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剑心诀-《万千功法录》

  序章:紫霞源起

  蜀山七十二峰,拔地通天,常年隐于云海之上,峰顶时有紫霞贯空,自太古绵延至今。相传盘古开天辟地,清浊分流,轻气上浮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其间一缕先天紫气未散,凝于蜀山之巅,历经万载日月精华,孕化为紫霞仙域。此域非实景,乃天地初开时的一缕道韵所化,内藏剑之真意,唯蜀山历代掌门与剑心通明者可入。

  上古年间,蜀山初代祖师云游子,于紫霞仙域得见一柄古剑悬于赤霞之中,剑身上流转着\"紫霞\"二字,剑鸣如大道天音。祖师凝神观想三月,悟得\"心剑合一,霞气相随\"之理,遂创《紫霞剑心诀》,奠定蜀山剑派万载基业。此诀初成时,天地同贺,蜀山七十二峰紫霞漫天,持续七日不散,时有剑影在霞中沉浮,仿佛有上古剑神低语。

  后世弟子皆知,《紫霞剑心诀》非寻常功法,其根基在于\"借霞炼心,以心驭剑\",与天地间的紫霞之气共鸣。修炼者每进一重境,便需亲登蜀山之顶\"望霞台\",于紫霞最盛时感悟天地道韵,稍有差池便会被霞气反噬,轻则经脉灼伤,重则剑心崩碎,沦为废人。是以蜀山有训:\"紫霞可佩,心不可乱;剑招可学,剑意难传。\"

  修炼心法口诀

  第一重:霞光照体·细注

  \"东方既白,紫气东来,引霞入窍,流转百骸。

  三关九窍,紫雾弥漫,丹田气海,初现霞光。

  意守灵台,心若明镜,不惹尘埃,霞光自凝。

  子午交替,采炼正时,一呼一吸,与霞同律。

  百日筑基,霞光照体,凡俗浊气,渐次剥离。

  身如琉璃,内映紫辉,剑心初萌,如露晨曦。\"

  此重为入门根基,需先明\"引霞\"之法。所谓\"东方既白\",非指寻常黎明,而是蜀山特有的\"紫霞初旦\"——每日寅时三刻,第一缕阳光穿透云海,与蜀山巅的先天紫气交融,化为淡紫色霞光,此时引气最佳。修炼者需于望霞台盘膝而坐,面东而向,舌尖抵上腭,双目微闭,以\"观想法\"模拟紫霞流动:想象自身如空山,霞气如清泉,自百会穴涌入,沿督脉下行,过玉枕、夹脊、关元三关,再经任脉回升,循环往复,此为\"小周天引霞术\"。

  \"三关九窍\"需逐个炼化。三关者,玉枕关主脑,夹脊关主肺,关元关主肾;九窍者,眼、耳、鼻、口、脐、前后二阴、百会、涌泉。初练时,霞气过玉枕关常感刺痛,如遭针刺,此乃凡胎与仙气相斥之故,需以\"静意\"化解——默念\"霞本无形,我亦无身\",待痛感渐消,霞气自会温润如玉,流转九窍时,窍内会生出细微紫雾,如晨露凝于草叶,此为\"雾锁玄关\",是筑基将成之兆。

  \"子午交替\"为采炼关键。子时阴气最盛,紫霞隐于地脉,需引霞气入丹田,如藏星火;午时阳气最烈,紫霞浮于天穹,需引霞气遍走四肢,如沐春风。一昼夜间,需行\"子午两次大周天\",每次需两个时辰,中途不可中断,否则前功尽弃。百日之后,若修炼者掌心可见淡紫纹路,行走时足尖有微不可察的霞光拖尾,便是\"霞光照体\"功成,此时身轻如燕,可御微风短距飞行,寻常刀剑难伤。

  第二重:心霞相映·细注

  \"心湖无波,霞光自照,念动气生,意行气随。

  静时如霞凝山峦,动时如霞卷云涛。

  喜怒哀乐,皆化霞辉,不滞于心,不碍于剑。

  观霞悟心,心融霞色,霞即是心,心即是霞。

  丹田紫霞,渐凝成形,如珠如露,流转不息。

  引霞贯脉,脉生剑气,初试锋芒,隐而不发。\"

  此重核心在\"悟心\",需过\"三境三劫\"。三境者:镜境、水境、空境;三劫者:喜劫、怒劫、哀劫。

  镜境:于望霞台置一青铜古镜,镜中映紫霞流转,修炼者需凝视镜中霞影,同时观照本心,察觉杂念如尘埃落于镜上,需以\"霞气为布\",拂去杂念,使镜明心净。初时杂念纷飞,镜中霞影散乱如碎金,待能做到杂念不起,镜中霞影凝如一线,便过镜境。

  水境:于寒潭边修炼,潭水清冽可鉴,倒映天上紫霞与自身身影。修炼者需引霞气入潭,使潭水泛起紫色涟漪,同时观想心湖如潭水,霞气如涟漪,动而不荡,乱而有序。若能做到引霞气使潭水成漩涡而心湖不惊,便过水境。

  空境:于雷雨之日登望霞台,任风雨打身,雷鸣震耳,引霞气护体,同时观想自身如空山,霞气如流云,风雨雷电皆过而心不动。若能在电闪雷鸣中引霞气画出完整的\"紫霞符\",便过空境。

  三劫需在实战中渡过。喜劫:遇大喜事而心不骄,引霞气时不疾不徐;怒劫:遇邪魔挑衅而心不躁,挥剑时霞气不散;哀劫:见生灵涂炭而心不伤,剑招中仍存仁念。曾有弟子过哀劫时,因见妖邪屠村而心神大乱,霞气反噬,经脉尽断,可见\"心霞相映\"之难。

  功成之时,丹田内紫霞气会凝成\"霞珠\",如鸽卵大小,触之温润,随呼吸轻轻搏动。引霞气贯脉时,指尖会弹出寸许长的紫色剑气,触物无声,却能在青石上留下细如发丝的剑痕——此为\"隐锋\",是剑心初成之兆。

  第三重:剑霞同辉·细注

  \"剑为载体,霞为锋芒,心为枢纽,三者合一。

  执剑观霞,剑染霞色,挥剑引霞,霞随剑行。

  剑出则霞现,剑收则霞隐,动静之间,霞剑相随。

  丹田紫霞,化为剑胎,温润如玉,锋芒内藏。

  引胎出窍,附于剑上,剑生紫焰,霞光万丈。

  斩妖除魔,初试神威,剑霞所及,邪祟尽散。\"

  此重需配\"本命剑\"修炼。蜀山弟子入门三年后,可入\"剑冢\"选剑——剑冢位于蜀山腹地,内有万柄古剑,皆为历代弟子坐化后所留,剑身残留霞气,与《紫霞剑心诀》修炼者有天然共鸣。选剑时,需以霞气探入剑中,若剑身泛起紫霞,与丹田霞珠共鸣,则为本命剑。

  \"执剑观霞\"需每日黎明行之。修炼者握剑而立,引丹田霞气入剑,同时凝视天上紫霞,想象剑为霞之骨,霞为剑之魂。初时剑身仅泛淡紫,需百日之功,方能使剑身在无霞之时亦带紫晕,如浸于霞水中。此时挥剑,会有霞气如丝带随剑刃流转,剑快则霞急,剑缓则霞舒,是为\"霞随剑行\"。

  \"剑胎\"乃此中关键。当本命剑与霞气交融百日之后,丹田霞珠会裂而重凝,化为一柄寸许长的紫色剑影,悬浮于气海中央,此为\"剑胎\"。剑胎有灵,会随主人心意而动,引之附于本命剑上,剑身会燃起半尺高的紫焰,焰中隐有剑鸣。此焰非寻常火焰,触之不伤草木,却能灼伤邪祟,斩妖时,妖血触焰即化为青烟,故有\"霞焰焚邪\"之说。

  功成之试:需于月夜入蜀山\"锁妖塔\"底层,斩一头千年狐妖。若剑出时紫霞冲天,狐妖妖气遇霞即散,三剑内可斩之,则为功成。曾有弟子剑胎未稳便入塔,被狐妖妖气所侵,剑胎崩碎,本命剑化为废铁,从此再不能修剑。

  第四重:霞气成罡·细注

  \"紫霞成罡,坚不可摧,柔可绕指,刚柔并济。

  引霞布罡,周身环绕,如披紫甲,刀枪难入。

  挥剑出罡,如斩星河,罡气所至,金石为开。

  霞罡九转,每转一重,威力倍增,紫霞愈烈。

  心御霞罡,变幻随心,或成护盾,或化利刃。

  丹田剑胎,渐生灵性,与心相通,剑识初显。\"

  霞罡者,霞气之精华也。此重修炼需先破\"剑胎\",引剑胎之力冲击丹田四壁,使剑胎崩散,化为亿万紫色光点,再以意念重凝,光点会汇聚成罡气,初时如薄纱,随修炼加深而渐厚,最终如铠甲覆身。

  \"霞罡九转\"为修炼次第。一转罡气如纸,可挡寻常刀剑;二转罡气如革,可御暗器毒针;三转罡气如木,可抗修士低阶法术;四转罡气如石,能硬接精铁法器;五转罡气如金,水火不侵;六转罡气如玉,可反弹部分攻击;七转罡气如晶,能映照敌人破绽;八转罡气如光,快如闪电;九转罡气如道,隐入虚空,难觅踪迹。

  每转需\"淬罡\"七日。取蜀山\"紫霞泉\"之水,浸泡全身,同时引霞气冲刷罡气层,使罡气愈发凝练。泉水中含先天紫气,淬罡时如万针刺身,需以剑心压制痛感,稍有退缩便会功亏一篑。七转之后,罡气可离体三丈,化盾则如半球形紫晶罩,盾上有霞纹流转,硬接十丈内的雷击而不散;化刃则如两尺长的紫色短刀,斩石如切豆腐,且刃上会散发\"破法\"之力,可斩修士的护体法衣。

  \"剑识\"初显为功成之兆。剑识者,剑胎碎而不灭的灵性所化,能感知百丈内的剑气与妖气,如雷达扫过,心念一动便可知敌方位与强弱。修炼者闭目时,剑识所及之处如亲眼所见,甚至能\"看\"到敌人经脉中的灵力流动——此为\"以剑代眼\",是蜀山高手的标志之一。

  第五重:紫霞归心·细注

  \"霞罡归元,收于寸心,锋芒内敛,返璞归真。

  外无霞色,内蕴紫虚,心一动,霞自起,意一收,霞自藏。

  剑在心中,不在手中,万物皆可为剑,心剑无形。

  观想紫霞,存于灵台,不疾不徐,生生不息。

  剑胎化灵,可离剑而存,心感则应,如臂使指。

  悟透'藏'字,锋芒不露,一击则惊天动地。\"

  此重为\"藏锋\"之境,需先\"散罡\"。将九转霞罡尽数收回体内,凝于灵台方寸之地,使体表再无半分霞光,看似与凡人无异,实则体内紫霞如渊渟岳峙,藏而不露。散罡之难,在于\"收放自如\",曾有弟子急于求成,强行收罡,导致罡气逆行,灵台崩裂,从此沦为痴傻。

  \"万物为剑\"需经\"千器炼心\"。修炼者需弃本命剑,以木、石、竹、瓦等凡物为剑,引体内霞气灌注其中,使凡物暂具剑威。初时以木剑斩草,需霞气流转不息;再以石剑断木,需霞气凝而不泄;最终以瓦片斩铁,需霞气随心意变幻——若能做到随手拾起一物,引霞气即可使其锋利如神兵,则\"心剑\"初成。

  \"剑胎化灵\"是此重核心。散罡之后,灵台中的霞气会重新凝聚成剑胎,但此胎已非实体,而是一缕纯粹的剑之灵识,形如半透明的紫霞剑影,可随心意离体飞行,探查千里之外的动静,亦可附于任何物体上,使其成为临时本命剑。剑灵与主人心神相连,主人遇险时,剑灵会自行护主,发出警示剑鸣。

  功成之验:需于蜀山\"论剑台\"与三位同阶弟子比剑,全程不外露霞气,仅以心剑御敌,三战皆胜且不露破绽,则为功成。此境修士行走世间,看似平平无奇,实则举手投足皆可出剑,故有\"蜀山隐者,剑在眉睫\"之说。

  第六重:霞耀九天·细注

  \"心剑冲霄,引动天霞,紫辉遍洒,光耀九天。

  天地霞气,为我所用,汇于剑上,势不可挡。

  一剑出,风云变,霞光起,鬼神惊。

  剑胎化神,与天共鸣,霞气如潮,源源不断。

  纵横天地,剑霞开路,遇山开山,遇水断水。

  悟'势'之道,借天地力,霞耀九天,谁与争锋。\"

  此重为\"借势\"之境,需\"引天之霞\"。修炼者需于望霞台祭炼\"紫霞令\"——此令为蜀山至宝,以万年紫水晶雕琢而成,内刻引霞符文。祭炼时,需以剑灵融入令中,引动天地间的紫霞之气,使令身绽放万丈霞光,与天上紫霞相连,形成一道贯通天地的紫霞光柱。

  \"势\"分三重:霞势、地势、天势。霞势者,引周围紫霞之气汇聚成浪潮,剑随浪进,威力倍增;地势者,借蜀山七十二峰之力,引地脉中的紫霞上升,使剑招带有山岳之重;天势者,沟通九天之上的紫霞本源,剑出时有星辰坠落之威,可斩千里之外的强敌。

  \"剑胎化神\"为关键突破。剑灵吸收天地霞气后,会化为\"紫霞剑神\",人形,身披霞衣,手持紫剑,与修炼者容貌一致,是剑心与霞气的完美融合。剑神可离体作战,拥有与主人相当的实力,且能自行引动天地霞气,为主人分担压力。剑神出现时,天地间会响起大道剑鸣,邪祟闻之会魂飞魄散。

  功成之时:需一剑劈开蜀山\"断云崖\"。此崖高千仞,由万年玄铁石构成,寻常剑招难留痕迹。修炼者引天霞之势,一剑挥出,若崖壁应声而裂,裂缝中涌出紫霞,经久不散,则为功成。据传蜀山开派祖师云游子曾以此境一剑斩断黄河支流,使河水改道,救万民于洪灾。

  第七重:剑心紫府·细注

  \"剑心化府,内藏乾坤,紫霞氤氲,自衍生机。

  府中生霞,霞中藏剑,无穷无尽,取用不竭。

  一念生,万剑出,紫府开,霞满天。

  以身合道,以府融天,我即紫霞,紫霞即我。

  剑境自成,不被外扰,万法不侵,唯我剑尊。

  至此境,剑心通明,与道合真,逍遥天地间。\"

  此为《紫霞剑心诀》的终极之境,古今能达者不过十数人。剑心化府,即修炼者的心脏会发生蜕变,化为一方\"紫霞紫府\",内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皆由紫霞之气构成,自成一界。紫府中会不断衍生出紫霞剑影,数量随修为加深而增多,最多可达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柄,每柄剑影都有自主意识,可组成\"紫霞万剑阵\",威力无穷。

  \"以身合道\"是此境的核心。修炼者与紫府、紫霞、天地完全融合,举手投足皆能引动天地法则,无需刻意运功,霞气自会流转;无需持剑,紫府中的剑影自会随心意而出。此时的修炼者已近乎仙人,寿元无穷,可遨游九天,亦可隐于市井,不被凡尘所扰。

  \"万法不侵\"是此境的特征。任何法术、诅咒、毒术触之,都会被紫府中的霞气净化,化为虚无;任何神兵利器斩之,都会被万剑影挡下,寸进不得。曾有魔道巨擘以\"灭世魔刃\"攻伐蜀山,当时的蜀山掌门已达此境,仅凭一息霞气便震碎魔刃,魔主本人也被紫府中飞出的万剑穿心而亡。

  功成之兆:紫功成之兆:紫府与天地共振,蜀山七十二峰紫霞连绵万里,与天穹连成一体,峰顶古钟自鸣,声传九州。此时修炼者静坐于望霞台,可于紫府中见盘古开天、紫气衍化之景,悟透\"剑非剑,道非道\"的真谛——剑只是道的载体,紫霞只是道的显化,唯有本心与天地同频,方能跳出轮回,真正逍遥。

  配套剑招剑诀

  第一式:紫霞初现·剑理

  \"剑起东方,霞映晨曦,一点灵光,破雾而来。\"

  此招看似平淡,实则藏\"始\"之道。起手时,剑尖需与东方紫霞初升处成四十五度角,手腕微沉,使剑身隐于袖中,如潜龙在渊。刺出瞬间,需引丹田霞气沿经脉急冲指尖,与天上初升紫霞形成呼应,此时剑尖会泛起一点紫芒,如晨星破雾,速度快如电光,却无半分声响——此为\"无声剑\",专破敌人护体气罩的薄弱处。

  剑招要诀在\"准\"与\"时机\"。需于敌人换气、转身、变招的刹那刺出,如霞光穿透晨雾,不偏不倚。曾有蜀山弟子练此招三年,每日于黎明刺向望霞台的一株古松,直至能一剑刺中松针而不伤松叶,方悟此招精髓。

  第二式:云霞漫卷·剑理

  \"剑走迂回,如霞卷云,层层叠叠,护己伤敌。\"

  此招脱胎于\"水无常形\"之理,剑路如天上云霞,无固定轨迹,却暗含章法。挥剑时,需以腕力带动剑身画弧,弧圈大小随敌势变化,小则如指节绕环,大则如车轮转动,每一圈都有紫霞之气溢出,在身周形成霞雾屏障。

  霞雾有三重妙处:一为迷敌,雾中可见重重剑影,真假难辨;二为滞敌,雾中霞气粘稠如胶,敌人身法会变慢三成;三为预警,雾中若有异动,霞气会泛起涟漪,告知主人敌人方位。此招对付多名敌人时尤为有效,曾有蜀山长老以一敌百,仅凭此招云霞漫卷,便让百名魔教教徒困于霞雾中,束手就擒。

  第三式:紫电穿云·剑理

  \"剑出如电,霞随电走,破云裂空,一往无前。\"

  此招以\"快\"破万法,需将霞罡凝聚于剑尖三寸处,使剑身绷直如弦,手臂与剑成一直线,如拉满的紫弓。出剑时,需以腰腹发力,带动肩、臂、腕,形成连锁爆发,剑速之快,可在空气中留下紫色残影,残影未散,真剑已至。

  剑招核心在\"一往无前\"的剑意。出剑后不可回收,不可变招,如紫电穿云,遇阻碍则破之,遇防御则裂之。修炼此招需过\"惊雷关\"——于雷雨之日,引天雷入剑,使剑身与雷电共鸣,练至能一剑劈开空中落雷,方算大成。据传此招练到极致,可一剑斩断千里之外的闪电,令天地失色。

  第四式:霞落千山·剑理

  \"剑势沉凝,如霞覆岭,遍洒紫辉,威压四方。\"

  此招重\"势\"而非力,需引地脉紫霞之气汇于剑身,使剑重如千钧,却又挥洒自如。劈下时,剑身需与地面平行,剑招轨迹如覆盖千山的紫霞,带着磅礴威压,令敌人心生敬畏,难以闪避。

  威压来源于\"天地共鸣\"——剑招挥动时,会引动周围山川草木的灵气,与紫霞交融,形成无形气场,修为较低者入此气场,会感到四肢沉重,呼吸困难。曾有蜀山弟子于泰山之巅练此招,一剑劈下,竟使周围百丈内的松柏齐齐弯腰,如拜服于霞威之下,可见其势之盛。

  第五式:紫霞锁江·剑理

  \"剑绕如环,霞气成链,环环相扣,锁敌于阵。\"

  此招为困敌之术,需以剑画出七个相互嵌套的紫霞光环,环环相扣,形成\"七星锁灵阵\"。光环上刻有上古符文,能吸收天地霞气,越收越紧,敌人被困其中,灵力会被光环缓慢吸走,同时光环会释放麻痹性的霞雾,使敌人肢体僵硬。

  布阵要诀在\"方位\"。七个光环需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缺一不可。若方位有误,光环会自行溃散。此招曾用于锁拿千年蛟龙,七环扣住蛟龙七寸、四肢、首尾,任其翻江倒海也无法挣脱,最终被霞气净化了凶性,化为蜀山护山灵兽。

  第六式:霞光万丈·剑理

  \"剑分万道,霞散千光,璀璨夺目,遍击八方。\"

  此招为群攻之术,需将剑胎灵识分化万千,引紫霞之气随灵识扩散,使剑身分化出无数道剑光,每道剑光都有独立的攻击轨迹,如漫天霞光洒向大地,覆盖方圆百丈。剑光虽细如发丝,却锋利无比,可同时击中数十乃至上百个目标。

  分化剑光的数量取决于剑胎灵识的强弱。初练者可分数十道,大成者可分上万道,剑光密集如网,无死角可逃。此招消耗极大,每出一剑需耗损三成霞气,故非危急时刻不可轻用。曾有魔教十万大军围攻蜀山,当时的掌门使出此招,万丈霞光过处,魔教兵器尽断,盔甲碎裂,大军不战自溃。

  第七式:霞归沧海·剑理

  \"剑势收敛,霞气内吸,如江归海,聚而不散。\"

  此招为\"蓄势反击\"之术,看似防守,实则在积蓄力量。挥剑时,需将外放的所有霞气、剑光尽数收回剑身,使剑身看似黯淡无光,如蒙尘古铁,实则内部霞气如江河奔涌向大海,凝聚成一点,密度达到极致。

  反击时机在\"敌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时。当敌人攻来的招式力竭之际,猛然释放凝聚的霞气,可形成百倍于寻常的冲击力,如沧海溃堤,势不可挡。此招的关键在\"藏\",需做到敌人看不出丝毫蓄力之兆,曾有高手过招时,以此招示弱,诱敌深入,再骤然反击,一剑便震碎对手经脉。

  第八式:紫霞焚天·剑理

  \"剑引天火,霞化烈焰,熊熊燃烧,焚尽万物。\"

  此招引的是\"九天紫火\",非人间凡火,需以剑胎灵识沟通九天之上的紫霞本源,召天火附于剑身。火焰呈深紫色,温度极高,可焚金熔石,更能净化一切邪祟、阴气、诅咒,对魔道修士有克制之效。

  火威随修为递增。初时火焰仅能覆盖剑身,焚伤近敌;练至深处,火焰可离体十丈,形成火海,烧尽一片山林;大成时,一剑挥出,天火如流星雨坠地,焚尽千里之内的魔气。此招不可用于凡人聚居之地,否则会殃及无辜,蜀山有训:\"紫火焚邪,不焚苍生。\"

  第九式:剑破云霞·剑理

  \"一剑破万法,锋芒穿霞层,直指本源,无坚不摧。\"

  此招为\"破法之剑\",摒弃一切花哨变化,将所有力量、剑意、霞气凝聚于剑尖一点,以最纯粹的\"破\"之意念刺出。剑尖会形成一道细如游丝的紫霞锋芒,可穿透任何防御、法术、阵法,直击敌人的灵力核心或肉身本源。

  破法的关键在\"识本源\"。需以剑识洞察敌人招式的核心弱点,如法术的符文节点、阵法的阵眼、护体气罩的能量源头,再以锋芒直击。曾有蜀山弟子以此招破开魔道的\"万魔噬魂阵\",此阵本可吞噬一切灵力,却被剑破云霞的锋芒直指阵眼,瞬间溃散,可见其破法之威。

  第十式:紫霞归一·剑理

  \"万剑归宗,霞气合一,返璞归真,一剑定乾坤。\"

  此招为《紫霞剑心诀》的终极大招,需剑心紫府全开,引府内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柄剑影与天地间的紫霞之气融合,凝聚成一柄通天彻地的紫霞圣剑。圣剑无柄无锋,通体由纯粹的紫霞道韵构成,挥出时,天地间的一切声音、光影、能量都会静止,唯余这一道紫霞划过虚空。

  此剑可定乾坤、断阴阳、改因果。曾有上古时期,域外邪魔破开天地结界,欲吞噬人间,当时的蜀山祖师使出此招,紫霞圣剑一划,便将邪魔连同其带来的混沌之气尽数斩断,结界自行修复,天地重归清明。此招威力无穷,却也耗损巨大,每用一次,修炼者需沉睡百年方能恢复紫府元气,故非天地倾覆之时,不可轻用。

  末章:剑心诫言

  《紫霞剑心诀》流传万载,蜀山历代祖师留下诫言,刻于望霞台石壁之上,字字泣血:

  \"紫霞可恃,不可纵;剑招可强,不可骄。心不正,则下气为魔;意不坚,则剑胎为祸。\"

  修炼此诀者,当以守护为念,而非杀伐;当以谦卑为怀,而非自负。曾有弟子练至霞耀九天境,恃强凌弱,屠戮一城,终致剑心黑化,紫霞反噬,化为一尊浑身冒紫烟的怪物,被蜀山长老联手镇压于锁妖塔最底层,永世不得超生——其警示,足以令后世弟子警醒。

  望后世蜀山弟子,持紫霞剑,怀赤子心,以剑卫道,以霞护生,使《紫霞剑心诀》之光辉,与蜀山同存,与天地同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