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连连辩解。
“大王,虎骑兵已护送蒙上卿回宫,现正在殿外候命。”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侍卫的禀报。
“快带他进来!”
嬴政高声下令。
几位文臣听闻蒙毅归来,脸色大变,心知大势已去。
不一会儿,两名虎骑兵抬着蒙毅进入大殿。
蒙毅满身血迹,但已苏醒。
“王……王上!”
他轻声唤道,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有什么话只管说。”
嬴政温声说道。
蒙毅随即讲述了临行前那几位大臣找他的经过。
此事一出,真相大白,正是他们所为。
嬴政听后,怒不可遏,一字一顿地问:
“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几人知死期将至,纷纷跪地求饶,彼此推诿。
“大王饶命!是他的主意,与我无关!”
“大王,刺客是他请来的,臣只是旁观!”
“大王,臣真的不知情啊!”
……
嬴政听完,下令道:
“来人,将他们拖下去,五马分尸!”
“三族之内,全部斩首!”
“九族之内,永为奴籍!”
命令一出,殿外侍卫立刻上前,将几人拖走。
“这些穿黑衣者的家人,九族之内,世代为奴!”
嬴政仍感心头愤懑,于是将那些被处决者的亲属贬为奴仆。
执夫此时已经支撑不住了。
双眼缓缓闭上,身体也开始摇晃,眼看就要倒下。
嬴政见状,立刻从高位下来,上前扶住了他。
执夫最终还是昏了过去。
若不是他用了复活币,恐怕早就撑不过去了。
直到第五日,执夫才重新苏醒。
他身上的伤势已基本恢复。
身旁,纪子一直在照料他。
她眼角还带着泪痕,这几日显然哭了不少次。
见执夫醒来,纪子立刻露出笑容。
“太好了,你终于醒了。”
她笑着说道。
执夫慢慢坐起,问起已经过了几天。
得知已经五天过去,他便挣扎着想要起身。
“别动,伤口还没完全恢复。”
纪子赶紧劝阻,让他继续休息。
就这样,执夫又在床上躺了五日,才能勉强起身。
换好衣物后,他直接前往宫殿。
在宦官的引领下,他来到嬴政议事的房间。
“醒来了,身体还好吗?”
嬴政看着他问道。
“没事了,已经全好了。”
执夫摇头回答。
嬴政点头,随后说道:
“我原本是想借刀杀人的,没想到差点把你搭进去。”
执夫听得一头雾水,便问了一句。
“大王这话是什么意思?”
嬴政将之前与几位大臣打赌的事讲了出来。
执夫听完后,顿时明白了一切。
“这也不怪大王,秦国即将一统天下,朝中那些害群之马,本就该清除。”
两人又聊了一个时辰才结束。
执夫离开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前往了虎骑山。
刚一到达,孝婴便迎上前来。
“夫长,身体没事了吗?”
“没事了,已经康复。三日后,我们出发去绛城。”
执夫对他说道。
“我们要带多少人过去?”
孝婴继续问。
执夫思索片刻,回答:
“虎骑营所有兄弟,全部带上。”
孝婴听后,便去准备了。
等拿下魏国之后,军队将有很长时间的休整期。
执夫之所以带所有人去,是想让他们都立点战功,日后也能过得轻松些。
交代完一切,执夫才返回家中。
而他攻下绛城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蒙恬与王贲收到后,军中士气大振。
就在执夫养伤的这段时间,蒙恬与王贲率军接连攻城掠地。
魏国如今只剩下四座城池未被占领,其余均已归秦。
魏王得知驻守绛城的大军全军覆没后,当场气得喘不过气来。
四座城池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万,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清晨,魏王召集群臣议事,神情凝重地开口。
“诸位,如今我们只剩四座城池了,若再无对策,恐怕难以支撑。”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应声,气氛沉重。
“大王,不如归顺秦国,或许还能保全性命,做个封地小主。”
一位文臣低声提议。
“投降?想想燕王的下场吧。”
一名将领冷冷接话,众人顿然沉默。
“那就征调大军,死守最后三城,与秦军拼到底!”
一位将军站出来坚定地说。
文武两派各持己见,争执不下。
“都安静!”
魏王怒声喝止。
“大王,臣有一计。”
一位大臣忽然出列,拱手说道。
“快讲。”
“我们可以假装归降,大开城门迎接秦军。同时暗中布置伏兵,待其入城后突然发难,将其围歼。”
魏王沉思片刻,点头同意。
“好,就按此计行事。”
命令随即下达,全国备战。
咸阳城中,传来蒙恬连克数城的消息。
秦王嬴政得知,心中已有天下将定之感。
而远在前线的蒙恬,并未因战果而松懈。
他深知骄兵必败,秦军亦不例外。
“魏国第四座城不易强攻,王贲,你率十万军佯攻正面,我绕道从后突袭。”
蒙恬冷静分析。
“好,拿下此城,魏国最后三城必孤立无援。届时与执夫骑兵配合,一战可定魏国。”
王贲回应。
军帐之中,二人商议攻城细节。
数日后,执夫率八万骑兵离开咸阳,直奔绛城。他刚出发,蒙恬便开始调动兵马。
当蒙恬大军抵达城外,发现城门大开,街道空无一人。
“难道魏国弃城而逃?”王贲满脸疑惑。
“要不,直接攻进去?”他向蒙恬建议。
蒙恬未动,静静观察片刻后说道:
“不可,恐有埋伏,先按兵不动。”
城门敞开不合常理,街道寂静得诡异。
蒙恬下令安营扎寨,暂缓行动。
“先派人传信执夫,询问意见。”
说罢,他命人快马送信。
执夫刚回绛城,便接到蒙恬来信。
“这是空城计?”他低声自语。
随即,他率五万骑兵赶往蒙恬驻地。
两日后,两人会合。
执夫亲眼所见,也觉事出有因。
“城门敞开,显然是想引我们进城,执夫,你怎么看?”蒙恬说完,将目光投向执夫,等待他的看法。
“魏国还剩四座城池,没必要在这座城纠缠。”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大王,虎骑兵已护送蒙上卿回宫,现正在殿外候命。”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侍卫的禀报。
“快带他进来!”
嬴政高声下令。
几位文臣听闻蒙毅归来,脸色大变,心知大势已去。
不一会儿,两名虎骑兵抬着蒙毅进入大殿。
蒙毅满身血迹,但已苏醒。
“王……王上!”
他轻声唤道,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有什么话只管说。”
嬴政温声说道。
蒙毅随即讲述了临行前那几位大臣找他的经过。
此事一出,真相大白,正是他们所为。
嬴政听后,怒不可遏,一字一顿地问:
“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几人知死期将至,纷纷跪地求饶,彼此推诿。
“大王饶命!是他的主意,与我无关!”
“大王,刺客是他请来的,臣只是旁观!”
“大王,臣真的不知情啊!”
……
嬴政听完,下令道:
“来人,将他们拖下去,五马分尸!”
“三族之内,全部斩首!”
“九族之内,永为奴籍!”
命令一出,殿外侍卫立刻上前,将几人拖走。
“这些穿黑衣者的家人,九族之内,世代为奴!”
嬴政仍感心头愤懑,于是将那些被处决者的亲属贬为奴仆。
执夫此时已经支撑不住了。
双眼缓缓闭上,身体也开始摇晃,眼看就要倒下。
嬴政见状,立刻从高位下来,上前扶住了他。
执夫最终还是昏了过去。
若不是他用了复活币,恐怕早就撑不过去了。
直到第五日,执夫才重新苏醒。
他身上的伤势已基本恢复。
身旁,纪子一直在照料他。
她眼角还带着泪痕,这几日显然哭了不少次。
见执夫醒来,纪子立刻露出笑容。
“太好了,你终于醒了。”
她笑着说道。
执夫慢慢坐起,问起已经过了几天。
得知已经五天过去,他便挣扎着想要起身。
“别动,伤口还没完全恢复。”
纪子赶紧劝阻,让他继续休息。
就这样,执夫又在床上躺了五日,才能勉强起身。
换好衣物后,他直接前往宫殿。
在宦官的引领下,他来到嬴政议事的房间。
“醒来了,身体还好吗?”
嬴政看着他问道。
“没事了,已经全好了。”
执夫摇头回答。
嬴政点头,随后说道:
“我原本是想借刀杀人的,没想到差点把你搭进去。”
执夫听得一头雾水,便问了一句。
“大王这话是什么意思?”
嬴政将之前与几位大臣打赌的事讲了出来。
执夫听完后,顿时明白了一切。
“这也不怪大王,秦国即将一统天下,朝中那些害群之马,本就该清除。”
两人又聊了一个时辰才结束。
执夫离开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前往了虎骑山。
刚一到达,孝婴便迎上前来。
“夫长,身体没事了吗?”
“没事了,已经康复。三日后,我们出发去绛城。”
执夫对他说道。
“我们要带多少人过去?”
孝婴继续问。
执夫思索片刻,回答:
“虎骑营所有兄弟,全部带上。”
孝婴听后,便去准备了。
等拿下魏国之后,军队将有很长时间的休整期。
执夫之所以带所有人去,是想让他们都立点战功,日后也能过得轻松些。
交代完一切,执夫才返回家中。
而他攻下绛城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蒙恬与王贲收到后,军中士气大振。
就在执夫养伤的这段时间,蒙恬与王贲率军接连攻城掠地。
魏国如今只剩下四座城池未被占领,其余均已归秦。
魏王得知驻守绛城的大军全军覆没后,当场气得喘不过气来。
四座城池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万,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清晨,魏王召集群臣议事,神情凝重地开口。
“诸位,如今我们只剩四座城池了,若再无对策,恐怕难以支撑。”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应声,气氛沉重。
“大王,不如归顺秦国,或许还能保全性命,做个封地小主。”
一位文臣低声提议。
“投降?想想燕王的下场吧。”
一名将领冷冷接话,众人顿然沉默。
“那就征调大军,死守最后三城,与秦军拼到底!”
一位将军站出来坚定地说。
文武两派各持己见,争执不下。
“都安静!”
魏王怒声喝止。
“大王,臣有一计。”
一位大臣忽然出列,拱手说道。
“快讲。”
“我们可以假装归降,大开城门迎接秦军。同时暗中布置伏兵,待其入城后突然发难,将其围歼。”
魏王沉思片刻,点头同意。
“好,就按此计行事。”
命令随即下达,全国备战。
咸阳城中,传来蒙恬连克数城的消息。
秦王嬴政得知,心中已有天下将定之感。
而远在前线的蒙恬,并未因战果而松懈。
他深知骄兵必败,秦军亦不例外。
“魏国第四座城不易强攻,王贲,你率十万军佯攻正面,我绕道从后突袭。”
蒙恬冷静分析。
“好,拿下此城,魏国最后三城必孤立无援。届时与执夫骑兵配合,一战可定魏国。”
王贲回应。
军帐之中,二人商议攻城细节。
数日后,执夫率八万骑兵离开咸阳,直奔绛城。他刚出发,蒙恬便开始调动兵马。
当蒙恬大军抵达城外,发现城门大开,街道空无一人。
“难道魏国弃城而逃?”王贲满脸疑惑。
“要不,直接攻进去?”他向蒙恬建议。
蒙恬未动,静静观察片刻后说道:
“不可,恐有埋伏,先按兵不动。”
城门敞开不合常理,街道寂静得诡异。
蒙恬下令安营扎寨,暂缓行动。
“先派人传信执夫,询问意见。”
说罢,他命人快马送信。
执夫刚回绛城,便接到蒙恬来信。
“这是空城计?”他低声自语。
随即,他率五万骑兵赶往蒙恬驻地。
两日后,两人会合。
执夫亲眼所见,也觉事出有因。
“城门敞开,显然是想引我们进城,执夫,你怎么看?”蒙恬说完,将目光投向执夫,等待他的看法。
“魏国还剩四座城池,没必要在这座城纠缠。”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