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真正的宝贝-《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老板,这个多少钱?”

  朱祁钰走近后,拿起一个风车问道。

  “一个两文钱。”

  那老板戴着毡帽,蹲在地上,见有人来问,就开口回答。

  他抬头一看,发现一群护卫和两个贵人,再仔细一看,差点吓瘫了。

  “皇…皇…”

  话没说完,就被朱祁钰用手指放在嘴上,做了个别声的手势。

  “不用给钱。”

  老板赶紧说:“不敢收贵人的钱,贵人要,直接拿走就行。”

  开玩笑,哪个商家敢跟圣人收钱?

  “做生意哪有不收钱的。”

  朱祁钰笑着,从护卫那里拿了两个铜板,说:“拿一个,钱货两清。”

  “好嘞。”

  早就听说圣人平易近人,以前小贩还不信,现在自己竟然还跟圣人做起了生意,这可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小贩跪在地上,双手举过头顶,接过了那两文钱。

  朱祁钰也没多说什么,把风车递给了朱见济。

  朱见济接过风车,看着那个小贩,微微抿了下嘴唇,看来,不仅给父亲添麻烦,也给别人添麻烦了。

  夜里大家各自忙自己的事,对这个小摊贩的举动也没太在意。

  如今来西城逛夜市的达官贵人可不少。

  虽然西城没有青楼,但有酒楼,富贵人家从东城带来人,逛完夜市后,找个酒楼喝酒,一样能玩得开心。

  这也让东城那些人外出接客的次数多了起来。

  听到这话,朱见济重重地点了点头,抬起头说:“嗯。”

  看到朱见济和同学们谈笑风生,朱祁钰心里很舒服。

  身为王侯,住在深宫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只看到各种阴暗面。

  很多亲王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都出了问题,甚至变得扭曲。

  比如现在的伊王,就喜欢玩弄女人。

  府里有个密室,经常在里面折磨女子,最后把人弄死。

  看多了拐卖案的卷宗,朱祁钰觉得自己也被影响了一些。

  按他以前的经验,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买卖,就像那部《姊姊妹妹站起来》的电影一样,现实比电影还要残酷。

  朱祁钰并没有把所有买主都抓起来严惩,就只是让她们恢复自由。

  可就算放了,又能怎么样呢?

  有些女子还是回到了原来的主人那里,可能是有感情,也可能是无奈。

  周慎的家人跟着朱祁钰他们一起走,朱见济把风车借给周慎玩,蹦蹦跳跳地经过一个个摊位。

  “老人家,现在京城生活还方便吗?”

  朱祁钰问那位老人。

  “先生,现在京城挺好的,孩子他妈能去干活,我这把老骨头,种点地,孙子读书也不用愁,还有补贴,真不错。”

  老人眼角笑出了皱纹,看着孩子们,好像想起了已经去世的儿子。

  以前要是家里没有壮劳力,日子肯定不好过,卖身做奴仆都是最好的出路。

  “那就好,那就好。”

  朱祁钰点点头。

  老人偷偷看了他一眼,这一切,都要感谢眼前的这位圣人。

  再看看周慎,老人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他也知道,在学校读书,终究是要走上军旅之路的,所有的优待,都是因为他的儿子是神武卫的烈士。

  白发人送黑发人,难免会有些私心,希望孙子不要再上战场了。

  可现在看到年轻的皇帝,他又怎么能只顾自己的私心?

  如果人人都不去打仗,那么这位年轻的皇帝,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君主为百姓着想,百姓也要想着君主,付出总是互相成就的。

  从街走到巷,朱见济看到了好几拨同学。

  朱祁钰身边的家长换了一批又一批。

  每次换一个家长,朱祁钰都会像往常一样问一遍。

  回到王府时,朱见济趴在朱祁钰背上睡着了,小孩子就是撑不住熬夜。

  逛了一圈,朱祁钰觉得心情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对他最好的奖励。

  作为皇帝,他的道德标准很高,也因此常常自我怀疑,尤其是在书房里翻阅大量卷宗的时候。

  朱祁钰因为自己不够果断,每次看到卷宗里的内容,都觉得心里发闷。

  他把朱见济哄睡后,就来到浴室,泡在已经放好水、温度刚刚好的浴缸里。

  他闭上眼睛,什么也不去想,渐渐有些困了。

  一双纤细的手轻轻按在他太阳穴上,慢慢揉着。

  “爱妃还没睡?”

  朱祁钰闭着眼,光凭气味就知道是杭惠茹。

  “济儿和夫君都没回来,谁睡得着啊。”

  杭惠茹穿着轻薄的纱衣,望着丈夫,眼里满是心疼。

  自从当了皇帝,夫君总是待在书房,夫妻之间也少了些温情,每次都是趴在书桌上睡着的。

  王府到底还是王府,没有皇宫那么多规矩。

  杭惠茹给他按了一会太阳穴,又把手放在他肩膀上,轻轻揉着。

  作为一个妻子,她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

  感觉到身体放松,朱祁钰发出一声舒服的叹息,意识也清醒了一些。

  “外面冷,进来吧。”

  他一把拉住她的手,杭惠茹便进了浴缸,被他抱在怀里。

  两人没有太多羞涩,杭惠茹靠在他结实的胸口,任由他摆布。

  “夫君,你是不是很累?”

  她脸红红地轻声问。

  “还行吧。”

  朱祁钰抱着她纤细的腰,坐在浴缸里回答。

  杭惠茹听完了,翻过身来,面对面看着他,眼神温柔,没说什么就凑了上去。

  嘴唇相碰,呼吸顿时变得急促。

  杭惠茹的手贴在他胸口,说:“夫君,我来。”

  她不再被动,而是主动起来,不像以前那样害羞。

  而朱祁钰则一把抱住她的脖子,深深吻了下去。

  浴缸里的水不断晃动,朦胧的水汽和轻纱交织在一起,灯光摇曳,暧昧的声音若隐若现。

  过了许久,杭惠茹趴在朱祁钰身上,眼神带着一丝责备地说:“我看夫君还是早点选个妃子吧。”

  朱祁钰虽然忙,但一直保养得很好,所以杭惠茹这次又输了。

  “哪有把夫君往外推的,朕看你还是受得住的。”

  杭惠茹哎呀一声,用小拳头打了他一下。

  “陛下真厉害,臣妾真的受不了了,可姐姐正怀着孕呢。”

  她说这话时,满脸通红,其实这并不是她会说的话,只是为了增添情趣,她才这么说的。

  虽然她能把圣人压在身下,但主动权从来都不在她手里。

  朱祁钰身体一软,又把她搂进怀里,伸手摸着她的身子,说:“等事情稳定下来,爱妃想要多少姐妹,朕都答应你。”

  话音刚落,屋里的气氛又热烈起来。

  张三在王府待了几天,又要走了。

  王恭厂要搬运车床这类大物件,得让张三带兵护送。

  这是国家的重要资产。

  朱祁钰带着朱见济,送张三和老吴到府门口。

  “这次走,真要离家了,好好干。”

  看着张三抿着嘴,好像在憋着什么,朱祁钰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穿着铠甲的张三,看起来倒是像个正经人。

  “人还在,东西就还在。”

  张三心里明白,军中对他的评价不错,这种事,自然会有人留意。

  车床是基础,光有熟练工,没有车床,造出来的器械精度也上不去。

  朱祁钰听了摇头,说在武器出来之前,燧发枪已经算是极限了。

  “大件的东西不容易带走,人可比东西重要。”

  朱祁钰笑着说,虽然这样说也没多大用处。

  在别人眼里,那是神兵利器,可在朱祁钰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宝贝。

  枪弹合一,才能让草原上的敌人跳起舞来。

  “三哥,路上小心。”

  朱见济眨着眼睛说。

  “好好读书,别像我,只会力气大。”

  张三望着朱见济,转眼间,那个以前和自己玩耍的小孩子,现在学习都比自己强了,他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不是他没机会读书,只是那种学习方式,根本不适合他。

  汪招娣和杭惠茹站在朱祁钰身后,看着张三,这个被捡回来的小乞丐,心里也有几分感慨。

  进了王府两年多了,从一个毛头小子,一下子变成了穿盔甲的士兵,几个月的军旅生活,也让张三变得稳重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样调皮。

  女人总是感性的,她想,以后自己的孩子,也许也会像现在这样,送别他们远行。

  “好了,西山也不远,路上小心点就行。”

  朱祁钰捏了捏朱见济的脸,笑着对张三说。

  挥手告别,张三离开了,这次只有四五个神武卫副官跟着,其余的都是从军队里挑出来的干净人家,也是军中的高手。

  兵工厂的意义就在于此,一旦进了厂,就很难再与外界接触,所有消息都封闭,全年无休。

  有了高精度的武器出现,直接带来的变化就是对军阵变化的思考。

  无论是于谦、孙镗,还是远在辽东的刘安,只要见过这种武器,并知道它会不断装备士兵的将领,都会对战争方式的变化做出判断。

  现在打仗,南方是湖广,北方是辽东,表面上动静很大,但实际上真正大的是后勤供应,士兵的伤亡反而比以前的战争少了很多。

  某种程度上,这种会发出声音的远程武器,让没见过的人感到非常害怕。

  在军事会议上,有了这种武器后,火力优势理论很快就被将领们接受,甚至受到推崇。

  于谦说过,这种武器的出现,让大明不需要再维持百万大军,连后勤负担都能减轻不少。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技术要不断进步。

  医学院里,李言闻虽然成了医生,但研究从没停止过,他一直对提炼药效特别有兴趣。

  回到京城后,医生们受到了皇帝的接见,医学院和太医院一起被授予了集体荣誉勋章。

  这是在朝会上当着所有文武大臣的面颁发的,算是非常大的荣耀。

  可李言闻并不在意这些,因为他从皇帝那儿得知,提炼药物的方法有很多种。

  不只是蒸馏,就连霉菌也有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