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居然还能这么玩玩弄於鼓掌之间
不需要时明过多解释,太子標跟老朱就都明白,时明所谓的增加新部门,就是专门研究农作物的部门。
就像如今的火器营设置的火器研究院,央行统领的宝钞提举司一样。真正实现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但事实上,他们其实都清楚,这两个地方的真正灵魂,其实就是时明,要是没有他给这两个部门出谋划策,那火药和火器的改善与提升,新款宝钞的面市,都不可能。
以前的宝钞提举司,虽然也有研究宝钞防偽之类的,但跟现在的宝钞提举司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不是他们的技术不行,其实工匠还是那些工匠,新款宝钞的许多技术性活计,都是他们完成的,时明只是提要求。
只不过以前的他们,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就像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日子是得过且过,过不下去,那就算述。
事实上,许多工匠家境贫寒,生活困苦,甚至一些连媳妇都娶不上。在后世,男人娶不上媳妇,还有可能是因为不想娶。但在这大明王朝,男人娶不上媳妇只有一个原因一一穷。
在这种自己的生活都没法正常过的情况下,还让他们给朝廷为爱发电,想什么美事,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时明出现后,不论是宝钞提举司,还是火器研究院,里面的工匠都是相当的积极,因为只要有本事,就不怕没有奖励。
如今的他们,已经通过获得的奖励,过上以往想都不敢想像的日子了。以前娶不上媳妇的人,
如今也已经娶上了。
而这一切变化,都来自时明这个人。
现在,他要大明增加一个新部门,肯定是想招揽些擅长研究农作物的能人,来研究並提高农作物的產量。
以前太子標跟老朱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说,整个大明王朝,就没多少官员想过这个问题当然,那些农民们肯定有想过如何增加自家田地產量,但他们能想到的办法,也就是增加一下土地肥力。
而时明的办法,则是培育更为优质的农作物种子。
大明其实是有农业部门的,或者说,从古自今,在这以农业为本的农业国度,朝廷就不可能没有农业部门。
从治粟內史到大农令,再到大司农,司农寺这些都说明了古代朝廷对农业生產的重视。
即便是现在的大明,虽然没有司农寺,但工部
甚至礼部还有劝农官,就是提醒农民该种田了,不要误了农时。但这些劝农官,大多只是搞搞形式。
身为农民,农忙时节到了,谁不想去种田啊!
不种田,一年都要饿肚子,那是会死人的。
而这些部门,就没有一个部门是专门研究农作物的。
因为农作物如何种植这种事,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当官的人去想,那些农民自己就会琢磨著怎么种更好。
老朱觉得,设置这样一个新部门,对朝廷而言,完全就是个负担,而且投入了,还不一定会有什么產出。
从古至今,也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会去搞这个。
所以,实在没有什么必要。
於是抠门的思想作票下,老朱本能地就出言拒绝。
但有系统在身的太子標,却是不动声色地询问起系统,“系统系统,后世朝廷有专门研究农作物的部门吗”
时明瞟了眼一脸淡定之色的太子標,默默在脑海里回復,“后世有农科院,有无数专家学者专门研究各种家作物,包括研究它们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习性,培育更优质的种子等等。”
顿下,时明继续回復,“甚至有位老人,研究出杂交水稻,让亩產两三石的稻子,达到惊人的亩產五石到八石这里用的是大明的『石』,换算成后世的斤数,就是一百八十斤,后世普遍的杂交水稻,亩產在一千到一千一百斤。
可以说,杂交水稻的亩產,是如今水稻亩產的两三倍。
太子標看到这回復,直接就震惊了。
时明继续道:“在后世,人们称那位老人为神农再世。甚至后世还有专门的农业大学,专门教导学员研究农作物,培育出更多的农作物新品种。在这方面,大明差之甚远。”
太子標看了,不由暗自惊嘆,然后问了句,“不知后世的华夏王朝,有多少人口”
“十四亿,即十四万万!”
“......”
现在太子標明白,为何后世会有农科院和农业大学了,要是没有这些部门,又哪里养得起那十四万万人口
十四万万啊!几乎是大明如今人口总数的二十多倍了。
不过太子標不知道的是,后世的华夏,土地面积可比现在的大明,大多了。
如今的大明,土地面积不过三四百万平方公里,后世的华夏土地面积,几乎是现在的三倍。
於是,太子標看向时明,问道:“妹夫可否说说,我们该如何建立这个新部门又该招些什么人进去”
老朱看了眼太子標,见太子標不动声色地朝他微微頜首,老朱便不再开口了,这是他跟太子標商量的暗號。
只要太子標露出这个动作,那就表明,他询问过系统了。
刚刚充当了下系统的时明,则伴作思索状,然后说:“可以跟古人学学,可以叫司农寺之类的嘛!叫农政司也行!至於招揽的人才嘛!我觉得那些种地很厉害的老人就行,可以让一些对种地有兴趣的学子,去跟那些老家学习,而后展开研究。”
太子標点头道:“你觉得叫农科院如何可以掛在户部或工部名下,毕竟工部那边还有屯田司跟督水司。”
时明点头,“叫什么倒是无所谓,若是我们能找到一些农家子弟就好了。当然,我指的不是普通农民家庭,而是指诸子百家中的农家,他们这群人,更像是有学识,有思想的农民———“
自从独尊儒术以来,诸子百家许多家都消亡了,而更多的是被儒家吸纳,或者自主融入儒家。
比如兵家,法家。
兵家融入儒家,这才有了所谓的儒將。
其实不过就是多读些兵书,性情冷静些的武將而已。
而曾经自成一家的“农家”,如今似乎早已消亡,因为儒家完全看不起种田的百姓,並称其为“泥腿子”。
就算是老朱这种从泥腿子中脱颖而出,一路爬上如今那至尊之位,能號令天下的人,在一些读书人眼里,依旧还是泥腿子。
甚至许多前朝的遗老遗少,还不愿意出山为他卖力气,更別说是为他卖命了。
太子標点头道:“农家子弟,確实难寻。”
时明笑道:“其实也没什么,没有农家子弟,咱们可以自己教导嘛!反正一步步来,用它个十年,几十年,我就不信大明还建立不起自己的『农科院”,培养不出自己的农业人才。”
太子標点点头,看向老朱,仿佛在说:老爹,该你表態了!
老朱故作不耐烦地摆摆手,“行行行,隨你们怎么办!”
“爹,这事还得由您先下旨才行!”太子標说道。
时明也补了句,“对了父皇,你顺便也下一道旨意,將天下对数术感兴趣的学子召入京中,央行扩张,急需这方面人才。”
老朱闻言,唇角抽抽,只觉得银子像流水一样,哗啦啦的往外流。这么搞下去,朝廷的財政,
还撑得住吗
照这么下去,都不是寅吃卯粮,连辰粮,已粮都吃了。
见老朱脸色有点难看,太子標便看向时明,“现在就准备大势扩张央行分行了吗会不会太著急了”
时明摇头道:“標哥放心,我不会盲目扩张的,不过每个布政吏司,总得需要一个分行入驻吧!想要让这天下六千万百姓都使用宝钞,央行的扩张就势在必行。央行的目標是,努力做到天下一千一百多个县,都有一家央行的分行入驻。”
老朱跟標哥闻言,都大为震撼,这得多少钱
老朱直接来了句,“不用朝廷出钱吧”
时明笑道:“肯定不用啊!如果这都要朝廷出钱,那这大明央行岂不是太拉了甚至可以说,等到那时候,朝廷还得加印数万万贯宝钞,才能供应市场对宝钞的需求量。”
老朱闻言便来劲了,“你不是说不能隨便发行宝钞吗”
时明点头道:“我是说过,但我说的是不能隨意发行,並不代表就不能发行。只要我们准备好足够的准备金,就能发行。而每年发行的货幣量,是由市场对货幣的需求量来决定的。”
顿了下,时明又道:“像以往那般,朝廷直接发行新钞,用於支付士兵的军,以及购买军粮等方式,將宝钞以这种粗暴的方式,直接投到市场上去的做法,是绝对不可行的。”
老朱还是没听懂,问了句,“为何”
时明微笑道:“因为那不是市场决定的宝钞需求量,而是朝廷强行发行,强加到市场上去的。”
太子標若有所思,末了说:“也就是说,朝廷强加到市场上去的这些宝钞,就是让宝钞加速贬值的罪魁祸首”
时明点头,然后一直默默听著的马皇后忍不住问了句,“那如何才能做到让市场来决定对宝钞的需求量呢”
时明嘿笑道:“简单啊!央行降低存款和贷款利率,放宽贷款业务的政策,肯定就会有人想要来央行借钱,这钱不就在市场上面流通起来了嘛!而如果感觉市场上的宝钞过多了,咱们便可以调高存款和贷款利率,將市面上的钱收入央行..—“
看著时明那副侃侃而谈的模样,老朱默默暗骂:居然还能这么玩这是將天下钱银玩弄於鼓掌之间啊!
半懂不懂的老朱,颇为震撼!
但他不想时明太过得意,一直维持著面无表情。
太子標则是若有所思。
老朱了眼时明,道:“好了,这事回头再说,现在来给这些玉米地拔草吧!”
时明轻咳了下,道:“父皇,这种事还是让其他人来做吧!我还有事跟你和標哥商量呢!这是我新画的小面额宝钞样式,你们先看看——”顿了下,又道:“要不,你们先洗个手”
此时的老朱跟太子標他们,手上都沾著泥土,要是不清洗一下的话,肯定得把这手绘宝钞给弄脏。
手绘宝钞跟印刷的宝钞不同,那是不能清洗的。
见时明从怀里掏出两张新的手绘宝钞,老朱他们便从諫如流地起身去洗手了。
没多久,几人移步凉亭,净完手,时明便將两张宝钞分別递到老朱跟马皇后手上,
至於標哥跟好圣孙朱雄英,只能先看看了。
不过朱雄英还是伸著小脑袋,挤到马皇后的怀里,稚声稚气地叫道:“皇奶奶,我也要看!我也要看!”
马皇后暖声软语道:“好好好,皇奶奶抱著英儿一起看!”
见此,太子標也只好站到老朱身边,伸著脑袋看了。
十贯宝钞的『十贯”字样外面的图案,换成了一只弯曲成圆形状的金色凤凰,与百贯宝钞的金色盘龙图案凑成一对。
右边的图案是坤寧宫,背面是气势磅礴的黄河虎口瀑布。
老朱一看就喜欢上这张手绘宝钞了,而且也捕捉到了时明手绘这些宝钞的规律,於是边看边点头,“可以,可以———”
说著,便將手中宝钞递给马皇后,“妹子,你看这张,这里的凤凰,指定是指你,还有你看,
这应该是坤寧宫吧!”
马皇后抬头看了眼,將手中的『一贯”宝钞递给老朱,顺便从老朱那里接过那张『十贯”宝钞果然,马皇后一看那图案,就认出是坤寧宫了。
坤寧宫是她的住处,再加上那只小巧的凤凰图案,確实可以肯定,这张『十贯”宝钞,就是为她这位皇后所设计的。
马皇后抬眼看了看时明这个女婿,笑道:“明儿有心了!”
“嘿嘿,母后喜欢就好!”时明憨笑起来,知道自己这次的马屁拍对了,只要马皇后喜欢,老朱就没有討厌的道理。
相应的,一贯宝钞的正面右边,正是东宫。
百贯的是奉天殿,十贯的坤寧宫,一贯的是东宫。
而一贯背后的图案,则是长江巫峡。
等眾人都看完这两张小面额宝钞之后,老朱便问:“有没有百文或者更低面额的宝钞”
时明点头道:“自然是有的,除了这十贯和一贯的,我还设计了五百文和一百文,以及十文的,整套下来,共六款。”
顿了下,他又道:“不过剩下的还没有设计完,还需要一个月左右。等宝钞提举司那边雕刻完,发行肯定得等明年了。”
老朱点头道:“没事,这个不著急!”
现在他已经不怎么头疼宝钞这事了,毕竟新款宝钞,大家的接受度相当不错,早就有人问有没有小面额的宝钞了。
虽然央行还未开启宝钞与金银之间的兑换,但宝钞的贬值问题已经缓解了许多,大家使用起来,也没有以往那么牴触了。
其实只要朝廷不滥发宝钞,在宝钞损毁后,愿意接受百姓將其兑换成新钞,宝钞的贬值问题就能得到一定控制。
只能说,以前老朱在这方面的双標操作,加速了宝钞的贬值。
等他们都看过之后,时明便道:“父皇觉得可以吗如果可以的话,那我就去宝钞提举司那边,让他们製作雕板了。”
老朱再次翻看了下宝钞,点头道:“可以!”
时明收回宝钞,准备告辞,不过临走时又想到一个问题,於是又问:“对了,朝廷给那些工匠的荣誉称號和每月补贴,你们想好了没有”
问到这个问题,太子標便接过话头,说:“我们商量过一些称號,比如少良造,大良造,大匠,少匠之类的,但都觉得有些不太合適。还有人直接提议,如初级工匠,中级工匠,高级工匠这类称呼—但我觉得,这有点太过敷衍了事。”
时明轻咳了下,道:“其实初级,中级,高级这种,看似敷衍简单的称號,反而更容易深入人心。至於敷不敷衍,得看荣誉背后跟隨著的奖励,只要奖励足够丰厚,谁都不会觉得敷衍。”
顿了下,时明又道:“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诸如『大师级”,『鬼斧级”,『神工级”之类的称呼。像这种顶级称呼,奖励完全可以定高些,每个月多给个十贯补贴,完全没有问题。”
別看十贯不多,但一年也有一百二十贯了,一百二十贯能买两百石粮食了,伯爵一年的俸禄也就三百多石到五百石。
再加上基本工资,一年的俸禄都快赶上伯爵了。
这样的奖励,那些工匠还敢不效死
顶级的工匠,能为朝廷创造多少財富啊每年增加的那点奖励补助,又算得了什么
太子標闻言,微微頜首,表示会仔细考虑。
末了,时明又看向老朱,“关於奖励这点,我得说两句,以后朝廷给臣子的赏赐,最好是直接以宝钞作为奖励,给丝绸或者金锭银锭也行,就是不能再用良田来作为奖励了。”
“为何不能”老朱皱了皱眉。其实他知道为何不能,只是时明这话,让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畔了。
时明有些无言,看了眼太子標。
太子標轻咳了下,道:“爹,我觉得妹夫说的有理,再以良田为奖励,除了將皇庄划出去外,
就只能划百姓之田,並连同那些百姓赐予功勋之人。某种意义上而言,那就是减少朝廷税收。”
时明点头附和,“不仅如此,现在新政改革,有些田少的家庭甚至不用交税,如果这种百姓在被赐予的行列中,他们要不要给他们新的东家交田税到时候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
老朱闻言,有点不耐烦地朝他挥手,“行了,就这样吧!”
时明默默撇了下嘴,知道这是死爱面子的老朱,有点掛不住面子了。於是他朝马皇后行了一礼,匆匆离去。
时明一走,马皇后便伸手按住老朱那握紧的拳头。
太子標见此,也起身抱起一旁懵懂不知的好大儿朱雄英,说:“爹,娘,我去找人来给这些玉米地做个记录。”
朱雄英见此,也跟爷爷奶奶挥手道別。
等太子標他们一走,马皇后便轻笑道:“你这臭脾气,就不能改改明儿不是外人,你平时对他的態度,就不能好点”
老朱轻哼,“就那小兔崽子臭德性,我这都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呢!他就敢对我指指点点,说我这不对,那不好!平时要是再给他点好脸色,他还不得蹬鼻子上脸”
马皇后笑了笑,道:“可他说的,不挺有道理的嘛!就比如让你別再隨意给臣子赏赐良田,直接赏赐宝钞,这就挺好。”
“可他不尊重咱!”老朱的证据中,甚至都带著点委屈。
那模样,差点让马皇后失笑。
但为了给老朱面子,她还是忍住了,然后说:“明儿是个有事事的,且不畏强权不畏死,这种人,又怎会以死惧之这也是为何他並不怕你生气,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会当面说出来。”
老朱不服道:“可他说归说,阴阳怪气地干嘛”
没少被时明阴阳的老朱,在时明面前老是想砍人,但在马皇后面前,这老傢伙完全就是一副求安慰的架势。
不知情的人见之,估计得掉一地下巴,
这但就是老朱跟马皇后的相处方式,在马皇后面前,老朱甚至可以没脸没皮。求安慰什么的,
太正常了。
与此同时,奉命进蜀剿灭叛乱的朱老二四兄弟,也终於率兵抵达蜀中,並跟蜀中都指挥使普亮见面。
这位西蜀都指挥使,已经跟起义军碰了几次,结果在声势浩大的起义军面前,这货已经连输几阵,颇为狼狈。
在看到四位皇子联袂而来的时候,普亮便有些傻眼,心中不免嘀咕:朝廷已无人乎怎么会让这些年轻亲王来
一时间,普亮心中疾呼,『老朱玩我
不需要时明过多解释,太子標跟老朱就都明白,时明所谓的增加新部门,就是专门研究农作物的部门。
就像如今的火器营设置的火器研究院,央行统领的宝钞提举司一样。真正实现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但事实上,他们其实都清楚,这两个地方的真正灵魂,其实就是时明,要是没有他给这两个部门出谋划策,那火药和火器的改善与提升,新款宝钞的面市,都不可能。
以前的宝钞提举司,虽然也有研究宝钞防偽之类的,但跟现在的宝钞提举司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不是他们的技术不行,其实工匠还是那些工匠,新款宝钞的许多技术性活计,都是他们完成的,时明只是提要求。
只不过以前的他们,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就像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日子是得过且过,过不下去,那就算述。
事实上,许多工匠家境贫寒,生活困苦,甚至一些连媳妇都娶不上。在后世,男人娶不上媳妇,还有可能是因为不想娶。但在这大明王朝,男人娶不上媳妇只有一个原因一一穷。
在这种自己的生活都没法正常过的情况下,还让他们给朝廷为爱发电,想什么美事,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时明出现后,不论是宝钞提举司,还是火器研究院,里面的工匠都是相当的积极,因为只要有本事,就不怕没有奖励。
如今的他们,已经通过获得的奖励,过上以往想都不敢想像的日子了。以前娶不上媳妇的人,
如今也已经娶上了。
而这一切变化,都来自时明这个人。
现在,他要大明增加一个新部门,肯定是想招揽些擅长研究农作物的能人,来研究並提高农作物的產量。
以前太子標跟老朱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说,整个大明王朝,就没多少官员想过这个问题当然,那些农民们肯定有想过如何增加自家田地產量,但他们能想到的办法,也就是增加一下土地肥力。
而时明的办法,则是培育更为优质的农作物种子。
大明其实是有农业部门的,或者说,从古自今,在这以农业为本的农业国度,朝廷就不可能没有农业部门。
从治粟內史到大农令,再到大司农,司农寺这些都说明了古代朝廷对农业生產的重视。
即便是现在的大明,虽然没有司农寺,但工部
甚至礼部还有劝农官,就是提醒农民该种田了,不要误了农时。但这些劝农官,大多只是搞搞形式。
身为农民,农忙时节到了,谁不想去种田啊!
不种田,一年都要饿肚子,那是会死人的。
而这些部门,就没有一个部门是专门研究农作物的。
因为农作物如何种植这种事,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当官的人去想,那些农民自己就会琢磨著怎么种更好。
老朱觉得,设置这样一个新部门,对朝廷而言,完全就是个负担,而且投入了,还不一定会有什么產出。
从古至今,也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会去搞这个。
所以,实在没有什么必要。
於是抠门的思想作票下,老朱本能地就出言拒绝。
但有系统在身的太子標,却是不动声色地询问起系统,“系统系统,后世朝廷有专门研究农作物的部门吗”
时明瞟了眼一脸淡定之色的太子標,默默在脑海里回復,“后世有农科院,有无数专家学者专门研究各种家作物,包括研究它们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习性,培育更优质的种子等等。”
顿下,时明继续回復,“甚至有位老人,研究出杂交水稻,让亩產两三石的稻子,达到惊人的亩產五石到八石这里用的是大明的『石』,换算成后世的斤数,就是一百八十斤,后世普遍的杂交水稻,亩產在一千到一千一百斤。
可以说,杂交水稻的亩產,是如今水稻亩產的两三倍。
太子標看到这回復,直接就震惊了。
时明继续道:“在后世,人们称那位老人为神农再世。甚至后世还有专门的农业大学,专门教导学员研究农作物,培育出更多的农作物新品种。在这方面,大明差之甚远。”
太子標看了,不由暗自惊嘆,然后问了句,“不知后世的华夏王朝,有多少人口”
“十四亿,即十四万万!”
“......”
现在太子標明白,为何后世会有农科院和农业大学了,要是没有这些部门,又哪里养得起那十四万万人口
十四万万啊!几乎是大明如今人口总数的二十多倍了。
不过太子標不知道的是,后世的华夏,土地面积可比现在的大明,大多了。
如今的大明,土地面积不过三四百万平方公里,后世的华夏土地面积,几乎是现在的三倍。
於是,太子標看向时明,问道:“妹夫可否说说,我们该如何建立这个新部门又该招些什么人进去”
老朱看了眼太子標,见太子標不动声色地朝他微微頜首,老朱便不再开口了,这是他跟太子標商量的暗號。
只要太子標露出这个动作,那就表明,他询问过系统了。
刚刚充当了下系统的时明,则伴作思索状,然后说:“可以跟古人学学,可以叫司农寺之类的嘛!叫农政司也行!至於招揽的人才嘛!我觉得那些种地很厉害的老人就行,可以让一些对种地有兴趣的学子,去跟那些老家学习,而后展开研究。”
太子標点头道:“你觉得叫农科院如何可以掛在户部或工部名下,毕竟工部那边还有屯田司跟督水司。”
时明点头,“叫什么倒是无所谓,若是我们能找到一些农家子弟就好了。当然,我指的不是普通农民家庭,而是指诸子百家中的农家,他们这群人,更像是有学识,有思想的农民———“
自从独尊儒术以来,诸子百家许多家都消亡了,而更多的是被儒家吸纳,或者自主融入儒家。
比如兵家,法家。
兵家融入儒家,这才有了所谓的儒將。
其实不过就是多读些兵书,性情冷静些的武將而已。
而曾经自成一家的“农家”,如今似乎早已消亡,因为儒家完全看不起种田的百姓,並称其为“泥腿子”。
就算是老朱这种从泥腿子中脱颖而出,一路爬上如今那至尊之位,能號令天下的人,在一些读书人眼里,依旧还是泥腿子。
甚至许多前朝的遗老遗少,还不愿意出山为他卖力气,更別说是为他卖命了。
太子標点头道:“农家子弟,確实难寻。”
时明笑道:“其实也没什么,没有农家子弟,咱们可以自己教导嘛!反正一步步来,用它个十年,几十年,我就不信大明还建立不起自己的『农科院”,培养不出自己的农业人才。”
太子標点点头,看向老朱,仿佛在说:老爹,该你表態了!
老朱故作不耐烦地摆摆手,“行行行,隨你们怎么办!”
“爹,这事还得由您先下旨才行!”太子標说道。
时明也补了句,“对了父皇,你顺便也下一道旨意,將天下对数术感兴趣的学子召入京中,央行扩张,急需这方面人才。”
老朱闻言,唇角抽抽,只觉得银子像流水一样,哗啦啦的往外流。这么搞下去,朝廷的財政,
还撑得住吗
照这么下去,都不是寅吃卯粮,连辰粮,已粮都吃了。
见老朱脸色有点难看,太子標便看向时明,“现在就准备大势扩张央行分行了吗会不会太著急了”
时明摇头道:“標哥放心,我不会盲目扩张的,不过每个布政吏司,总得需要一个分行入驻吧!想要让这天下六千万百姓都使用宝钞,央行的扩张就势在必行。央行的目標是,努力做到天下一千一百多个县,都有一家央行的分行入驻。”
老朱跟標哥闻言,都大为震撼,这得多少钱
老朱直接来了句,“不用朝廷出钱吧”
时明笑道:“肯定不用啊!如果这都要朝廷出钱,那这大明央行岂不是太拉了甚至可以说,等到那时候,朝廷还得加印数万万贯宝钞,才能供应市场对宝钞的需求量。”
老朱闻言便来劲了,“你不是说不能隨便发行宝钞吗”
时明点头道:“我是说过,但我说的是不能隨意发行,並不代表就不能发行。只要我们准备好足够的准备金,就能发行。而每年发行的货幣量,是由市场对货幣的需求量来决定的。”
顿了下,时明又道:“像以往那般,朝廷直接发行新钞,用於支付士兵的军,以及购买军粮等方式,將宝钞以这种粗暴的方式,直接投到市场上去的做法,是绝对不可行的。”
老朱还是没听懂,问了句,“为何”
时明微笑道:“因为那不是市场决定的宝钞需求量,而是朝廷强行发行,强加到市场上去的。”
太子標若有所思,末了说:“也就是说,朝廷强加到市场上去的这些宝钞,就是让宝钞加速贬值的罪魁祸首”
时明点头,然后一直默默听著的马皇后忍不住问了句,“那如何才能做到让市场来决定对宝钞的需求量呢”
时明嘿笑道:“简单啊!央行降低存款和贷款利率,放宽贷款业务的政策,肯定就会有人想要来央行借钱,这钱不就在市场上面流通起来了嘛!而如果感觉市场上的宝钞过多了,咱们便可以调高存款和贷款利率,將市面上的钱收入央行..—“
看著时明那副侃侃而谈的模样,老朱默默暗骂:居然还能这么玩这是將天下钱银玩弄於鼓掌之间啊!
半懂不懂的老朱,颇为震撼!
但他不想时明太过得意,一直维持著面无表情。
太子標则是若有所思。
老朱了眼时明,道:“好了,这事回头再说,现在来给这些玉米地拔草吧!”
时明轻咳了下,道:“父皇,这种事还是让其他人来做吧!我还有事跟你和標哥商量呢!这是我新画的小面额宝钞样式,你们先看看——”顿了下,又道:“要不,你们先洗个手”
此时的老朱跟太子標他们,手上都沾著泥土,要是不清洗一下的话,肯定得把这手绘宝钞给弄脏。
手绘宝钞跟印刷的宝钞不同,那是不能清洗的。
见时明从怀里掏出两张新的手绘宝钞,老朱他们便从諫如流地起身去洗手了。
没多久,几人移步凉亭,净完手,时明便將两张宝钞分別递到老朱跟马皇后手上,
至於標哥跟好圣孙朱雄英,只能先看看了。
不过朱雄英还是伸著小脑袋,挤到马皇后的怀里,稚声稚气地叫道:“皇奶奶,我也要看!我也要看!”
马皇后暖声软语道:“好好好,皇奶奶抱著英儿一起看!”
见此,太子標也只好站到老朱身边,伸著脑袋看了。
十贯宝钞的『十贯”字样外面的图案,换成了一只弯曲成圆形状的金色凤凰,与百贯宝钞的金色盘龙图案凑成一对。
右边的图案是坤寧宫,背面是气势磅礴的黄河虎口瀑布。
老朱一看就喜欢上这张手绘宝钞了,而且也捕捉到了时明手绘这些宝钞的规律,於是边看边点头,“可以,可以———”
说著,便將手中宝钞递给马皇后,“妹子,你看这张,这里的凤凰,指定是指你,还有你看,
这应该是坤寧宫吧!”
马皇后抬头看了眼,將手中的『一贯”宝钞递给老朱,顺便从老朱那里接过那张『十贯”宝钞果然,马皇后一看那图案,就认出是坤寧宫了。
坤寧宫是她的住处,再加上那只小巧的凤凰图案,確实可以肯定,这张『十贯”宝钞,就是为她这位皇后所设计的。
马皇后抬眼看了看时明这个女婿,笑道:“明儿有心了!”
“嘿嘿,母后喜欢就好!”时明憨笑起来,知道自己这次的马屁拍对了,只要马皇后喜欢,老朱就没有討厌的道理。
相应的,一贯宝钞的正面右边,正是东宫。
百贯的是奉天殿,十贯的坤寧宫,一贯的是东宫。
而一贯背后的图案,则是长江巫峡。
等眾人都看完这两张小面额宝钞之后,老朱便问:“有没有百文或者更低面额的宝钞”
时明点头道:“自然是有的,除了这十贯和一贯的,我还设计了五百文和一百文,以及十文的,整套下来,共六款。”
顿了下,他又道:“不过剩下的还没有设计完,还需要一个月左右。等宝钞提举司那边雕刻完,发行肯定得等明年了。”
老朱点头道:“没事,这个不著急!”
现在他已经不怎么头疼宝钞这事了,毕竟新款宝钞,大家的接受度相当不错,早就有人问有没有小面额的宝钞了。
虽然央行还未开启宝钞与金银之间的兑换,但宝钞的贬值问题已经缓解了许多,大家使用起来,也没有以往那么牴触了。
其实只要朝廷不滥发宝钞,在宝钞损毁后,愿意接受百姓將其兑换成新钞,宝钞的贬值问题就能得到一定控制。
只能说,以前老朱在这方面的双標操作,加速了宝钞的贬值。
等他们都看过之后,时明便道:“父皇觉得可以吗如果可以的话,那我就去宝钞提举司那边,让他们製作雕板了。”
老朱再次翻看了下宝钞,点头道:“可以!”
时明收回宝钞,准备告辞,不过临走时又想到一个问题,於是又问:“对了,朝廷给那些工匠的荣誉称號和每月补贴,你们想好了没有”
问到这个问题,太子標便接过话头,说:“我们商量过一些称號,比如少良造,大良造,大匠,少匠之类的,但都觉得有些不太合適。还有人直接提议,如初级工匠,中级工匠,高级工匠这类称呼—但我觉得,这有点太过敷衍了事。”
时明轻咳了下,道:“其实初级,中级,高级这种,看似敷衍简单的称號,反而更容易深入人心。至於敷不敷衍,得看荣誉背后跟隨著的奖励,只要奖励足够丰厚,谁都不会觉得敷衍。”
顿了下,时明又道:“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诸如『大师级”,『鬼斧级”,『神工级”之类的称呼。像这种顶级称呼,奖励完全可以定高些,每个月多给个十贯补贴,完全没有问题。”
別看十贯不多,但一年也有一百二十贯了,一百二十贯能买两百石粮食了,伯爵一年的俸禄也就三百多石到五百石。
再加上基本工资,一年的俸禄都快赶上伯爵了。
这样的奖励,那些工匠还敢不效死
顶级的工匠,能为朝廷创造多少財富啊每年增加的那点奖励补助,又算得了什么
太子標闻言,微微頜首,表示会仔细考虑。
末了,时明又看向老朱,“关於奖励这点,我得说两句,以后朝廷给臣子的赏赐,最好是直接以宝钞作为奖励,给丝绸或者金锭银锭也行,就是不能再用良田来作为奖励了。”
“为何不能”老朱皱了皱眉。其实他知道为何不能,只是时明这话,让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畔了。
时明有些无言,看了眼太子標。
太子標轻咳了下,道:“爹,我觉得妹夫说的有理,再以良田为奖励,除了將皇庄划出去外,
就只能划百姓之田,並连同那些百姓赐予功勋之人。某种意义上而言,那就是减少朝廷税收。”
时明点头附和,“不仅如此,现在新政改革,有些田少的家庭甚至不用交税,如果这种百姓在被赐予的行列中,他们要不要给他们新的东家交田税到时候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
老朱闻言,有点不耐烦地朝他挥手,“行了,就这样吧!”
时明默默撇了下嘴,知道这是死爱面子的老朱,有点掛不住面子了。於是他朝马皇后行了一礼,匆匆离去。
时明一走,马皇后便伸手按住老朱那握紧的拳头。
太子標见此,也起身抱起一旁懵懂不知的好大儿朱雄英,说:“爹,娘,我去找人来给这些玉米地做个记录。”
朱雄英见此,也跟爷爷奶奶挥手道別。
等太子標他们一走,马皇后便轻笑道:“你这臭脾气,就不能改改明儿不是外人,你平时对他的態度,就不能好点”
老朱轻哼,“就那小兔崽子臭德性,我这都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呢!他就敢对我指指点点,说我这不对,那不好!平时要是再给他点好脸色,他还不得蹬鼻子上脸”
马皇后笑了笑,道:“可他说的,不挺有道理的嘛!就比如让你別再隨意给臣子赏赐良田,直接赏赐宝钞,这就挺好。”
“可他不尊重咱!”老朱的证据中,甚至都带著点委屈。
那模样,差点让马皇后失笑。
但为了给老朱面子,她还是忍住了,然后说:“明儿是个有事事的,且不畏强权不畏死,这种人,又怎会以死惧之这也是为何他並不怕你生气,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会当面说出来。”
老朱不服道:“可他说归说,阴阳怪气地干嘛”
没少被时明阴阳的老朱,在时明面前老是想砍人,但在马皇后面前,这老傢伙完全就是一副求安慰的架势。
不知情的人见之,估计得掉一地下巴,
这但就是老朱跟马皇后的相处方式,在马皇后面前,老朱甚至可以没脸没皮。求安慰什么的,
太正常了。
与此同时,奉命进蜀剿灭叛乱的朱老二四兄弟,也终於率兵抵达蜀中,並跟蜀中都指挥使普亮见面。
这位西蜀都指挥使,已经跟起义军碰了几次,结果在声势浩大的起义军面前,这货已经连输几阵,颇为狼狈。
在看到四位皇子联袂而来的时候,普亮便有些傻眼,心中不免嘀咕:朝廷已无人乎怎么会让这些年轻亲王来
一时间,普亮心中疾呼,『老朱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