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9章 四合院的新格局-《四合院:从怒怼众禽开始走向巅峰》

  林凡载誉归来后的一系列组合拳,彻底重塑了四合院的权力格局。

  傻柱经过几天的自闭后,终于又开始上班了。虽然没了班长的头衔,但手艺还在,新换的食堂主任也不敢太过刁难他。他变得沉默了许多,干活更卖力,但眼神里少了过去的混不吝,多了些沉淀下来的东西。偶尔看到林凡,他会别扭地点点头,算是打招呼,眼神复杂,但已没了敌意。有一次下班,他甚至主动堵住林凡,吭哧瘪肚地说了句:“那个……谢了。”然后扭头就走。林凡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浑人心里算是记下这份情了。

  许大茂果然老实得像换了个人,见了林凡恨不得绕道走,但对林凡交代的“留意院里风吹草动”的任务却格外上心,时不时偷偷摸摸跑来汇报点刘海中家的鸡毛蒜皮或者秦淮茹和哪个男工友多说了几句话之类的“情报”,试图证明自己的价值。林凡对他不予置评,偶尔听一耳朵,让他继续保持。

  刘海中彻底蔫了,二大爷的架子再也摆不起来,在院里几乎成了透明人。易中海更是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出门,很少在院里露面,一大爷的权威荡然无存。

  阎阜贵则成了林凡在院里的“代言人”,负责传达一些通知、协调些小事,虽然还是改不了算计的本性,但大事上绝不敢含糊,对林凡毕恭毕敬。

  秦淮茹似乎更加小心翼翼了,干活挣钱,管教孩子,对林凡保持着距离,偶尔眼神交汇,也是迅速避开,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整个四合院进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期”。但这种平静,是建立在林凡绝对权威的威慑之下。禽兽们暂时收起了爪牙,但林凡清楚,狗改不了吃屎,只要有机会,他们还是会冒头。目前的局面,只是权宜之计。

  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厂里的工作。李厂长果然如许大茂所说,遇到了一些麻烦。

  这天,李厂长特意把林凡叫到办公室,关上门,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焦虑。

  “林凡啊,你回来得正好,我这边……遇到难处了。”李厂长揉着太阳穴,递给林凡一支烟。

  林凡接过烟,并没点燃:“厂长,出什么事了?”

  “还不是刘副厂长那几个老顽固!”李厂长恨恨地说,“眼看咱们的改革试点有了成效,你又在北钢立了大功,他们坐不住了!联合了财务科、供销科几个老油条,整天盯着我批的项目挑刺,说什么成本超支、程序不合规、风险太大!还在厂务会上公开质疑,说什么‘不能把宝全押在年轻人身上’,‘要稳扎稳打’,分明就是眼红,想把我搞下去!”

  他叹了口气:“关键是,杨书记态度暧昧,似乎也有点被他们说动了。我现在是处处受掣肘,好几个想推进的项目都卡住了。唉,要是这时候,我们能再有点硬邦邦、让他们挑不出毛病的成绩就好了……”

  林凡安静地听着,大脑飞速分析着。李厂长的困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刘副厂长那些守旧派的反扑,在他意料之中。但杨书记的态度,确实是个变数。

  “厂长,他们的攻击点,主要是成本和风险,对吧?”林凡沉吟着问。

  “对!特别是成本!他们咬死了说我们试点车间虽然效益提升,但前期投入太大,回收周期长,万一市场有波动,风险无法承受。”

  林凡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

  “厂长,既然他们嫌投入大、风险高……那如果我们能开辟一条不需要厂里投入大量资金,甚至还能快速赚钱的新路子,做出实实在在的、谁都挑不出毛眼的成绩呢?”

  “哦?”李厂长眼睛一亮,身体前倾,“你有什么想法?快说说!”

  “想法还不成熟,需要仔细调研。”林凡谨慎地说,“但我初步考虑,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厂里现有的技术优势和闲置产能,搞一个厂属的‘三产’公司。”

  “三产公司?”李厂长皱起眉头,“搞什么?服务公司?劳动服务队?那能赚什么钱?”

  “不完全是。”林凡摇摇头,目光锐利,“我们可以更灵活一些。比如,承接外协的精密零件加工?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给其他单位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收取高额加工费。或者,甚至可以利用我的些微名气和在北钢的关系,尝试接触一些军品的次级订单?再或者,搞技术咨询、设备调试服务?”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这些业务,启动资金需求不大,主要靠技术和服务赚钱,风险可控,见效快!一旦做成了,利润可观,还能解决部分职工子弟就业,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到时候,看刘副厂长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李厂长听得呼吸都急促起来,猛地一拍大腿:“好小子!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个思路好!太好了!不需要他们批准大量预算,我们自己就能搞起来!对!就这么干!林凡,这件事,我就全权交给你去调研和筹备!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

  他仿佛看到了破局的希望,疲惫一扫而空,重新变得斗志昂扬。

  “我一定尽力而为,厂长。”林凡郑重承诺。

  他知道,这又是一场硬仗。但比起四合院里那些鸡毛蒜皮,这才是真正能决定他未来命运的战场。

  走出厂长办公室,林凡深吸一口气。

  四合院暂告平静,但厂里的风云,已然涌动。

  新的挑战,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