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苏浩,你太放肆了!-《重生火红时代,狩猎58》

  机械厂的这次周年厂庆,很是丰富多彩。

  除了一上来那些无聊的领导讲话,接下来的“节目”,那是一个比一个精彩。

  苏浩讲解、问答之后,便是集体、个人先进的表彰,然后是歌舞表演。

  尤其是歌舞表演,也算是厂庆仅次于聚餐的重头戏。

  说后世智能手机时代,人人都会跳一段,唱一首,不为过;但这个时期,人们的表演才能并不比后世差多少。

  表演会上,节目丰富多彩。

  有歌有舞,有相声,有京剧,有天津快板、京韵大鼓……还有一种叫做“三句半”的表演形式。

  这种表演形式很有特点。

  四个人手拿锣鼓小镲等打击乐器进行表演,说一句敲一下。前面三句是完整的话,铺陈描述,最后一句只有半句话,一个字到四个字不等。

  但这半句话,要是前面三句的总结,最好还得有转折、搞笑。

  这次表演中就有这么几段三句半,让苏浩记住了:“工作都干完,热了一身汗,想去洗个澡,没澡票!

  食堂品种全,环境也不赖,饭菜还便宜,土豆开会!”

  不过,大多数的节目,都没有太多的新鲜感——收音机里经常播,一有歌舞晚会就经常表演。

  人人都会唱,但又百唱不厌。

  比如什么战争时期的歌曲“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等等。

  有独唱,更多的是合唱。

  独唱有伴奏,合唱还有指挥。

  采购科也没有放过苏浩,让苏浩上台表演。

  苏浩本来想唱一首来自后世的歌,再次震惊他们一下的,可想想还是算了。他在介绍电动制砖机时,已经出尽了风头,已经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再来上一段“铁血丹心”,或者是刀郎的什么歌,那就太惊艳了。

  更主要的,这个时期唱什么歌,那也是有说法的。

  他要是来一首“罗刹海市”,或者是“不做大哥好多年”,还真有可能会遭到批判,会问他讥讽谁?

  会说他思想颓废!

  唱了一首“游击队之歌”,算是交了差。

  不过,还是引来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还是看到了

  倒也不是苏浩的歌唱得多好,但架不住形象好啊!

  高个头,浓眉大眼的,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标准。

  职工聚餐开始。

  这是厂庆的重头戏。

  种花家人讲究“民以食为天”,生了孩子要吃一顿,男女结婚要吃一顿,过生日要吃一顿,朋友聚会要吃一顿,家里老人没了还要吃一顿……名目太多了。

  厂庆,当然要吃一顿。

  这也是莫书记、崔厂长不管别的,对能不能弄到肉,很是关心的原因。

  “得民心者吃喝始”嘛!

  机械厂总共有将近7000干部职工,一个食堂是放不下的。因此,4个食堂现在是火力全开。

  每个食堂要供将近2000人聚餐,那就是200桌!

  小一点的四食堂,甚至都把桌子摆到外面去了。

  苏浩被邀请到了一食堂领导那一桌。

  而且是和郑部长所在的那桌。

  “菜有十盘,没肉不算!”

  苏浩给机械厂弄到了足够的肉,有猪肉,有鱼肉,还有熊肉。也让桌上的菜变得丰富起来,色香味俱全了起来。

  十个人的桌子,上了十二道菜。

  有东坡肘子,有梅菜扣肉,有四喜丸子,有三四斤重的一个红烧鱼段,还有一大盘子蜜汁熊肉。

  这是硬菜!

  其它的还有肉炒木耳、肉炒蘑菇、尖椒肉片、红烧茄子、豆腐汤等等。

  算得上是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了。

  这个时候讲究平等,干部也不能搞特殊化。平时偷偷地吃个小灶,也就算了,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干部桌上的菜那绝对要和职工桌上的一样。

  但天下的事儿就没有绝对的。

  像苏浩做的这桌,所有的肉都用的是那头“猪王”身上的肉做成。

  别的桌上,也有,比如梅菜扣肉,四个食堂800余桌,都是用的猪王的香肉。但东坡肘子,那就只有3桌上是猪王的肘子了。

  那猪王只有3条腿。

  “猪兄,六七千人争吃你的肉,几年甚至几十年后都能回忆起来,会说一声你的肉‘太特么香了’!

  这一辈子就没吃过那么香的肉!

  你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苏浩看着桌上那一个心肝肺下水拼盘,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想着猪王那“传奇”的一生,默默说着。

  “小苏啊,你什么毕业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毕副部长嘴里嚼着一个四喜丸子,有点含糊不清地问着。

  “嘿,人家都说了,高小毕业嘛!”

  一边,郑部长替苏浩回答。

  显然他不明白,毕副部长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问出这个问题。

  苏浩明白:“这老东西,看来是盯上我了,要从我这里寻找突破口,下蛆啊!”也立刻警觉。

  这个桌上,有一机部的三位正副部长,机械厂的五位主要领导——莫书记、崔厂长、杨副厂长、张副厂长和洪处长。

  加上李怀德、高东升、苏浩!

  还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作陪!

  共计12人。

  他知道,毕副部长是张副厂长的老上级。

  也许自己伙同杨光林、李怀德一起给张副厂长挖坑的事儿,在推出那台制砖机的时候,张副厂长还没来得及和他说。

  但歌舞演出的时候,那张副厂长肯定和毕副部长说了。

  二人坐在那里嘀咕,苏浩看到了。

  “高小毕业,能将那么高深的技术问题,讲得清清楚楚,小苏同志不简单呢!”

  毕副部长嘴里说着,又是夹起了一个四喜丸子塞入了嘴中。

  看来这位,爱吃丸子。

  “嗯!”

  苏浩没有谦虚,而是点点头,“我一岁会背唐诗三百首;两岁会背唐宋八大家的全部散文;五岁的时候,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倒背如流!

  我这人,就是记性好。

  连我那牺牲了的老爹,都说我是天才、神童!”

  “嗯?”

  苏浩此话一出,立刻几乎在桌的所有人,都是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苏浩。

  他们不明白,苏浩为什么会如此硬刚毕副部长?

  “也是啊。”

  再仔细一想,觉得人家毕副部长眼里不揉沙子,这话问的,那是怀疑什么了。有点直击苏浩要害、甚至是他们这个“科研小组”要害的意思!

  就杨光林、李东升那样?能搞出一台国内领先的电动制砖机来?

  还是具备两种高压系统的。

  还有这苏浩,小学毕业,就能把这台电动制砖机,包括后面的四种技术原理,甚至是未来的行业趋势,讲得那么清楚?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只有洪处长在一旁很是理解地点点头,“属驴的,说变脸就变脸,像苏大驴!”

  “呵呵,天才,神童?这世界上有那玩意儿吗?”

  那毕副部长听了,差点被刚刚吃进嘴里的那个四喜丸子给噎住,看着苏浩,“那你就给背一个?”语气并不善。

  他也听得出苏浩是在拿他开涮。

  并没有认真回答他的问题。

  “背一个吧,苏浩同志,让领导看看,你是不是在吹牛皮!”

  一旁,张副厂长也说着。

  不主持厂庆工作了,他还是机械厂的副厂长,所以也就坐在了这桌上。看到苏浩在硬刚他的老领导,当然不高兴,当然要出面。

  “背一个?”

  苏浩故作惊诧,“我给毕副部长唱一个算了,以助毕副部长的酒兴。要是嫌我唱的不好听,劳烦张副部长给找个漂亮点、能歌善舞的女同志。

  给毕副部长连唱带舞,岂不更好?”

  “苏浩,你太放肆了!”

  忽地,那毕副部长“砰”的一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