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黄忠:愿做君侯帐下一老卒!-《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城郊。

  黄忠席地而坐,面前是两座坟冢。

  妻子、儿子。

  得到周瑜的首肯,厚葬韩玄之后,黄忠顺带来给妻儿扫墓。

  默默坐在坟冢前,黄忠独自饮着酒水。

  阴阳两隔、相顾无言。

  耳畔隐隐约约传来嘈杂之声,黄忠不由循声望去。

  只见数千兵马从城中出来,朝着湘水之畔的码头而去。

  也不知看了多久,黄忠才恍然回神,意识到心中隐隐有向往之意...

  自负一身武艺,不料在一个小小的长沙,就困了这么多年。

  周瑜推断黄忠在长沙至少十年,实则还是说少了。

  从与太史慈对峙算起,到太史慈去世,再到现在算来,确实堪堪十年。

  但太史慈没来豫章时,黄忠就已经身在长沙。

  初平三年,黄忠前来长沙赴任,尔来十七年矣...

  人生能有几个十七年?

  而且可以预见,以黄忠的年纪,若是不肯挪动,大概率就在长沙老死。

  “青史留名...落叶归根...”

  黄忠不禁想起,那日与周瑜的对话。

  英雄豪杰,有哪个不想沙场建功、青史留名?

  迟暮之年,又有哪个不想衣锦还乡、落叶归根?

  黄忠确实没有物质方面的欲望,但不代表完全没有理想。

  有志不在年高!

  同样,有志也不在年老!

  低头看去,旁边摆着一张牛角大弓,黄忠拿在手中摩挲,道:

  “苦练一辈子箭术,射落几人?”

  仿佛下定什么决心,黄忠仰头灌下仅剩的酒水。

  “咔嚓!”

  酒坛被随手扔到一旁,黄忠看着两座墓碑,坚定道:

  “回头再来接你们娘俩,咱们一家要落叶归根!”

  说罢,拿起地上的牛角大弓,黄忠步伐坚定而去。

  码头。

  楼船顶层。

  周瑜凭栏眺望,望着长沙城的方向,眼神中隐含期盼之色。

  “主公。”魏延近前禀报,“大军已经全部上船,可以出发了。”

  周瑜不舍的收回视线,心中说不出的失望。

  “有缘无分,走吧。”

  周瑜转身离开,依依不舍的临别一瞥...

  视线中,出现一个“小黑点”,正在缓缓朝这边而来。

  瞳孔一凝,周瑜连忙定睛看去!

  “主公?”魏延不明所以。

  “噔噔噔...”周瑜突然转身下楼。

  片刻后。

  周瑜重新回到岸上,快步朝前方的身影迎去。

  “老将军?”

  周瑜强压心头激动,不停搓手缓解情绪。

  “您这是...前来相送吗?”

  看着面前的黄忠,周瑜也不敢唐突发问,免得误会而导致双方尴尬。

  怎料黄忠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直接单膝下拜,道:

  “老兵黄忠,特来投军,还望君侯莫要嫌弃。”

  “哈哈哈~”周瑜畅快大笑,一把将黄忠拉起,兴奋道:“有老将军相助,何愁孙刘不破?!”

  三国最顶级的武将之一,得其效忠如何能不高兴?

  尤其在眼下这个时间点,还能得到这种级别的武将,属实非常不易。

  “承蒙主公看重,老朽愿为先锋!”

  “好!”周瑜大手一挥,“咱们这就出发!”

  舰队缓缓驶出码头,沿湘水向北而去...

  洞庭湖。

  湘水南北贯穿整个荆南,但流向却是自南向北,最终注入洞庭湖当中。

  故而周瑜率军返程时,反倒是顺流而下,速度非常惊人。

  “主公,前方有情况。”

  周瑜眺望前方,视线内出现一支船队,正堵在湘水与洞庭湖的交汇口。

  “哪里冒出来的拦路虎?”

  孙刘巴不得把自己引回去,好方便围点打援,不可能在这里堵着...

  “好像是...咱们的人?”

  当众人看清楚那面“周”字军旗后,愈发闹不明白情况。

  好在,对面也发现周瑜一行,立即派出小船迎面而来。

  当看到来者时,总算是能确定身份。

  “伯言?”周瑜诧异道:“你怎会在此?”

  “长辈,此事说来话长。”陆逊站在小船上,大声道:“军师在等您呢。”

  周瑜不假思索,立即下令让两军汇合。

  “主公,末将当初在此扩军,曾在不远处修建一座水寨。”甘宁适时开口,“不如两军汇合后过去。”

  “好。”

  半个时辰后。

  汇合后的舰队来到一座水寨前,占据此地的水贼吓得魂飞魄散、仓皇逃窜...

  没去理会这点小问题,周瑜立即在水寨中召开议事。

  “士元,你这边是什么情况?”

  “回主公...”

  庞统娓娓道来,把主动放弃襄阳,以及途径江夏伪装曹军...一五一十告知。

  “好!”周瑜听罢赞叹道:“士元计策,天马行空,教人拍案叫绝!”

  孙刘欲围点打援,把周瑜引回去灭掉,再对江陵发起进攻。

  如今,庞统的一系列操作,相当于又给江陵上了个“保险”。

  别管周瑜是否回去,孙刘忌惮“曹军”前后夹击,肯定不敢贸然攻城。

  毕竟,江陵城中好歹有五千兵力呢。

  万一攻城焦灼时,曹军冒出来掏屁股,孙刘也承受不起。

  “主公。”庞统好奇道:“我刚才看有不少士卒...”

  “军师有所不知。”吕蒙笑着插话,“主公此番征讨荆南,不费一兵一卒,还招募六千大军,算上原来的八百亲卫,这都小七千人咯。”

  “军师从襄阳带来五千。”陆逊振奋道:“加起来也有一万两千之众!”

  “孙刘联军不过四万而已。”甘宁一拍大腿,信心十足道:“主公能以七万破二十万,肯定也能以一万破四万!”

  “说得好!”

  “没错!”

  “区区四万而已!”

  看到众人群情激奋,周瑜不知该哭该笑...

  诸将对于周瑜的信任,近乎达到狂热且盲目的境地。

  魏延、黄忠见状,不由暗暗心惊,感慨周瑜威望骇人。

  毕竟,不管是赤壁之战,亦或者荆南之战,周瑜赢的都非常完美,也难怪诸将会如此。

  往好的方面想,军心绝对可用,士气也不用担心。

  往坏的方面想...周瑜本人则没有十足把握。

  “军师有什么看法?”周瑜看向庞统。

  不到万不得已,正面蛮干肯定不妥。

  “原本还没什么头绪...”庞统咧嘴一笑,“但主公带来这么多兵力,刚刚确实有了想法。”

  “计将安出?”

  周瑜连忙追问,诸将也纷纷看向庞统,面露期待。

  “兵发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