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子没在这几天,路平安没事儿就给巨剑读经书,把巨剑恶心坏了。
古有唐三藏念紧箍咒,今有路平安苦读经书,都是一个道理。
巨剑终于知道厉害了,安生多了,也肯老实的带着路平安飞一飞,让路平安过了把剑仙的瘾。
只不过路平安严令禁止它飞高,顶多飞到五六十米就不让它升高了。
经过上次摔下来的事儿,路平安也被整怕了。
这要是飞到高空,巨剑来了脾气,把他给扔下来了,他岂不是要挂?即便是挂不了,恐怕也得如他刚刚穿来这个年代那般卧床修养了。
就是该给巨剑取个什么名字,路平安陷入了纠结。
巨阙剑名气大,路平安却有些不喜欢,奈何他自己没有取名的天赋,干脆就学着某个仙侠小说里的主角,给巨剑取了个"且慢"的名字。
"前辈饶命,且慢动手……"
哇嘎嘎嘎嘎嘎,想想就刺激,爽歪歪!
第二天傍晚,莽子扛着大包小包的回来了,入冬了么,家家户户开始蒸豆包,有些性子急的,都已经开始张罗着杀年猪了。
粘豆包啊,路平安很喜欢吃,尤其是蒸好以后再烤一烤,外表焦香,里面软糯,很好吃。
这玩意儿还很方便,包好后扔到屋外冻着,冻得邦邦硬的埋到雪堆里,吃的时候捡出来一些,上笼屉蒸就行了。
晚上的时候路平安和莽子蒸了一些,路平安从空间里取出一些白砂糖,拿粘豆包蘸着白糖吃了十来个。
吃饭的时候莽子转达了支书的指示,让路平安明天回屯子一趟。
"说啥事儿了么?"
"好像是南岭屯子的统购猪被什么东西拖走了,他们大队的支书老黄差点急疯了,四处求援呢。
支书想让你和何树大哥帮忙去看看,能把猪找回来当然好,找不回来也得知道是什么东西把猪弄走了。"
"桶构猪?那是啥玩意儿?"
"就是统购猪啊,收购站负责出猪羔子钱、一部分料钱和药钱,大队负责饲养。
到了收猪的时候收购站的采购员会上门收猪,养的好了就给收走,按等级和重量算钱。
这活儿不赖,算是生产任务里最受欢迎的了。除了卖猪定级别的时候让人火大。
收购站的采购员眼睛毒辣的很,卡得太严了。这个猪太瘦了,那个猪膘不肥,这个猪不够级别,那个猪太小,不要……
总要折腾一番才能卖了猪,拿到钱和票证。"
"那要是猪死了,或是像南岭屯子,猪丢了怎么办?收购站垫付的钱还用还么?"
"那还用说?咱们屯子以前也养过统购猪,我妹妹她们还当过小猪倌儿。
结果那年猪死了一片,到现在还欠着人家收购站的钱呢,收购站直接不让咱们屯子养了。
不光如此,支书还被叫去开会,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丢人现眼。"
"那是挺严重的,难怪老黄急得跳脚。"
这事儿要是放到后世,压根就不算事儿,有些不要脸的,扶贫猪刚刚发到手里,当天就用来下酒了。
上面领导来检查,愣是说扶贫干部没给他发,哭的鼻一把泪一把的。
扶贫干部被领导一顿训,只能自认倒霉,自掏腰包再给他买一些。
过了一段时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前一天还在欢快的吃食的小猪得了某种怪病,死了!
第二天,这不要脸的家伙,剔着牙,打着酒嗝,跟扶贫干部抱怨,说是这次的猪没有上次的大。还问扶贫干部下次能不能给他换成羊,那玩意儿烤起来才香呢。
这年头的老百姓可没有那种毛病,那些不正干的街溜子也得老老实实的参与劳动。
敢偷懒?说啥都不干活?
嘿嘿,一言为定,双喜临门。来人啊,把他送到劳改农场去体验体验,那里吃饭不要钱,还管住,多好啊。
第二天,路平安跟莽子把新炉子装到了储藏室,莽子也正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原本还坚持着想跟路平安住一个屋的莽子顿时改变了主意,屁颠屁颠搬着东西住进了自己的房子,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路平安把空间里的煤都放了出来,他们两个炉子烧一冬天有些不够。下次路过鹤岗,得记得再去搞一些来。
交代好莽子注意安全,路平安挥手与他告别,身后背着一个用布包起来的奇怪玩意儿,走向了屯子。
路平安可不敢大白天的御剑飞行,这附近可是有军队的,免得被发现后误以为是有外敌入侵,惹来砰砰乓乓一顿炮火。
反正吃了两颗妖丹后,路平安如今只觉得身轻如燕,跟练过轻功似的,区区几十里山路,很轻松就能走完。
回到屯子里后,大家看路平安的眼神都不对了,不明白为啥他要背着一个大板子到处溜达。
关键是还用珍贵的布料包着,像是怕人看一般,跟个神经病似的。
支书也很不理解,嘬着牙花子问道:"平安,你这是又弄啥西洋景呢?背着个这玩意儿干啥?多丢人啊!快放下吧。"
"支书,这是我新得的武器,大宝剑,正和它培养感情呢!正所谓剑不离人,人不离剑,只有彻底熟悉了,才能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
支书放下大烟袋,呸了他一口:"什么人了剑了,还人剑合一?我看你是皮痒犯贱了。
你让别人说说,你背着这玩意儿谁不觉得你有病?"
路平安满头黑线。
路平安只能回去把巨剑放到屋里,这才回过头重新进了正屋。
支书媳妇慧琴婶子给他盛了一大碗高粱米饭,一盘鸡蛋酱,几个蒸烂糊的土豆子。
路平安扒了一根大葱,蘸着鸡蛋酱吭哧就是一大口。
路平安一边吃,支书一边说:
"大前天晚上,南岭屯子的猪圈出了个怪事儿,养在屋里的几头猪不知道被啥玩意儿弄走了。"
"南岭屯子不是也有跑山打猎的么?他们还能不知道?"
"那玩意儿的爪子印儿很怪,他们也没见过。"
"很怪?咋怪了?"
"老黄他家二小子也说不清楚,只说是那玩意儿夜里在墙下面掏了个洞,一夜之间少了好几头大猪,把老黄气的差点吐血。
眼看收购站就要来收猪了,谁能想到出了这档子事儿呢?"
古有唐三藏念紧箍咒,今有路平安苦读经书,都是一个道理。
巨剑终于知道厉害了,安生多了,也肯老实的带着路平安飞一飞,让路平安过了把剑仙的瘾。
只不过路平安严令禁止它飞高,顶多飞到五六十米就不让它升高了。
经过上次摔下来的事儿,路平安也被整怕了。
这要是飞到高空,巨剑来了脾气,把他给扔下来了,他岂不是要挂?即便是挂不了,恐怕也得如他刚刚穿来这个年代那般卧床修养了。
就是该给巨剑取个什么名字,路平安陷入了纠结。
巨阙剑名气大,路平安却有些不喜欢,奈何他自己没有取名的天赋,干脆就学着某个仙侠小说里的主角,给巨剑取了个"且慢"的名字。
"前辈饶命,且慢动手……"
哇嘎嘎嘎嘎嘎,想想就刺激,爽歪歪!
第二天傍晚,莽子扛着大包小包的回来了,入冬了么,家家户户开始蒸豆包,有些性子急的,都已经开始张罗着杀年猪了。
粘豆包啊,路平安很喜欢吃,尤其是蒸好以后再烤一烤,外表焦香,里面软糯,很好吃。
这玩意儿还很方便,包好后扔到屋外冻着,冻得邦邦硬的埋到雪堆里,吃的时候捡出来一些,上笼屉蒸就行了。
晚上的时候路平安和莽子蒸了一些,路平安从空间里取出一些白砂糖,拿粘豆包蘸着白糖吃了十来个。
吃饭的时候莽子转达了支书的指示,让路平安明天回屯子一趟。
"说啥事儿了么?"
"好像是南岭屯子的统购猪被什么东西拖走了,他们大队的支书老黄差点急疯了,四处求援呢。
支书想让你和何树大哥帮忙去看看,能把猪找回来当然好,找不回来也得知道是什么东西把猪弄走了。"
"桶构猪?那是啥玩意儿?"
"就是统购猪啊,收购站负责出猪羔子钱、一部分料钱和药钱,大队负责饲养。
到了收猪的时候收购站的采购员会上门收猪,养的好了就给收走,按等级和重量算钱。
这活儿不赖,算是生产任务里最受欢迎的了。除了卖猪定级别的时候让人火大。
收购站的采购员眼睛毒辣的很,卡得太严了。这个猪太瘦了,那个猪膘不肥,这个猪不够级别,那个猪太小,不要……
总要折腾一番才能卖了猪,拿到钱和票证。"
"那要是猪死了,或是像南岭屯子,猪丢了怎么办?收购站垫付的钱还用还么?"
"那还用说?咱们屯子以前也养过统购猪,我妹妹她们还当过小猪倌儿。
结果那年猪死了一片,到现在还欠着人家收购站的钱呢,收购站直接不让咱们屯子养了。
不光如此,支书还被叫去开会,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丢人现眼。"
"那是挺严重的,难怪老黄急得跳脚。"
这事儿要是放到后世,压根就不算事儿,有些不要脸的,扶贫猪刚刚发到手里,当天就用来下酒了。
上面领导来检查,愣是说扶贫干部没给他发,哭的鼻一把泪一把的。
扶贫干部被领导一顿训,只能自认倒霉,自掏腰包再给他买一些。
过了一段时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前一天还在欢快的吃食的小猪得了某种怪病,死了!
第二天,这不要脸的家伙,剔着牙,打着酒嗝,跟扶贫干部抱怨,说是这次的猪没有上次的大。还问扶贫干部下次能不能给他换成羊,那玩意儿烤起来才香呢。
这年头的老百姓可没有那种毛病,那些不正干的街溜子也得老老实实的参与劳动。
敢偷懒?说啥都不干活?
嘿嘿,一言为定,双喜临门。来人啊,把他送到劳改农场去体验体验,那里吃饭不要钱,还管住,多好啊。
第二天,路平安跟莽子把新炉子装到了储藏室,莽子也正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原本还坚持着想跟路平安住一个屋的莽子顿时改变了主意,屁颠屁颠搬着东西住进了自己的房子,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路平安把空间里的煤都放了出来,他们两个炉子烧一冬天有些不够。下次路过鹤岗,得记得再去搞一些来。
交代好莽子注意安全,路平安挥手与他告别,身后背着一个用布包起来的奇怪玩意儿,走向了屯子。
路平安可不敢大白天的御剑飞行,这附近可是有军队的,免得被发现后误以为是有外敌入侵,惹来砰砰乓乓一顿炮火。
反正吃了两颗妖丹后,路平安如今只觉得身轻如燕,跟练过轻功似的,区区几十里山路,很轻松就能走完。
回到屯子里后,大家看路平安的眼神都不对了,不明白为啥他要背着一个大板子到处溜达。
关键是还用珍贵的布料包着,像是怕人看一般,跟个神经病似的。
支书也很不理解,嘬着牙花子问道:"平安,你这是又弄啥西洋景呢?背着个这玩意儿干啥?多丢人啊!快放下吧。"
"支书,这是我新得的武器,大宝剑,正和它培养感情呢!正所谓剑不离人,人不离剑,只有彻底熟悉了,才能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
支书放下大烟袋,呸了他一口:"什么人了剑了,还人剑合一?我看你是皮痒犯贱了。
你让别人说说,你背着这玩意儿谁不觉得你有病?"
路平安满头黑线。
路平安只能回去把巨剑放到屋里,这才回过头重新进了正屋。
支书媳妇慧琴婶子给他盛了一大碗高粱米饭,一盘鸡蛋酱,几个蒸烂糊的土豆子。
路平安扒了一根大葱,蘸着鸡蛋酱吭哧就是一大口。
路平安一边吃,支书一边说:
"大前天晚上,南岭屯子的猪圈出了个怪事儿,养在屋里的几头猪不知道被啥玩意儿弄走了。"
"南岭屯子不是也有跑山打猎的么?他们还能不知道?"
"那玩意儿的爪子印儿很怪,他们也没见过。"
"很怪?咋怪了?"
"老黄他家二小子也说不清楚,只说是那玩意儿夜里在墙下面掏了个洞,一夜之间少了好几头大猪,把老黄气的差点吐血。
眼看收购站就要来收猪了,谁能想到出了这档子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