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四月悄然而至。
这时,宫人急忙来报,恭宝林已怀有身孕。皇帝思索一番后,便命淑妃看顾她生产。
而这一天,恰巧是云妃前世离世之日。她抱着小皇子,静静地坐了一上午。荣安公主关心地问道,“母妃,你累不累?”
云妃微笑回她,“有你们姐弟相伴,我永远不会觉得累。”
与前世相比,今朝宫中局势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云妃这时暗自警醒自己要更加清醒,行事愈发懂得明哲保身。曾经那些让她恨得咬牙切齿的人,如今她也不再放在心上。
她甚至开始反思,前世自己是否见识短浅,稀里糊涂地卷入了某个阴谋,却浑然不觉,最终落得母子俱亡的悲惨结局。即便自己费尽心力,也只是揪出了表面上的凶手。
云妃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合情合理。前世她诞下四皇子时,当时的端妃的皇长子体弱多病,成年都成奢望。二皇子是赵嫔所生,倒不是嫌弃他的出身,只是与端妃、三皇子母妃和自己这种家中为官的出身相比,赵嫔连亲生父母都不知是谁,从司教坊一路艰难攀爬上来。
后宫女子对她自然是不屑一顾,前朝士大夫们心中恐怕也有比较,云妃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自己生下皇帝仅有的两位母妃出身良好、身体康健的皇子后,被人算计针对也就不足为奇了。
云妃心中暗恨,前世自己虽有防范意识,却没有对所有人都保持警惕,天真地以为生了健康皇子就能让恭宝林臣服,没想到引来了豺狼。
云妃默默念了两句佛,只愿能保佑荣安公主和小皇子健康长大。
至于其他的,如今宫中皇子众多,皇后又有嫡子傍身。
朝堂上多的是维护皇后嫡子的,云妃可不想让全家性命卷入其中。
毕竟,嫔妃之中,有因为皇长子过继让帝后内疚的静妃、育有两子的陆昭仪。有让皇帝初心不变、宠爱依旧的荣妃,有以长公主为靠山的明婕妤,还有巴结母后皇太后、生了两个皇子的赵昭仪。
哪怕皇帝惦记着恭美人的皇子,云妃也觉得,以当下的局势她掀不起什么风浪。
至于复仇,云妃有的是耐心,她打算等恭宝林生下皇帝看重的皇子后再做打算。
时间果然到了云妃谋算的时候。
十月三十,半夜子时,永春宫后院里却灯火如昼。
布置好的产房里血腥味浓得化不开。恭宝林嘶哑的哭喊在静夜里一声声撞在梁上,像濒死的鸟。
稳婆一声又一声的唤着,“宝林再用力些,就快出来了!”
方才把淑妃、静妃打发走的云妃披着披风立在屏风外侧,面庞被炭火映得莹白。
而陆昭仪站在她旁边,指尖捏得帕子皱成一团。
婴啼破空。
“恭喜,是位小皇子!”稳婆剪断脐带,把孩子裹进明黄襁褓。
云妃抬眼,眸色深得看不见底。她笑着对陆昭仪说,“快去和太后和陛下报喜吧,我在这看着就行了。”
陆昭仪刚转身,云妃便抬了抬下巴。贴身宫女红翘会意,立刻接过襁褓,把刚剪断脐带、尚带血渍的婴儿抱到屏风后。
其余稳婆、嬷嬷被红翘几句“来给小皇子清洗、照顾小皇子为重、排队领赏钱来”就齐齐请到外间。
帘内只剩云妃与奄奄一息的恭宝林。
烛火被风吹得摇晃,恭宝林汗湿的发黏在脸侧,唇色乌青,仍挣扎着伸手,“孩子……让我看一眼……”
云妃俯身,替她掖了掖被角,动作温柔得像最体贴的姐妹,“你累了,我带了参汤,刚在不方便给你喝,这会小皇子平安出生,你且放心把参汤用了。”
“云……云妃……”恭宝林似有所觉,瞳孔骤缩,指尖徒劳地抓住被沿。
云妃俯得更低,声音轻得像耳语,“别怕,喝了参汤就好了。”
不同于参汤的苦药味入喉不过片刻,恭宝林的呼吸便由急促转为微弱,最后只剩胸口轻轻起伏,像被风压灭的烛火。
云妃直起身,抬手替自己理了理鬓边,指尖竟无一丝颤抖。
她走出去,看向襁褓中熟睡的婴儿,目光柔软下来,轻声自语道,“我这也是善心。有仇报仇,孩子无辜,还给他留了条生路。”
说完,云妃只留了两个放心的宫女看着皇子,便走了。
次日卯正,乾清宫。
金宝跪在金砖地上,“陛下,恭宝林……昨夜殁了。云妃昨日曾进产房。”
皇帝朱维桢正批折子,闻言朱笔一顿,晕开一点红。却神色未变,只吩咐他,“把小皇子抱去桃灼殿,交给荣妃。”
“是。” 金宝领命退下。
不到两刻钟,金宝又折回,怀里襁褓仍裹得严严实实。荣妃叶寒烟跟在后面,素色衣裙被晨风吹得贴在身上。
她进殿便屈膝道,“陛下臣妾未做过人母,怕照顾不好皇子。”
皇帝皱眉,抬眼看她,“内府自会给皇子安排好乳娘、嬷嬷,你只需每日过目,看他们尽不尽心即可。”
荣妃只是不想被托付一个生命罢了,她沉默片刻,才斟酌着又说,“陛下,臣妾知道陛下是为了臣妾好,可臣妾是真真听不得孩子哭。您知道何嫔、梅嫔的事……”
叶寒烟努力想象当初听闻何嫔生子而亡,自己当时的恐慌,此刻表现在脸上,声音都弱了,“臣妾真是的害怕了,怕的一听小儿啼哭寻母,便头疼欲裂,夜里梦魇。”
见她如此抗拒,朱维桢看了她良久,终究没有再劝,只侧身吩咐,“金宝,把皇子抱去寿康宫,请太后择人抚养。”
金宝领命退下。
荣妃顿时双肩微松,像是卸下一副枷锁。
喜欢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
这时,宫人急忙来报,恭宝林已怀有身孕。皇帝思索一番后,便命淑妃看顾她生产。
而这一天,恰巧是云妃前世离世之日。她抱着小皇子,静静地坐了一上午。荣安公主关心地问道,“母妃,你累不累?”
云妃微笑回她,“有你们姐弟相伴,我永远不会觉得累。”
与前世相比,今朝宫中局势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云妃这时暗自警醒自己要更加清醒,行事愈发懂得明哲保身。曾经那些让她恨得咬牙切齿的人,如今她也不再放在心上。
她甚至开始反思,前世自己是否见识短浅,稀里糊涂地卷入了某个阴谋,却浑然不觉,最终落得母子俱亡的悲惨结局。即便自己费尽心力,也只是揪出了表面上的凶手。
云妃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合情合理。前世她诞下四皇子时,当时的端妃的皇长子体弱多病,成年都成奢望。二皇子是赵嫔所生,倒不是嫌弃他的出身,只是与端妃、三皇子母妃和自己这种家中为官的出身相比,赵嫔连亲生父母都不知是谁,从司教坊一路艰难攀爬上来。
后宫女子对她自然是不屑一顾,前朝士大夫们心中恐怕也有比较,云妃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自己生下皇帝仅有的两位母妃出身良好、身体康健的皇子后,被人算计针对也就不足为奇了。
云妃心中暗恨,前世自己虽有防范意识,却没有对所有人都保持警惕,天真地以为生了健康皇子就能让恭宝林臣服,没想到引来了豺狼。
云妃默默念了两句佛,只愿能保佑荣安公主和小皇子健康长大。
至于其他的,如今宫中皇子众多,皇后又有嫡子傍身。
朝堂上多的是维护皇后嫡子的,云妃可不想让全家性命卷入其中。
毕竟,嫔妃之中,有因为皇长子过继让帝后内疚的静妃、育有两子的陆昭仪。有让皇帝初心不变、宠爱依旧的荣妃,有以长公主为靠山的明婕妤,还有巴结母后皇太后、生了两个皇子的赵昭仪。
哪怕皇帝惦记着恭美人的皇子,云妃也觉得,以当下的局势她掀不起什么风浪。
至于复仇,云妃有的是耐心,她打算等恭宝林生下皇帝看重的皇子后再做打算。
时间果然到了云妃谋算的时候。
十月三十,半夜子时,永春宫后院里却灯火如昼。
布置好的产房里血腥味浓得化不开。恭宝林嘶哑的哭喊在静夜里一声声撞在梁上,像濒死的鸟。
稳婆一声又一声的唤着,“宝林再用力些,就快出来了!”
方才把淑妃、静妃打发走的云妃披着披风立在屏风外侧,面庞被炭火映得莹白。
而陆昭仪站在她旁边,指尖捏得帕子皱成一团。
婴啼破空。
“恭喜,是位小皇子!”稳婆剪断脐带,把孩子裹进明黄襁褓。
云妃抬眼,眸色深得看不见底。她笑着对陆昭仪说,“快去和太后和陛下报喜吧,我在这看着就行了。”
陆昭仪刚转身,云妃便抬了抬下巴。贴身宫女红翘会意,立刻接过襁褓,把刚剪断脐带、尚带血渍的婴儿抱到屏风后。
其余稳婆、嬷嬷被红翘几句“来给小皇子清洗、照顾小皇子为重、排队领赏钱来”就齐齐请到外间。
帘内只剩云妃与奄奄一息的恭宝林。
烛火被风吹得摇晃,恭宝林汗湿的发黏在脸侧,唇色乌青,仍挣扎着伸手,“孩子……让我看一眼……”
云妃俯身,替她掖了掖被角,动作温柔得像最体贴的姐妹,“你累了,我带了参汤,刚在不方便给你喝,这会小皇子平安出生,你且放心把参汤用了。”
“云……云妃……”恭宝林似有所觉,瞳孔骤缩,指尖徒劳地抓住被沿。
云妃俯得更低,声音轻得像耳语,“别怕,喝了参汤就好了。”
不同于参汤的苦药味入喉不过片刻,恭宝林的呼吸便由急促转为微弱,最后只剩胸口轻轻起伏,像被风压灭的烛火。
云妃直起身,抬手替自己理了理鬓边,指尖竟无一丝颤抖。
她走出去,看向襁褓中熟睡的婴儿,目光柔软下来,轻声自语道,“我这也是善心。有仇报仇,孩子无辜,还给他留了条生路。”
说完,云妃只留了两个放心的宫女看着皇子,便走了。
次日卯正,乾清宫。
金宝跪在金砖地上,“陛下,恭宝林……昨夜殁了。云妃昨日曾进产房。”
皇帝朱维桢正批折子,闻言朱笔一顿,晕开一点红。却神色未变,只吩咐他,“把小皇子抱去桃灼殿,交给荣妃。”
“是。” 金宝领命退下。
不到两刻钟,金宝又折回,怀里襁褓仍裹得严严实实。荣妃叶寒烟跟在后面,素色衣裙被晨风吹得贴在身上。
她进殿便屈膝道,“陛下臣妾未做过人母,怕照顾不好皇子。”
皇帝皱眉,抬眼看她,“内府自会给皇子安排好乳娘、嬷嬷,你只需每日过目,看他们尽不尽心即可。”
荣妃只是不想被托付一个生命罢了,她沉默片刻,才斟酌着又说,“陛下,臣妾知道陛下是为了臣妾好,可臣妾是真真听不得孩子哭。您知道何嫔、梅嫔的事……”
叶寒烟努力想象当初听闻何嫔生子而亡,自己当时的恐慌,此刻表现在脸上,声音都弱了,“臣妾真是的害怕了,怕的一听小儿啼哭寻母,便头疼欲裂,夜里梦魇。”
见她如此抗拒,朱维桢看了她良久,终究没有再劝,只侧身吩咐,“金宝,把皇子抱去寿康宫,请太后择人抚养。”
金宝领命退下。
荣妃顿时双肩微松,像是卸下一副枷锁。
喜欢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