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可能啊”
“不可能是临死之前来的啊!
张太岳又不是体育老师。”刘据答。
“啊对哦!体育老师体弱多病,政治老师又不会。”朱橚这会子想到了幼儿园的规律。
体育老师体弱多病柔弱不能自理。
“所以是哪年的张太岳啊”朱橚看向沈言之。
“嘉靖三十三年。”
“嘉靖三十三年我看看……”韩信掏出手机来搜。
“啊!嘉靖三十三年!这一年张太岳告病回乡休养啊!”
“对对。”朱橚点头。
“张太岳被授庶吉士,一直跟著徐阶在学习。
那些年內阁大学士夏言和严嵩那狗东西爭夺首辅之位,闹得满城风雨。
他看不惯朝堂爭斗,给朱厚熜上疏还被朱厚熜无视了, 失望之余请病假回乡啊。”朱橚对张居正的经歷还是比较了解的。
毕竟他这些日子每次看史书都著重看明史。
“这个时间刚好!
张太岳刚好告病回乡,歷史上他是休养了三年的。
三年时间够他给孩子们好好上课了。”
“是刚刚好!要是是改革时期的张太岳,他忙都忙死了,哪有时间管孩子!”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说的是啊,改革时期的张太岳来了也会像嬴稷老师一样忙,到时候还得再招政治老师。
嘉靖三十三年的张太岳来了刚好。”
“而且年轻!不到三十岁的张太岳啊!有精力带孩子!”
……
老师们交流了下,一致觉得嘉靖三十三年的张居正,是最適合来任课的张居正。
洪武十一年的朱元璋,洪武十四年的朱棣看到新招来的老师是张居正,都无比开心。
“这个好,这个好!张居正来了,大明又有救了!”
“这个好,这个好!张居正来了,大明又有救了!”
不同时空的朱元璋朱棣父子,竟然说了同样的话。
……
幼儿园里,好几个老师和沈言之一起等待张居正的到来。
苏軾已经准备好他的小奶茶,小零食了。
沈言之和朱橚检查过,奶茶和小零食都没有毒,人吃了没事,就放心多了。
传送点传来一阵微光。
张居正来了。
“张老师好!!”
“欢迎张老师!!”
……
李清照、韩信等几个年轻老师围上去就跟张居正打招呼。
张居正刚来报到,就见到自己的同事们这么热情,都微微有些不自在。
沈言之和刘娥赶忙把韩信李清照这几个半大孩子……包括苏軾和李白这两个“长不大”的大孩子拉回来。
“张老师,你不要介意,老师们就是欣赏您才会这么热情的。”沈言之解释。
张居正点点头。
刘娥才慢慢给他介绍幼儿园的老师们。
张居正很显然有些吃惊。
那么史上有名的人物就活生生站在他跟前了。
而且还不止於此。
还有嬴稷等几个老师因为太忙了不在幼儿园呆著。
这真是一个集齐了眾多歷史人物的幼儿园啊。
“张老师,这是您的手机。”
沈言之把张居正的手机交给他。
“其余的事项系统应该都已经告诉您了,如果还想知道什么,可以儘管问我们。”沈言之补充。
“嗯,谢谢沈园长。”年轻的张居正把手机接了过去。
“我將来可是做了內阁首辅”张居正还没打开手机便问。
倒也不是他有多自恋。
只是一来到幼儿园,见到李清照、韩信、苏軾这些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对自己兴趣很大的样子,他自然而然就想到他將来真的身居高位。
並且很大可能还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的。
反正做的事肯定很大,而且肯定是好事,不然同事们面对他不会那么有兴趣而且那么热情。
沈言之点了点头。
“张老师,我们这里有图书室,什么史书都有。
您的手机也可以查资料。
不过……”沈言之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我的下场不太好”张居正见沈言之那副支支吾吾的样子,立马猜到什么,直接问了出来。
“歷史上您的结局倒是还好,就是您去世后……”
“我的家人,子孙后代不太好,被抄家,灭族我还被鞭尸了”
“啊!张老师,您怎么知道的,您看过史书
您不是刚来吗您怎么会知……唔唔唔……”韩信还没说完,就被李清照捂住了嘴拖到一边去了。
韩信被李清照拖到角落,才意识到自己嘴快了。
可是他们確实是很震惊,为什么张居正可以提前知道这些事,不是说系统给召唤到的老师传输信息的时候不包括史料的吗
沈言之等人尷尬了,他们刚才都忽略了韩信这心直口快的孩子的存在了。
“张老师,那个……”沈言之挠挠头。
眼前的毕竟是不到三十岁的张居正啊,也不知道他心理承受能力如何。
突然之间就告诉他死后的一切,確实有些太残忍。
张居正才二十多岁啊,在他那个年纪,还有好多未来,还有无数的可能。
却在他才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让他知道自己家族的悲剧
死后被鞭尸,抄家,灭门……这些字眼,每一个都血淋淋。
沈言之等人也有和韩信一样的疑惑。
张居正是怎么知道自己死后的事的。
虽然並没有完全被灭门,在张家人被清算,被逼死一大片后,也万幸中留了一丝血脉,可鞭尸、抄家这些,张居正都说中了啊。
张居正笑了笑。
“没关係。
李老师,放开韩老师吧,不用韩老师说,我也能猜到的。”
“啊……”李清照听张居正这么说,才放开韩信。
“咳……咳咳咳……”李清照力气太大,把韩信捂得不住咳嗽。
李清照也知道自己刚才著急,没轻没重了,於是轻轻给韩信拍后背。
“照姐,你下次轻点啊。
张老师,您怎么猜到的啊”韩信又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摇摇头。
“我来此之前便已深思决定,终有一日,我会重返內阁,荣登首辅之位,为大明谋一场彻头彻尾的变革。”
张居正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可纵观歷史,做改革变法之人,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周厉王、商鞅、吴起、王安石……
数都不清。
每一个做变法改革之人,都没有好下场。
我下场不好,我张家下场不好,也说明我確实是做了实事的。”
张居正显得非常平静,平静到沈言之等人都愣了下。
“不可能是临死之前来的啊!
张太岳又不是体育老师。”刘据答。
“啊对哦!体育老师体弱多病,政治老师又不会。”朱橚这会子想到了幼儿园的规律。
体育老师体弱多病柔弱不能自理。
“所以是哪年的张太岳啊”朱橚看向沈言之。
“嘉靖三十三年。”
“嘉靖三十三年我看看……”韩信掏出手机来搜。
“啊!嘉靖三十三年!这一年张太岳告病回乡休养啊!”
“对对。”朱橚点头。
“张太岳被授庶吉士,一直跟著徐阶在学习。
那些年內阁大学士夏言和严嵩那狗东西爭夺首辅之位,闹得满城风雨。
他看不惯朝堂爭斗,给朱厚熜上疏还被朱厚熜无视了, 失望之余请病假回乡啊。”朱橚对张居正的经歷还是比较了解的。
毕竟他这些日子每次看史书都著重看明史。
“这个时间刚好!
张太岳刚好告病回乡,歷史上他是休养了三年的。
三年时间够他给孩子们好好上课了。”
“是刚刚好!要是是改革时期的张太岳,他忙都忙死了,哪有时间管孩子!”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说的是啊,改革时期的张太岳来了也会像嬴稷老师一样忙,到时候还得再招政治老师。
嘉靖三十三年的张太岳来了刚好。”
“而且年轻!不到三十岁的张太岳啊!有精力带孩子!”
……
老师们交流了下,一致觉得嘉靖三十三年的张居正,是最適合来任课的张居正。
洪武十一年的朱元璋,洪武十四年的朱棣看到新招来的老师是张居正,都无比开心。
“这个好,这个好!张居正来了,大明又有救了!”
“这个好,这个好!张居正来了,大明又有救了!”
不同时空的朱元璋朱棣父子,竟然说了同样的话。
……
幼儿园里,好几个老师和沈言之一起等待张居正的到来。
苏軾已经准备好他的小奶茶,小零食了。
沈言之和朱橚检查过,奶茶和小零食都没有毒,人吃了没事,就放心多了。
传送点传来一阵微光。
张居正来了。
“张老师好!!”
“欢迎张老师!!”
……
李清照、韩信等几个年轻老师围上去就跟张居正打招呼。
张居正刚来报到,就见到自己的同事们这么热情,都微微有些不自在。
沈言之和刘娥赶忙把韩信李清照这几个半大孩子……包括苏軾和李白这两个“长不大”的大孩子拉回来。
“张老师,你不要介意,老师们就是欣赏您才会这么热情的。”沈言之解释。
张居正点点头。
刘娥才慢慢给他介绍幼儿园的老师们。
张居正很显然有些吃惊。
那么史上有名的人物就活生生站在他跟前了。
而且还不止於此。
还有嬴稷等几个老师因为太忙了不在幼儿园呆著。
这真是一个集齐了眾多歷史人物的幼儿园啊。
“张老师,这是您的手机。”
沈言之把张居正的手机交给他。
“其余的事项系统应该都已经告诉您了,如果还想知道什么,可以儘管问我们。”沈言之补充。
“嗯,谢谢沈园长。”年轻的张居正把手机接了过去。
“我將来可是做了內阁首辅”张居正还没打开手机便问。
倒也不是他有多自恋。
只是一来到幼儿园,见到李清照、韩信、苏軾这些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对自己兴趣很大的样子,他自然而然就想到他將来真的身居高位。
並且很大可能还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的。
反正做的事肯定很大,而且肯定是好事,不然同事们面对他不会那么有兴趣而且那么热情。
沈言之点了点头。
“张老师,我们这里有图书室,什么史书都有。
您的手机也可以查资料。
不过……”沈言之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我的下场不太好”张居正见沈言之那副支支吾吾的样子,立马猜到什么,直接问了出来。
“歷史上您的结局倒是还好,就是您去世后……”
“我的家人,子孙后代不太好,被抄家,灭族我还被鞭尸了”
“啊!张老师,您怎么知道的,您看过史书
您不是刚来吗您怎么会知……唔唔唔……”韩信还没说完,就被李清照捂住了嘴拖到一边去了。
韩信被李清照拖到角落,才意识到自己嘴快了。
可是他们確实是很震惊,为什么张居正可以提前知道这些事,不是说系统给召唤到的老师传输信息的时候不包括史料的吗
沈言之等人尷尬了,他们刚才都忽略了韩信这心直口快的孩子的存在了。
“张老师,那个……”沈言之挠挠头。
眼前的毕竟是不到三十岁的张居正啊,也不知道他心理承受能力如何。
突然之间就告诉他死后的一切,確实有些太残忍。
张居正才二十多岁啊,在他那个年纪,还有好多未来,还有无数的可能。
却在他才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让他知道自己家族的悲剧
死后被鞭尸,抄家,灭门……这些字眼,每一个都血淋淋。
沈言之等人也有和韩信一样的疑惑。
张居正是怎么知道自己死后的事的。
虽然並没有完全被灭门,在张家人被清算,被逼死一大片后,也万幸中留了一丝血脉,可鞭尸、抄家这些,张居正都说中了啊。
张居正笑了笑。
“没关係。
李老师,放开韩老师吧,不用韩老师说,我也能猜到的。”
“啊……”李清照听张居正这么说,才放开韩信。
“咳……咳咳咳……”李清照力气太大,把韩信捂得不住咳嗽。
李清照也知道自己刚才著急,没轻没重了,於是轻轻给韩信拍后背。
“照姐,你下次轻点啊。
张老师,您怎么猜到的啊”韩信又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摇摇头。
“我来此之前便已深思决定,终有一日,我会重返內阁,荣登首辅之位,为大明谋一场彻头彻尾的变革。”
张居正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可纵观歷史,做改革变法之人,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周厉王、商鞅、吴起、王安石……
数都不清。
每一个做变法改革之人,都没有好下场。
我下场不好,我张家下场不好,也说明我確实是做了实事的。”
张居正显得非常平静,平静到沈言之等人都愣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