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一说这个,路平安来劲了。
若说路平安对什么最感兴趣,无疑是各地的怪物传说了,而且越神秘越好。
神农架的野人和驴头狼,藏区的人面熊,太行山的二虎头,喀纳斯湖的大红鱼,天池的水怪,黄河里的铁头龙王,武夷山的山魈,东北的黄皮子和猫老太太,还有流传甚广的水猴子等等等等。
以前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经济实力支持他去追索这些神秘的存在。
可现在么,遇上些古怪玩意儿,他还真不想错过。
事不宜迟,趁着时间还比较宽裕,路平安招呼上小马泡,准备出发前往南岭屯子。
小马泡苦心专研追踪术,如今已经成了屯子里的追踪大师。
大爷大妈们无论是鸡丢了,还是猫跑了,都喜欢让他帮忙,就连支书都曾让他帮忙找过跑丢的猪。
吴大伟在屯子里待的无聊了,也想要出去转转。一行三人拎着枪出了屯子,朝着南边走去。
穿过林子后,来到了一片林间的沼泽地,这里有大片大片的水泡子。
水泡子边上的芦苇和蒲棒子草密不透风,塔头楼子长得能有半米多高,密密麻麻的。
路平安只在江边儿见过这种场景,没想到在这山里,也能有类似的湿地。
小马泡说:"这里地势低,连着十来里地,一长溜都是这种水泡子,夏天的时候我们都不敢来。
其实这里也是生活着很多野牲口的,只要不靠近那几个烟泡子就没事儿。
水鹿和堪达犴很擅长凫水,天气暖和了,它们就跑到这边吃水草。
我小时候有人曾经在这儿打过一头大公犴,大概估计一下,能有一千两百多斤呢。"
路平安好奇的问道:"那你怎么不来这边打东西呢?要是连着打几个大东西,那你不就发了么?"
小马泡嘿嘿直笑:"我是说不靠近烟泡子没事儿,但不代表我知道哪里是烟泡子啊。
再说了,烟泡子的大小和位置不固定,得用灯笼慢慢试,太危险也太麻烦了。而且这里遍地吞人的沼泽,明明看着是干地儿,一脚下去就上不来了。
万一运气不好,就不是打东西了,而是提前去底下报到。我才没那么傻,别的地方不让我打东西还是咋地?
只有真的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冒险过来这边。
不过活不下去的人也不一定非得冒险进烟泡子打猎,掏熊仓子可比这利大,都是玩儿命,我宁愿去掏熊仓子。"
过去穷人活不下去了,拎着一把砍柴火的大斧子就敢进山,找到蹲在仓子里冬眠的熊瞎子,用树枝子一阵乱捅。
等熊瞎子被惹毛了,准备钻出仓子扑人的时候,举起大斧子朝着熊瞎子的脑袋咔嚓一斧子。
这是纯玩儿命的活儿,不是熊瞎子死,就是猎人亡,一般人可没胆子干这个。
就像小马泡说的,只有穷的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啥都不怕,敢闯烟泡子,敢和熊瞎子玩儿命。
三人穿过成片的芦苇荡,在这里面走要很小心,最好的方法是踩倒面前芦苇再通过,一是防止芦苇的叶子和茎杆戳到眼睛,二是制造动静,让野兽自觉远离。
视线不好的情况下,万一真跟野兽遭遇了,连个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偏偏芦苇荡里遮风挡雪,经常有野兽钻在里面躲避严寒。
最常见的是野猪,芦苇丛堪称野猪最喜欢的过夜露营地。
路平安他们踏入芦苇丛不久,就听见哗啦啦啦啦的声音,有一群东西跑远了。
路平安三人穿过水泡子,重新进了林子,穿过林子走没多远,就到了南岭屯子。
南岭屯子比向阳屯子小一点,但比林家窝棚屯子要大的多了。
小马泡他家在这边有亲戚,来过这边,熟练的带着路平安和吴大伟来到大队部。
南岭屯子的支书老黄'广发英雄帖',此时大队部已经来了两队人。
一队是公社派来的七八个小青年,他们都是经过正规训练的,有知青,也有民兵队员,由一个退伍老兵带队,一看就纪律严明,训练有素。
另一队是兵团的垦荒队过来支援的,他们有五个人,其中一个据说是神枪手,百发百中。
兵团垦荒队不是白白过来支援的,他们带来一个让老黄无比欣喜的消息——兵团大量收猪,死活无所谓。
若是能找回被咬死后还没吃掉的猪,他们愿意购买,给的价格还挺不错。
路平安他们三人反而像是最弱的一支队伍,他们三人中只有吴大伟接受过一些训练,小马泡跟个路平安都是吊儿郎当的,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看就是两个凑数的废材。
不过好歹也是过来帮忙的,倒是没人给他们脸色看,相反,老黄还热情的邀请他们先去吃点饭,然后再去查案。
没错,查案!
这件事已经惊动了公社,公社领导放话了,一定要抓住胆敢这个破坏集体财产的坏东西,确定它的罪行,顺便让它知道知道"正义铁拳"的厉害。
路平安和小马泡一听有热饭吃,当即就从善如流的起身,准备跟着老黄去吃饭。
有经验的吴大伟屁股都没离开凳子,果然不出他所料,有积极的人放话了。
"黄支书,时间紧迫,再耽搁下去就天黑了,我看咱们还是去猪圈看看吧。
早点抓住那个破坏集体财产的坏东西,我们还得早些回去接着参加劳动呢。"
说话的是兵团的小年轻,一上来就起高调。
老黄巴不得他们赶快抓住那个神秘的偷猪贼,他们自己要求先去查案,老黄当然乐意了,连忙带着众人来到猪圈。
南岭屯子的猪圈是个旧土坯茅草房,东北这边冬天能把石头冻裂,像是关内那样的露天猪圈可不行。
包括牛马,冬天的夜里和人住一个屋也不稀罕,有些地方的马圈牛棚甚至比人住的房子还好,大牲口比人宝贵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一行人来到猪圈这边,此时猪圈里的猪已经被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倒是方便众人查看情况。
路平安他们先是沿着猪圈转悠了一圈儿,看了看墙上那个半人高的大洞。
若说路平安对什么最感兴趣,无疑是各地的怪物传说了,而且越神秘越好。
神农架的野人和驴头狼,藏区的人面熊,太行山的二虎头,喀纳斯湖的大红鱼,天池的水怪,黄河里的铁头龙王,武夷山的山魈,东北的黄皮子和猫老太太,还有流传甚广的水猴子等等等等。
以前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经济实力支持他去追索这些神秘的存在。
可现在么,遇上些古怪玩意儿,他还真不想错过。
事不宜迟,趁着时间还比较宽裕,路平安招呼上小马泡,准备出发前往南岭屯子。
小马泡苦心专研追踪术,如今已经成了屯子里的追踪大师。
大爷大妈们无论是鸡丢了,还是猫跑了,都喜欢让他帮忙,就连支书都曾让他帮忙找过跑丢的猪。
吴大伟在屯子里待的无聊了,也想要出去转转。一行三人拎着枪出了屯子,朝着南边走去。
穿过林子后,来到了一片林间的沼泽地,这里有大片大片的水泡子。
水泡子边上的芦苇和蒲棒子草密不透风,塔头楼子长得能有半米多高,密密麻麻的。
路平安只在江边儿见过这种场景,没想到在这山里,也能有类似的湿地。
小马泡说:"这里地势低,连着十来里地,一长溜都是这种水泡子,夏天的时候我们都不敢来。
其实这里也是生活着很多野牲口的,只要不靠近那几个烟泡子就没事儿。
水鹿和堪达犴很擅长凫水,天气暖和了,它们就跑到这边吃水草。
我小时候有人曾经在这儿打过一头大公犴,大概估计一下,能有一千两百多斤呢。"
路平安好奇的问道:"那你怎么不来这边打东西呢?要是连着打几个大东西,那你不就发了么?"
小马泡嘿嘿直笑:"我是说不靠近烟泡子没事儿,但不代表我知道哪里是烟泡子啊。
再说了,烟泡子的大小和位置不固定,得用灯笼慢慢试,太危险也太麻烦了。而且这里遍地吞人的沼泽,明明看着是干地儿,一脚下去就上不来了。
万一运气不好,就不是打东西了,而是提前去底下报到。我才没那么傻,别的地方不让我打东西还是咋地?
只有真的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冒险过来这边。
不过活不下去的人也不一定非得冒险进烟泡子打猎,掏熊仓子可比这利大,都是玩儿命,我宁愿去掏熊仓子。"
过去穷人活不下去了,拎着一把砍柴火的大斧子就敢进山,找到蹲在仓子里冬眠的熊瞎子,用树枝子一阵乱捅。
等熊瞎子被惹毛了,准备钻出仓子扑人的时候,举起大斧子朝着熊瞎子的脑袋咔嚓一斧子。
这是纯玩儿命的活儿,不是熊瞎子死,就是猎人亡,一般人可没胆子干这个。
就像小马泡说的,只有穷的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啥都不怕,敢闯烟泡子,敢和熊瞎子玩儿命。
三人穿过成片的芦苇荡,在这里面走要很小心,最好的方法是踩倒面前芦苇再通过,一是防止芦苇的叶子和茎杆戳到眼睛,二是制造动静,让野兽自觉远离。
视线不好的情况下,万一真跟野兽遭遇了,连个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偏偏芦苇荡里遮风挡雪,经常有野兽钻在里面躲避严寒。
最常见的是野猪,芦苇丛堪称野猪最喜欢的过夜露营地。
路平安他们踏入芦苇丛不久,就听见哗啦啦啦啦的声音,有一群东西跑远了。
路平安三人穿过水泡子,重新进了林子,穿过林子走没多远,就到了南岭屯子。
南岭屯子比向阳屯子小一点,但比林家窝棚屯子要大的多了。
小马泡他家在这边有亲戚,来过这边,熟练的带着路平安和吴大伟来到大队部。
南岭屯子的支书老黄'广发英雄帖',此时大队部已经来了两队人。
一队是公社派来的七八个小青年,他们都是经过正规训练的,有知青,也有民兵队员,由一个退伍老兵带队,一看就纪律严明,训练有素。
另一队是兵团的垦荒队过来支援的,他们有五个人,其中一个据说是神枪手,百发百中。
兵团垦荒队不是白白过来支援的,他们带来一个让老黄无比欣喜的消息——兵团大量收猪,死活无所谓。
若是能找回被咬死后还没吃掉的猪,他们愿意购买,给的价格还挺不错。
路平安他们三人反而像是最弱的一支队伍,他们三人中只有吴大伟接受过一些训练,小马泡跟个路平安都是吊儿郎当的,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看就是两个凑数的废材。
不过好歹也是过来帮忙的,倒是没人给他们脸色看,相反,老黄还热情的邀请他们先去吃点饭,然后再去查案。
没错,查案!
这件事已经惊动了公社,公社领导放话了,一定要抓住胆敢这个破坏集体财产的坏东西,确定它的罪行,顺便让它知道知道"正义铁拳"的厉害。
路平安和小马泡一听有热饭吃,当即就从善如流的起身,准备跟着老黄去吃饭。
有经验的吴大伟屁股都没离开凳子,果然不出他所料,有积极的人放话了。
"黄支书,时间紧迫,再耽搁下去就天黑了,我看咱们还是去猪圈看看吧。
早点抓住那个破坏集体财产的坏东西,我们还得早些回去接着参加劳动呢。"
说话的是兵团的小年轻,一上来就起高调。
老黄巴不得他们赶快抓住那个神秘的偷猪贼,他们自己要求先去查案,老黄当然乐意了,连忙带着众人来到猪圈。
南岭屯子的猪圈是个旧土坯茅草房,东北这边冬天能把石头冻裂,像是关内那样的露天猪圈可不行。
包括牛马,冬天的夜里和人住一个屋也不稀罕,有些地方的马圈牛棚甚至比人住的房子还好,大牲口比人宝贵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一行人来到猪圈这边,此时猪圈里的猪已经被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倒是方便众人查看情况。
路平安他们先是沿着猪圈转悠了一圈儿,看了看墙上那个半人高的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