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是在后宫里的勾心斗角中艰难求生,为自己杀出了一条活路来的,怎会看不懂那一点小手段?
不过是一颗心长偏了,才顺水推舟装作没看见,默认了她们背后的小动作而已。
这一份明目张胆的偏心,为了谁不言而喻。
恐怕无人会将此等偏爱联想到荣妃头上去。
这样想着,太后便真的看着裴玄清叹了一口气:“皇帝既如此说,哀家也便不再推诿了。”
“今日之事,但凡需哀家配合的,哀家皆已照做,日后皇权重归皇帝之手,再无束缚,哀家也算不负你父皇所托。”
“现今,哀家尚存于世,亦仅存那一丝私心,方不得已以此为筹码筹谋,皇帝……若为此对哀家心生不满,哀家亦无言以对。”
“只望哀家百年之后,九泉之下面见你父皇时,他不会怪我不够果决,至于江氏族人……”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摇了摇头:“罢了……罢了……”
裴玄清神情依旧淡漠,默了片刻,还是出声宽慰道:“母后要保全江氏,也是为了儿臣名声考量,儿臣自然明白母后苦心。”
“父皇毕生所愿,如今由母后与儿臣将其实现,想来他老人家九泉之下,亦可安心了。”
早在林婉宁还未归宫前,太后与他说起大皇子样貌有异,对其身世有所怀疑时,他便立刻令暗卫阁去查。
真相查明那一日,母子二人便已策划了今日之局。
太后以江氏族人罪行延迟至她身死之后再发落为条件,承诺会全力配合裴玄清清剿世家最后一族钱氏,完成多年以来皇室的宏图大业。
裴玄清当然也明白,若在此时处置江氏,虽说从为君之道出发,也并无不可。
但难免还是会被天下人诟病,说一句堂堂天子,不尊孝道,毫无仁善之心,对外祖家也能如此心狠手辣。
毕竟有太后的养育之恩在,就算顾及与太后的母子之情,顾及太后对他夺嫡之路的扶持之恩,也该将此事拖个至少一年半载的再拿出来谈。
所以他没理由不答应。
但他生来也不是如此心软,不顾全大局之人,趁太后提条件的机遇,他也同样为自己算计了多年执念。
太后闭着眼睛偏开了头。
今夜之后,得了这句江氏不在自己有生之年覆灭,她算是暂时为解救家族出了一丝力的。
她以为自己会庆幸,会开心,会松一口气,念一句未曾愧对列祖列宗。
可眼下,对裴玄清这样丝毫不出所料的回答,她却是内心毫无波澜。
就连这些时日因江氏谋逆一事产生的沉重担忧之感,都未曾消退一分。
她抬眼,看着面前矜贵沉稳的帝王,不知怎的,忽然想起很久之前,她还是皇后,他还是三皇子时的一件往事。
那日,是她第一次提及以姻亲招揽权势,换取利益,为他们的将来,争取最优的势力。
那日的裴玄清,也是第一次,或者说,是唯一一次,向她坦诚了自己的心意。
他说,他已心属一人,且非她不娶。
他说,他不愿将自己的婚事作为夺嫡之争的交易物,也不愿与旁的女子共度余生,生儿育女。
他说,他只要那个女子,无论那女子是何身份,是哪家大人的千金。
哪怕她母家出身不高,哪怕她母家不是自己这一脉党派,哪怕于大计无益,都无妨。
他可以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努力,去争取那女子母家的认可,去争取他们一直谋划的权势地位,平安富贵。
只求这一件事,让他任性一次。
君王有情乃是大忌!
她听闻这一番话,便知他已情根深种,难以自拔,自是气愤不已,当即便将他狠狠斥责一番,罚他在雪地里跪了一夜。
当时的气恼做不得假,若是这个倾注了她全部心血与赌注的唯一希望,就在夺嫡之路上输在情之一字。
那他们会是多么可怕的结局,她根本不敢想。
所以,她怎能容许他犯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错?
可那夜,临窗看着那个还未长成,甚至养了许久,还是瘦削的身影,浑身都落了雪,却依旧跪的笔直。
那副倔强又可怜的样子,还是让她忍不住心软了。
这孩子吃了太多苦。
从前他有生母,她无法插手,如今,她是他的母后,怎能不心疼他?
罢了……
不过一个小小女子,他既喜欢,寻个机会纳进宫来做个妃妾便是,有她看着,能翻出什么浪?
她叫人暗中去查寻了他所描述的那小女子,未成想,竟是她熟识之人,亦是他万万碰不得之人。
她还记得,将婉儿身世告知他时,无需她多言分析利弊,在雪地跪了一夜都未曾屈服的少年,如遭雷击般愣在当场。
在强撑着听她又劝慰了几句莫生执念之后,他转身离开时,尽管被富康扶着,出殿门那刻,还是险些栽倒在地。
最终,他还是屈服于她苦口婆心的劝导,屈服于命运,屈服于局势,与钱伯庸许了后位换取支持,才堪堪在朝中崭露头角。
也是因着那日的情景,令她这么多年都觉得,他还是那个永远也得不到饴糖的小小少年。
所以,后来选秀他指了林氏,对林氏毫无顾忌的偏宠,她都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插手。
只当是圆了那日跪在雪地里孩子的梦,只当是补偿他幼年缺失的那一份任性。
可如今呢?
在林氏“死”过一次,他差点就跟着去了之后。
在她以江氏族人与他周旋,他却以继后人选不受任何人,任何缘由干涉为条件与她交易的时候。
她好像终于敢确定……
一直以来那颗怀疑的种子,早已在心底长成参天大树。
窗外明月高悬,裴玄清微抬头瞧着,眸中冷寂覆上一丝柔情与急切。
子时已过,婉儿应是睡下了,他不在她身边,不知她睡的可否安稳?
他默默收回目光,起身微颔首:“夜色已深,母后劳碌一日,应当早些歇息,儿臣便不再搅扰,先告退了。”
“清儿。”
太后淡淡开口:“哀家问你,当初赵府那场大火,确定无人生还吗?”
喜欢陛下独宠
不过是一颗心长偏了,才顺水推舟装作没看见,默认了她们背后的小动作而已。
这一份明目张胆的偏心,为了谁不言而喻。
恐怕无人会将此等偏爱联想到荣妃头上去。
这样想着,太后便真的看着裴玄清叹了一口气:“皇帝既如此说,哀家也便不再推诿了。”
“今日之事,但凡需哀家配合的,哀家皆已照做,日后皇权重归皇帝之手,再无束缚,哀家也算不负你父皇所托。”
“现今,哀家尚存于世,亦仅存那一丝私心,方不得已以此为筹码筹谋,皇帝……若为此对哀家心生不满,哀家亦无言以对。”
“只望哀家百年之后,九泉之下面见你父皇时,他不会怪我不够果决,至于江氏族人……”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摇了摇头:“罢了……罢了……”
裴玄清神情依旧淡漠,默了片刻,还是出声宽慰道:“母后要保全江氏,也是为了儿臣名声考量,儿臣自然明白母后苦心。”
“父皇毕生所愿,如今由母后与儿臣将其实现,想来他老人家九泉之下,亦可安心了。”
早在林婉宁还未归宫前,太后与他说起大皇子样貌有异,对其身世有所怀疑时,他便立刻令暗卫阁去查。
真相查明那一日,母子二人便已策划了今日之局。
太后以江氏族人罪行延迟至她身死之后再发落为条件,承诺会全力配合裴玄清清剿世家最后一族钱氏,完成多年以来皇室的宏图大业。
裴玄清当然也明白,若在此时处置江氏,虽说从为君之道出发,也并无不可。
但难免还是会被天下人诟病,说一句堂堂天子,不尊孝道,毫无仁善之心,对外祖家也能如此心狠手辣。
毕竟有太后的养育之恩在,就算顾及与太后的母子之情,顾及太后对他夺嫡之路的扶持之恩,也该将此事拖个至少一年半载的再拿出来谈。
所以他没理由不答应。
但他生来也不是如此心软,不顾全大局之人,趁太后提条件的机遇,他也同样为自己算计了多年执念。
太后闭着眼睛偏开了头。
今夜之后,得了这句江氏不在自己有生之年覆灭,她算是暂时为解救家族出了一丝力的。
她以为自己会庆幸,会开心,会松一口气,念一句未曾愧对列祖列宗。
可眼下,对裴玄清这样丝毫不出所料的回答,她却是内心毫无波澜。
就连这些时日因江氏谋逆一事产生的沉重担忧之感,都未曾消退一分。
她抬眼,看着面前矜贵沉稳的帝王,不知怎的,忽然想起很久之前,她还是皇后,他还是三皇子时的一件往事。
那日,是她第一次提及以姻亲招揽权势,换取利益,为他们的将来,争取最优的势力。
那日的裴玄清,也是第一次,或者说,是唯一一次,向她坦诚了自己的心意。
他说,他已心属一人,且非她不娶。
他说,他不愿将自己的婚事作为夺嫡之争的交易物,也不愿与旁的女子共度余生,生儿育女。
他说,他只要那个女子,无论那女子是何身份,是哪家大人的千金。
哪怕她母家出身不高,哪怕她母家不是自己这一脉党派,哪怕于大计无益,都无妨。
他可以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努力,去争取那女子母家的认可,去争取他们一直谋划的权势地位,平安富贵。
只求这一件事,让他任性一次。
君王有情乃是大忌!
她听闻这一番话,便知他已情根深种,难以自拔,自是气愤不已,当即便将他狠狠斥责一番,罚他在雪地里跪了一夜。
当时的气恼做不得假,若是这个倾注了她全部心血与赌注的唯一希望,就在夺嫡之路上输在情之一字。
那他们会是多么可怕的结局,她根本不敢想。
所以,她怎能容许他犯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错?
可那夜,临窗看着那个还未长成,甚至养了许久,还是瘦削的身影,浑身都落了雪,却依旧跪的笔直。
那副倔强又可怜的样子,还是让她忍不住心软了。
这孩子吃了太多苦。
从前他有生母,她无法插手,如今,她是他的母后,怎能不心疼他?
罢了……
不过一个小小女子,他既喜欢,寻个机会纳进宫来做个妃妾便是,有她看着,能翻出什么浪?
她叫人暗中去查寻了他所描述的那小女子,未成想,竟是她熟识之人,亦是他万万碰不得之人。
她还记得,将婉儿身世告知他时,无需她多言分析利弊,在雪地跪了一夜都未曾屈服的少年,如遭雷击般愣在当场。
在强撑着听她又劝慰了几句莫生执念之后,他转身离开时,尽管被富康扶着,出殿门那刻,还是险些栽倒在地。
最终,他还是屈服于她苦口婆心的劝导,屈服于命运,屈服于局势,与钱伯庸许了后位换取支持,才堪堪在朝中崭露头角。
也是因着那日的情景,令她这么多年都觉得,他还是那个永远也得不到饴糖的小小少年。
所以,后来选秀他指了林氏,对林氏毫无顾忌的偏宠,她都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插手。
只当是圆了那日跪在雪地里孩子的梦,只当是补偿他幼年缺失的那一份任性。
可如今呢?
在林氏“死”过一次,他差点就跟着去了之后。
在她以江氏族人与他周旋,他却以继后人选不受任何人,任何缘由干涉为条件与她交易的时候。
她好像终于敢确定……
一直以来那颗怀疑的种子,早已在心底长成参天大树。
窗外明月高悬,裴玄清微抬头瞧着,眸中冷寂覆上一丝柔情与急切。
子时已过,婉儿应是睡下了,他不在她身边,不知她睡的可否安稳?
他默默收回目光,起身微颔首:“夜色已深,母后劳碌一日,应当早些歇息,儿臣便不再搅扰,先告退了。”
“清儿。”
太后淡淡开口:“哀家问你,当初赵府那场大火,确定无人生还吗?”
喜欢陛下独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