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就是放诸整个歷史,也不多见-《时穿从给朱标系统开始》

  第115章 就是放诸整个歷史,也不多见

  普亮觉得自己都干不过那些疯狂的暴民,这几个年轻的亲王还能比他更牛纯纯就是来送好吧1

  他们知道那些暴民的身份吗知道他们因何而反吗

  不过转念一想,这些个年轻气盛的亲王们过来送一波,貌似也不是件坏事,不至於显得他太过无能不是!

  当然,前提是得保证这些亲王们的小命,一旦这些亲王们在他这里出点什么意外,那他这条老命,也得跟著陪葬。

  老朱是个什么样的人,普亮太清楚了。

  那完全就是个表面爱民如子,但其实百姓就是百姓,永远也无法跟他的儿子相提並论,完全就是个麻木护短的老农罢了。

  如果他知道什么叫『双標狗”的话,肯定会用这个形容词。

  然而,在朱老四他们几个看来,普亮这位都指挥使,多少有点名不符实了。常常一省都指挥使,领著几万正规军,居然干不过那些缺少兵器,缺少锻炼,缺少將领的农民军。

  虽然朱老四他们现在才领兵抵达,但在未到达之前,他们手下的探子早就已经撒出去了。

  普亮觉得他们啥都不知道,但其实,他们知道的並不少。

  他们知道普亮是怎么败的,也知道彭普贵这个造反头目的真正身份。原本他们还以为,真是因为苛捐杂税太多,官逼民反。

  结果一番探查才知,这不过是人家打的造反口號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造反头子彭普贵,其实就是个邪教头目,这里所谓的邪教,便是白莲。

  不论是在什么朝代,白莲这个组织,一直都以造反闻名。

  其实老朱当初在起义的时候,也曾跟白莲合作过,甚至对这个教还挺有好感,朝廷也没有对他们下手。

  但隨著起义的成功,他自己也当上了皇帝,再加上文臣们的劝諫,以及白莲后来频频起义“

  以前白莲起义,那是他的盟友。但现在,他都建国了,白莲还起义,在他老朱这里,可就不是起义,而是造反了。

  老朱就是屠龙勇士终成恶龙的最强典范,他又怎么能容忍其他人来造他的反

  所以,现在的白莲,在他眼里,就是邪教,

  普亮虽贵为一省军事一把手,但他明显轻敌了。毕竟他也是曾跟老朱打过仗的老將,领兵打仗的本事,不可能没有。

  但他还是输了,且还是连输几阵,完全將那些叛军的士气给餵出来了,明明各方面都不及官兵,可结果却连战连胜。

  好在朱老四他们也没有指望这老登能帮他们什么,只要不拖他们的后腿就行了。

  四个亲王眼神中的轻蔑,有些明晃晃的感觉,特別是打过几场败战之后,普亮便觉得,谁看他的目光都带著嘲弄和轻蔑。

  事实上,朱老四他们虽看不上普亮这位都指挥使,但也没有那么藏不住事,城府还是有点的。

  只是普亮好面子,在面子被那些白莲余孽给踩在地上躁过一番之后,那自然是看谁都觉得別人在笑话他。

  不过,即便是这样,普亮还是给朱老四他们办了个接风宴。

  只不过朱老四他们几个的兴致不是很高,草草吃过饭,便聚在一块,商量著接下来该怎么办,

  完全把普亮扔到一边。

  朱老四率先发言,“情况有变,与咱们出发前所得到的那些情报相较,大不相同。都说说,这仗,咱们该怎么打”

  “敌人士气正盛,正所谓一鼓作气”朱老二拽起文来,搞得朱老三很想笑,因为他觉得这不是朱老二那糙汉的风格。

  倒是年少的朱老六说道:“我们初来,士卒需要休息。”

  朱老三点头道:“你之前说的那个妹父教的法子,就是那个舆论战,可以先搞起来。那邪教的基础是当地百姓,而百姓大多都没读过什么书,比较愚昧,容易跟风盲从———“

  朱老六也附和道:“只有解决掉这百姓基础,那些叛军才会变成无根之萍,我支持三哥的提议。”

  朱老二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先等等,顺便摸清这里面有多少士绅地主掺和进去,

  我们不能急。”

  一向脾气比较暴躁的朱老二,都觉得不能急,那说明这事確实得从长计议,急不来。

  朱老四看向朱老三,“老三,你给大哥跟爹写信匯报一下吧!”

  “叫三哥,没大没小!”朱老三警了他一眼,轻哼,“你自己咋不写居然还指使起我来了。”

  朱老四轻咳了下,说:“咱们四兄弟,就你有点文采嘛!”

  朱老二跟朱老六闻言,纷纷点头附和。

  虽然朱老六的文韜其实也不差,但既然有人帮忙写报告,那自然是先附和一下,让別人帮忙写了啊!

  结果朱老三不吃这一套,直接朝朱老六道:“老六,你来写!”

  “不是,三哥,我就是跟你们过来学习的啊!”

  “对啊!你得学著写战报啊!没事,三哥教你怎么写。”

  “.....

  与此同时,对西蜀这边的情况一无所知的时明,正在书房里翻阅秦锦绣编写的《洪武字典》。

  其实这只是编写了一小部分,收录的常用字才一千出头。

  然而,就这一千字多个汉字,加上释义,以及造句等,就已经是挺厚实的一本小部头了,毕竟都是毛笔字,还是手写的。

  好在秦锦绣的楷体字相当工整漂亮,看起来毫不吃力。

  没得到书法技能前的时明,看到如此工整漂亮的毛笔字,唯有望字兴嘆的份。

  只是,照目前这个工作量,要是让秦锦绣继续一个人绝育编撰的话,估计再过两三年也完成不了。

  毕竟,堂堂《洪武字典》,总不能只收录三四千字吧!

  所以,时明决定,还是將这个玩意交给老朱,毕竟翰林院那边悄悄摸鱼的官员那么多,今天编这个史,明天编那个史,看起来挺厉害,其实没多大鸟用。

  还不如直接让他们来续编这个《洪武字典》呢!

  毕竟,这个字典对朝廷,对百姓,反而更有意义些。甚至可以说,这个意义是划时代的,因为这是降低丈育率的宝典。

  至於印刷,这个完全可以交给工部。

  虽然工部的雕板雕刻大师,基本都在宝钞提举司,而宝钞提举司那边又开始新一轮的宝钞印板雕刻。

  但现在的印刷,可不是以前的雕板印刷了,而是活字印刷。

  其实时明早就想把这玩意交给朝廷了,只不过秦锦绣有些捨不得。虽然她是女子,但也同样有名留青史的野望。

  而编撰这部《洪武字典》,就是她的机会。虽然主意是时明出的,但动手的是她嘛!没有功劳,不还有点苦劳不是

  但时明觉得,已经编写了这么多,到时在上面署个名,完全没有问题,要是有人有意见,那就站出来辩一辩。

  秦锦绣也觉得差不多了,真让她把所有字都收录进去,那都不知道要写到什么时候。就这一千多个字,前前后后就耗费了她半年多时间了。当然,她也不是整天都在干这事。

  翻看了一会之后,时明便放下这小半部《洪武字典》,牵起她的小手,带著她前往小公主的院落。

  小丫头看起来有点不太高兴,时明笑道:“怎么还捨不得”

  秦锦绣抿了抿唇,道:“夫君视功劳如粪土,妾不及!”

  “呵!还学会阴阳怪气了。”时明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然后笑道:“有你夫君我在,功劳是赚不完的。更何况,翰林院那边的编修们,根本没有人懂拼音,到时还需要你过去给他们当一段时间的教授,教导一下他们呢!这面子,还不够大”

  似是想到了什么,秦锦绣咯咯轻笑,“夫君太坏了,你这是在羞辱他们,居然让我一个女子去教导他们。”

  时明轻笑,“如果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羞辱,那就是他们思想太过狭隘,境界过低了。正所谓学无前后,达者为师。这可是他们儒家大儒说的,难道他们觉得这是错的”

  顿了下,时明又道:“到时候,估计陛下会给你个浩命,或者女博土,女教授的称號,也不一定呢!真要那样,那你可是大明天下独一份了,青史留名,岂不信手拈来”

  如此一说,小丫头的情绪果然好转了不少,嘻嘻轻笑起来。

  “夫君,锦绣,什么事笑得这么开心呀”

  看到时明跟秦锦绣一脸带笑上楼,小公主合上书,笑问。

  今晚其实是轮到时明陪秦锦绣跟李红叶过夜,但李红叶已经前去城外的庄园报到,跟平时需要保持训练的护卫一块训练,同时也在帮第三期护卫招收,做筛选工作。

  第一期护卫是老魏他们这三十个,不过他们这三十人,训练基本上都是实战,一路跟著时明剿匪剿过来的。

  原本並不止这三十人,中途有几个已经牺牲,毕竟是一路实战过来的,其中的凶险程度,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第二期护卫则是之前那批少年,一个个年纪都不大,十六七八岁左右,但也正是因为这年纪,

  一个个都悍不畏死。

  虽然他们的训练已经告一段落,但平时依旧需要过去保持適当的训练量,不断增强他们的实力毕竟他们跟第一期的护卫比起来,实力还是差不少。

  一是年纪还较小,身体甚至都没有成熟,还在成长。而老魏他们那批护卫,一个个都在成熟巔峰期。

  二是经验不足,老魏他们是死人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而这第二批,只是从训练场里出来的,

  实战经验还是欠缺。

  而这第三期,时明准备招上一百个。

  老朱允许他有五百私兵,为的就是加强他的防护力量,毕竟时明做的招恨事太多,老朱也担心保护不过来。

  前两次明明都有锦衣卫看著,结果还是让人近身了。

  要不是时明自己实力不弱,身边护卫力量也强,估计他的坟头草都一丈高了。

  所以,时明乾脆就带著秦锦绣一块过来,跟小公主一块『夜话”。今天陪了她们,明天就可以去找谢青竹跟陈灵她们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效率,省得连著两天都得干看著。

  整日被幸福感包围的崇寧小公主,对时明的险恶用心,並没有任何抗拒,反而兴致还挺高,窝在时明怀里,嘰嘰喳喳地跟秦锦绣聊了起来。聊的內容,自然是那些话本。

  其实秦锦绣也挺喜欢那些话本的,只不过她平时要做的事情挺多,根本抽不出多少时间去看那些话本小说。

  好在她的阅读速度挺快,一些热门话本,倒是都简单瀏览了一遍,这会跟小公主聊起那些来,

  倒也没有冷场。

  其实就算秦锦绣不说话,小公主也不会轻易让场面冷下来。

  別看小公主贵为公主,其实在宫中,她並不受宠,庶出的公主跟嫡出公主,地位还是没法比的。

  更何况,她这庶出的公主,还是没了亲娘的。

  所以,小公主多少有点討好型人格,不论是面对时明,还是时明身边的几个小妾,除了第一天,她不得不拿出点主母的威严来之外,其他时候,从来没有大声喝斥过。

  也好在谢青竹跟陈灵她们也不是那种拎不清的,並没有因此就故意给小公主挖坑,否则时明这后院,还真有可能乱套。

  两个年纪相仿女孩在那里嘰嘰喳喳聊个不停,这可苦了躺在中间的时明。

  这一夜,时明就是在这嘰嘰喳喳声中度过的,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

  第二天起来,锻炼一番后,吃完早饭,时明便带著那本大部头出门了。先是去了趟央行,跟徐恢他们简单商討了下分行的开设事宜,以及借贷业务的开办时间。

  第一家分行,將在与江寧县接壤的句容县开办。

  原本,时明这个央行行长,是需要过去撑撑场面的,但老朱跟太子標都觉得,时明不应该去『那么远的地方”。

  是的,虽然句容县离应天府城其实並不远,但在太子標跟老朱看来,只要是出了应天府城,那就是远了。

  毕竟他的仇家太多,谁知道那些人会不会在半道劫杀

  上次居然有人敢在应天府城里动手,那这次在外面,那些人还能干看著肯定分分钟派出刺客来將他灭杀啊!

  时明也知道,老朱跟太子標都是为了他好,所以才阻正他出应天府城晃悠。

  不过时明觉得,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所以,他並不介意趁此机会,把自己当饵,来一次钓鱼执法。

  只是太子標跟老朱都觉得此举太冒险,不愿意他这么干。

  所以,届时时明到底会不会去,谁也不知道。

  在跟徐恢他们简单商量了下之后,时明便拿著大部头,带著老魏他们这一干护卫,进宫找老朱去了。

  结果这一次,老朱跟太子標,又在后院的玉米地里。

  不过这次,老朱跟太子標並不是给玉米地除虫浇水,而是让人拿著尺子在测量玉米苗的大小高低,旁边还有人在记录。

  一切看上去,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

  很明显,太子標听进去了,今天正找人来记录这些呢!

  而测量和记录的人,正是负责后园养的太监。

  “妹夫,来了!”

  看到时明抱著厚厚一本书出现,太子標朝他招手。

  时明见此,小跑了过去,多少有点狗腿感,

  结果一旁的老朱只是斜了他一眼,“你来做甚给你召集术算学子,以及创建农科院,召集种田老农的圣旨,都已经发出去了,你还有甚不满意的”

  “瞧父皇这话说的,那些术算学子召集起来,不也是为朝廷招纳人才嘛!怎么会是为我召集的呢”时明呵呵轻笑。

  还是得把话说清楚,免得这老登回头翻脸不认人,说他有谋逆之心。虽然这样说有点牵强,但谁知道老朱心里怎么想的呢!

  太子標知道,老头子又在莫名其妙闹彆扭了,便问:“妹夫怀里抱著的是什么央行的帐本吗那么厚”

  其实老朱的彆扭,可不是莫名其妙,而是老朱总觉得,有些跟不上时明跟太子標他们的脚步,

  特別是在接受新事物上面。

  这让老朱总感觉自己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了。

  虽然老朱还没有到老小孩的年纪,但似乎有提前进入这个阶段的感觉了。

  可惜,时明不清楚这些,只觉得这老登有毛病,老是看他不顺眼,不就是娶了他女儿,平时吐槽他几句嘛!何至於此

  “这是《大明——》,听,这是《洪武字典》啊!”

  时明边说边將大部头递给老朱,“虽然看起来厚,但其实里面收录的字只有一千多个—”

  话还没说完,老朱的眉头便已经皱了起来,“没录完,你拿给咱干嘛怎么想选挑子不干”

  时明瞟了眼这个攻击性极强的老登,摊了下手,“不是想选挑子,而是锦绣的时间不多,继续让她一个人编写,太过浪费大家的时间。而且,她一个女流之辈,要这么大的功劳也没用。”

  太子標闻言便道:“怎会没用呢!到时可以让父皇给她一个浩命嘛!她自己给自己赚浩命,这可是大明独一份。”

  一旁低眉顺眼坐陪的老太监心说:別说是大明独一份,就是放诸整个歷史,能给自己赚造命的女子,也不多见啊!

  时明嘿笑了下,了眼老朱,又跟太子標说道:“其实相比浩命,我觉得標哥完全可以给她封个『女博士』,或『女教授』之类的称號。要不將来她去教导翰林院那些编撰的时候,他们又该如何自处毕竟,他们什么身份,她又是什么身份!是吧!”

  太子標一听就知道时明想放什么屁了。

  但这种事,他虽然千肯万肯,可也不敢隨意答应。虽然他也基本同意,但事情还得由他老子来决定。

  而此时,老朱並没有任何表態,只是在凉亭里坐了下来,翻开时明带来的那本大部头,仔细看了起来。

  拼音这个玩意,老朱並不陌生,因为他的好圣孙朱雄英就有学过,如今一年级的拼音早就已经烂熟於胸。

  再加上时明早就跟他说过,也见识过何谓《洪武字典》,所以他平时早就跟好圣孙朱雄英学过了。

  当搞明白这里的发音,以及音节的规律时,老朱都不需要问时明,自己就能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字写得挺漂亮,看得出来,是出自女子之手。”老朱点头。

  秦锦绣的字,拥有著女生独有的柔美纤细娟秀感,一看就知道这字不是出自男人之手。

  看了一会之后,老朱便不由感慨起来,“有了这本《洪武字典》在手,只要知道那些音节的发音,便可自学矣!”

  文字,拼音,释义,组织,造句——

  有些地方虽不是那么详尽,但已经挺不错的了。更何况,目前这些只是给大家打个样,知道“字典』该怎么编撰。

  而有了这些,也確实足够给秦锦绣请个功了。

  更何况,表面上时明是朱雄英的老师,但秦锦绣又何尝不能算朱雄英的启蒙老师

  不论是拼音,还是基础术算,甚至是其他杂学知识,可都是秦锦绣在教,时明只不过是偶尔教导一下。

  也就是秦锦绣是个女孩,要是个男孩,估计她那神童级別的聪慧之名,早就已经响彻整个应天府了。

  老朱看向时明,笑问:“她真捨得將这功劳分出去”

  单独编撰一本《洪武字典》,跟与翰林院学士一同编撰,功劳肯定是不一样的。

  时明点头道:“她確实没什么时间,我的时间也不够,所以还是將这些功劳分给其他人吧!到时只需在编撰作者上,给她留个名就行。如此一来,她也算能名留青史了。”

  这点要求,確实不高,也就是秦锦绣是个女儿身,要不以她的聪慧,老朱都想把这人才留给自家好大儿跟好圣孙了。

  “行!她虽是女儿身,年纪还不大,但她为朝廷做的事,可一点都不小,给她一个『博士”头衔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