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紧了紧腰间的铜铃,指腹摩挲过铃身刻着的暗纹——那是三年前师父临终前塞给他的,只说“见铁腥浓,便摇铃三声”。此刻风裹着寒意往衣领里钻,那丝铁腥气不再是若有若无,竟像是浸了血的刀刃贴在鼻尖,刺得人喉头发紧。
他抬眼望向西山深处,先前还隐约可见的山径此刻已被浓雾吞了大半,只有几棵枯树的枝桠在雾里晃,像极了去年在乱葬岗见过的、伸着指骨抓人的鬼影。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同行的李伯,老人手里的火把烧得噼啪响,火光映着他皱成沟壑的脸:“陈小哥,这雾不对劲,咱们要不要等天亮再走?”
陈砚没应声,只是蹲下身,指尖碰了碰地上的草叶。本该沾着晨露的草尖,此刻竟凝着一点暗红,指尖蹭过,那铁腥气骤然浓了几分——不是雾的缘故,是山在“渗”东西。
“走不了了。”他站起身,铜铃在风里轻轻晃了一下,发出细弱的嗡鸣,“你听。”
李伯侧耳细听,除了风声,只有远处不知什么鸟的怪叫,可再仔细辨,竟能听见雾里传来细碎的“咔嗒”声,像是有人在掰断树枝,又像是……骨头在响。
“是‘守山’醒了。”陈砚的声音沉了下去,手按在背后的短刀上,“师父说过,西山的规则是给活人立的,可藏在规则后的东西,靠活人血养着。咱们这趟来,不是揭裂缝,是成了裂缝要吞的东西。”
话音刚落,浓雾里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像是巨石滚下山崖。紧接着,那“咔嗒”声越来越近,火把的光突然被什么东西挡了一下,地上投出个扭曲的影子——没有头,躯干却比常人宽了一倍,两只手臂拖在地上,指尖擦过石头,迸出细碎的火星。
李伯吓得腿一软,火把“哐当”掉在地上,火星溅起的瞬间,陈砚看清了那东西的皮肤——青黑色,布满了像裂缝一样的纹路,每道纹路里都渗着暗红的液体,铁腥气就是从那里面来的。
“摇铃!陈小哥,快摇铃!”李伯抓着陈砚的胳膊喊。
陈砚却没动,他盯着那东西的躯干,突然发现那些裂缝的纹路很眼熟——和他铜铃上的暗纹,竟是反过来的。师父说“见铁腥浓,便摇铃三声”,可若这东西本就和铜铃有关,摇铃是救自己,还是喂饱它?
风更猛了,雾里的“咔嗒”声停了,那东西就站在几步外,青黑色的躯干微微起伏,像是在“嗅”他们的味道。陈砚的手慢慢从短刀上移开,握住了腰间的铜铃——不管师父的话藏着什么,现在只能赌一把了。
就在他要抬手的瞬间,那东西突然动了,手臂像鞭子一样甩过来,陈砚拽着李伯往旁边一躲,手臂还是被擦到了,一阵刺骨的疼,紧接着,血腥味混着铁腥气,在他鼻尖炸开。
铜铃在他手里晃了晃,发出清脆的三声。
雾突然静了,那东西的动作也顿住了,青黑色的躯干上,那些裂缝里的暗红液体开始往上涌,像是被铃音引着。陈砚盯着它,突然看见裂缝深处映出一点光——不是火把的光,是和铜铃上暗纹一样的、淡淡的金光。
“原来……规则是锁,铜铃是钥匙。”他突然明白过来,师父说的“揭开裂缝”,不是找裂缝,是用铜铃,把藏在规则后的东西,彻底“放”出来。
而那道撕开世界的裂缝,从来不在山上,在每一个像他这样,带着“钥匙”来的人身上。
林砚之按住腰间的罗盘,指针在铜壳里疯狂打转,最后竟死死钉在正西方向——那里本该是西山主峰的位置,此刻却只剩浓得化不开的灰雾,连半点山影都瞧不见。风裹着铁腥气扑在脸上,比方才在山脚下时重了数倍,像是有无数把钝刀在刮他的喉咙,让他忍不住咳了两声。
“林先生,罗盘失灵了。”身后的小徒弟阿吉声音发颤,手里的桃木剑抖得厉害,“这雾太邪门,咱们带的符纸……竟开始发烫。”
林砚之低头看向自己袖中,黄符纸果然透着灼手的温度,边角甚至微微卷曲,像是被无形的火烤着。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古籍里看到的话:“西山裂,铁腥起,符纸燃,生人离”,当时只当是前人危言耸听,如今才知,那根本是给后来者的警示。
“不是失灵,是山在动。”他伸手拨开眼前的雾,指尖触到的不是湿润的水汽,而是一种冰凉滑腻的触感,像极了蛇鳞。心头猛地一紧,他迅速抽回手,却见指尖沾了点暗红的黏液,凑近鼻尖一闻,铁腥气里竟混着淡淡的腐味。
就在这时,雾里传来“咚——咚——”的声响,像是有人在敲锣,又像是巨大的心跳声,每响一次,脚下的地面就轻轻震颤一下。阿吉吓得往林砚之身后躲:“先生,是……是‘裂魂钟’?古籍里说,那钟一响,被封印的东西就会醒……”
林砚之没说话,只是从怀中摸出一枚青铜印,印面上刻着复杂的纹路,是祖师爷传下来的“镇邪印”。他将印按在地面,本以为能镇住异动,可青铜印刚碰到地面,就传来“滋啦”的声响,印面竟开始发烫,纹路里渗出细小的血珠——这是从未有过的事,连镇邪印都压不住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走,往钟响的方向去。”林砚之收起青铜印,声音沉得像铁,“裂缝不在别处,就在钟下面。咱们要找的因果,也在那儿。”
阿吉脸色发白:“可先生,古籍里说,靠近裂魂钟的人,都会被吸走魂魄……”
“躲不掉的。”林砚之抬头望向雾深处,钟响声越来越近,铁腥气也越来越重,甚至能隐约听见雾里传来细碎的嘶吼声,“从咱们踏上山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了这因果里的一环。要么揭开它,要么被它吞了。”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钟响的方向走,雾越来越浓,连彼此的脸都快看不清。突然,林砚之的脚踢到了什么东西,他弯腰一摸,是一根冰冷的铁链,铁链另一端埋在雾里,顺着铁链摸过去,竟摸到了一块巨大的石碑,碑上刻着模糊的字,只能看清“封印”二字。
而此刻,“咚”的一声巨响,裂魂钟的声音就在头顶响起。林砚之猛地抬头,只见雾里悬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身上布满了裂缝,暗红的液体从裂缝里往下滴,落在石碑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更让他心头一寒的是,铜钟下方,竟飘着无数道半透明的影子,那些影子都在挣扎,像是被无形的线拴着,而影子的尽头,都指向钟身的裂缝——那些影子,是历代来西山探寻真相的人,他们的魂魄,都被裂魂钟吸了进去。
“先生,你看!”阿吉突然指向石碑后面,林砚之转头,只见石碑后面的地面裂开了一道缝隙,缝隙里透出暗红色的光,铁腥气就是从那里面冒出来的,而缝隙边缘,竟刻着和他青铜印上一模一样的纹路。
原来,祖师爷传下的镇邪印,不是用来镇邪的,是用来打开裂缝的钥匙。
就在这时,裂魂钟又响了一声,这一次,钟身上的裂缝突然变大,一道黑影从裂缝里探了出来,长着无数只眼睛,每只眼睛里都映着西山的影子。林砚之握紧青铜印,突然明白过来——所谓撕开世界的裂缝,根本不是山裂了,是这东西,要从西山里“爬”出来,而他们,就是帮它打开最后一道门的人。
他抬眼望向西山深处,先前还隐约可见的山径此刻已被浓雾吞了大半,只有几棵枯树的枝桠在雾里晃,像极了去年在乱葬岗见过的、伸着指骨抓人的鬼影。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同行的李伯,老人手里的火把烧得噼啪响,火光映着他皱成沟壑的脸:“陈小哥,这雾不对劲,咱们要不要等天亮再走?”
陈砚没应声,只是蹲下身,指尖碰了碰地上的草叶。本该沾着晨露的草尖,此刻竟凝着一点暗红,指尖蹭过,那铁腥气骤然浓了几分——不是雾的缘故,是山在“渗”东西。
“走不了了。”他站起身,铜铃在风里轻轻晃了一下,发出细弱的嗡鸣,“你听。”
李伯侧耳细听,除了风声,只有远处不知什么鸟的怪叫,可再仔细辨,竟能听见雾里传来细碎的“咔嗒”声,像是有人在掰断树枝,又像是……骨头在响。
“是‘守山’醒了。”陈砚的声音沉了下去,手按在背后的短刀上,“师父说过,西山的规则是给活人立的,可藏在规则后的东西,靠活人血养着。咱们这趟来,不是揭裂缝,是成了裂缝要吞的东西。”
话音刚落,浓雾里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像是巨石滚下山崖。紧接着,那“咔嗒”声越来越近,火把的光突然被什么东西挡了一下,地上投出个扭曲的影子——没有头,躯干却比常人宽了一倍,两只手臂拖在地上,指尖擦过石头,迸出细碎的火星。
李伯吓得腿一软,火把“哐当”掉在地上,火星溅起的瞬间,陈砚看清了那东西的皮肤——青黑色,布满了像裂缝一样的纹路,每道纹路里都渗着暗红的液体,铁腥气就是从那里面来的。
“摇铃!陈小哥,快摇铃!”李伯抓着陈砚的胳膊喊。
陈砚却没动,他盯着那东西的躯干,突然发现那些裂缝的纹路很眼熟——和他铜铃上的暗纹,竟是反过来的。师父说“见铁腥浓,便摇铃三声”,可若这东西本就和铜铃有关,摇铃是救自己,还是喂饱它?
风更猛了,雾里的“咔嗒”声停了,那东西就站在几步外,青黑色的躯干微微起伏,像是在“嗅”他们的味道。陈砚的手慢慢从短刀上移开,握住了腰间的铜铃——不管师父的话藏着什么,现在只能赌一把了。
就在他要抬手的瞬间,那东西突然动了,手臂像鞭子一样甩过来,陈砚拽着李伯往旁边一躲,手臂还是被擦到了,一阵刺骨的疼,紧接着,血腥味混着铁腥气,在他鼻尖炸开。
铜铃在他手里晃了晃,发出清脆的三声。
雾突然静了,那东西的动作也顿住了,青黑色的躯干上,那些裂缝里的暗红液体开始往上涌,像是被铃音引着。陈砚盯着它,突然看见裂缝深处映出一点光——不是火把的光,是和铜铃上暗纹一样的、淡淡的金光。
“原来……规则是锁,铜铃是钥匙。”他突然明白过来,师父说的“揭开裂缝”,不是找裂缝,是用铜铃,把藏在规则后的东西,彻底“放”出来。
而那道撕开世界的裂缝,从来不在山上,在每一个像他这样,带着“钥匙”来的人身上。
林砚之按住腰间的罗盘,指针在铜壳里疯狂打转,最后竟死死钉在正西方向——那里本该是西山主峰的位置,此刻却只剩浓得化不开的灰雾,连半点山影都瞧不见。风裹着铁腥气扑在脸上,比方才在山脚下时重了数倍,像是有无数把钝刀在刮他的喉咙,让他忍不住咳了两声。
“林先生,罗盘失灵了。”身后的小徒弟阿吉声音发颤,手里的桃木剑抖得厉害,“这雾太邪门,咱们带的符纸……竟开始发烫。”
林砚之低头看向自己袖中,黄符纸果然透着灼手的温度,边角甚至微微卷曲,像是被无形的火烤着。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古籍里看到的话:“西山裂,铁腥起,符纸燃,生人离”,当时只当是前人危言耸听,如今才知,那根本是给后来者的警示。
“不是失灵,是山在动。”他伸手拨开眼前的雾,指尖触到的不是湿润的水汽,而是一种冰凉滑腻的触感,像极了蛇鳞。心头猛地一紧,他迅速抽回手,却见指尖沾了点暗红的黏液,凑近鼻尖一闻,铁腥气里竟混着淡淡的腐味。
就在这时,雾里传来“咚——咚——”的声响,像是有人在敲锣,又像是巨大的心跳声,每响一次,脚下的地面就轻轻震颤一下。阿吉吓得往林砚之身后躲:“先生,是……是‘裂魂钟’?古籍里说,那钟一响,被封印的东西就会醒……”
林砚之没说话,只是从怀中摸出一枚青铜印,印面上刻着复杂的纹路,是祖师爷传下来的“镇邪印”。他将印按在地面,本以为能镇住异动,可青铜印刚碰到地面,就传来“滋啦”的声响,印面竟开始发烫,纹路里渗出细小的血珠——这是从未有过的事,连镇邪印都压不住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走,往钟响的方向去。”林砚之收起青铜印,声音沉得像铁,“裂缝不在别处,就在钟下面。咱们要找的因果,也在那儿。”
阿吉脸色发白:“可先生,古籍里说,靠近裂魂钟的人,都会被吸走魂魄……”
“躲不掉的。”林砚之抬头望向雾深处,钟响声越来越近,铁腥气也越来越重,甚至能隐约听见雾里传来细碎的嘶吼声,“从咱们踏上山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了这因果里的一环。要么揭开它,要么被它吞了。”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钟响的方向走,雾越来越浓,连彼此的脸都快看不清。突然,林砚之的脚踢到了什么东西,他弯腰一摸,是一根冰冷的铁链,铁链另一端埋在雾里,顺着铁链摸过去,竟摸到了一块巨大的石碑,碑上刻着模糊的字,只能看清“封印”二字。
而此刻,“咚”的一声巨响,裂魂钟的声音就在头顶响起。林砚之猛地抬头,只见雾里悬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身上布满了裂缝,暗红的液体从裂缝里往下滴,落在石碑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更让他心头一寒的是,铜钟下方,竟飘着无数道半透明的影子,那些影子都在挣扎,像是被无形的线拴着,而影子的尽头,都指向钟身的裂缝——那些影子,是历代来西山探寻真相的人,他们的魂魄,都被裂魂钟吸了进去。
“先生,你看!”阿吉突然指向石碑后面,林砚之转头,只见石碑后面的地面裂开了一道缝隙,缝隙里透出暗红色的光,铁腥气就是从那里面冒出来的,而缝隙边缘,竟刻着和他青铜印上一模一样的纹路。
原来,祖师爷传下的镇邪印,不是用来镇邪的,是用来打开裂缝的钥匙。
就在这时,裂魂钟又响了一声,这一次,钟身上的裂缝突然变大,一道黑影从裂缝里探了出来,长着无数只眼睛,每只眼睛里都映着西山的影子。林砚之握紧青铜印,突然明白过来——所谓撕开世界的裂缝,根本不是山裂了,是这东西,要从西山里“爬”出来,而他们,就是帮它打开最后一道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