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最狠毒的孝心-《锦鲤王妃很任性》

  翁月茵拿着自己亲手做的艾草蒲团,敬献给凌太后礼佛时用;凌太后赏她儿子景琏一副项圈,赏她两岁的小公主一个缀金丝拨浪鼓,翁月茵连连道谢,之后望着凌太后平静的脸偷偷感慨万千。

  她投靠凌太后许久,可竟是一面都没见过,此次真真是头一回见,却是一见如故亲昵万分,上座的那位慈祥的老太太风韵不减当年,眉宇间隐隐有心仪之人的影子……

  “玥妃娘娘。”见她微微失神,景嫣端给她一碟菠萝酥饼,“请尝一尝吧,母后亲手做的呢。”

  翁月茵赶紧道谢,又在景嫣精致的脸上看到了那个人的影子。

  凌太后客气几句,“本不想叨扰你的,可实在是有件事,需要麻烦你出面。”

  翁月茵不假思索的答应了,都不问是什么事。

  凌太后慈爱的笑,嗔怪道:“宫中争斗颇多,你如此轻信于人,也不怕被我卖了去。”

  “别人想卖肯定是不行的,您可随意支配,我绝不会说半个不字。”翁月茵笑道。

  “玥妃姐姐真是爽利人啊,不愧是我哥的半个老乡。”景嫣跟着开起玩笑,翁月茵是甘邑郡人氏,确实可以和景忱处个老乡。

  能和景忱出现在同一句话语中, 翁月茵心里欢喜极了,能同他的家人相处融洽,她心里更欢喜,并难以自治的把自己代入进去,哪怕一小会儿也是好的。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翁月茵,想要的无非是安宁的生活,可眼下叛乱刚平,恐怕朝中纷争又要再起,她的小儿子景琏身为皇帝的儿子,难免不牵涉其中。

  可怎么办,她诚心向凌太后请教,凌太后能在夺位风波中自保且保留太后的名分,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凌太后略一沉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宫中那些手段,对多次相助景忱的翁月茵没什么好隐瞒的。

  每个人的身边,总得有那么几个可以相信或部分相信的人,这一点两人已经达成共识。

  半个时辰后,玥妃翁月茵从凌太后处出门,脸上看不出喜悲,一副只是聊了个家常的架势,完成了皇帝的任务而已。

  她吩咐一声去正阳殿,不多时在偏殿等到匆匆处理完政务的皇帝。

  正明帝见她到来很欣喜,玥妃与世无争,很少来正阳殿找他,没事都很少出自己的承露宫,所以一向让他在这一点上心心念念,见她来了赶紧过来接见她,就跟年轻人一样迫不及待。

  翁月茵对皇上行个礼,给他看凌太后赏给孩子们的东西。

  正明帝瞧了两眼还给她,“有什么特别之处?”

  “没有,无非是做戏给别人看罢了,演完了来跟皇上交代一声。”翁月茵乖巧道。

  那就好,还以为她和凌太后一见如故了呢,那又不是她亲娘——一想到亲娘,正明帝心口立马堵上。

  翁月茵平时很少撒娇讨他欢心的人,今儿是格外的有眼色,给他倒杯茶娇嗔道:“臣妾好容易才来趟正阳殿,皇上突然板起了脸,让臣妾好生惶恐,以后不来了。”

  正明帝一把把她拉进怀里,“瞧你说的,别人来我都不稀罕,就稀罕你这不常来的过来瞧我。”

  翁月茵开心的不行,竟当场亲了老皇帝脸颊一口,正明帝心都化了。

  不怪他喜欢她护着她,翁月茵年轻漂亮,平日还带了丝清冷,很能激起男人的保护欲,更不用说他正明帝登基后的两个孩子均是出自她这边。

  俩人调笑了几句,翁月茵自然而然的说起景琏和小公主,说着说着突然奇怪道:“臣妾路过…路过慈宁宫的时候,竟然听到里面有小孩子读书的声音,皇上知道是谁吗?慈宁宫都……”

  慈宁宫随着邹太后被禁锢,都搬走了啊——她没说下去,怕正明帝听了不高兴。

  正明帝正在兴头上,自然不会不给她面子,略一思索答道:“是诚王景硕的儿子,朕之前下旨让他来侍疾的。怎么,惊扰到你了?”

  “没有,臣妾听他读书声听的羡慕,要是我们景琏也这么努力就好了。”翁月茵摇头道。

  “琏儿才多大,四岁而已,既然你提起了,下半年就让他开始读书罢。”正明帝对景琏是最上心的,“朕都想好了,给琏儿找学问最好的纪师傅来主讲。”

  “多谢皇上!”翁月茵喜不自胜,“既然下半年开始读书,不如从现在开始启蒙吧,臣妾看诚王家世子倒是个好榜样呢,要不让他这段时间陪景琏,也好给琏儿做个好示范。”

  “都依你,反正那个景成泽闲着也是闲着,得给他找个事干,在老五那里能说过去就行,反正不让他回老五身边就是了。”正明帝眼中有轻蔑之情,根本就不把侄子放眼里。

  翁月茵目的达到,也不多问,高高兴兴的答应着。

  于是十一岁的景成泽成了皇五子景琏的半个伴读加半个榜样,算是在宫中有了依靠,不用过的那么胆战心惊没有着落了。

  这正是凌太后拜托翁月茵要办的事,善良的翁月茵二话没说就办了,也算是可怜那孩子吧。

  最后她请求正明帝让凌太后出宫去,因为在这里时间久了,怕宫里人议论太多,坏了皇上的名声。

  正明帝一一答应,捏着翁月茵的鼻子说她做人细致又善良,就爱管这些不起眼的闲事。

  凌太后出宫回慈光寺后没几天,邹太后开始闹腾,要见景昀,说母子连心,死都要死在一起。

  自然了,景昀兵败被俘的消息,是景成章亲自去告诉她的,景成章还告诉她,他是父皇的眼线,邹太后屯兵宫中的事就是他告发的。

  最心爱的小儿子兵败,自己被背叛,邹太后遭遇双重打击,当场二次中风。

  被抢救过来后,她口歪眼斜的更厉害了,话说的磕磕绊绊,腿已不能走动,去哪里都需要人协助。

  景昀在死牢中被磋磨的只剩一口气,终于不再叫嚣。

  狱卒层层汇报给正明帝,正明帝觉得时机到了,可以让他们母子相见了。

  天下人会夸他有孝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