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3月。
奉天城,首席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并非战火硝烟,而是上等雪茄的氤氲。
张扬和他的核心智囊团——赵铭、王永江、张作相、张毅——围坐在一张铺着巨大欧亚地图的檀木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猎人审视巨大猎物的冷静与满足。
“签字了。”
张作相将一份刚刚收到的密电轻轻放在地图上,正压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那个地名之上。
“德士兰拿到了他们想要的粮食、土地和东线的和平。
苏什维利政权用屈辱换来了喘息的机会。”
军事总长张毅嗤笑一声,用红铅笔在地图上德士兰新获得的东欧领土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叉:
“饮鸩止渴!他们现在是肥了,一口气吞下了波罗的海沿岸、波士兰、白俄士兰、乌士兰……
也不怕把自己撑死!这么多土地,需要多少兵力去驻守?
多少粮食去喂养?当地的反抗情绪又如何平息?
德皇这是给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财政总长王永江则笑眯眯地拨弄着计算器:
“对我们而言,这是无本万利。德士兰消化这些地盘需要时间、金钱和兵力,这会极大延缓他们利用东线兵力在西线发动新攻势的效率和强度,让西线的消耗战打得更久。
而我们,几乎没费一兵一卒,就借助德士兰的刀,彻底肢解了我们北方今后最大的潜在长期威胁——俄士兰帝国。
这份《布列斯特条约》,堪称本世纪最完美的‘借刀杀人’之作。”
内政总长赵铭颔首道:
“国际舆论,尤其是英法美,已经将苏什维利政权骂作卖国贼,将德士兰斥为贪婪的掠夺者。
这正好凸显出我炎国与苏什维利政权签订的《奉天-彼得格勒协定》的‘温和’与‘建设性’。
我们是在‘帮助’俄士兰人民管理他们无力开发的冻土,而非掠夺他们世代居住的富饶欧洲领土。
这在外交辞令上,占据了极大的道德优势……尽管实质并无不同。”
首席张扬缓缓吐出一口烟圈,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地图上那片如今已落入炎国“代管”之下的、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
“布列斯特的条约,光芒属于德士兰,他们拿走了看得见的、流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但真正的阴影……”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西伯利亚。
“却落在了我们这里。
这片土地之下沉睡的资源,足以再武装十个帝国。
它的战略纵深,足以让我们未来高枕无忧。”
“德士兰拿走了现在,我们,拿走了未来!”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冷冽:
“辅忱,立刻启动‘北风’计划第二阶段!
我们的‘护路队’和工程技术人员要加速进入西伯利亚,全面接管铁路、港口、矿山和林场。
遇到任何抵抗或骚扰,无论是白卫军、土匪还是外国冒险者,一律以最坚决的手段清除!
要造成既成事实,让全世界习惯西伯利亚的新主人姓‘炎’!”
“永江,成立‘西伯利亚开发总公司’,统筹所有资源开采和贸易。
第一批粮食和药品可以启运给苏什维利了,做足姿态。
告诉他们,后续援助的规模,取决于他们配合我们‘开发’的程度。”
“张毅,总参谋部拟定新的防御预案。
东线压力消失,德士兰主力西调,要警惕美士兰在太平洋可能的蠢动。必要时,可以让樱花国仆从军到南美大陆搞事情,不要让美士兰太安逸!
“赵铭兄,国内宣传要跟上。强调我们是在为俄士兰人民守护家园,带去文明与繁荣,将西伯利亚从‘被遗忘的冻土’变为‘合作的热土’。”
……
德士兰,柏林。
胜利的狂欢席卷全城。
人们涌上街头,欢呼帝国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皇帝陛下威廉和鲁登道夫将军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东线的巨大威胁被彻底解除,西线的胜利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在总参谋部内部,清醒者却感到一丝寒意。
“我们占领的区域太大了,”
一位参谋军官对着地图忧心忡忡。
“我们需要分兵驻守,镇压层出不穷的游击队暴动。
乌克兰的粮食确实宝贵,但运回国内需要时间,而且……我们真的能完全控制住那里吗?”
“更重要的是。”
另一位接口道。
“炎国人……他们几乎什么都没做,就拿到了整个西伯利亚。
这真的只是一场简单的交易吗?
我总觉得,我们似乎……被利用了。”
他们的担忧被淹没在主流的一片乐观之中。
胜利的光芒太耀眼,以至于无人愿意去留意那光芒之下,来自东方的、更加深远的阴影。
……
伦敦,巴黎。
恐慌和愤怒弥漫在高层。
“叛卖!无耻的叛卖!”
法国总理咆哮着。
“俄士兰人就这样退出了战争!把整个东线送给了德士佬!”
“我们必须立刻加强对美士兰的依赖!”
英国首相面色阴沉。
“德士兰人很快就能把几十个师调往西线!
我们必须撑住!另外,绝不能让炎国人如此轻易地吞下西伯利亚!
必须想办法给他们制造麻烦!”
但他们所能做的,也只剩下咆哮和更加急切地催促美士兰加快运兵速度。世界的中心,似乎正不可逆转地从欧洲向远东偏移。
……
西伯利亚铁路线上,喷吐着黑烟的炎国重型机车拖着长长的车厢,满载着全副武装的炎国“护路队”士兵和工程技术人员,呼啸着驶过茫茫雪原。
巨大的炎国青海山峦旗和“西伯利亚开发总公司”的旗帜在寒风中猎作响。
当地的原住民和残存的俄士兰居民躲在屋子里,透过结霜的窗户,恐惧而又好奇地注视着这支来自东方的、纪律严明却又陌生的力量。
布列斯特条约的暗影,化作了炎国车轮下延伸的铁轨,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冰封的土地上,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和一个旧时代的彻底埋葬。
奉天城,首席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并非战火硝烟,而是上等雪茄的氤氲。
张扬和他的核心智囊团——赵铭、王永江、张作相、张毅——围坐在一张铺着巨大欧亚地图的檀木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猎人审视巨大猎物的冷静与满足。
“签字了。”
张作相将一份刚刚收到的密电轻轻放在地图上,正压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那个地名之上。
“德士兰拿到了他们想要的粮食、土地和东线的和平。
苏什维利政权用屈辱换来了喘息的机会。”
军事总长张毅嗤笑一声,用红铅笔在地图上德士兰新获得的东欧领土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叉:
“饮鸩止渴!他们现在是肥了,一口气吞下了波罗的海沿岸、波士兰、白俄士兰、乌士兰……
也不怕把自己撑死!这么多土地,需要多少兵力去驻守?
多少粮食去喂养?当地的反抗情绪又如何平息?
德皇这是给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财政总长王永江则笑眯眯地拨弄着计算器:
“对我们而言,这是无本万利。德士兰消化这些地盘需要时间、金钱和兵力,这会极大延缓他们利用东线兵力在西线发动新攻势的效率和强度,让西线的消耗战打得更久。
而我们,几乎没费一兵一卒,就借助德士兰的刀,彻底肢解了我们北方今后最大的潜在长期威胁——俄士兰帝国。
这份《布列斯特条约》,堪称本世纪最完美的‘借刀杀人’之作。”
内政总长赵铭颔首道:
“国际舆论,尤其是英法美,已经将苏什维利政权骂作卖国贼,将德士兰斥为贪婪的掠夺者。
这正好凸显出我炎国与苏什维利政权签订的《奉天-彼得格勒协定》的‘温和’与‘建设性’。
我们是在‘帮助’俄士兰人民管理他们无力开发的冻土,而非掠夺他们世代居住的富饶欧洲领土。
这在外交辞令上,占据了极大的道德优势……尽管实质并无不同。”
首席张扬缓缓吐出一口烟圈,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地图上那片如今已落入炎国“代管”之下的、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
“布列斯特的条约,光芒属于德士兰,他们拿走了看得见的、流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但真正的阴影……”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西伯利亚。
“却落在了我们这里。
这片土地之下沉睡的资源,足以再武装十个帝国。
它的战略纵深,足以让我们未来高枕无忧。”
“德士兰拿走了现在,我们,拿走了未来!”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冷冽:
“辅忱,立刻启动‘北风’计划第二阶段!
我们的‘护路队’和工程技术人员要加速进入西伯利亚,全面接管铁路、港口、矿山和林场。
遇到任何抵抗或骚扰,无论是白卫军、土匪还是外国冒险者,一律以最坚决的手段清除!
要造成既成事实,让全世界习惯西伯利亚的新主人姓‘炎’!”
“永江,成立‘西伯利亚开发总公司’,统筹所有资源开采和贸易。
第一批粮食和药品可以启运给苏什维利了,做足姿态。
告诉他们,后续援助的规模,取决于他们配合我们‘开发’的程度。”
“张毅,总参谋部拟定新的防御预案。
东线压力消失,德士兰主力西调,要警惕美士兰在太平洋可能的蠢动。必要时,可以让樱花国仆从军到南美大陆搞事情,不要让美士兰太安逸!
“赵铭兄,国内宣传要跟上。强调我们是在为俄士兰人民守护家园,带去文明与繁荣,将西伯利亚从‘被遗忘的冻土’变为‘合作的热土’。”
……
德士兰,柏林。
胜利的狂欢席卷全城。
人们涌上街头,欢呼帝国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皇帝陛下威廉和鲁登道夫将军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东线的巨大威胁被彻底解除,西线的胜利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在总参谋部内部,清醒者却感到一丝寒意。
“我们占领的区域太大了,”
一位参谋军官对着地图忧心忡忡。
“我们需要分兵驻守,镇压层出不穷的游击队暴动。
乌克兰的粮食确实宝贵,但运回国内需要时间,而且……我们真的能完全控制住那里吗?”
“更重要的是。”
另一位接口道。
“炎国人……他们几乎什么都没做,就拿到了整个西伯利亚。
这真的只是一场简单的交易吗?
我总觉得,我们似乎……被利用了。”
他们的担忧被淹没在主流的一片乐观之中。
胜利的光芒太耀眼,以至于无人愿意去留意那光芒之下,来自东方的、更加深远的阴影。
……
伦敦,巴黎。
恐慌和愤怒弥漫在高层。
“叛卖!无耻的叛卖!”
法国总理咆哮着。
“俄士兰人就这样退出了战争!把整个东线送给了德士佬!”
“我们必须立刻加强对美士兰的依赖!”
英国首相面色阴沉。
“德士兰人很快就能把几十个师调往西线!
我们必须撑住!另外,绝不能让炎国人如此轻易地吞下西伯利亚!
必须想办法给他们制造麻烦!”
但他们所能做的,也只剩下咆哮和更加急切地催促美士兰加快运兵速度。世界的中心,似乎正不可逆转地从欧洲向远东偏移。
……
西伯利亚铁路线上,喷吐着黑烟的炎国重型机车拖着长长的车厢,满载着全副武装的炎国“护路队”士兵和工程技术人员,呼啸着驶过茫茫雪原。
巨大的炎国青海山峦旗和“西伯利亚开发总公司”的旗帜在寒风中猎作响。
当地的原住民和残存的俄士兰居民躲在屋子里,透过结霜的窗户,恐惧而又好奇地注视着这支来自东方的、纪律严明却又陌生的力量。
布列斯特条约的暗影,化作了炎国车轮下延伸的铁轨,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冰封的土地上,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和一个旧时代的彻底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