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下!”
那人说完,笑著朝赵德昭拱手,而后若无其事得走到柜檯后,將书册往上一放,“店家看看这几册,可能换多少钱”
原来是抄书卖钱啊!
赵德昭也不急著走了,他也想看看这几本书可以卖多少钱。
甄平见赵德昭停了脚步,心中嘆了一声,想著殿下又这样了,此前看朝食、柴碳、油盐酱醋等卖多少钱,现在又看起了书画多少钱,要不自己先给殿下打听一番,正理个册子出来,也好让殿下自己奔走,怪累的!
甄平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准备明日就开始打听正理。
“吕郎君又来了!”柜檯后的店家说著快速翻了一遍,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工工整整,也没有抄错的地方,没有沾到了墨跡的地方。
姓吕的男子安安静静得站在旁边,双手负在身后,挺有文人风骨,不过他身后的赵德昭却是看得清楚,这人手指蜷起,不停的摩挲著自己衣裳,看来心中也是紧张担忧的。
“这本《汉雋》厚一些,给个一百文吧,这几本薄一些的,看在你是老主顾的份上,一本三十文,一共两百文。”
“两百文是不是太少了”吕郎君说著將书册翻看,“您再看看,我写得同印得也差不了多少。”
“吕郎君,我知晓你字好,可毕竟是手抄书,这是店里规矩。”
“我上次来,也还多一些,这次怎么......”
“上次是上次,吕郎君,要不,您去其他书铺问问”
姓吕的男子脸上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荣六郎书铺在东京城有些名望,这里都只能给两百文,其他铺子,收不收都不一定了。
“好吧,那便两百文!”
赵德昭刚从太学出来,那里的学生和眼前这读书人简直天壤之別。
太学学生每年两贯的学费,之后可再没有別的费用了,每月还有八百文的餐费补贴,他们要做的就是安心读书。
可外头还有不计其数的寒门学子,他们要读书,书都不一定有,更多的是借別人的回来抄,抄多几份就拿来换钱买笔墨纸砚,还有多的得拿回家用作生活开支。
毕竟要养一个读书人,在古代可是一笔巨大费。
这人气度好,也不是那等不讲理的,赵德昭遇到了,就愿意帮他一把。
赵德昭从书铺里找到一本《汉雋》,“多少钱”
店家刚才就注意到赵德昭了,见他穿著不凡,身后僕从手上拿著几本书也是价钱不菲,忙笑著道:“这本《汉雋》两册,定价六百文。”
“六百文”赵德昭作出一副被嚇到了的神情,然后拿起柜檯上的手抄书册翻了翻,“一共一百六十二页,一页才十文钱,划算啊!”
说罢,赵德昭转头朝吕郎君道:“不如你卖给我吧,我给你五百文。”
店家的笑容当即就僵在脸上,訕訕道:“这位郎君莫要开玩笑,五百文可能买本印版的了。”
“这位郎君,你不必如此!”吕郎君也摇头道。
他是缺钱,但也不能把人当冤大头使,再说了,天上不会掉馅饼,自己又是这个身份,难说不是那边的人给自己下套。
“此言差矣,”赵德昭摇了摇头,“书不就是拿来看的难不成知识还会因为书是印版的还是手抄的而有所不同再说了,书铺卖六百文,我只给你五百文,我自己也省钱了,何乐而不为”
好像,也有道理。
“吕郎君,你可想清楚了,这人同你只做一次买卖,你今后的书,难不成不拿来我这儿卖了”
店家自然不愿意,吕郎君的手抄本他一百文收进来,可以四百文卖出去,转手就能赚三百文,比印版的有些书利还高些。
“做人得厚道啊!”赵德昭不咸不淡道。
“你这郎君好生没道理,不厚道的人是你,你怎的说起我来了!”店家气道。
“大胆!”甄平听了一耳朵,也觉得这店家欺人太甚,此时竟然还说自家殿下做人不厚道,天下可再没有比殿下还厚道的人了!
“別同他废话,给钱!”赵德昭说完,又指著甄平手中几本书道:“他手中这几本,你可有手抄的我一併买了,薄的我给三百文,厚的我给一贯。”
吕郎君还没来得及反应,手中就被塞了一个银角子,他暗自计较了一番,点头道:“这本诗集有现成的,其他得抄。”
“成,咱们找个地方慢慢说!”赵德昭示意甄平將刚才拿的书都放回去,拿著吕郎君的手抄本出了书铺。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气煞我也!还自詡是读书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斤斤计较,我看你们也考不上,呸!”
“他——”吕郎君听了这话也是气不过,咒別人考不上,不是断人前途,怎的如此恶毒。
“唉唉,理他作甚!”赵德昭一把把人拉了回来,“狗咬了你一口,难道你还咬回去不成”
话糙理不糙,吕郎君听了觉得是这个理,便也不再计较。
走了几步,正巧旁边有家食铺,赵德昭脚步一拐直接走了进去,“倒是有些饿了,边吃边聊!”
吕郎君有些侷促,他看著手中的钱,又仔细打量眼前的食铺,算著请人吃碗汤饼应当是够的,便也跟了进去。
赵德昭已经点了吃食,他是真饿了!
“刚才给你的银角子是一两,去掉今日抄本,还有五百钱就当是定金,你抄好后我再付给你余下的钱。”
赵德昭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读书人最是傲气,他怕自己態度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伤了人自尊就不好了。
“多谢!”吕郎君也不矫情,一两银子可买些米麵回去,还能再称几两肉给娘亲补身子,自己抄快些的话,这几个月的家用便有了,娘也不用那么辛苦做刺绣换钱。
想到自己的娘亲,吕郎君心中酸涩,对那人的恨意便又多了一分。
要不是他,他们母子又怎么会过得如此艰辛。
他一定要考上,给娘亲挣一个誥命回来!
吕郎君想著,不由又看向赵德昭,適才怀疑他是那边派来的,现在看著却是不像了,“还不知郎君贵姓,在下这书抄好了,怎么给你”
“你住在何处我派人去取就成!”赵德昭问道。
“大巷口,不过在下是赁的屋子,郎君怕是找不著。”吕郎君说道。
正说著话,赵德昭就见食铺中走来三个熟人,来人正巧也看见了他,脚步一转就朝他走来。
“真巧,殿下也在这里!”
那人说完,笑著朝赵德昭拱手,而后若无其事得走到柜檯后,將书册往上一放,“店家看看这几册,可能换多少钱”
原来是抄书卖钱啊!
赵德昭也不急著走了,他也想看看这几本书可以卖多少钱。
甄平见赵德昭停了脚步,心中嘆了一声,想著殿下又这样了,此前看朝食、柴碳、油盐酱醋等卖多少钱,现在又看起了书画多少钱,要不自己先给殿下打听一番,正理个册子出来,也好让殿下自己奔走,怪累的!
甄平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准备明日就开始打听正理。
“吕郎君又来了!”柜檯后的店家说著快速翻了一遍,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工工整整,也没有抄错的地方,没有沾到了墨跡的地方。
姓吕的男子安安静静得站在旁边,双手负在身后,挺有文人风骨,不过他身后的赵德昭却是看得清楚,这人手指蜷起,不停的摩挲著自己衣裳,看来心中也是紧张担忧的。
“这本《汉雋》厚一些,给个一百文吧,这几本薄一些的,看在你是老主顾的份上,一本三十文,一共两百文。”
“两百文是不是太少了”吕郎君说著將书册翻看,“您再看看,我写得同印得也差不了多少。”
“吕郎君,我知晓你字好,可毕竟是手抄书,这是店里规矩。”
“我上次来,也还多一些,这次怎么......”
“上次是上次,吕郎君,要不,您去其他书铺问问”
姓吕的男子脸上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荣六郎书铺在东京城有些名望,这里都只能给两百文,其他铺子,收不收都不一定了。
“好吧,那便两百文!”
赵德昭刚从太学出来,那里的学生和眼前这读书人简直天壤之別。
太学学生每年两贯的学费,之后可再没有別的费用了,每月还有八百文的餐费补贴,他们要做的就是安心读书。
可外头还有不计其数的寒门学子,他们要读书,书都不一定有,更多的是借別人的回来抄,抄多几份就拿来换钱买笔墨纸砚,还有多的得拿回家用作生活开支。
毕竟要养一个读书人,在古代可是一笔巨大费。
这人气度好,也不是那等不讲理的,赵德昭遇到了,就愿意帮他一把。
赵德昭从书铺里找到一本《汉雋》,“多少钱”
店家刚才就注意到赵德昭了,见他穿著不凡,身后僕从手上拿著几本书也是价钱不菲,忙笑著道:“这本《汉雋》两册,定价六百文。”
“六百文”赵德昭作出一副被嚇到了的神情,然后拿起柜檯上的手抄书册翻了翻,“一共一百六十二页,一页才十文钱,划算啊!”
说罢,赵德昭转头朝吕郎君道:“不如你卖给我吧,我给你五百文。”
店家的笑容当即就僵在脸上,訕訕道:“这位郎君莫要开玩笑,五百文可能买本印版的了。”
“这位郎君,你不必如此!”吕郎君也摇头道。
他是缺钱,但也不能把人当冤大头使,再说了,天上不会掉馅饼,自己又是这个身份,难说不是那边的人给自己下套。
“此言差矣,”赵德昭摇了摇头,“书不就是拿来看的难不成知识还会因为书是印版的还是手抄的而有所不同再说了,书铺卖六百文,我只给你五百文,我自己也省钱了,何乐而不为”
好像,也有道理。
“吕郎君,你可想清楚了,这人同你只做一次买卖,你今后的书,难不成不拿来我这儿卖了”
店家自然不愿意,吕郎君的手抄本他一百文收进来,可以四百文卖出去,转手就能赚三百文,比印版的有些书利还高些。
“做人得厚道啊!”赵德昭不咸不淡道。
“你这郎君好生没道理,不厚道的人是你,你怎的说起我来了!”店家气道。
“大胆!”甄平听了一耳朵,也觉得这店家欺人太甚,此时竟然还说自家殿下做人不厚道,天下可再没有比殿下还厚道的人了!
“別同他废话,给钱!”赵德昭说完,又指著甄平手中几本书道:“他手中这几本,你可有手抄的我一併买了,薄的我给三百文,厚的我给一贯。”
吕郎君还没来得及反应,手中就被塞了一个银角子,他暗自计较了一番,点头道:“这本诗集有现成的,其他得抄。”
“成,咱们找个地方慢慢说!”赵德昭示意甄平將刚才拿的书都放回去,拿著吕郎君的手抄本出了书铺。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气煞我也!还自詡是读书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斤斤计较,我看你们也考不上,呸!”
“他——”吕郎君听了这话也是气不过,咒別人考不上,不是断人前途,怎的如此恶毒。
“唉唉,理他作甚!”赵德昭一把把人拉了回来,“狗咬了你一口,难道你还咬回去不成”
话糙理不糙,吕郎君听了觉得是这个理,便也不再计较。
走了几步,正巧旁边有家食铺,赵德昭脚步一拐直接走了进去,“倒是有些饿了,边吃边聊!”
吕郎君有些侷促,他看著手中的钱,又仔细打量眼前的食铺,算著请人吃碗汤饼应当是够的,便也跟了进去。
赵德昭已经点了吃食,他是真饿了!
“刚才给你的银角子是一两,去掉今日抄本,还有五百钱就当是定金,你抄好后我再付给你余下的钱。”
赵德昭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读书人最是傲气,他怕自己態度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伤了人自尊就不好了。
“多谢!”吕郎君也不矫情,一两银子可买些米麵回去,还能再称几两肉给娘亲补身子,自己抄快些的话,这几个月的家用便有了,娘也不用那么辛苦做刺绣换钱。
想到自己的娘亲,吕郎君心中酸涩,对那人的恨意便又多了一分。
要不是他,他们母子又怎么会过得如此艰辛。
他一定要考上,给娘亲挣一个誥命回来!
吕郎君想著,不由又看向赵德昭,適才怀疑他是那边派来的,现在看著却是不像了,“还不知郎君贵姓,在下这书抄好了,怎么给你”
“你住在何处我派人去取就成!”赵德昭问道。
“大巷口,不过在下是赁的屋子,郎君怕是找不著。”吕郎君说道。
正说著话,赵德昭就见食铺中走来三个熟人,来人正巧也看见了他,脚步一转就朝他走来。
“真巧,殿下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