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护好你-《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说完,他赶紧从侧门跑进去,大声喊道:“石统领,不好啦,巡抚来了!”

  之前刚吃了空饷,转眼巡抚就来了,门吏心里慌了。

  “什么?什么不好了?什么巡抚?”

  石亨从大堂跑出来,被门吏这么一喊,也紧张了起来。

  “统领,外面来了个巡抚,说是奉皇上命令,要见您。”

  门吏赶紧跪下,急急忙忙地说。

  “哎呀妈呀,我还以为老子犯事了呢!”

  石亨一听是圣人派来的,马上反应过来,自己最近也没干啥坏事啊!

  “快,把人请进来!”

  拍了拍胸口,石亨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情绪,坐在大堂等着那个巡抚。

  裴纶从外头走过来,看到穿着熟悉军装的士兵正在操练水兵,那是神武卫的人,而旁边还跟着一个明显是本地水兵打扮的人。

  随着士兵操练的呐喊声,裴纶来到大堂,看见门口站着的石亨正在等他。

  “巡抚大人驾到,石某失礼了,实在失礼了!”

  石亨拱手行礼,总兵和巡抚地位差不多,目前还没明确等级,要说的话,石亨的身份比裴纶高一些。

  “石将军公务繁忙,没关系,没关系。本官裴纶,奉圣上之命巡查山东,皇上说让我到了山东一定要来备倭城一趟。”

  裴纶笑着回应,也说明了来意。

  石亨听了之后皱起眉头,侧身说道:“请进吧。”

  进了屋子,上了茶,石亨才开口问道:“你一个巡抚来见我,难道是有人要杀你?”

  “哦?石将军怎么这么想?”

  裴纶挑了挑眉,不太明白石亨的思路。

  “这还难吗?”

  石亨说道:“我手下有神武卫,以后还要统领备倭城的水师,皇上派你来,不就是让我保护你的吗?”

  除此之外,石亨想不出别的理由。他只懂得打仗,不懂治理百姓,皇帝怎么会找一个巡抚来问他?

  “也许吧。”

  裴纶觉得这话也有道理,点点头接着说:“我之所以过来,是因为巡查组里死了缉事厂的人,其中有个就是在山东死的。”

  “哇!胆子也太大了吧!”

  石亨听了忍不住拍手大叫:“连缉事厂的人都敢动,当皇上是泥捏的吗?”

  “说,是谁干的?有没有兵符?我带兵灭了他!”

  石亨兴奋起来,他离开京城有一段时间了,没想到竟然出了这种事,备倭城水师他暂时先不考虑,但换防来的京营倒是可以用一用。

  “没有兵符,也没有带兵,那个差役说是被小地主欺负死的。”

  裴纶摇头苦笑,眼前这个石亨可是曾经把也先逼到走投无路的大将,不能小看他。

  “哼,你信吗?我不信!”

  石亨冷哼一声,瞥了裴纶一眼,瓮声瓮气地说:“这种阴招,应该是那些文官最喜欢用的。”

  裴纶抬头看着石亨,反问一句:“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卑贱的人都是一样的,不过这件事,确实和孔家有关。”

  “曲阜那个连书都读不懂的孔家?”

  石亨惊讶地说,而在裴纶看来,石亨这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对,王喜儿,就是那个缉事厂的差役,最后传回来的消息是他在查孔家。”

  裴纶没说出心里的想法,只是顺着石亨的话继续说下去。

  “孔家势力大,没有兵符,还真不好办,难道是想让备倭城水师去?”

  石亨一边想一边摇头:“之前刚撤走了上千人,剩下的也没几个能打的。”

  “福船已经在路上了。”

  裴纶突然冷冷地说了一句。

  “这么快?我这边的奏折,皇上看到了?”

  石亨震惊地问道。

  “什么奏折?皇上不是早就让太平港的福船北上,说是给石将军训练用的吗?”

  对于石亨的惊讶,裴纶却有些疑惑。

  “有这回事?石某不知道。”

  石亨摇了摇头,但又点点头:“确实有点道理,可能是调令还没传到备倭城。”

  “等等,你说的太平港,是福建的那个太平港吗?”

  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石亨赶紧确认道。

  “大明只有一个太平港,就在福建。”

  裴纶说。只见石亨慢慢点头,低声自语:“范广那小子应该就在福建,还带着……队。”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的,但皇上的意思不能乱猜。石亨摇摇头,把想法甩开,说:“有福船,也得有人啊。现在备倭城兵力不够,裴巡抚,你可得小心点。”

  裴纶顿时脸色一沉,怎么感觉好像随时会死一样!

  “你跟东厂的人有什么区别?”

  看到裴纶不相信的表情,石亨冷哼一声。

  不就是因为东厂是太监管事,所以文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吗?

  石亨这么一问,让裴纶愣住了。

  “石将军何必这样羞辱老夫。”

  裴纶咬着牙说,石亨这个

  不知道一个探花及第有多难吗?

  “这是羞辱吗?难道对方会因为你是文官就对你客气一点?难道你就不处理了?”

  石亨说完停了一下,忽然盯着裴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哦~还真有可能。”

  要说偏见和成见,文官看不起武将,武将也看不起文官。

  但被他这么一说,裴纶倒是有点反省了。

  石亨说得确实有道理。

  一开始对巡查组,大家都是挺客气的,但后来该死的还是得死。

  “绝不可能,石将军别拿老夫开玩笑。”

  气呼呼的裴纶瞪了石亨一眼,随后稳住情绪说:“本官会小心应对。”

  “先不说我,外面现在是什么情况?石将军,可别来山东没多久,就闹出民变之类的,到时候不好跟皇上交代。”

  裴纶想起城外的情况,也闷声说道。

  “这不用你操心,那些都是退伍的老兵,水师荒废,吃空饷,现在还想把儿子送过来,我打算晾他们几天。”

  石亨一点都不在意,脸皮厚得很,喝口茶才说。

  “吃空饷,到了什么程度?”

  裴纶抬眉问道。

  “一半一半。”

  石亨回答。

  裴纶叹了口气:“原以为北方军屯已经烂透了,没想到沿海也出了问题。”

  “我记得有些人总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才是正道。”

  石亨晃着翘起的二郎腿,一脸不高兴地说:“我在大同的时候,也常跟文官打交道,表面大义凛然,内里猪狗不如,给点小恩小惠就欢呼雀跃,摇尾乞怜。”

  “说正事,别总是拐弯抹角。”

  裴纶心里不爽,这位堂堂总兵都督,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急了,这就急了,看来裴巡抚也知道,我说的是大同,也是在说某些人啊。”

  显然,眼前的裴纶肯定不是于谦的对手,至少在在于谦面前,石亨的嘴皮子没什么用,反而让自己气得想动手打人。

  “石将军,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有好人也有坏人。你要是再这么对立下去,我可就得向皇上禀报,

  换个人来了。”

  裴纶拱手朝北,对石亨说道。

  “那咱们就谈正事吧。现在备倭城水师的战斗力还没建立起来,最多只能给你十个人保护你,剩下的得等以后再说。”

  石亨心里觉得对方小气,见说不过就威胁要告皇帝,还是把情况说明了。

  “十个也够用了,皇上还派了厂卫跟我一起过来,这些人都是高手。”

  裴纶点了点头。

  石亨挑了挑眉毛:“皇上派了厂卫?那神武卫就不需要了,厂卫应该能保护好你。”

  “你是说……”

  裴纶看着石亨的表情,猜道:“皇上安排的厂卫不只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东厂死了人,就像当年午门要

  马顺一样,都是皇上设的局。皇上不让文官杀马顺,自然也不会让东厂的人白死,所以我才说这些人胆子大。”

  石亨替裴纶把话说完了。

  午门的事,裴纶当然知道,当时文官差点杀了马顺,那是锦衣卫的指挥使。

  虽然都死了,但死在谁手里意义不一样。

  “那,我见过了,就不多打扰了。”

  虽然看不起东厂的人,但裴纶不得不承认,现在听到东厂的名字,心里竟然有点踏实的感觉。

  “嗯,我送送裴巡抚。”

  石亨心里想着,皇上让裴纶来见自己,也是给自己提个醒,山东并不太平。

  他起身把裴纶送到门口,然后看向外面那些老兵,说道:“别老在这儿等着,我说了,我不能擅自做主。”

  “石大人,您行行好,这军户,俺不退了,俺这娃子有力气,能干活。”

  一个老兵大声喊着,结果被石亨一眼瞪了回去。

  “退!都得退!还有,老头子,你可别只看好处,当兵是要命的,真以为在备倭城就能混日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什么主意!”

  裴纶震惊地看着两人说话,感觉这世界已经不是他认识的那个样子了。

  石亨说完,刚转身要走,走了几步又停住,说道:“这里也给你们说清楚,备倭城不是想进就进、想退就退的地方。等皇上下旨,如果答应进来的,半路反悔,那就是背信弃义。我还是希望你们好好想想。”

  说完就进城,关上了城门。

  裴纶看到那些老将,似乎低声说了几句,像是觉得在这里待下去也没用,便一个个散去了。

  他摇了摇头,回头看了眼备倭城,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

  京城这边,自从第一次朝会讨论税制改革后,接连几天,王府里不断收到各地官员的奏折。

  首先,如果真的要推行新政策,就必须丈量土地,查清隐瞒和漏报的情况,这在后世都是一项大工程,更不用说现在的大明了。

  再说收银这件事,百姓只能用粮食换银子,如果有人趁机抬高银价,就会让粮价下跌,损害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