道嘶哑的央求:

  “我要长安的蝙蝠…都给我...死。”

  一个月时间,长安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发生在李长河妻子身上的事。

  而在长安,甚至说整个天下,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受过李长河的恩惠。

  是他,改良纸张,推广‘科学’,奠基新医学,创立大学;

  是他,提升农工,革新商贸,富强国家,开启民智;

  是他,深入军旅,与将士同甘共苦,助力打造出无敌的卫国军;

  ......

  各行各业。

  是他,与圣人同心,奠定了如今强盛大唐的基石。

  百姓曾言“天不生长河,万古如长夜”,视其为半圣。

  而如今他的功绩,早已被许多人心中奉为真正的“圣人”。

  长安城中的高官显贵、世家大族,多少人都曾被他诊治过?

  如今,面对他如此绝望的请求,谁又能忍心拒绝?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自发性的、带着悲愤与报恩情绪的全民行动开始了。

  朝廷默许,李世民下旨特许十日内解除宵禁,方便行动。

  治安所官兵、七院数以千计的学生、退伍及休整的卫国军将士、各大世家,乃至无数普通的长安市民,纷纷拿起工具、火把,走向每一个蝙蝠可能存在的角落。

  他们捣毁城楼檐角的蝙蝠巢穴,清理废弃宅院蝙蝠的栖所,烟熏长安洞内的蝙蝠…

  目的只有一个:清除可恨的蝙蝠,完成那位“圣人”的心愿。

  最终“长安灭蝠”,带着浓重的悲情色彩,被永远铭刻于历史的一页。

  它是一次非理性的防疫行动。

  是对一个时代圣人,对一位改变了他们命运的人,所表达的最朴素的哀悼。

  而李长河的人生自此也转了个弯。

  封心锁爱,永恒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