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丰耕县衙强到可怕-《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

  午饭时辰。

  林宝初掐准时间,在吃午饭之前,把自己要汇报的内容全部说完。

  开了一个上午的会,说的人饿了,听的人也饿了。

  “时辰差不多了,大家先吃个饭,午时小憩片刻,下午再继续吧。”

  旁边伙房的饭菜香,勾得大家伙儿馋得不行。

  沈琅一点头,大家都迫不及待起身前往伙房。

  今天对丰耕县衙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伙房准备了将近二十道菜,还有两个饭后甜品和葡萄。

  菜品整齐排列摆在打菜桌上。

  一眼望去,葱油鸡、烧鸭、东坡肉、红烧鱼块、芋头蒸扣肉、番茄炒蛋、麻婆豆腐。

  海鲜有白灼虾、油爆螃蟹、炸带鱼。

  丰耕县本地的山货也必不可少,腊肉炒菌子、排骨炖笋干、芹菜炒木耳。

  菜品丰富、口味多样。

  最后还有冰冰凉凉的海带绿豆汤、凉薯仙草冻。

  连葡萄都剪下来一粒粒的,用面粉清洗干净。

  然后装到一个小碗里,整整齐齐摆放好,方便大家取用。

  “丰耕县衙的伙房吃食标准真高啊。”

  池朔不是第一次在这儿吃,但今儿这顿,他还是难免被吓到。

  比他在宫里吃的还全!

  厉澜也被小小的震撼了一把。

  在他印象中,伙房这种东西的存在,只为了应付肚子罢了。

  吃的喝的肯定没法儿和外面比。

  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衙差衙役出现在街边饭馆。

  但丰耕县衙的伙房,改变了他的认知。

  刚才林宝初说县衙伙房的厨子手艺不错,他还当是林宝初在说场面话。

  没想到人家是真有实力。

  “皇上打完了,咱们过去吧。”

  县衙的人和村长们在一旁转悠了许久。

  看到沈琅等人打完饭菜去吃了,他们才敢上前去排队。

  像今日这般,君主、大臣、衙差和百姓们一块用餐的画面,前所未见。

  伙房今日的用餐人数,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扶贫小队、驻村工作队、消防司、医馆书馆学堂,还有各村村长、各州县来学习的人。

  以及两朝皇上、九位大臣、一个皇商。

  满满当当的,把伙房的餐桌都坐满了。

  沈琅就今早林宝初的汇报,问了她几个细节,林宝初都一一回答了。

  下午要汇报的几人,匆匆吃完饭,就离开回去背自己的内容。

  其他人吃完之后,也陆续离开回去休息。

  目前为止,大会开得还算顺利。

  池朔吃完饭,正在悠闲地吃葡萄,“沈娘子,我想看看这半年多来,盛朝百姓前往我朝的数据。”

  一来他很好奇,二来也想知道盛朝百姓去肃朝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这些数据,他或许能发现肃朝的优势也不一定。

  “可以啊。”

  林宝初放下筷子,开始喝绿豆汤。

  “你把肃朝那边的关卡数据给我,我就给你,我们交换。”

  两朝海边的关卡,他们各执一方。

  从丰耕县这边过去的人,他们的出关申请表都在她这边。

  同样,从肃朝过来的百姓,申请表都在肃朝那边。

  出关申请表上,需要填写出关目的。

  不管是探亲、游玩、做买卖,都要填写。

  池朔立马就同意了,“巧了,我还真带来了,下午就给你。”

  他对林宝初还是有点了解的。

  林宝初也点头答应,“行,那我一会儿就找人去客运站拿出关记录给你。”

  沈琅知道丰耕县与肃朝通车一事,也知道衙门做了一定的条件限制。

  但他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他问林宝初:“宝初,这次大会可将汇报进出关一事?”

  如果没有,他得另外找时间认真查探此事。

  进出关可不是小事儿!

  “进出关是大事,事关两朝关系,我们当然也会对此进行总结汇报。”林宝初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她还不至于这么糊涂。

  可以说,进出关这事儿,是丰耕县衙最重要的事情前三名。

  商卓三月上任后,第一时间就派人去海边关卡镇守了。

  他主管丰耕县的秩序安全,边关更是最重要的地方,他怎能掉以轻心?

  所以,沈琅的担心、池朔要的数据。

  他们都记录在册,不曾松懈。

  沈琅突然觉得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

  照林宝初的性子,以及她事事数据化的做事风格,她就差把丰耕县有多少只鸟儿都数清楚了吧。

  他根本就不用担心嘛。

  -

  下午。

  众人小憩过后,陆续到县衙来。

  经过一个上午和皇上的相处,以及午时一起用膳,县衙众人和各个村长都放松了不少。

  “老乡,对不住,这两天衙门在开大会,不办公务,你后日再来吧。”

  村里有百姓想来办事儿,但被门口的衙差劝了回去。

  恰巧那个村的村长也在,帮着把人劝走。

  “大齐家的,快回去吧,衙门这两天有重要的事儿,耽误不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老乡看到衙门的人全都在,浩浩荡荡的好大一群人。

  他惶恐地点了点头,不敢耽误。

  连连应道:“哎哎、那我后日再来。”

  城里也有百姓想来办事儿。

  但看到县衙门口这两日不公办的告示,就自己回去了。

  丰耕县衙接受皇上检验考察一事,很快就传遍整个盛南。

  “下午,是我们县衙扶贫小队的总结。”

  林宝初终于可以坐下听报告了。

  她看向朱金华,道:“朱掌柜,开始吧。”

  面对皇上,朱金华表现得非常紧张,一点儿都没有平时那般松弛。

  他拿着稿子,说话结结巴巴的。

  “草民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

  朱金华请过安之后,才开始汇报。

  “草民今日要说的,是丰耕县衙这四年多以来的财政支出与收入情况……”

  虽然紧张,但好在他对丰耕县的财政情况了熟于心。

  所以汇报的时候,说得还是很清楚明了的。

  朱金华主要负责汇报县衙的财政情况。

  其他人也陆续进行汇总,说自己负责的部分。

  李余总结了三农的进展。

  杨晔总结了普法的进度。

  耿秋总结了城内石板路和公园工程的修建情况。

  秦让分析了城内所有商户、所有行当的趋势与优缺点,以及总结了百姓就业的情况。

  唐明汇报了医保普及和医保报销的数据。

  赵佳儿总结了丰耕县的人口与生育数据。

  福珠反馈了《丰耕县报》的影响力,还分享了一些读者来信。

  周益说了城内环境卫生、小坡岭植树造林的成果。

  任枫给众人介绍了消防司的工作内容、设立的取水点,以及消防入户的工作进展。

  还整理了消防司成立以来的一些经典救助案例与百姓反馈。

  周舵做了搬迁的外来户,以及公租房情况的数据汇总。

  谢谈竹总结了医馆的医籍数据,与病例情况分析。

  沈筝也分享了丰耕戏院的成就与未来目标。

  扶贫小队这一轮不间断的总结汇报下来,太阳都落山了。

  但池朔与沈琅等人根本就没在意外面的太阳。

  他们已经完全被丰耕县衙的这一轮汇报,给震得说不出话了。

  丰耕县衙怎么做了那么多事儿!

  他们能想到的、想不到的,丰耕县衙都做了!

  而且还做得那么全面,那么仔细!

  事事留痕,有理有据。

  让人挑不出一点问题!

  强到可怕!

  喜欢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