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他乡遇故知:释时松-《流连青蝶时时舞,自在凤翎恰恰啼》

  赵翎正骑着马,专心致志地警惕着周围。

  却时不时感觉身后有目光盯他几眼,然后便心满意足的移开视线。

  这视线倒莫名其妙的让赵翎感到紧张。

  他轻咳几声,不自觉的腰背用力,尽力让自己显得更挺拔。

  直到抵达了国安寺,赵翎下了马。

  不知为何,这次的骑马骑得格外累。

  谢青洛不知道赵翎的感受,到了国安寺,便欢脱的先一步下了马车。

  马车上的萧祁挑挑眉,未曾真的在意什么。

  却见才下马车的弟弟回头,面上带着笑,伸出胳膊接他。

  萧祁给谢青洛面子,撑着他的胳膊下了马车。

  下了马车还十分应景的感叹一声。

  “青洛懂事了啊。”

  感叹完,转头就看到谢青洛眼睛里明亮的笑意。

  萧祁禁不住摸摸心口,感觉到会心一击。

  啊,自家这个弟弟就是体贴。

  然后还瞅了一眼一旁恍若笔直的木头桩子的赵翎,嫌弃的一挥袖子,继续往前走了。

  赵翎却只看见小殿下对他眨眨眼睛,示意他快点跟上。

  那一双眸子恍若秋水,实在是好看得紧。

  旁的某些人倒是没有关注。

  萧祁一行人循着一溜长长的台阶往上走,国安寺建在半山腰,要走的路程倒也不是特别多。

  谢青洛跟着赵翎站了几个月的桩,粗浅功夫也学了一些,身体素质好了不少。

  因此也就走的轻松,还有功夫来观察四周。

  如今入冬,花草树木都到了凋谢之时,只有松柏还翠绿。

  只是其上也多了层灰尘一般,雾蒙蒙的发暗。

  的确是没什么有意思的。

  谢青洛百无聊赖的收回视线,专心走他的台阶。

  天子出行,跟的人自然是不少的。

  萧祁与谢青洛身前身后都是带刀的侍卫,各个优中选优,都是精壮的练家子。

  照前世的小说,他们上山的这条路两侧,是不是都有护卫?

  谢青洛细细琢磨了片刻,试图找出护卫藏身的地方。

  不知是他眼拙,还是护卫藏得太好。

  直到国安寺已经映入他的眼帘,谢青洛也未曾发现一个隐藏的护卫。

  国安寺是朝廷供养的佛寺,因此建的恢弘大气,又有古朴清雅之风。

  早有和尚在佛寺门口等候,见一行人上来,便躬身行礼。

  领头的和尚是个面容俊秀的中年男子,一身海青长袍,袖子宽大,款式宽松。

  身后右侧则是一个和谢青洛年纪差不多大的小和尚,眉眼间尚有青涩之意,但身上的稳重却不可忽略。

  谢青洛身子往前探了探,那小和尚的脸被挡住了半边,他有些看不清。

  此时萧祁与那俊秀的和尚寒暄完,便牵着谢青洛,抬步往寺中走。

  到了正殿时,那小和尚的身影便已然消失不见了。

  一旁的萧祁拿了炷香递给谢青洛,耐心嘱咐道。

  “青洛,莫乱走,让赵翎跟好你。”

  “哥哥去与旧友叙叙旧。”

  说着,他指指那面容俊秀的大和尚。

  大和尚笑眯眯的,显得慈眉善目,对着谢青洛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

  念罢,又上前一步细细端详着谢青洛的相貌,转而语气熟稔的同萧祁说话。

  “陛下的弟弟的确与陛下相像,是个极有福分的。”

  萧祁的眉心闻言跳了跳,语气随意道。

  “朕的弟弟,不和朕像和谁像。”

  谢青洛看着那大和尚,乖巧上前问道。

  “大师,您是国安寺的主持吗?”

  “小公子眼光真好,等会儿可要留下尝尝本寺的素斋,正是最可口的。”

  大和尚哄小孩般,语气又轻又慢。

  “大师,我可否再问一句,您方才身后那个与我年纪一般的小和尚,这会子去哪了?”

  大和尚摇摇头。

  “这我倒不知,他是智空大师前几个月收的弟子,极有慧根的孩子,因此寺里也不曾限制他。”

  谢青洛真诚道谢,却只说自己看错了,看成了之前的一位故人。

  等萧祁与那住持转身进了内殿,谢青洛手里的香已经烧了不少了。

  他犹豫片刻,还是诚心的把香插进了香炉,跪下磕了几个头。

  他一向不相信这些,过去参加科举时,虽然曾去拜佛祈求好运,但也自觉无什么实际作用。

  不过既然来都来了,那便来上一炷香吧。

  谢青洛站起身来,对着身后的赵翎点了点头示意。

  “赵大人,我们出去逛逛,这殿内的香火熏得人眼疼。”

  国安寺原本就坐落在山上,寺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僧人,因此环境非常安静。

  在气氛沉肃安静的寺院里闲逛,谢青洛也乐的享受这份宁静。

  耳畔有风声、树叶沙沙作响以及偶尔传来的沉闷钟声。

  谢青洛还想找找那小和尚,便还注意着周围的人影。

  只是到了庭院中的那一口井旁边时,谢青洛想低头往井中看。

  赵翎正要去拦住谢青洛,谢青洛却轻挡住他的手,抬头说道。

  “有人来了。”

  谢青洛指指那边的月亮门。

  月亮门一旁站的,显然就是谢青洛要找的小和尚。

  这小和尚身着灰色僧袍,面容清秀,皮肤白皙,一颗小痣正正好长在鼻侧,眼神清澈而明亮。

  走近了,小和尚对着谢青洛抿唇一笑,双手合十躬身道。

  “谢施主,别来无恙。”

  “时松,别来无恙!”

  谢青洛显然惊喜的很,他乡遇故知,可谓是“四大喜事”之一。

  “你不是在肃州的佛光寺?怎会来到这?”

  谢青洛的语气疑惑却不掩惊喜。

  “哦对对,你被智空大师收作弟子了,方才主持还与我说了。”

  释时松对于老友的反应点点头,报以温和一笑,随之解释道。

  “我从肃州走时,在金榜上看到了谢施主中举的消息。”

  “记得谢施主上考场前,还来佛光寺寻过我,只是我当时有事,也未能见到谢施主。”

  语气略带遗憾。

  谢青洛大笑两声,活泼插话道:“哈哈,时松,想不到你我再次相见了吧?”

  “的确,没想到谢施主才是真的大富大贵之人。”

  释时松与谢青洛彼此视线相对,即使是身为君子之交的他们,对于意外的相遇,也是开心的。

  喜欢流连青蝶时时舞,自在凤翎恰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