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日,张毕德派人前往楚寻的厢房,传其至葵花阁问话。楚寻听闻此召,心内惶惶,怕是那日与张毕德交手,露出破绽,但庄主之命,又不敢不从?无奈之下,她只得戴上面具,穿上白袍,别上宝剑,整衣敛容,径往葵花阁而去。
至葵花阁中,张毕德负手而立,面朝阁中正中央的巨画,目光深邃,似陷入沉思。
楚寻自后徐行而至,距张毕德约丈许之远,俯身作揖,恭谨行礼,禀道:“属下见过庄主。”
张毕德闻声,缓缓转首,上下打量楚寻,俄而,他展颜一笑,抬手示意叫她入座。
楚寻心内一惊,忙抱拳推辞:“庄中圣女,位卑身贱,安敢与庄主同坐,此乃僭越之举,万万不可。”
张毕德仰头大笑:“那日你我与小女嬉戏游乐,不是同坐一处吗?那时我未嫌弃你,今日你亦无需客气,但坐无妨。”
接着,张毕德大声吩咐道:“来人,将庄中珍藏的大红袍茶奉上,以待佳客。”
未几,但闻数名圣女袅袅婷婷而来。她们手持茶壶茶杯,步履轻盈,仪态万方。走至楚寻身前,微微屈膝,将手中香茶缓缓倾入碗中。刹那间,茶香四溢,满室芬芳,似兰似麝,令人垂涎。
张毕德吟道:“灵芽采自翠峰巅,云雾滋培韵自绵。泉煮清汤腾瑞霭,壶倾玉液散祥烟。”
楚寻抿了一口茶,赞道:“听说宫庄少庄主自幼饱读诗书,博古通今,今日一见,我才晓得有其父必有其女之理,少庄主博学多识,全是承了张庄主的渊懿家学。”
张毕德笑道:“小女聪慧乃是血脉相承,纵使宫庄非那书香世家,小女亦能于经史子集间潜心钻研,如饥似渴,不倦覃思。”
楚寻复又抱拳:“不知今日庄主召寻属下至此,所为何事?”
张毕德端坐于主位之上,面色沉凝:“我宫庄立庄已历百年之久,凡入庄的圣女,皆需研习本庄镇派绝学《葵花宝典》。然百年以来,竟无一人能得其精髓。昔年张澄祖师武功盖世,然亦未能参透此功;我祖父勤修苦练,日夜钻研,亦无功而返;我父亦是如此。
我张毕德功夫浅薄,练不成这等神功倒也罢了。然张澄祖师武艺超凡,竟亦未能练成,此中缘由,实令人费解。直至前些时日,我于书斋之中偶然翻得一本古籍。书中写道:‘欲练此功,必先挥刀自宫’,原来这门功夫需要自断阳根,我才恍然大悟。”
楚寻心中早已知道练功的法门,然她害怕泄露身份,遂佯作惊愕之状,问道:“《葵花宝典》乃世人梦寐以求的无上神功,亦是宫庄世代相传、秘不示人的绝技。今日庄主却将此事告知我这无足轻重的圣女,不知庄主此举,是何用意?”
张毕德忽仰天大笑,楚寻心中惶遽不安,唯恐自己适才言语有失,稍有不慎,便被张毕德窥破端倪,引来杀身之祸。
张毕德笑罢,正色道:“唉!怕是待我张毕德他日得子,亦要行此断根之礼。”
良久,他缓缓抬起头来,说道:“这几日,我翻遍书斋的藏书,方知张澄祖师以降,至我父辈,皆行断根之礼。怪不得我父阳气衰微,精神萎靡,体力不支。那年,我为给我父上山采药,不慎失足,从山上摔下来,差点命丧黄泉。今日想来,我父并非年老体衰之故,实乃此断根之举,悖逆人伦常理,逆天而行,损己之身。
童贯因一时执念,妄图以绝欲之念,凝练至纯内力,登武道巅峰,遂创此断根之术。此术虽能于短期内使功力骤增,然却如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张家后辈子孙不明其弊,盲目效仿,致使张家代代体弱多病,人丁凋零。”
楚寻道:“原来张教主早已洞悉这宝典来历...今闻庄主有此觉悟,莫非庄主欲摒弃神功,另寻武道正途不成?”
张毕德看着楚寻,问道:“怎得?莫非你也知晓这《葵花宝典》之事?”
楚寻心中一凛,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支吾道:“这...这...我不过偶然听闻一二,实不知其详...”
张毕德问道:“你可知,为何我庄中圣女亦要修炼这门功夫?”
楚寻摇了摇头。
张毕德道:“张澄祖师疑心颇重,他不相信阉人能练成这门神功,故当年他抓了不少华工,切了他们的阳根,逼他们练功,若是他们能练成,便是童贯没有说谎,他再自宫不迟。只可惜,这些华工没有一人能练成,不过...他发现,虽然这些人练功不成,但是切下阳根后,确实可以增强功力。祖师心中贪念大起,难以自持。待他已生下我爷爷,便挥刀自宫,妄图练成那绝世神功,以称霸武林。”
楚寻问道:“那些华工莫非就是当年的圣女?”
张毕德微微点头,放声大笑道:“男人变成女人,此乃何等荒谬之事。”
楚寻正色道:“张澄祖师虽然自宫,却并未练成宝典上所载的功夫。由此可见,这自宫之举,不过是一场徒劳无功的妄念罢了。想那祖师若能将心力倾注于正途,钻研顺应天理、调和阴阳的武学,以祖师的才智,何愁不能开宗立派,流芳千古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哈哈哈!”张毕德再次大笑起来,盯着楚寻说道:“你果然与众不同,我这宫庄之中,圣女众多,然从未有人敢如你这般,对祖师指手画脚,更无人敢质疑《葵花宝典》上所载的功夫。”
楚寻即刻低下头去,幽幽说道:“属下...属下不敢,方才所言,不过一时愚见,还望庄主莫要怪罪。”
张毕德微微摆手,:“不过,你说的不错,不但祖师未能练成宝典上所载的功夫,就连我张家世代子孙,包括庄中这百名圣女,亦无一人能得其精髓,我近日苦思冥想,觉得这宝典除需自宫之外,怕是还有其他隐秘法门,我们尚未了解。”
楚寻心想,张伯曾说,练习此门功夫需有极强的内功修为作根基。想是张家历代之人,内功皆平平无奇,难以领悟宝典上精妙的武功。然此念只在心中一闪而过,并未表露于外。
张毕德坐于堂中高椅,说道:“不过,我思之再三,亦有一种可能。《葵花宝典》分上下两册,每册各有四重功法,更兼药篇杂章若干。如今我等所知,仅为其中一章,犹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若能将整本宝典尽数取来,览其全貌,届时必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楚寻佯作恍然之态,假意回道:“宝典流落江湖多年,欲觅其所在,实非易事。且江湖之中,人心险恶,觊觎此宝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我等纵有寻宝之心,恐力有不逮。若贸然行事,反为他人所趁。”
张毕德道:“前几日,我从马呈口中得知一首打油诗,诗云‘应天之命,府上之行...’只可惜那他只说了上半句,若能得到下半句诗词,寻那《葵花宝典》便如探囊取物。”
楚寻心中一震,思绪如潮。昔日,她见张毕德对雪有黎柔情蜜意、关怀备至,还道他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如今方知,那一切温柔缱绻、情意绵绵之态,皆是他为套出诗词下半句而虚与委蛇、刻意伪装。雪有黎一片真心错付,如今想来,只觉得为她惋惜。
过了片时,楚寻稳定心神,缓步上前,问道:“张庄主今日将我请来,于我说了这么多关于《葵花宝典》之事,莫非是叫我为你寻那宝典不成?”
张毕德道:“帮助张家寻找宝典,本就是你分内之事,何来有求之说?不过,除此之外,那日我与你交手,见你剑法出众,功夫亦不在我之下。让你去伺候乐二娘,实乃大材小用。不如今后你跟随我,我将《葵花宝典》第一重的功夫传授给你,你与我一同研习。待你能突破宝典第一重之后,再将这练功的法门告知于我如何?”
楚寻眉头紧锁,冷冷说道:“若是我不肯呢?”
张毕德道:“《葵花宝典》是江湖中人人梦寐以求的武林绝学,众人皆抢破头以求一窥其妙。而你却拒而不受,实乃令人费解。遥想当年,我父将宝典授于二十七葵,她如获至宝,日夜苦练不辍,如痴如狂。只可惜资质愚钝,终究未能勘破自身的心魔。然你的功夫较之二十七葵,实乃高明得多。假以时日,若你潜心钻研,必能参透宝典上的功夫。”
楚寻笑道:“适才庄主盛赞我剑法出众,说我武功不在你之下,如此说来,你难道就不怕我练成神功之后,整个宫庄上下皆非我的对手,到那时,我又岂会任你摆布,乖乖将这练功的法门与你分享呢?”
“哈哈哈!”张毕德放声大笑:“实话与你讲,你适才所饮的那杯香茗之中,已被我暗中下了慢性毒药酥心丸。此毒一旦入体,若没有我手中的解药,不过多时,你便会觉得四肢乏力,动弹不得,七日之后,更是会全身腐烂,痛苦而死。”
楚寻心中大惊,面色瞬间变得煞白。她不由自主地用手扶了一下胸口,身躯亦微微颤抖,怒喝道:“你...你竟如此卑鄙无耻,用此等下作手段胁迫于我!”
张毕德又道:“不过,你亦无需惊慌。只要你乖乖听我的话,为我研习功法,我便每日赐你解药服用,你便能如常人一般运功习武。但是,若你执迷不悟,就休怪我不领情面。”
“来人!”张毕德忽而扬声唤道。
未几,十三葵自外疾步而入,至张毕德前,躬身行礼。
张毕德吩咐道:“把这人送至密室,叫她在那里好好考虑。待她想明白了,再来禀我。”
“是!”十三葵领命。
旋即,后面上来两个圣女,架起楚寻,于庄内曲折回廊间辗转前行,经四五道弯路,方至一密室之前。二人推门而入,将楚寻重重掷在地上。十三葵大步上前,一手捏住楚寻的下颚,迫其嘴巴大张,另一手自怀中掏出一粒药丸,迅速塞入她的口中,冷冷说道:“我每日晨时赐你解药一颗,此药仅能解一日之痛。这一日里,你且好好参悟那葵花宝典的奥妙吧!”
楚寻此前已饮下张毕德所赐的毒茶,此时她只觉得头脑昏沉,她挣扎着起身,脚步踉跄,似醉汉般摇摇晃晃,未行几步,便又重重跌倒在地,旋即昏睡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待楚寻转醒,只觉全身酥软无力,仿佛被抽去筋骨一般。她强撑着起身,四下顾盼,但见自己身处一密室之中。室中有一张榻,旁边的案上放着一具古琴,墙上烛火若干,看此情形,这密室似乎曾有人居住。
“难道是张伯?”楚寻心中蓦地涌起一丝惊喜,旋即四处寻找起来,然她便将整个密室寻遍,也不见张伯踪影,楚寻不禁瘫倒在地,喃喃自语道:“我救不了张伯,没想到如今连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我真是无用至极...”
又过了片许,楚寻抬眼望向墙壁,忽见上面似乎刻有字迹。她挣扎着起身,缓缓挪至墙前,定睛观阅。只见墙上刻着:“气从丹田而生,关元而出,由章门旋至曲泉,经中都下至中封,由足后反至右胁下,经手少阳三焦推至中渚,入天骨,过肩井,耳门循至入风府,由听会复过肩井入日月,下维道,经足少阳下阳辅,循足上行复还丹田...”
楚寻心中默念,自言自语道:“原来这便是葵花宝典第一重的功夫。当初张伯曾言,葵花神功男练女不练,内力不足者练不得。我既非男儿之身,内功更是稀松平常,这宝典于我而言,实乃毫无用处。只是张家历代蒙在鼓中,即便有人替他们参透宝典上的功夫,然自身内力不足,又岂能练成?真是可笑,可笑至极!”
言及此处,楚寻不禁仰头大笑起来。
喜欢七侠情缘
至葵花阁中,张毕德负手而立,面朝阁中正中央的巨画,目光深邃,似陷入沉思。
楚寻自后徐行而至,距张毕德约丈许之远,俯身作揖,恭谨行礼,禀道:“属下见过庄主。”
张毕德闻声,缓缓转首,上下打量楚寻,俄而,他展颜一笑,抬手示意叫她入座。
楚寻心内一惊,忙抱拳推辞:“庄中圣女,位卑身贱,安敢与庄主同坐,此乃僭越之举,万万不可。”
张毕德仰头大笑:“那日你我与小女嬉戏游乐,不是同坐一处吗?那时我未嫌弃你,今日你亦无需客气,但坐无妨。”
接着,张毕德大声吩咐道:“来人,将庄中珍藏的大红袍茶奉上,以待佳客。”
未几,但闻数名圣女袅袅婷婷而来。她们手持茶壶茶杯,步履轻盈,仪态万方。走至楚寻身前,微微屈膝,将手中香茶缓缓倾入碗中。刹那间,茶香四溢,满室芬芳,似兰似麝,令人垂涎。
张毕德吟道:“灵芽采自翠峰巅,云雾滋培韵自绵。泉煮清汤腾瑞霭,壶倾玉液散祥烟。”
楚寻抿了一口茶,赞道:“听说宫庄少庄主自幼饱读诗书,博古通今,今日一见,我才晓得有其父必有其女之理,少庄主博学多识,全是承了张庄主的渊懿家学。”
张毕德笑道:“小女聪慧乃是血脉相承,纵使宫庄非那书香世家,小女亦能于经史子集间潜心钻研,如饥似渴,不倦覃思。”
楚寻复又抱拳:“不知今日庄主召寻属下至此,所为何事?”
张毕德端坐于主位之上,面色沉凝:“我宫庄立庄已历百年之久,凡入庄的圣女,皆需研习本庄镇派绝学《葵花宝典》。然百年以来,竟无一人能得其精髓。昔年张澄祖师武功盖世,然亦未能参透此功;我祖父勤修苦练,日夜钻研,亦无功而返;我父亦是如此。
我张毕德功夫浅薄,练不成这等神功倒也罢了。然张澄祖师武艺超凡,竟亦未能练成,此中缘由,实令人费解。直至前些时日,我于书斋之中偶然翻得一本古籍。书中写道:‘欲练此功,必先挥刀自宫’,原来这门功夫需要自断阳根,我才恍然大悟。”
楚寻心中早已知道练功的法门,然她害怕泄露身份,遂佯作惊愕之状,问道:“《葵花宝典》乃世人梦寐以求的无上神功,亦是宫庄世代相传、秘不示人的绝技。今日庄主却将此事告知我这无足轻重的圣女,不知庄主此举,是何用意?”
张毕德忽仰天大笑,楚寻心中惶遽不安,唯恐自己适才言语有失,稍有不慎,便被张毕德窥破端倪,引来杀身之祸。
张毕德笑罢,正色道:“唉!怕是待我张毕德他日得子,亦要行此断根之礼。”
良久,他缓缓抬起头来,说道:“这几日,我翻遍书斋的藏书,方知张澄祖师以降,至我父辈,皆行断根之礼。怪不得我父阳气衰微,精神萎靡,体力不支。那年,我为给我父上山采药,不慎失足,从山上摔下来,差点命丧黄泉。今日想来,我父并非年老体衰之故,实乃此断根之举,悖逆人伦常理,逆天而行,损己之身。
童贯因一时执念,妄图以绝欲之念,凝练至纯内力,登武道巅峰,遂创此断根之术。此术虽能于短期内使功力骤增,然却如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张家后辈子孙不明其弊,盲目效仿,致使张家代代体弱多病,人丁凋零。”
楚寻道:“原来张教主早已洞悉这宝典来历...今闻庄主有此觉悟,莫非庄主欲摒弃神功,另寻武道正途不成?”
张毕德看着楚寻,问道:“怎得?莫非你也知晓这《葵花宝典》之事?”
楚寻心中一凛,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支吾道:“这...这...我不过偶然听闻一二,实不知其详...”
张毕德问道:“你可知,为何我庄中圣女亦要修炼这门功夫?”
楚寻摇了摇头。
张毕德道:“张澄祖师疑心颇重,他不相信阉人能练成这门神功,故当年他抓了不少华工,切了他们的阳根,逼他们练功,若是他们能练成,便是童贯没有说谎,他再自宫不迟。只可惜,这些华工没有一人能练成,不过...他发现,虽然这些人练功不成,但是切下阳根后,确实可以增强功力。祖师心中贪念大起,难以自持。待他已生下我爷爷,便挥刀自宫,妄图练成那绝世神功,以称霸武林。”
楚寻问道:“那些华工莫非就是当年的圣女?”
张毕德微微点头,放声大笑道:“男人变成女人,此乃何等荒谬之事。”
楚寻正色道:“张澄祖师虽然自宫,却并未练成宝典上所载的功夫。由此可见,这自宫之举,不过是一场徒劳无功的妄念罢了。想那祖师若能将心力倾注于正途,钻研顺应天理、调和阴阳的武学,以祖师的才智,何愁不能开宗立派,流芳千古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哈哈哈!”张毕德再次大笑起来,盯着楚寻说道:“你果然与众不同,我这宫庄之中,圣女众多,然从未有人敢如你这般,对祖师指手画脚,更无人敢质疑《葵花宝典》上所载的功夫。”
楚寻即刻低下头去,幽幽说道:“属下...属下不敢,方才所言,不过一时愚见,还望庄主莫要怪罪。”
张毕德微微摆手,:“不过,你说的不错,不但祖师未能练成宝典上所载的功夫,就连我张家世代子孙,包括庄中这百名圣女,亦无一人能得其精髓,我近日苦思冥想,觉得这宝典除需自宫之外,怕是还有其他隐秘法门,我们尚未了解。”
楚寻心想,张伯曾说,练习此门功夫需有极强的内功修为作根基。想是张家历代之人,内功皆平平无奇,难以领悟宝典上精妙的武功。然此念只在心中一闪而过,并未表露于外。
张毕德坐于堂中高椅,说道:“不过,我思之再三,亦有一种可能。《葵花宝典》分上下两册,每册各有四重功法,更兼药篇杂章若干。如今我等所知,仅为其中一章,犹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若能将整本宝典尽数取来,览其全貌,届时必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楚寻佯作恍然之态,假意回道:“宝典流落江湖多年,欲觅其所在,实非易事。且江湖之中,人心险恶,觊觎此宝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我等纵有寻宝之心,恐力有不逮。若贸然行事,反为他人所趁。”
张毕德道:“前几日,我从马呈口中得知一首打油诗,诗云‘应天之命,府上之行...’只可惜那他只说了上半句,若能得到下半句诗词,寻那《葵花宝典》便如探囊取物。”
楚寻心中一震,思绪如潮。昔日,她见张毕德对雪有黎柔情蜜意、关怀备至,还道他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如今方知,那一切温柔缱绻、情意绵绵之态,皆是他为套出诗词下半句而虚与委蛇、刻意伪装。雪有黎一片真心错付,如今想来,只觉得为她惋惜。
过了片时,楚寻稳定心神,缓步上前,问道:“张庄主今日将我请来,于我说了这么多关于《葵花宝典》之事,莫非是叫我为你寻那宝典不成?”
张毕德道:“帮助张家寻找宝典,本就是你分内之事,何来有求之说?不过,除此之外,那日我与你交手,见你剑法出众,功夫亦不在我之下。让你去伺候乐二娘,实乃大材小用。不如今后你跟随我,我将《葵花宝典》第一重的功夫传授给你,你与我一同研习。待你能突破宝典第一重之后,再将这练功的法门告知于我如何?”
楚寻眉头紧锁,冷冷说道:“若是我不肯呢?”
张毕德道:“《葵花宝典》是江湖中人人梦寐以求的武林绝学,众人皆抢破头以求一窥其妙。而你却拒而不受,实乃令人费解。遥想当年,我父将宝典授于二十七葵,她如获至宝,日夜苦练不辍,如痴如狂。只可惜资质愚钝,终究未能勘破自身的心魔。然你的功夫较之二十七葵,实乃高明得多。假以时日,若你潜心钻研,必能参透宝典上的功夫。”
楚寻笑道:“适才庄主盛赞我剑法出众,说我武功不在你之下,如此说来,你难道就不怕我练成神功之后,整个宫庄上下皆非我的对手,到那时,我又岂会任你摆布,乖乖将这练功的法门与你分享呢?”
“哈哈哈!”张毕德放声大笑:“实话与你讲,你适才所饮的那杯香茗之中,已被我暗中下了慢性毒药酥心丸。此毒一旦入体,若没有我手中的解药,不过多时,你便会觉得四肢乏力,动弹不得,七日之后,更是会全身腐烂,痛苦而死。”
楚寻心中大惊,面色瞬间变得煞白。她不由自主地用手扶了一下胸口,身躯亦微微颤抖,怒喝道:“你...你竟如此卑鄙无耻,用此等下作手段胁迫于我!”
张毕德又道:“不过,你亦无需惊慌。只要你乖乖听我的话,为我研习功法,我便每日赐你解药服用,你便能如常人一般运功习武。但是,若你执迷不悟,就休怪我不领情面。”
“来人!”张毕德忽而扬声唤道。
未几,十三葵自外疾步而入,至张毕德前,躬身行礼。
张毕德吩咐道:“把这人送至密室,叫她在那里好好考虑。待她想明白了,再来禀我。”
“是!”十三葵领命。
旋即,后面上来两个圣女,架起楚寻,于庄内曲折回廊间辗转前行,经四五道弯路,方至一密室之前。二人推门而入,将楚寻重重掷在地上。十三葵大步上前,一手捏住楚寻的下颚,迫其嘴巴大张,另一手自怀中掏出一粒药丸,迅速塞入她的口中,冷冷说道:“我每日晨时赐你解药一颗,此药仅能解一日之痛。这一日里,你且好好参悟那葵花宝典的奥妙吧!”
楚寻此前已饮下张毕德所赐的毒茶,此时她只觉得头脑昏沉,她挣扎着起身,脚步踉跄,似醉汉般摇摇晃晃,未行几步,便又重重跌倒在地,旋即昏睡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待楚寻转醒,只觉全身酥软无力,仿佛被抽去筋骨一般。她强撑着起身,四下顾盼,但见自己身处一密室之中。室中有一张榻,旁边的案上放着一具古琴,墙上烛火若干,看此情形,这密室似乎曾有人居住。
“难道是张伯?”楚寻心中蓦地涌起一丝惊喜,旋即四处寻找起来,然她便将整个密室寻遍,也不见张伯踪影,楚寻不禁瘫倒在地,喃喃自语道:“我救不了张伯,没想到如今连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我真是无用至极...”
又过了片许,楚寻抬眼望向墙壁,忽见上面似乎刻有字迹。她挣扎着起身,缓缓挪至墙前,定睛观阅。只见墙上刻着:“气从丹田而生,关元而出,由章门旋至曲泉,经中都下至中封,由足后反至右胁下,经手少阳三焦推至中渚,入天骨,过肩井,耳门循至入风府,由听会复过肩井入日月,下维道,经足少阳下阳辅,循足上行复还丹田...”
楚寻心中默念,自言自语道:“原来这便是葵花宝典第一重的功夫。当初张伯曾言,葵花神功男练女不练,内力不足者练不得。我既非男儿之身,内功更是稀松平常,这宝典于我而言,实乃毫无用处。只是张家历代蒙在鼓中,即便有人替他们参透宝典上的功夫,然自身内力不足,又岂能练成?真是可笑,可笑至极!”
言及此处,楚寻不禁仰头大笑起来。
喜欢七侠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