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石亨笑着说:“那就有劳内官多帮我们美言几句了。”
舒良只是笑了笑,没说话。裴纶却对着北方拱手道:“臣一定尽心尽力,还山东一个清平。”
接着,裴纶回头对石亨说:“这次内官来,也带了厂卫的人,石将军放心,如果这几个人在我手里出事,我愿以死谢罪!”
“哦?”
石亨脸上没有惊讶,他早就猜到缉事厂的人来了。
现在的山东就像一张网,而他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负责把消息传回去。
交接镇守不是一句话就能办完的事,所以圣人才让舒良亲自过来,监督覃广和自己顺利交接。
石亨看了覃广一眼,又看了看舒良,最后看向裴纶说:“那行,头目和倭人就交给你了,那个妈什么郎,你要不要?”
说着,麻达二郎刚穿好衣服,跑进大殿说:“石将军,外臣麻达二郎。”
“好,妈什么郎,你以后就跟裴巡抚走吧。”
石亨点点头,似乎不太在意地说道。
麻达二郎看着那些倭人,心里明白这些人是倭寇。
可现在日本自己也在打仗,怎么可能控制百姓不去做贼?
眼下大事要紧,他也不在乎石亨怎么叫他。
“外臣自当配合。”
麻达二郎没有选择,他背后到底是谁,现在可能也不清楚。
一个国家陷入战乱,当臣子的哪还有尊严可言?
“裴巡抚,咱们各自写一封奏章,给皇上看看。”
石亨对裴纶说。
裴纶也没推辞:“理应如此。”
“范将军,您什么时候走,我们顺路的话,捎我们一程。”
舒良对范广说,然后又看向覃广问:“你没意见吧?”
“臣不敢。”
覃广低头看着倭寇,心里一阵无力。
他现在已经不是镇守了,还出了这样的事,朝廷里弹劾他的声音肯定不少。
作为太监,又是镇守,被文武官员排挤本来就是常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振和朱祁镇死了,也意味着他这个旧时代太监,得重新找主子了。
所以覃广并不觉得意外,回京对他来说,也不算坏事。
再加上轮班制的军营,他能插手的地方越来越少,京城来的人,跟以前的也不一样了。
他对
不太了解,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五十
“明天就动身吧,要是没有那些女人,路上应该快些,内官们自己安排就行。”
范广对内官没什么成见,毕竟在皇上身边办事,总得和他们打交道,像兴安,就是一个很能干的臣子。
“这可不行,咱们还得等山东镇守交接完才能回去复命呢。”
舒良摇头说,明天太急了,一天根本办不完,只是不能像三保那样登上宝船,有点可惜罢了。
“对了,舒内官,缉事厂里有翻译吗?”
石亨插嘴问道:“我想找几个翻译,这妈什么郎是外臣,我怕他跟倭寇勾结,故意包庇。”
恨,他也只能恨那些倭寇,谁让他们不好好过日子,偏偏跑到大明来当倭寇?
这件事让麻达二郎印象深刻,他恨不得立刻投奔圣人,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之前他还担心大明会去日本帮忙,但经过
之后,他的想法慢慢变了。
现在他想的是:宁可当大明的狗,也不当倭国的臣。
但按他的印象,历代圣人对日本好像都不怎么上心。
“石将军,外臣一直在京城,也算是半个明人,而且对于倭寇,我绝不会偏袒。”
听到这话,石亨挑了挑眉,有些惊讶。要知道,“倭”这个字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为什么有人甘愿被歧视,还要反过来歧视自己的同胞?
石亨实在想不通,只当是蛮夷就是这样。
“我仍然不信。”
石亨摇了摇头,看向舒良。
奇怪的是,像孙镗、兴安,甚至是舒良,其实都不是明人,但石亨却能信任他们,唯独不相信麻达二郎。
麻达二郎心里清楚,这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表现得不够明显。
一个皈依者的狂热种子,似乎正在悄悄发芽。
“缉事厂当然有,我会请示调几个翻译过来。”
舒良点点头,石亨问的是缉事厂而不是锦衣卫,说明他有眼光。
所有事情都定下来后,范广就带人去准备物资,为出发做准备。
“都督,公孙娘要见你。”
一名士兵跑来禀报范广。
四十九
“昨天不是已经见过了吗?怎么还要来?现在这事我不管了,你要找,就去找裴巡抚。”
范广皱着眉头,这个公孙娘,就是昨天主动向他告状的女子。她姓公孙,没有名字,只称“娘”,如果家里有多个女儿,就会加上排行。
比如自称公孙娘,那就说明她是家里的独生女。
“属下不知道。”
面对范广的问话,士兵只能摇头。
想了一会儿,范广说道:“带她进来吧。”
码头人多眼杂,不管怎么说,男子尽量不要单独和女子见面,最好有第三个人在场,这样对双方都好。
没多久,一个长相漂亮、穿着破旧棉袄的女子走了过来。
“大人,你们是要走了吗?”
她看着士兵们搬箱子、抬柜子,公孙娘有些疑惑地问道。
“说正事吧,我有军务在身,不是你能随便问的。”
范广冷冷地回答,眼睛没有看向公孙娘,而是盯着远处的船。
“民女斗胆请问大人,我们接下来会怎么样?”
看到范广态度这么冷淡,公孙娘也不再绕弯子,直接问了出来。
她心里也害怕,怕刚从狼窝里出来,又进了虎穴。
“你们的事已经交给巡抚了,自然由巡抚来处理,我是军人,不会管百姓的事。”
范广背着手,依旧盯着远处的船。
“我问过几个姐妹,她们都不记得自己家在哪了,毕竟被拐卖来的女人,时间都不一样,怎么认得回家的路?”
公孙娘明亮的眼睛看着范广,只见他皱了皱眉,然后板着脸说:“巡抚会处理。”
“会处理,都是会处理,大人难道不知道,有些女人被卖到官宦家里,官官相护,我们怎么放心?”
公孙娘向前走了一步,走到范广面前,双眼紧紧盯着他的眼睛。
范广却轻轻转了个身,把目光转向别处,说道:“裴巡抚是皇上亲自任命的,你们应该相信他。”
“那些官宦人家,哪个不是皇上任命的?”
公孙娘毫不退让,接着说:“你我不信任文官,却因为是同乡就相信我?”
范广摇了摇头:“这事我管不了,我是军人。”
“保家卫国,保护百姓平安,也是军人的责任。”
一旁的梁大业看不下去了,这种死板的态度,是老一辈的作风。
其他神武卫也点头表示赞同,觉得该为这些女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而且这本来就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
在职责范围内,他们能为这些女子做些什么呢?
范广看了梁大业一眼,心里琢磨着,觉得自己也做不了什么。
军队靠的是武力,能想到的,不过是为了一时感情而冒险。
可神武卫不是他一个人的,他也不能随意行动,再说为了女人,也没这个必要。
“可是民治之事,如果插手就是越权,我们保护百姓平安,是在战场上。”
范广想了很久,对梁大业说道。
“公孙娘子,我是梁大业,神武卫的班长,算是个小头目,我跟你说说咱们神武卫的待遇。”
梁大业摇摇头,叹了口气,看着公孙娘说道。
他详细讲了老人有人养、生病有人管、工作优先、上学优先这些政策。最后,梁大业直盯着公孙娘说:“要是女子找不到人家,我可以向上面提议,给她找个合适的男兵成亲。”
如果不提前把这些好处说出来,女人看来,嫁给军户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情,甚至比当富贵人家的妾或者外室还要差。
但公孙娘听完后沉默了,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
她记得自己从辽东被拐卖过来还不到一年,怎么这天下变化这么大?
“你这话是真的?”
她盯着梁大业的眼睛,确认道。
“当然是真的。不过享受这些好处,也得承担相应的责任。现在嘛,要是犯点事,你们的命也保不住,一样。”
梁大业耸耸肩,神武卫的人不会怀疑圣人的承诺,因为以前说过的话,圣人都做到了。
对皇帝来说,赚钱很难,但对朱祁钰来说,似乎没那么难。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
公孙娘沉声问道。
这个时代的女子都知道,想要得到,就得付出。正如梁大业所说,要享受好处,就得承担责任。
“大概就是守寡吧。”
梁大业轻松地说:“我们入伍五年,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没有假期。也就是说,除了生老病死,就算遇到这种事,如果军务在身,还得继续上任。”
如果说皇家无情,那大概就体现在这里。
既然要给士兵解决养老和生活问题,那就要他们做出牺牲,这是朱祁钰对神武卫的等价交换。
说到底,范广不是神武卫的人,他是都督,是领导,所以很难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苦处。
而公孙娘也感到震惊,震惊于梁大业说话时的平静,却觉得这一切都很合理。
舒良只是笑了笑,没说话。裴纶却对着北方拱手道:“臣一定尽心尽力,还山东一个清平。”
接着,裴纶回头对石亨说:“这次内官来,也带了厂卫的人,石将军放心,如果这几个人在我手里出事,我愿以死谢罪!”
“哦?”
石亨脸上没有惊讶,他早就猜到缉事厂的人来了。
现在的山东就像一张网,而他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负责把消息传回去。
交接镇守不是一句话就能办完的事,所以圣人才让舒良亲自过来,监督覃广和自己顺利交接。
石亨看了覃广一眼,又看了看舒良,最后看向裴纶说:“那行,头目和倭人就交给你了,那个妈什么郎,你要不要?”
说着,麻达二郎刚穿好衣服,跑进大殿说:“石将军,外臣麻达二郎。”
“好,妈什么郎,你以后就跟裴巡抚走吧。”
石亨点点头,似乎不太在意地说道。
麻达二郎看着那些倭人,心里明白这些人是倭寇。
可现在日本自己也在打仗,怎么可能控制百姓不去做贼?
眼下大事要紧,他也不在乎石亨怎么叫他。
“外臣自当配合。”
麻达二郎没有选择,他背后到底是谁,现在可能也不清楚。
一个国家陷入战乱,当臣子的哪还有尊严可言?
“裴巡抚,咱们各自写一封奏章,给皇上看看。”
石亨对裴纶说。
裴纶也没推辞:“理应如此。”
“范将军,您什么时候走,我们顺路的话,捎我们一程。”
舒良对范广说,然后又看向覃广问:“你没意见吧?”
“臣不敢。”
覃广低头看着倭寇,心里一阵无力。
他现在已经不是镇守了,还出了这样的事,朝廷里弹劾他的声音肯定不少。
作为太监,又是镇守,被文武官员排挤本来就是常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振和朱祁镇死了,也意味着他这个旧时代太监,得重新找主子了。
所以覃广并不觉得意外,回京对他来说,也不算坏事。
再加上轮班制的军营,他能插手的地方越来越少,京城来的人,跟以前的也不一样了。
他对
不太了解,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五十
“明天就动身吧,要是没有那些女人,路上应该快些,内官们自己安排就行。”
范广对内官没什么成见,毕竟在皇上身边办事,总得和他们打交道,像兴安,就是一个很能干的臣子。
“这可不行,咱们还得等山东镇守交接完才能回去复命呢。”
舒良摇头说,明天太急了,一天根本办不完,只是不能像三保那样登上宝船,有点可惜罢了。
“对了,舒内官,缉事厂里有翻译吗?”
石亨插嘴问道:“我想找几个翻译,这妈什么郎是外臣,我怕他跟倭寇勾结,故意包庇。”
恨,他也只能恨那些倭寇,谁让他们不好好过日子,偏偏跑到大明来当倭寇?
这件事让麻达二郎印象深刻,他恨不得立刻投奔圣人,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之前他还担心大明会去日本帮忙,但经过
之后,他的想法慢慢变了。
现在他想的是:宁可当大明的狗,也不当倭国的臣。
但按他的印象,历代圣人对日本好像都不怎么上心。
“石将军,外臣一直在京城,也算是半个明人,而且对于倭寇,我绝不会偏袒。”
听到这话,石亨挑了挑眉,有些惊讶。要知道,“倭”这个字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为什么有人甘愿被歧视,还要反过来歧视自己的同胞?
石亨实在想不通,只当是蛮夷就是这样。
“我仍然不信。”
石亨摇了摇头,看向舒良。
奇怪的是,像孙镗、兴安,甚至是舒良,其实都不是明人,但石亨却能信任他们,唯独不相信麻达二郎。
麻达二郎心里清楚,这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表现得不够明显。
一个皈依者的狂热种子,似乎正在悄悄发芽。
“缉事厂当然有,我会请示调几个翻译过来。”
舒良点点头,石亨问的是缉事厂而不是锦衣卫,说明他有眼光。
所有事情都定下来后,范广就带人去准备物资,为出发做准备。
“都督,公孙娘要见你。”
一名士兵跑来禀报范广。
四十九
“昨天不是已经见过了吗?怎么还要来?现在这事我不管了,你要找,就去找裴巡抚。”
范广皱着眉头,这个公孙娘,就是昨天主动向他告状的女子。她姓公孙,没有名字,只称“娘”,如果家里有多个女儿,就会加上排行。
比如自称公孙娘,那就说明她是家里的独生女。
“属下不知道。”
面对范广的问话,士兵只能摇头。
想了一会儿,范广说道:“带她进来吧。”
码头人多眼杂,不管怎么说,男子尽量不要单独和女子见面,最好有第三个人在场,这样对双方都好。
没多久,一个长相漂亮、穿着破旧棉袄的女子走了过来。
“大人,你们是要走了吗?”
她看着士兵们搬箱子、抬柜子,公孙娘有些疑惑地问道。
“说正事吧,我有军务在身,不是你能随便问的。”
范广冷冷地回答,眼睛没有看向公孙娘,而是盯着远处的船。
“民女斗胆请问大人,我们接下来会怎么样?”
看到范广态度这么冷淡,公孙娘也不再绕弯子,直接问了出来。
她心里也害怕,怕刚从狼窝里出来,又进了虎穴。
“你们的事已经交给巡抚了,自然由巡抚来处理,我是军人,不会管百姓的事。”
范广背着手,依旧盯着远处的船。
“我问过几个姐妹,她们都不记得自己家在哪了,毕竟被拐卖来的女人,时间都不一样,怎么认得回家的路?”
公孙娘明亮的眼睛看着范广,只见他皱了皱眉,然后板着脸说:“巡抚会处理。”
“会处理,都是会处理,大人难道不知道,有些女人被卖到官宦家里,官官相护,我们怎么放心?”
公孙娘向前走了一步,走到范广面前,双眼紧紧盯着他的眼睛。
范广却轻轻转了个身,把目光转向别处,说道:“裴巡抚是皇上亲自任命的,你们应该相信他。”
“那些官宦人家,哪个不是皇上任命的?”
公孙娘毫不退让,接着说:“你我不信任文官,却因为是同乡就相信我?”
范广摇了摇头:“这事我管不了,我是军人。”
“保家卫国,保护百姓平安,也是军人的责任。”
一旁的梁大业看不下去了,这种死板的态度,是老一辈的作风。
其他神武卫也点头表示赞同,觉得该为这些女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而且这本来就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
在职责范围内,他们能为这些女子做些什么呢?
范广看了梁大业一眼,心里琢磨着,觉得自己也做不了什么。
军队靠的是武力,能想到的,不过是为了一时感情而冒险。
可神武卫不是他一个人的,他也不能随意行动,再说为了女人,也没这个必要。
“可是民治之事,如果插手就是越权,我们保护百姓平安,是在战场上。”
范广想了很久,对梁大业说道。
“公孙娘子,我是梁大业,神武卫的班长,算是个小头目,我跟你说说咱们神武卫的待遇。”
梁大业摇摇头,叹了口气,看着公孙娘说道。
他详细讲了老人有人养、生病有人管、工作优先、上学优先这些政策。最后,梁大业直盯着公孙娘说:“要是女子找不到人家,我可以向上面提议,给她找个合适的男兵成亲。”
如果不提前把这些好处说出来,女人看来,嫁给军户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情,甚至比当富贵人家的妾或者外室还要差。
但公孙娘听完后沉默了,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
她记得自己从辽东被拐卖过来还不到一年,怎么这天下变化这么大?
“你这话是真的?”
她盯着梁大业的眼睛,确认道。
“当然是真的。不过享受这些好处,也得承担相应的责任。现在嘛,要是犯点事,你们的命也保不住,一样。”
梁大业耸耸肩,神武卫的人不会怀疑圣人的承诺,因为以前说过的话,圣人都做到了。
对皇帝来说,赚钱很难,但对朱祁钰来说,似乎没那么难。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
公孙娘沉声问道。
这个时代的女子都知道,想要得到,就得付出。正如梁大业所说,要享受好处,就得承担责任。
“大概就是守寡吧。”
梁大业轻松地说:“我们入伍五年,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没有假期。也就是说,除了生老病死,就算遇到这种事,如果军务在身,还得继续上任。”
如果说皇家无情,那大概就体现在这里。
既然要给士兵解决养老和生活问题,那就要他们做出牺牲,这是朱祁钰对神武卫的等价交换。
说到底,范广不是神武卫的人,他是都督,是领导,所以很难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苦处。
而公孙娘也感到震惊,震惊于梁大业说话时的平静,却觉得这一切都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