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刘琦:“曹军”来犯江夏?快去请救兵!-《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江夏?!”

  众人都非常意外与震惊。

  时下,江陵被围困,不赶紧回军救援,反而要去进攻...实在令人出乎意料!

  “没错!”庞统沉声道:“就是进攻江夏!”

  “孙刘出兵四万,江夏肯定没多少守军。”庞统分析道:“我军突袭之下,很有可能得手。”

  “若敌军也攻打江陵怎能办?”有人提出质疑。

  “不会。”周瑜嘴角微翘,“孙刘还需提防暗中的“曹军”,又岂敢全力进攻江陵?”

  “若一边提防曹军,一边进攻江陵。”周瑜自信道:“以子敬之才,应当能坚持多日。”

  “主公说的不错。”庞统捻须而笑,“孙刘想回围点打援,逼迫主公回军救援江陵。”

  “咱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一个围魏救赵!”庞统冷笑道:“且看孙刘收否敢不来救援呢?”

  江夏,乃是刘备的立足之地。

  孙权不见得着急,但刘备一定会急。

  南郡还没打下来,江夏却有丢失的危险,届时刘备会作何选择?

  “若孙刘回军救援江夏,则江陵之围解矣!”

  听到此处,诸将全都彻底明白。

  “妙计!”黄忠抚掌叫好,“当真是妙计也!”

  “用不存在的曹军,去牵制孙刘,令其不敢轻举妄动。”魏延附和道:“我军转头去打江夏,逼迫孙刘回军救援,以解江陵之围!”

  也不能说曹军不存在,至少正面进驻襄阳的曹军,是实打实的真实兵力。

  “好,就按照军师计策行事!”周瑜下令道:“立即开始打造简易云梯,装船后直奔江夏,突袭孙刘后方!”

  “遵命!”

  翌日。

  舰队驶出洞庭湖进入长江,载着攻城云梯,直奔下游的江夏而去...

  ——————

  江夏。

  “启禀公子,消息已经告知皇叔。”

  刘琦看着返回的信使,点头问道:“前线情况如何?”

  “回公子,大军围而不攻,把江陵围的水泄不通。”信使把前线的情况详细告知,“另外,樊城的万余曹军,已经进驻襄阳。”

  “知道了。”刘琦轻轻挥手,信使躬身退下。

  “早知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强攻江陵、拿下南郡。”副将惋惜道:“现在有曹军从旁觊觎,反倒不好再下手。”

  “军师想围点打援,此举确实没错。”刘琦摇头道:“谁也想不到,曹军竟然还敢来犯?”

  刚在赤壁吃了个惨败,加之有消息传出,曹操已经返回北方养病。

  战前,没人觉得曹军有胆子南下,不料还真横插一杠子...

  “公子。”副将突发奇想,“您说...曹军若无法对咱们主力下手,会不会掉头来打咱们?”

  “当日看得分明,曹军的船队不算庞大,能有多少兵力?”刘琦摇头道:“就算来攻,咱们依托城墙,防守也绰绰有余。”

  “若襄樊的万余曹军也来呢?”副将又提出一个设想。

  “若真如此...江夏确实有危险。”刘琦轻笑道:“但曹军绝不会来,打下来他们也守不住。”

  江夏夹在江东与南郡中间,在不能占据南郡的情况下,江夏就是一块飞地,曹军打下来也没意义。

  “当当当...”

  正闲聊间,忽然有警钟之声传入耳中,刘琦与副将不禁脸色一变。

  二人不敢怠慢,当即冲出外边、登上城头。

  只见江面上,再次出现一支舰队。

  而且相比于上次,舰队规模变得更加庞大。

  “啪!”副将突然给自己一个嘴巴,骂道:“我这臭嘴...”

  “哪来怎么多曹军?”刘琦失声道:“难道真是襄樊的曹军赶来?!”

  城外当然不是曹军,而是周瑜率领大军杀至。

  但为了混淆视线,庞统谏言故技重施,所有战船上都挂着“曹”字军旗。

  视线中,舰队停靠码头,无数士卒扛着云梯,快速冲到岸上。

  “公子,兵力绝对过万了!”副将大急道:“咱们只有两千兵力,很难守住城池不失。”

  “快!”刘琦立即下令,“趁着敌军尚未围城,赶紧派出信使去求援!”

  “告诉皇叔与吴侯,就说有曹军前来进攻江夏!”

  “喏!”副将答应一声,便亲自前去安排。

  刘琦继续望向城外,看着密密麻麻的“曹军”,不由怔怔失神。

  哪怕到了现在,刘琦也没往周瑜身上想,就真以为是曹军...

  没办法,在孙刘的情报中,周瑜就五千兵力,而且还被围困在江陵城中。

  眼下冒出来一万多兵力,谁又会往周瑜身上联想呢?

  城外。

  一万两千大军已经陆续登岸,并快速完成列阵。

  “主公。”庞统挤眉弄眼道:“对方刚才已经派出信使,咱们可以攻城了。”

  “魏延。”

  “末将在。”

  “你带着亲兵营,在江面上巡视。”周瑜吩咐道:“不给信使下水的机会,逼他们走陆路去报信。”

  “喏。”魏延领命而去。

  “妙哉。”庞统抚须道:“陆路比水路慢得多,等孙刘接到消息时,咱们肯定能打下此城。”

  从江陵到江夏,顺流而下一日便达,周瑜也是担心时间仓促,尽可能延误孙刘收到情报的速度。

  “全军听令。”周瑜随即道:“四面合围,立即强攻!”

  “主公。”黄忠开口建议,“还请以五千兵力攻正面,两翼各安排两千五百众,剩余一千堵在后方即可。”

  “哦?”周瑜若有所思,“老将军想正面强攻,两翼佯攻,后方堵截?”

  “然也。”黄忠轻轻点头。

  “老将军之策,确实合兵法之道。”庞统提醒道:“但眼下特殊情况,咱们需要以最快速度破城。”

  “城中兵力不多,分摊到四面城墙上更少,四面强攻更合适啊。”

  “军师所言不错。”黄忠并未反驳,拱手道:“主公若信老朽,我可以助主公今日破城!”

  “此言当真?”周瑜很是惊讶。

  “军中无戏言!”黄忠语气坚定。

  “好!”

  周瑜充分展现出对于黄忠的信任,下令道:

  “就按照老将军的方案布军,我把所有猛将都放在正面!”

  “谢主公成全!”黄忠沉声道:“且看老朽为您破城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