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霄红下意识地摸出口袋里的手机。
屏幕亮起,除了几条工作信息,最上方依旧是那个未接来电——“女儿”。
还有班主任那条家长会通知,时间显示是今晚7点半。
林霄红的目光在“女儿”两个字上停留了很久。
林霄红仿佛能看到女儿失望的眼神,听到她带着疏离和淡淡嘲讽的“知道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无力感涌上心头。
她错过了太多女儿的成长瞬间,缺席了太多本应陪伴的时光。
工作像一头永不餍足的巨兽,吞噬了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女儿的只剩下一个匆匆的背影和冰冷的电话忙音。
林霄红点开信息界面,手指悬在拨号键上,犹豫了很久。
最终,林霄红还是按熄了屏幕,将手机反扣在桌面上。
现在不是时候。
周正明诡异的死状,那只不祥的黑蝴蝶:“青河案”沉甸甸的卷宗…这一切都像巨石压在她的心头。
林霄红甩甩头,强迫自己将那些纷乱的思绪压下去。
打开台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桌面。
她翻开那本尘封了二十年的卷宗。
发黄的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第一页上,受害者白小芸青春洋溢的证件照映入眼帘,照片旁边,是冰冷而详细的案件描述。
紧接着,是嫌疑人赵强的照片,一张带着痞气和桀骜不驯的脸,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不甘。
厚厚的笔录、物证清单、现场照片、法医报告。
当年的法医报告,落款处是一个林霄红不熟悉的名字。
而助理一栏,林霄红清晰地看到了两个字:赵诺。
一页页翻过,二十年前那场轰动星海的惨案,带着血腥味和诸多疑问,缓缓在林霄红面前重新铺开。
林霄红逐字逐句地阅读着,刑警的本能让她迅速捕捉着字里行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与疑点。
赵强的认罪书签名显得有些潦草和急促。
关键物证。
一枚在案发现场附近草丛发现的、带有赵强dNA的纽扣。
其提取和送检的记录在时间衔接上存在一个微妙的、只有几小时的空白。
目击证人李秀兰的几次询问笔录中,关于她看到赵强离开的时间和方向描述,存在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差异。
这些疑点。
在当年追求“速破命案、平息民愤”的大环境下,或许被忽略了,或许被有意无意地“合理化”了。
但此刻,在周正明诡异的死亡现场和那只黑蝴蝶的映照下,这些微小的瑕疵显得如此刺眼。
林霄红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窗外的雨声似乎更大了,敲打在玻璃上,如同密集的鼓点,也敲打在她紧绷的神经上。
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地写下几个关键词。
周正明 - 跪姿 - 黑蝴蝶 - 青河案 - 赵强 - 物证疑点 - 李秀兰 - 赵诺(助理)。
目光落在“赵诺”的名字上,她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
赵老师,当年那个谦逊认真的法医助理,如今儒雅权威的首席法医。
他会和这一切有关吗?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寒意。
林霄红甩甩头,将这个过于大胆的猜测暂时压下。
证据,现在需要的是确凿的证据,而不是无端的猜忌。
林霄红深吸一口气,再次将目光投向卷宗。
下一个目标,清晰无比:找到当年的目击证人,李秀兰。
她是除物证外,将赵强钉死在凶手位置上的最关键一环!
她的证词,是否也像这物证链条一样,存在着未被察觉的裂痕?
夜色深沉,雨幕如织。
……
林霄红办公室的灯光,成了刑侦支队这栋大楼里最后熄灭的一盏。
她埋首于泛黄的卷宗之中,如同一个孤独的掘墓人,试图从尘封的泥土和时间的迷雾中,挖掘出被埋葬的真相。
而窗外,城市的霓虹在冰冷的雨水中无声闪烁,仿佛无数只窥探的眼睛。
那只用旧报纸折成的黑蝴蝶,像一个不祥的预言,静静地躺在物证袋里,等待着它的秘密被解开。
寒夜漫长,阴影重重,追寻真相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林霄红在档案室熬了大半夜,眼睛发酸,但精神却异常紧绷。
“青河案”卷宗里的那些小疑点,像一根根细小的刺,扎在她心里。
天快亮时,她才趴在桌上勉强眯了一会儿。
梦里全是飞舞的黑蝴蝶和女儿骆恬曦失望的眼神。
早上,支队气氛更加凝重。
林霄红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正准备安排人手去查李秀兰的下落,王振邦脸色铁青地推开了她办公室的门。
“林队,又出事了!”
王振邦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
林霄红心里“咯噔”一下,猛地站起来:“谁?”
“孙卫国!当年‘青河案’负责现场勘查的老孙!”
王振邦气的一拳砸在桌子上:“刚接到他老伴报案,人没了!在家里…跟老周一样!”
一股寒气瞬间从林霄红的脚底窜到头顶。
最坏的预感成了现实!
凶手的目标果然不止周正明一个!
她抓起外套就往外冲:“备车!地址!”
孙卫国的家在一个老旧的家属院里。
警戒线外已经围了不少街坊邻居,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惊恐。
林霄红和小张等人快步上楼。
现场比周正明家更触目惊心。
孙卫国退休后身体不好,家里陈设简单。
他就倒在客厅中央,同样是被反绑双手,跪在地上,头低垂着。
致命的伤口同样在颈部,手法干净利落,一刀毙命。
鲜血染红了他常坐的旧藤椅腿和脚下的水泥地。
而在他跪伏的身体前方,同样静静地躺着一只纸折的黑蝴蝶。
这次不是旧报纸,而是用一种泛黄的信纸折成,形态依旧栩栩如生,翅膀的纹路甚至更加精细。
“跪姿……黑蝴蝶……。”
小张看着眼前的景象,声音都有些发颤:“林队,真的是连环杀手!目标就是当年‘青河案’的人!”
林霄红没说话,蹲下身,死死盯着那只信纸折的蝴蝶。
凶手在重复他的仪式,也在升级他的“签名”!
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每个人的心脏。
这意味着,名单上的人,可能都危险了!
“查!”
“立刻查清孙卫国昨天到今天的所有行踪!接触过什么人!邻里有没有发现异常!”
林霄红的声音冰冷而急促。
她转向王振邦,眼神锐利如刀:“王局,现在您还觉得‘青河案’这条线不重要吗?”
“凶手在用行动告诉我们他的目标!”
“下一个是谁?当年的律师?证人?还是法医助理?”
王振邦的脸色难看至极,他无法再反驳。
孙卫国的死像一记响亮的耳光。
“全力追查!”
“两条线并重!”
“你亲自负责‘青河案’关联!”
“需要什么资源,优先调配!但记住……,”
他压低声音:“动作要快,更要稳!绝不能再出第三起!”
压力像山一样压下来。
林霄红立刻分配任务:一组人继续深挖周正明和孙卫国的社会关系网,寻找交叉点和近期异常;另一组由她亲自带队,全力寻找当年“青河案”的关键人物。
首要目标:目击证人李秀兰。
卷宗记录显示,李秀兰当年是纺织厂女工,案发时下夜班路过现场附近,看到了“行色慌张的赵强”。
正是她的证词,很大程度上锁定了赵强。
然而,查找李秀兰的事实情况并不顺利。
她的户籍信息停留在二十年前,没有更新记录,也没有社保、医保等任何近期活动信息。
这个人仿佛人间蒸发了。
林霄红眉头紧锁。
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完全消失?
屏幕亮起,除了几条工作信息,最上方依旧是那个未接来电——“女儿”。
还有班主任那条家长会通知,时间显示是今晚7点半。
林霄红的目光在“女儿”两个字上停留了很久。
林霄红仿佛能看到女儿失望的眼神,听到她带着疏离和淡淡嘲讽的“知道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无力感涌上心头。
她错过了太多女儿的成长瞬间,缺席了太多本应陪伴的时光。
工作像一头永不餍足的巨兽,吞噬了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女儿的只剩下一个匆匆的背影和冰冷的电话忙音。
林霄红点开信息界面,手指悬在拨号键上,犹豫了很久。
最终,林霄红还是按熄了屏幕,将手机反扣在桌面上。
现在不是时候。
周正明诡异的死状,那只不祥的黑蝴蝶:“青河案”沉甸甸的卷宗…这一切都像巨石压在她的心头。
林霄红甩甩头,强迫自己将那些纷乱的思绪压下去。
打开台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桌面。
她翻开那本尘封了二十年的卷宗。
发黄的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第一页上,受害者白小芸青春洋溢的证件照映入眼帘,照片旁边,是冰冷而详细的案件描述。
紧接着,是嫌疑人赵强的照片,一张带着痞气和桀骜不驯的脸,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不甘。
厚厚的笔录、物证清单、现场照片、法医报告。
当年的法医报告,落款处是一个林霄红不熟悉的名字。
而助理一栏,林霄红清晰地看到了两个字:赵诺。
一页页翻过,二十年前那场轰动星海的惨案,带着血腥味和诸多疑问,缓缓在林霄红面前重新铺开。
林霄红逐字逐句地阅读着,刑警的本能让她迅速捕捉着字里行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与疑点。
赵强的认罪书签名显得有些潦草和急促。
关键物证。
一枚在案发现场附近草丛发现的、带有赵强dNA的纽扣。
其提取和送检的记录在时间衔接上存在一个微妙的、只有几小时的空白。
目击证人李秀兰的几次询问笔录中,关于她看到赵强离开的时间和方向描述,存在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差异。
这些疑点。
在当年追求“速破命案、平息民愤”的大环境下,或许被忽略了,或许被有意无意地“合理化”了。
但此刻,在周正明诡异的死亡现场和那只黑蝴蝶的映照下,这些微小的瑕疵显得如此刺眼。
林霄红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窗外的雨声似乎更大了,敲打在玻璃上,如同密集的鼓点,也敲打在她紧绷的神经上。
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地写下几个关键词。
周正明 - 跪姿 - 黑蝴蝶 - 青河案 - 赵强 - 物证疑点 - 李秀兰 - 赵诺(助理)。
目光落在“赵诺”的名字上,她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
赵老师,当年那个谦逊认真的法医助理,如今儒雅权威的首席法医。
他会和这一切有关吗?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寒意。
林霄红甩甩头,将这个过于大胆的猜测暂时压下。
证据,现在需要的是确凿的证据,而不是无端的猜忌。
林霄红深吸一口气,再次将目光投向卷宗。
下一个目标,清晰无比:找到当年的目击证人,李秀兰。
她是除物证外,将赵强钉死在凶手位置上的最关键一环!
她的证词,是否也像这物证链条一样,存在着未被察觉的裂痕?
夜色深沉,雨幕如织。
……
林霄红办公室的灯光,成了刑侦支队这栋大楼里最后熄灭的一盏。
她埋首于泛黄的卷宗之中,如同一个孤独的掘墓人,试图从尘封的泥土和时间的迷雾中,挖掘出被埋葬的真相。
而窗外,城市的霓虹在冰冷的雨水中无声闪烁,仿佛无数只窥探的眼睛。
那只用旧报纸折成的黑蝴蝶,像一个不祥的预言,静静地躺在物证袋里,等待着它的秘密被解开。
寒夜漫长,阴影重重,追寻真相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林霄红在档案室熬了大半夜,眼睛发酸,但精神却异常紧绷。
“青河案”卷宗里的那些小疑点,像一根根细小的刺,扎在她心里。
天快亮时,她才趴在桌上勉强眯了一会儿。
梦里全是飞舞的黑蝴蝶和女儿骆恬曦失望的眼神。
早上,支队气氛更加凝重。
林霄红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正准备安排人手去查李秀兰的下落,王振邦脸色铁青地推开了她办公室的门。
“林队,又出事了!”
王振邦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
林霄红心里“咯噔”一下,猛地站起来:“谁?”
“孙卫国!当年‘青河案’负责现场勘查的老孙!”
王振邦气的一拳砸在桌子上:“刚接到他老伴报案,人没了!在家里…跟老周一样!”
一股寒气瞬间从林霄红的脚底窜到头顶。
最坏的预感成了现实!
凶手的目标果然不止周正明一个!
她抓起外套就往外冲:“备车!地址!”
孙卫国的家在一个老旧的家属院里。
警戒线外已经围了不少街坊邻居,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惊恐。
林霄红和小张等人快步上楼。
现场比周正明家更触目惊心。
孙卫国退休后身体不好,家里陈设简单。
他就倒在客厅中央,同样是被反绑双手,跪在地上,头低垂着。
致命的伤口同样在颈部,手法干净利落,一刀毙命。
鲜血染红了他常坐的旧藤椅腿和脚下的水泥地。
而在他跪伏的身体前方,同样静静地躺着一只纸折的黑蝴蝶。
这次不是旧报纸,而是用一种泛黄的信纸折成,形态依旧栩栩如生,翅膀的纹路甚至更加精细。
“跪姿……黑蝴蝶……。”
小张看着眼前的景象,声音都有些发颤:“林队,真的是连环杀手!目标就是当年‘青河案’的人!”
林霄红没说话,蹲下身,死死盯着那只信纸折的蝴蝶。
凶手在重复他的仪式,也在升级他的“签名”!
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每个人的心脏。
这意味着,名单上的人,可能都危险了!
“查!”
“立刻查清孙卫国昨天到今天的所有行踪!接触过什么人!邻里有没有发现异常!”
林霄红的声音冰冷而急促。
她转向王振邦,眼神锐利如刀:“王局,现在您还觉得‘青河案’这条线不重要吗?”
“凶手在用行动告诉我们他的目标!”
“下一个是谁?当年的律师?证人?还是法医助理?”
王振邦的脸色难看至极,他无法再反驳。
孙卫国的死像一记响亮的耳光。
“全力追查!”
“两条线并重!”
“你亲自负责‘青河案’关联!”
“需要什么资源,优先调配!但记住……,”
他压低声音:“动作要快,更要稳!绝不能再出第三起!”
压力像山一样压下来。
林霄红立刻分配任务:一组人继续深挖周正明和孙卫国的社会关系网,寻找交叉点和近期异常;另一组由她亲自带队,全力寻找当年“青河案”的关键人物。
首要目标:目击证人李秀兰。
卷宗记录显示,李秀兰当年是纺织厂女工,案发时下夜班路过现场附近,看到了“行色慌张的赵强”。
正是她的证词,很大程度上锁定了赵强。
然而,查找李秀兰的事实情况并不顺利。
她的户籍信息停留在二十年前,没有更新记录,也没有社保、医保等任何近期活动信息。
这个人仿佛人间蒸发了。
林霄红眉头紧锁。
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