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郡,匡琦城。
陈瑀风尘仆仆而来。
见一直在北方的族叔忽然来到匡琦城,陈登大感意外,遂问缘由。
“自袁公卸任让位后,我本在渤海与袁公闲居。年初左将军起兵七路南征曹操,袁公认为此乃报仇的天赐良机,遂许我信物,让我入汝南游说袁氏门生故吏及汝南黄巾余部响应左将军。”
“我亦认为,机不可失。眼下曹操已经亲自入邺城督战,许都正是空虚之时,若此时在汝南举兵,曹操回军则失河北之地,不回军则许都有失。”
陈瑀语气激动,眼中满是对功名的向往,将前因后果向陈登述说。
自官渡大胜后,汝南的反曹势力虽然安分守己,但这是迫于曹操势大的自保自策。
而今,刘备继承了袁绍余部起势于北方,不仅在去岁挡住了曹操五路北伐,今岁更是直接七路南征。
即便是在渤海闲居的袁绍也坐不住了。
袁绍四个儿子死了三个,只剩下幼子袁买在涿县,原本对袁尚的偏爱也转移到了幼子袁买身上。
袁绍也明白。
若不能在刘备荡平诸雄的过程中立些大功劳,袁买今后也难登大雅之堂,故而袁绍寻来了同为三公之后的陈瑀。
陈瑀年轻的时候也曾是风云人物,后因被孙策击败而彻底失势,在袁绍麾下蹉跎七年也无建树,反而还见证了袁绍势力的衰亡刘备势力的崛起。
倘若就此空老于竹泉之下,陈瑀肯定是不甘心的。
于是陈瑀在听了袁绍的计划后,一拍即合,愿意入汝南游说袁氏门生故吏及汝南黄巾余部响应刘备。
陈瑀又恐独木难支,于是在去汝南的途中又折道先入广陵寻陈登,欲寻陈登相助。
“元龙,你昔日的判断很对。方今天下可称英雄者,唯有左将军。只可惜昔日我与令尊自视甚高,瞧不起左将军而不愿给予左将军最大的资助,以至于颓势至今,竟反不如糜子仲兄弟。”
陈瑀轻叹一声,语气中有懊恼,争来争去,没想到最后能成事的反而是当初瞧不上的刘备。
也幸亏陈登跟刘备关系好,否则陈瑀即便想趁机立功示好也无济于事。
片刻间,陈登也理清了陈瑀此番来广陵的意图,心头虽然很为刘备感到高兴,但陈登也明白在南方响应刘备并非易事。
即便成功了,曹操也会因为盛怒而讨伐汝南诸县,届时响应刘备的袁氏门生故吏及黄巾余部皆会受到屠戮。
思索良久,陈登道:“叔父若要去汝南,当思退路。倘若曹操驱兵讨伐,可率众南入荆州投奔刘表。左将军麾下诸葛亮、庞统及黄忠,与刘表关系匪浅。我料刘表定不会见危不救。”
陈瑀点头:“我亦是有此打算。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陈登,陈瑀又问:“元龙不准备起兵响应吗?去岁诸葛军师派遣了大量的义兵入青徐,兼之左将军也曾为徐州牧,徐州应有不少士民会支持左将军。元龙若是以左将军名义起兵,响应者必不会少。届时,曹操将四面皆敌,大势可定矣!”
陈登蹙眉道:“去岁我为了造势,谎称孙权屯兵江口有北上之意,曹操虽未明言,但对我已经起了疑心。之后又有昌豨反叛,曹操对徐州诸县疑心更重,就连徐州刺史袁涣也被更换成了曹操的亲信毛玠,下邳城亦有曹操的宗族大将夏侯廉镇守,这是防我之故。”
陈瑀吃了一惊,道:“君疑臣,则臣必死。曹操既有防元龙之意,定会寻机将元龙征调他处。若不趁着调令未至举兵响应,今后必为曹操所制啊!既如此,不如我叔侄一并起兵,倘若兵败,一并入荆州。”
陈登踱步沉思。
良久,陈登亦是眼神一狠,道:“既如此,叔父可先行前往汝南,我会在徐州制造举兵的机会。成与不成,就在今次。”
商议已定,陈登又给陈瑀配了数十死士同往汝南。
随后,陈登便唤来了二弟陈应,令陈应暗入东海国联络昌豨余部,诱昌豨余部南下为祸下邳。
昌豨在徐州多年,死士亦是不少。
于禁将昌豨斩杀后,不少死士都盼着为昌豨报仇又苦无机会。
陈登本就是湖海之士,也暗中庇护不少昌豨死士,故而陈应一入东海,很快就拉起了千余昌豨旧部,又沿途诈称声势要为昌豨复仇。
夏侯廉果然上当,亲引两千步骑围剿昌豨旧部,又将昌豨旧部一路追至海西。
就在夏侯廉准备将昌豨旧部一举剿灭时,陈登忽然引兵抵达,谎称听闻海西有贼寇作乱,故而引兵剿贼。
夏侯廉虽然怀疑去岁陈登暗助刘备,但也没想到陈登会忽然发动兵变。
猝不及防下,夏侯廉直接被陈登生擒。
“陈登,你果真要谋反吗?”
骤然被擒,夏侯廉又惊又怒,作为夏侯惇的弟弟,夏侯廉在曹营的地位也不低,否则也不会被曹操派驻到下邳提防徐州士民叛乱。
“司空果然对我起疑了。”陈登冷哼:“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司空已经对我起疑,我举兵自保亦是情理当中。”
夏侯廉大惊失色,眼下曹操军力几乎都在河北,陈登在这个时候举兵,徐州何人能挡?
“等等,陈太守,这其中定有误会!并非是司空疑你,实是有人谗言。你看我方才也没怀疑你有二心,才会被你生擒。只要你放我回去,我就当今日之事没发生过。我还会表奏你为徐州刺史,如何?”夏侯廉急中生智,忙对陈登好言相劝。
陈登嗤笑一声,冷眼盯着夏侯廉:“这等骗小孩的把戏,就在我面前别卖弄了。我既然决定举兵响应左将军,那必然是仔细权衡过利弊的。岂会因你一句戏言就改变主意?你一介武夫,又岂能懂得天下大势?”
夏侯廉见相劝不成,再次勃然大怒:“陈登,你可要想清楚后果!即便你响应刘备出兵,也最多让司空放弃河北之地。可你别忘了,司空若是要讨伐广陵,刘备可救不了你!”
陈瑀风尘仆仆而来。
见一直在北方的族叔忽然来到匡琦城,陈登大感意外,遂问缘由。
“自袁公卸任让位后,我本在渤海与袁公闲居。年初左将军起兵七路南征曹操,袁公认为此乃报仇的天赐良机,遂许我信物,让我入汝南游说袁氏门生故吏及汝南黄巾余部响应左将军。”
“我亦认为,机不可失。眼下曹操已经亲自入邺城督战,许都正是空虚之时,若此时在汝南举兵,曹操回军则失河北之地,不回军则许都有失。”
陈瑀语气激动,眼中满是对功名的向往,将前因后果向陈登述说。
自官渡大胜后,汝南的反曹势力虽然安分守己,但这是迫于曹操势大的自保自策。
而今,刘备继承了袁绍余部起势于北方,不仅在去岁挡住了曹操五路北伐,今岁更是直接七路南征。
即便是在渤海闲居的袁绍也坐不住了。
袁绍四个儿子死了三个,只剩下幼子袁买在涿县,原本对袁尚的偏爱也转移到了幼子袁买身上。
袁绍也明白。
若不能在刘备荡平诸雄的过程中立些大功劳,袁买今后也难登大雅之堂,故而袁绍寻来了同为三公之后的陈瑀。
陈瑀年轻的时候也曾是风云人物,后因被孙策击败而彻底失势,在袁绍麾下蹉跎七年也无建树,反而还见证了袁绍势力的衰亡刘备势力的崛起。
倘若就此空老于竹泉之下,陈瑀肯定是不甘心的。
于是陈瑀在听了袁绍的计划后,一拍即合,愿意入汝南游说袁氏门生故吏及汝南黄巾余部响应刘备。
陈瑀又恐独木难支,于是在去汝南的途中又折道先入广陵寻陈登,欲寻陈登相助。
“元龙,你昔日的判断很对。方今天下可称英雄者,唯有左将军。只可惜昔日我与令尊自视甚高,瞧不起左将军而不愿给予左将军最大的资助,以至于颓势至今,竟反不如糜子仲兄弟。”
陈瑀轻叹一声,语气中有懊恼,争来争去,没想到最后能成事的反而是当初瞧不上的刘备。
也幸亏陈登跟刘备关系好,否则陈瑀即便想趁机立功示好也无济于事。
片刻间,陈登也理清了陈瑀此番来广陵的意图,心头虽然很为刘备感到高兴,但陈登也明白在南方响应刘备并非易事。
即便成功了,曹操也会因为盛怒而讨伐汝南诸县,届时响应刘备的袁氏门生故吏及黄巾余部皆会受到屠戮。
思索良久,陈登道:“叔父若要去汝南,当思退路。倘若曹操驱兵讨伐,可率众南入荆州投奔刘表。左将军麾下诸葛亮、庞统及黄忠,与刘表关系匪浅。我料刘表定不会见危不救。”
陈瑀点头:“我亦是有此打算。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陈登,陈瑀又问:“元龙不准备起兵响应吗?去岁诸葛军师派遣了大量的义兵入青徐,兼之左将军也曾为徐州牧,徐州应有不少士民会支持左将军。元龙若是以左将军名义起兵,响应者必不会少。届时,曹操将四面皆敌,大势可定矣!”
陈登蹙眉道:“去岁我为了造势,谎称孙权屯兵江口有北上之意,曹操虽未明言,但对我已经起了疑心。之后又有昌豨反叛,曹操对徐州诸县疑心更重,就连徐州刺史袁涣也被更换成了曹操的亲信毛玠,下邳城亦有曹操的宗族大将夏侯廉镇守,这是防我之故。”
陈瑀吃了一惊,道:“君疑臣,则臣必死。曹操既有防元龙之意,定会寻机将元龙征调他处。若不趁着调令未至举兵响应,今后必为曹操所制啊!既如此,不如我叔侄一并起兵,倘若兵败,一并入荆州。”
陈登踱步沉思。
良久,陈登亦是眼神一狠,道:“既如此,叔父可先行前往汝南,我会在徐州制造举兵的机会。成与不成,就在今次。”
商议已定,陈登又给陈瑀配了数十死士同往汝南。
随后,陈登便唤来了二弟陈应,令陈应暗入东海国联络昌豨余部,诱昌豨余部南下为祸下邳。
昌豨在徐州多年,死士亦是不少。
于禁将昌豨斩杀后,不少死士都盼着为昌豨报仇又苦无机会。
陈登本就是湖海之士,也暗中庇护不少昌豨死士,故而陈应一入东海,很快就拉起了千余昌豨旧部,又沿途诈称声势要为昌豨复仇。
夏侯廉果然上当,亲引两千步骑围剿昌豨旧部,又将昌豨旧部一路追至海西。
就在夏侯廉准备将昌豨旧部一举剿灭时,陈登忽然引兵抵达,谎称听闻海西有贼寇作乱,故而引兵剿贼。
夏侯廉虽然怀疑去岁陈登暗助刘备,但也没想到陈登会忽然发动兵变。
猝不及防下,夏侯廉直接被陈登生擒。
“陈登,你果真要谋反吗?”
骤然被擒,夏侯廉又惊又怒,作为夏侯惇的弟弟,夏侯廉在曹营的地位也不低,否则也不会被曹操派驻到下邳提防徐州士民叛乱。
“司空果然对我起疑了。”陈登冷哼:“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司空已经对我起疑,我举兵自保亦是情理当中。”
夏侯廉大惊失色,眼下曹操军力几乎都在河北,陈登在这个时候举兵,徐州何人能挡?
“等等,陈太守,这其中定有误会!并非是司空疑你,实是有人谗言。你看我方才也没怀疑你有二心,才会被你生擒。只要你放我回去,我就当今日之事没发生过。我还会表奏你为徐州刺史,如何?”夏侯廉急中生智,忙对陈登好言相劝。
陈登嗤笑一声,冷眼盯着夏侯廉:“这等骗小孩的把戏,就在我面前别卖弄了。我既然决定举兵响应左将军,那必然是仔细权衡过利弊的。岂会因你一句戏言就改变主意?你一介武夫,又岂能懂得天下大势?”
夏侯廉见相劝不成,再次勃然大怒:“陈登,你可要想清楚后果!即便你响应刘备出兵,也最多让司空放弃河北之地。可你别忘了,司空若是要讨伐广陵,刘备可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