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4章 残阳暖阁-《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再炽烈的骄阳也有偏西的时候,将天边的云霞染成一片熔金,连掠过的归鸟都镀上了温柔的金边。

  夕阳把皇宫的琉璃瓦染得透亮,李祐刚踏出宫门,就忍不住拽了拽李恪的衣袖,脚步都带着轻快的弹跳。

  “没想到父皇竟真答应了!明日咱们去西郊,还能摘刚熟的脆枣,太子皇兄也会来……”

  他掰着手指数着行程,眼里亮得像盛了碎星,连说话都比平日快了几分。

  李恪垂眸看着他雀跃的模样,指尖漫不经心地捻着玉带钩,唇边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却没怎么接话,只偶尔应一声“嗯”。

  待走到分岔路口,李祐还在兴冲冲地规划明日要带的物什,李恪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府,明日卯时宫门前见。”

  看着李祐蹦蹦跳跳离去的背影,他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眼底漫上一层沉郁。

  回到吴王府时,天已擦黑,檐角铜铃在暮色里晃着冷光。

  李恪刚踏入书房,等候在此的暗卫便立刻躬身:“主子,去江南的人回来了。”

  他抬手示意暗卫起身,自己坐在紫檀木椅上,指节抵着眉心,声音沉得像浸了冰:“说。”

  “回殿下,查得陆清是富春陆家之人,乃是前朝治书侍御史陆知命的侄孙。”

  暗卫垂首禀报,语气愈发谨慎,“需特别回禀的是,陆清祖父陆恪,正是陆知命的亲弟弟,他并非仕途之人,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十年前已病逝,家中产业多由旁支打理。此外,陆清父亲名唤陆静武,早年曾在陆恪商铺中协助打理生意,只是两年前因病离世。”

  李恪指尖猛地一顿,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他眉心一紧,忽然想起陆清曾说过他并非出身富春陆家,心中疑窦丛生:他是故意隐瞒还是糊涂到了连自己的身世都不清楚?

  “他到底为何入京,可曾查清?”李恪的声音比之前更冷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暗卫连忙应答:“查清了,陆清应该并不知晓自己与富春陆家的这层渊源,他只知祖父是富商陆恪。自父亲陆静武离世后,家道愈发没落,他的继母容不下他,时常苛待。后来府中一位年迈的老仆于心不忍,告知他京中尚有一位舅父在世,劝他来京寻亲,或许能有条生路,陆清这才一路辗转来到京城。”

  李恪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烛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他眼底的阴郁并未消散,反而多了几分复杂难辨的情绪。

  窗外夜色渐浓,连檐角铜铃都似被这份沉郁压得没了声响,只余他指尖断续的敲击声,搅着满室纷乱心思。

  同一时刻,皇宫立政殿中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暖阁里燃着松鹤纹的银霜炭,空气里飘着淡淡的安神香。

  九岁的李治穿着鹅黄色锦袍,像只灵巧的小团子,围着李泰的衣角转个不停,脆生生地问:“二哥,明天陆清还能进宫教我踢毽子么?”

  李泰伸手揉了揉他的头顶,笑着应下,转头又和一旁梳着双丫髻的小兕子一起,轻轻推着摇篮。

  摇篮里两岁的小公主裹着粉白襁褓,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在烛光下轻轻颤动。

  两人动作轻柔,连说话都放低了音量,生怕惊扰了小家伙的好梦。

  殿内另一侧,李世民坐在铺着软垫的楠木椅上,手里捏着一卷书,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页上的字迹——那是长孙皇后熟悉的笔锋,恍惚间似又看到她灯下著书的模样,神色里满是珍视。

  李承乾站在桌案旁,垂手躬身,声音比先前更显恳切:“阿爷,儿不敢为自己求赏。这《女则》能顺利印成,多是惠褒的功劳。自年前起,他便日日盯着工坊刻版、校勘,数月来未有一日懈怠,只为能让母后的心血广为人知,让天下女子皆能习得贤德。”

  他抬眸看向李世民,眼中满是真诚:“儿想着,若能为惠褒建一座文学馆,汇聚天下儒士,既可让众人研读《女则》、传承母后德行,也能遂了他爱书向学的心意。这比起任何赏赐,都更合他的心思,也不负母后的嘱托。”

  李世民静静听着,手指轻轻地拂过案上的《女则》,眼底先是动容,继而露出欣慰的笑意。

  他见李承乾如此顾念兄弟,这般为弟弟着想,还处处念着亡妻的心血,心中颇感慰藉。

  沉吟片刻,他放下书卷,起身走到李承乾身边,抬手拍了拍他的肩:“青雀有功,该赏;你身为太子,能体恤兄弟、不忘母德,更该赏。”

  说着,他望向殿外沉沉夜色,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朕便准了你的请求,为惠褒建文学馆,让他招揽贤才、潜心治学。另外,也为你建一座崇文馆,既供你研读经史,也可让你广纳天下有识之士。”

  李承乾闻言,连忙躬身行礼:“谢父皇恩典!”

  李世民笑着扶起他,目光又落回那摞《女则》上,眼神温柔得似能滴出水来。

  得到父皇应允,李承乾难掩心中兴奋,转身便朝着李泰的方向快步走去,连脚步都带着轻快的节奏。

  他一把拉住李泰的衣袖,声音里满是雀跃:“方才父皇不仅答应了要给你建一座文学馆,还说要为我也建一座崇文馆。”

  李泰闻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的笑意愈发浓烈,连带着先前哄公主时的温柔都多了几分雀跃。

  他连忙松开扶着摇篮的手,快步走到李世民面前,躬身行礼,语气满是感激:“谢父皇恩典!”

  李世民看着他激动的模样,又看了看一旁笑意盈盈的李承乾,眼底的温情更甚。

  他伸手扶起李泰,温声道:“你与太子兄友弟恭,又能念着你母后的心血,朕心甚慰。往后在文学馆中,你只管安心治学,有任何需求,都可直接跟朕说。”

  一旁的李治见两位兄长都得了父皇赏赐,也凑过来仰着小脸道:“父皇,那我以后能去二哥的文学馆读书吗?”

  李世民被他天真的模样逗笑,揉了揉他的头顶:“当然可以,你随时都能去。”

  暖阁内的欢声笑语,在柔和的烛光中愈发温暖,将夜色中的寒凉都驱散了几分。

  李世民带着书册转回寝殿,刚入门便有身着玄衣的密探悄然躬身,低声禀报起东宫近日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