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家狗和家贼,谁笑话谁-《锦鲤王妃很任性》

  副将掏出宝剑:“我等护送王爷离开,王爷离开,我们这些人才有希望!”

  景昀过去拍拍他肩膀,接过宝剑,一剑捅在跟随他十数年的副将胸口。“副将余固萌生惧意,试图临阵脱逃,已被我斩首!众部将听着,今天就是只剩下一个士兵,也要攻破那城门!”

  众人鸦雀无声,而后起立,宝剑出鞘:“冲啊!”

  攻城继续,然而除了死更多的人,徒劳无功。

  城墙根下,尸体堆积如山,有士兵架起云梯企图爬墙,然而爬不了一丈就被砸死或戳死了。

  对方装备精良,几乎毫发无损,景昀这边唯一有优势的是能往城墙上射箭,可对方很快就训练有素的堆起盾墙,只能听见羽箭被挡落的声音,听不到对方兵士的惨叫声。

  景昀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后悔走了急于攻城这一步。

  他也没办法,不快点攻城,粮草都供应不上了,本以为半途和他们缠斗的京畿大营主力都在那,京城空虚势在必得,谁知人家是故意放了个口子,放出一万人,引诱他来攻城。

  这么看,楚星淳该在城墙上,而不是在郊外拦截他了。

  景昀叹口气,不足两个时辰,士兵已死伤过半,城墙上开始往下射箭雨,有好多都斜落在他的中军帐前。

  箭羽上还都绑着火种,许多士兵中箭又着火,嚎叫声极其惨烈。

  无人再敢劝他撤回,保留大家的希望,但景昀知道,是该撤了,再不撤就逃不掉了。

  他命令号角兵:“吹号,撤退!”

  然后无声上马,带头外移,一边走一边回头,不知不觉间热泪盈眶。

  这座城,有生之年不知还能不能回来。

  答案是能,因为楚飞舰在等着他。

  景昀马骑的飞快,什么都顾不得,只有一路狂奔,他自以为已跑出好远,殊不知一里地都没有,暗淡的光影里,前方有堵人墙挡着他逃跑的道路,还有个声音大声说道:“九王爷别来无恙。”

  “你是谁,报上名来。”景昀倨傲不已,口气威严。

  不料楚飞舰根本不吃他这一套,跟他论身份地位?在他一个穿越人的眼里狗屁不是。

  楚飞舰朗声回答:“你的命运终结者。”

  什么?景昀顷刻恼羞成怒,“哪条狗不重要,是景谦的狗就是了!”

  “你,邹太后养的家贼。”楚飞舰语出惊人,一竿子撂趴邹太后,邹太后是失势不假,但仍然是太后之尊啊,身后的属下直接替他擦把冷汗。

  景昀气疯了,挥舞着长枪就向对方刺去,杀一个赚一个!“有种单挑!”

  楚飞舰挑挑嘴角,勒马避开他的第一刺,“我就喜欢群殴。”

  伴着他的话音,身后兵士蜂拥而上。

  楚飞舰不慌不忙的逗引着气红了眼的景昀,开什么玩笑,你想单挑就单挑,凭毛你说了算?他楚飞舰偏是个不愿意遂人愿的主儿。

  不过他很乐意给景昀解释一下此刻的战术:“这叫包饺子,你是饺子馅。”

  景昀的长枪斜刺过来,“我死了也得拉你陪葬!”

  楚飞舰并不着恼,侧身躲过长枪后,轻松把枪头折断,断的轻松笑得从容,如同瓮中捉鳖般笃定。

  景昀一惊,这是个高手!

  他知道是谁了,“你是楚家的,是不是跟着景忱的那个?”

  楚飞舰:“开什么玩笑,我是皇上的臣子。”

  “哼,你看景忱疯了给不了你好前程,居然背叛他,真是让人不耻,呸!”景昀扔掉枪杆,拔出匕首朝楚飞舰刺来,“我现在就替景忱清理门户!”

  楚飞舰抓住缰绳在马上一个旋身给景昀踢断手腕,匕首落地,然后回身在马上坐定,趁景昀吃痛双手反向一拉,把景昀拽下马。

  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周边兵士都没看清是怎么回事。

  景昀赤红着双眼,不顾断了一只手朝楚飞舰扑来,要拉他下马。

  楚飞舰像炫技一样单手抓缰绳,出动一手一腿,在众人还没看清什么招式时,“咔嚓”一声,景昀已趴在地上起不来,只有怒气冲天的吼声:“有种你就杀了我!”

  破古人天天喊有种有种的,有种是全靠一张嘴吗?楚飞舰挠挠头不理他,“伙计们,包完饺子了吗?”

  有部署回答:“昭毅将军,我们正剁肉馅呢!”

  “好,那就再等等。”楚飞舰突然纵身下马,一脚把景昀踹翻身,原来他试图用没断的那只手喂自己吃药自杀。

  景昀气的拍地,“让我死,你休想羞辱我!”

  楚飞舰摇摇头,“九王爷错了,我没有那么闲,我接到的军令是:活捉你。”

  正明帝不让景昀死,如果死了岂不是便宜了他?还有人想见他呢。

  消息很快报到宫中:叛乱平息,活捉逆首景昀,直接关进死牢,严令狱卒看好他不能自杀。

  景昀疯狂抗议:“我要见母后,母后!”

  你要见?那就别着急见了,正明帝冷笑着吩咐姜鉴,“什么时候逆贼承认自己是逆贼,而不是哪个太后的儿子了,再来禀告朕。”

  姜鉴领旨告退,他进宫面圣除了传达逆贼景昀的现状外,还转呈上了一个奏本,是甘邑郡守邬旭泽参平宁郡守于自寅的,可皇帝随手就放那里,兴趣了了,还说了句,“徐库洪灾不都安置好了吗?”

  姜鉴只好退下,一边走一边心生寒意。

  皇帝只忙着争斗,忘了百姓和民心才是朝廷之根本。

  叛乱结束,凌太后和景嫣自请搬回慈光寺,正明帝为彰显自己仁厚,假装为难,说考虑几天。

  凌太后也不着急,我表态了,你不让走我就继续表态,一定得让人看到,不是你不留我,是我坚持要走的。

  大家做戏做全套。

  等待的时间里,她差人让正明帝的妃子玥妃来了一趟。

  外面还有叛乱时,翁月茵就奏明皇帝,想给凌太后请安,理由是凌太后入宫好几日,如果妃子们无人上门请安,皇上脸上也不好看,外面会议论皇家人不懂规矩。

  自然了,也犯不着那么重视凌太后,所以皇后娘娘不去请安是对的,她玥妃反而最合适。

  此言一出,正明帝连夸她懂事,无奈翁月茵到了慈安宫门口却被挡住,说凌太后潜心礼佛为景顺朝祝祷,故谁也不见。

  可不知为什么,叛乱平息后,临出宫前凌太后又差人喊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