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诸葛亮庞统合谋,力劝刘备决战邺城(2更)-《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曹操所言虽然都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但刘备想的却是:只要我抢了曹操的钱粮,即便耽误了春耕也不会闹饥荒,有了曹操的钱粮当军费,我都能直接免税三年!

  见刘备执意不肯相让,曹操也是怒火上头:“玄德,当真要与孤在此死战?”

  然而曹操越是发怒,刘备越是坚定要将曹操滞留的念头,道:“要战便战,我又岂会惧你?”

  曹操无奈,只能退回邺城。

  刘备不肯罢兵,曹操也难以将掠夺的钱粮都运回兖州;而曹操也不肯将到手的钱粮拱手相让,曹操赌刘备也是在强撑。

  一时之间,双方再次僵持。

  而事实上,刘备的确也在强撑。

  曹操抢了大量钱粮囤积在邺城,真要不顾一切的死守,在邺城死守一年都没问题,而刘备则不具备围一年邺城的钱粮。

  时间久了,刘备就只能粮尽退兵,不过这是两败俱伤的方式,跟在肥乡与刘备决战对峙没什么区别。

  未等曹操及其谋士想出对策,庞统则是给刘备献了条毒计:“在邺城城外挖掘濠堑,周围四十里,深、宽各二丈,引漳水灌城。”

  刘备吃了一惊:“邺城尚有大量无辜士民,若是引漳水灌城,我在河北将失民心矣。”

  田丰也被庞统的毒计吓了一跳:“万万不可!若引漳水灌城,曹操囤积在邺城的粮草也会被大水淹没,届时河北将会饿殍遍野,此等毒计万万不可行。”

  徐庶则是深深的看着庞统,没有开口。

  以徐庶对庞统的了解,庞统虽然喜欢奇计但也会以士民为重,似这般毒计也不是庞统的用兵风格。

  庞统却是笑道:“非也。挖掘濠堑是为了引漳水,引漳水既可灌城,亦可灌田。只要主公不下达最后的灌城军令,焉知主公是为了灌城还是为了灌田?眼下春耕将近,若大军及役夫都只在邺城外消耗时光,委实不美,正好让众人去挖掘濠堑,以利春耕。”

  话音一落,徐庶抚掌而赞:“庞抚军此计甚妙。曹操一向多疑,又曾水淹下邳,若见主公派人在城外挖掘濠堑,定会以为主公是想引漳水灌城。他若不想步吕布后尘,就只能向主公妥协!”

  田丰此刻也听明白了庞统的用意,看向庞统的眼神也多了几分钦佩。

  刘备见庞统不是真的要水淹邺城,也松了口气,道:“此举或可让曹操生疑,但瞒不过曹操左右谋士。”

  庞统不以为意:“瞒不过也无妨。若统料得不差,孔明也在来邺城的路上了。等孔明一来,也无需再用这等疑兵之计了。”

  为南征曹操,刘备几乎将全部的军力财力都压上了,若不能得到足够的利益,刘备即便击退了曹操也是输家。

  这一点,庞统明白,诸葛亮同样明白。

  故而在夏侯渊等人撤回东武阳以防诸葛亮南下兖州时,诸葛亮当机立断只以小股兵力跟着去东武阳虚张声势,暗中则引大军急赴邺城。

  随着刘备派遣军士和役夫去挖掘濠堑,佯装要引漳水灌城,城内的曹操果然起了疑心。

  若真让刘备引漳水灌城,邺城囤积的粮草都得报废,没了粮草,邺城城池再坚固也只是一座孤城。

  “刘备匹夫,怎敢用此毒计!”

  下意识的,曹操想到了水淹下邳时刘备也在场,认为刘备这是在效仿昔日之举。

  “以刘备为人,应不会用此毒计,应是在用疑兵之计。”荀攸凝声断言,又道:“既用疑兵,必有图谋。明公应继续与刘备谈判。”

  被刘备一路死咬,曹操亦是心头有气:“孤倒是想跟刘备谈判,但刘备不仅想要城池人口,还想要孤的钱粮,孤岂能给他?”

  涉及钱粮,荀攸亦不好替曹操决断,也不能真让曹操将钱粮送给刘备。

  又焉知得了钱粮的刘备,不会继续南下兖州?打仗消耗的就是钱粮,只要有钱粮就能一直向前推进。

  堂下的曹仁等将则已经按捺不住怒火,纷纷请战要出城与刘备厮杀,这种为了顾全大局一退再退的打法,让曹仁等将十分憋屈。

  “都是迂腐之言,我等既与刘备军力相仿,那就与刘备决一死战。只要赢了刘备,整个河北唾手可得!不论是汝南袁氏旧部还是徐州陈登,都只是疥藓之患,只要刘表和孙权不对许都用兵,都不足为虑。若是就此退去,不仅河北之地不属于明公,刘表孙权亦会以为明公软弱可欺。”

  曹仁语气激烈,坚决要战。

  其余如曹洪、李典、张辽等将,也纷纷请战。

  而贾诩、郭嘉等文士则是与荀攸一样,希望曹操谨慎为主。

  冒着后方不稳的风险跟刘备决战,一旦刘表或孙权奇袭许都,后果不堪设想。

  战或不战,曹操再次陷入两难抉择。

  还未等曹操下定决心,诸葛亮的到来,再次改变了双方的局势。

  “亮已派人传书江东,请家兄诸葛瑾游说孙权发兵许都;又派人传讯襄阳蒯祺,请其游说刘表发兵许都。主公可在邺城,与曹操决高下分生死,勿要使其返回许都。”诸葛亮一锤定音,直接将曹刘争锋推到了最高层次。

  刘备不由吃惊:“孔明尚有兄长在江东?我怎从未听孔明提及?”

  诸葛亮不假思索:“亮一直都知道家兄避祸江东,但不知兄长具体在何处。先前去徐州遇上元龙,才自元龙口中得知孙权已征辟家兄为长史。”

  刘备心有犹豫:“可我军粮草不如曹操,若是决战,未必能持久。士元虽献策水淹邺城,但我认为此举有伤人和,故而不愿。军师欲与曹操决高下,可有破城良策?”

  诸葛亮目光灼灼:“不用破城,直接在邺城南修筑营垒,断曹操归路,曹操若不想困死在邺城,只能主动出城与主公决战。”

  转头又看向庞统,诸葛亮眼中有询问之意:“士元所献水淹邺城之计,应也是让曹操生疑而无法果断抉择,不知亮猜得可对?”

  庞统大笑:“看来孔明与统,不谋而合了。方今天下,能与主公为敌者,唯有曹操。余者碌碌之辈不足为虑。我等又岂能让曹操安然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