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阳光正好。
一辆黑色的小米su7 ultra,平稳地停在了路边。
这里是城南一条不算宽阔的马路,道路两旁划出的停车位被塞得满满当当,各种品牌的车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一起,中间只留出一条勉强能错车的通道。
驾驶位上,张志远熄了火,转过头,脸上带着一种憋不住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意。
“张律,地方到了。”
张伟面无表情地解开安全带,推开车门。
“祝张律此行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一举拿下这位林老师!”张志远探出头,语气诚恳,眼神却出卖了他。
张伟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衣领,回头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给你三秒钟,从我眼前消失。”
“得嘞!”
张志远一脚油门,黑色的su7瞬间汇入车流,溜得比兔子还快,只留下一串被风吹散的轻笑。
张伟无奈地摇了摇头。
老妈的最终通牒,比终审判决还让人头皮发麻。
他理了理衣服,看着眼前这家名为“静心阁”的茶餐。
良久,做足了心理准备之后,他推开茶餐厅厚重的木门。
老妈发来的照片上,女孩叫林清雪,城南中学的语文老师,笑容很干净。
张伟一眼就看到了她。
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正低头看着一本书。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她身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很安静。
张伟定了定神,走了过去。
“你好,林老师,我是张伟。”
她闻声抬头,那双照片上就很干净的眼睛,此刻带上了几分真实的灵动。
她合上书,站起身,对他笑了笑。
“你好,张律师,请坐。”
声音也和人一样,清清爽爽的。
经典的相亲桥段开始了。
自我介绍,交换信息,礼貌而疏远地互相试探。
张伟发现自已完全无法进入状态。
他的大脑还停留在几个小时前的法庭上,习惯性地分析着对方的每一句话,寻找逻辑漏洞,构建反驳观点。
她说:“我平时喜欢看看书,散散步,比较宅。”
张伟的大脑自动翻译:证人陈述其社会活动范围较小,社会关系相对简单,有利于背景调查。
她说:“我不太会做饭,但很喜欢尝试各种好吃的。”
他的大脑:当事人对美食有明确的偏好,但缺乏实践能力,消费习惯偏向于外部服务。
……职业病晚期,没救了。
张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普洱,试图用茶水的温度,将自已从“张律师”模式里烫出来。
“张律师平时工作一定很忙吧?”她主动打破了有些尴尬的沉默,给他续上茶水。
她的手指很白,很长,握着紫砂壶的姿势很稳。
“还好。”张伟放下茶杯,“叫我张伟就行。”
“好,张伟。”她从善如流,然后歪了歪头,好奇地问,“我听说,你们律师在法庭上,是不是都特别……能说会道?”
“算是一种职业技能。”张伟尽量让自已的回答听起来不那么像在做结案陈词。
她笑了,眼角弯了起来。
“我有点能体会。”
“哦?”
“我教初三语文,”她拿起一块凤爪,小口地吃着,姿态很优雅,“我们班有个男生,特别调皮,但就是个小话痨,逻辑还特好。上次写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他洋洋洒洒写了八百字,论证当一个‘家庭主夫’的十大好处。”
这勾起了张伟些许的兴趣。
“比如?”
“比如,他说,‘家庭主夫’可以有效降低家庭内部矛盾的沟通成本,将情感维系转化为可量化的KPI进行管理。再比如,他说,‘家庭主夫’掌握了家庭的饮食大权,能从源头上把控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是家庭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她学着那孩子的语气,一本正经,自已说着说着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我当时看着那篇作文,都不知道是该给他高分,还是该请他家长了。”
张伟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
这孩子……是个天才,这不就是把公司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逻辑,应用到家庭关系里了吗?
“后来呢?”他追问。
“后来,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聊了一个下午。”她夹起一个虾饺,放进张伟的餐盘里,“我没批评他,就顺着他的逻辑问他,作为家庭的CEO,他要如何进行财务规划?如何处理‘员工’,也就是他未来的妻子的职业倦怠期?如何应对‘竞争对手’,比如别人家的老公带来的压力?”
张伟愣住了。
“我把他问懵了。”林清雪的脸上,闪过一丝小小的得意。
“他最后挠着头说,‘老师,我错了,当家庭主夫太难了,我还是去考政法大学,以后当律师吧’。”
张伟没忍住,笑出了声。
这姑娘,有点意思。
她没有用老师的权威去压制,而是进入了那个孩子的逻辑框架,然后用更复杂的逻辑击败了他。
这不就是……庭审辩论吗?
只不过,她的战场是三尺讲台,武器是耐心和智慧。
接下来的时间,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张伟发现自已真的成了一个听客。
她讲她如何带着学生们排练话剧,为了一个道具跑遍了半个城。
她讲她如何“破获”了一起班级里的“零食失窃案”,最后发现是只流浪猫干的,全班同学还给那只猫凑钱买了猫粮,建了个猫窝。
她的世界,和张伟的世界截然不同。
没有动辄几千万的合同,没有你死我活的对质,没有冰冷的法条和沉重的判决。
她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细碎的、温暖的、哭笑不得的烦恼和快乐。
像一幅色彩明亮的风俗画,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张伟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或者帮她把茶续上。
他紧绷的神经,竟然在这些琐碎的故事里,慢慢地松弛了下来。
原来,不谈案子,不谈输赢,只是这样安静地听一个人说话,感觉……也不赖。
“……所以后来,那个叫小军的孩子,就是那个想当‘家庭主夫’的,期中考试语文考了全班第一。他还给我写了张纸条,说他想通了,律师也得先会写作文才行。”
林清雪讲完最后一个故事,端起茶杯,满足地喝了一口。
她正准备说些什么。
突然。
她不说话了。
她的动作停在半空中,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
她整个人,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目光直直地,甚至有些失神地,望向了窗外。
一辆黑色的小米su7 ultra,平稳地停在了路边。
这里是城南一条不算宽阔的马路,道路两旁划出的停车位被塞得满满当当,各种品牌的车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一起,中间只留出一条勉强能错车的通道。
驾驶位上,张志远熄了火,转过头,脸上带着一种憋不住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意。
“张律,地方到了。”
张伟面无表情地解开安全带,推开车门。
“祝张律此行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一举拿下这位林老师!”张志远探出头,语气诚恳,眼神却出卖了他。
张伟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衣领,回头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给你三秒钟,从我眼前消失。”
“得嘞!”
张志远一脚油门,黑色的su7瞬间汇入车流,溜得比兔子还快,只留下一串被风吹散的轻笑。
张伟无奈地摇了摇头。
老妈的最终通牒,比终审判决还让人头皮发麻。
他理了理衣服,看着眼前这家名为“静心阁”的茶餐。
良久,做足了心理准备之后,他推开茶餐厅厚重的木门。
老妈发来的照片上,女孩叫林清雪,城南中学的语文老师,笑容很干净。
张伟一眼就看到了她。
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正低头看着一本书。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她身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很安静。
张伟定了定神,走了过去。
“你好,林老师,我是张伟。”
她闻声抬头,那双照片上就很干净的眼睛,此刻带上了几分真实的灵动。
她合上书,站起身,对他笑了笑。
“你好,张律师,请坐。”
声音也和人一样,清清爽爽的。
经典的相亲桥段开始了。
自我介绍,交换信息,礼貌而疏远地互相试探。
张伟发现自已完全无法进入状态。
他的大脑还停留在几个小时前的法庭上,习惯性地分析着对方的每一句话,寻找逻辑漏洞,构建反驳观点。
她说:“我平时喜欢看看书,散散步,比较宅。”
张伟的大脑自动翻译:证人陈述其社会活动范围较小,社会关系相对简单,有利于背景调查。
她说:“我不太会做饭,但很喜欢尝试各种好吃的。”
他的大脑:当事人对美食有明确的偏好,但缺乏实践能力,消费习惯偏向于外部服务。
……职业病晚期,没救了。
张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普洱,试图用茶水的温度,将自已从“张律师”模式里烫出来。
“张律师平时工作一定很忙吧?”她主动打破了有些尴尬的沉默,给他续上茶水。
她的手指很白,很长,握着紫砂壶的姿势很稳。
“还好。”张伟放下茶杯,“叫我张伟就行。”
“好,张伟。”她从善如流,然后歪了歪头,好奇地问,“我听说,你们律师在法庭上,是不是都特别……能说会道?”
“算是一种职业技能。”张伟尽量让自已的回答听起来不那么像在做结案陈词。
她笑了,眼角弯了起来。
“我有点能体会。”
“哦?”
“我教初三语文,”她拿起一块凤爪,小口地吃着,姿态很优雅,“我们班有个男生,特别调皮,但就是个小话痨,逻辑还特好。上次写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他洋洋洒洒写了八百字,论证当一个‘家庭主夫’的十大好处。”
这勾起了张伟些许的兴趣。
“比如?”
“比如,他说,‘家庭主夫’可以有效降低家庭内部矛盾的沟通成本,将情感维系转化为可量化的KPI进行管理。再比如,他说,‘家庭主夫’掌握了家庭的饮食大权,能从源头上把控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是家庭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她学着那孩子的语气,一本正经,自已说着说着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我当时看着那篇作文,都不知道是该给他高分,还是该请他家长了。”
张伟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
这孩子……是个天才,这不就是把公司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逻辑,应用到家庭关系里了吗?
“后来呢?”他追问。
“后来,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聊了一个下午。”她夹起一个虾饺,放进张伟的餐盘里,“我没批评他,就顺着他的逻辑问他,作为家庭的CEO,他要如何进行财务规划?如何处理‘员工’,也就是他未来的妻子的职业倦怠期?如何应对‘竞争对手’,比如别人家的老公带来的压力?”
张伟愣住了。
“我把他问懵了。”林清雪的脸上,闪过一丝小小的得意。
“他最后挠着头说,‘老师,我错了,当家庭主夫太难了,我还是去考政法大学,以后当律师吧’。”
张伟没忍住,笑出了声。
这姑娘,有点意思。
她没有用老师的权威去压制,而是进入了那个孩子的逻辑框架,然后用更复杂的逻辑击败了他。
这不就是……庭审辩论吗?
只不过,她的战场是三尺讲台,武器是耐心和智慧。
接下来的时间,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张伟发现自已真的成了一个听客。
她讲她如何带着学生们排练话剧,为了一个道具跑遍了半个城。
她讲她如何“破获”了一起班级里的“零食失窃案”,最后发现是只流浪猫干的,全班同学还给那只猫凑钱买了猫粮,建了个猫窝。
她的世界,和张伟的世界截然不同。
没有动辄几千万的合同,没有你死我活的对质,没有冰冷的法条和沉重的判决。
她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细碎的、温暖的、哭笑不得的烦恼和快乐。
像一幅色彩明亮的风俗画,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张伟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或者帮她把茶续上。
他紧绷的神经,竟然在这些琐碎的故事里,慢慢地松弛了下来。
原来,不谈案子,不谈输赢,只是这样安静地听一个人说话,感觉……也不赖。
“……所以后来,那个叫小军的孩子,就是那个想当‘家庭主夫’的,期中考试语文考了全班第一。他还给我写了张纸条,说他想通了,律师也得先会写作文才行。”
林清雪讲完最后一个故事,端起茶杯,满足地喝了一口。
她正准备说些什么。
突然。
她不说话了。
她的动作停在半空中,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
她整个人,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目光直直地,甚至有些失神地,望向了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