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太子病重,朝堂暗涌动
阿箬刚冲到南街口,就见那卖糖葫芦的小贩抱着布袋踉跄撞进墙角,怀里东西差点散出来。她几步抢上前,一把按住对方手腕:“你跑什么?斗鸡场着火了?”
小贩喘得像破风箱,脸都白了:“不是火!是……是禁军!东宫出事了!太子吐血昏过去,太医全被召进宫,连抬药箱的杂役都换了三班人!”
阿箬心头一震,刚才还满脑子“金爪印”“神鸟显圣”的得意劲儿瞬间凉了半截。她眯眼扫了眼街面——平日懒洋洋晃荡的巡防禁军突然多了两倍,铠甲锃亮,腰刀出鞘三寸,几个兵卒正挨家敲门查夜禁令。
茶摊上老头也不扯鸡王不鸡王了,压着嗓子说:“听说脉都快摸不到了,皇上在偏殿跪了半个时辰求天官赐福……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她转身就往回蹽,鞋底拍得青石板啪啪响。
南陵世子府后院,萧景珩正歪在藤椅上赏一朵开得稀烂的晚菊,手里折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嘴里哼着不知道哪来的民间小调:“红公鸡,上房台,一唱天下白——”
阿箬一头扎进来,气都没喘匀:“别唱了!太子不行了!”
萧景珩扇子一顿,眼皮都没抬:“哪个太子?隔壁老李家养鹌鹑那个?”
“东宫那位!”阿箬急得直跺脚,“真要咽气了!街上全是禁军,茶楼酒肆都在传,说参汤灌不进去,御医连写三道续命符都被风吹碎了!现在没人提鸡王了,全在猜谁接盘!”
她以为萧景珩会立刻坐直、皱眉、问细节,结果这家伙慢悠悠把扇子合上,往掌心一敲:“所以呢?”
“所以?”阿箬瞪眼,“咱们辛辛苦苦把‘气运之子’的人设立起来,就等风刮到宫里去,结果主风口塌了!太子一死,立储大战开打,咱们这点流言算个屁啊!”
萧景珩这才抬眼看她,嘴角一勾:“你还想加码?继续吹我是天命所归?”
“为什么不?”阿箬两手一摊,“现在最乱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机会!你越低调,别人越怀疑你有动作。不如干脆放话出去,说昨夜城隍庙显灵,神鸟衔诏书飞向世子府,预示新君将起——”
“然后我被当场请去‘喝茶’?”萧景珩笑着摇头,“阿箬啊,你现在就像看见红包雨就冲进赌场的傻妞,光顾着捡钱,没看见庄家已经换了牌桌。”
他站起身,抖了抖袖子:“太子病重,不是小事,是地震。这时候谁跳出来喊‘我才是真命天子’,谁就是靶子。燕王、礼部尚书、兵部那帮老狐狸,哪一个不想看有人先出头?”
阿箬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现在不是造势的时候。”萧景珩踱到廊下,望着宫城方向,“是看戏的时候。谁急着动,谁就露馅。”
“那你让我干啥?”阿箬撇嘴,“总不能真去喂鸡*吧?”
“去太医院外头蹲蹲。”萧景珩扇子一指,“听听御医家仆唠嗑,有没有人说‘脉如游丝’‘药石无灵’这种词。再混进茶楼,找那些五品以下的小官,他们嘴巴松,又爱装知道内幕。”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重点盯三件事:哪些马车半夜进出宫门,哪些大臣今天告假没上朝,还有——燕王府门口有没有陌生面孔来来回回。”
阿箬眼睛转了转:“你是说,有人已经开始串门拉票了?”
“肯定的。”萧景珩冷笑,“皇位空悬,就像肉包子扔狗堆。现在不是比谁更贤德,是比谁背后腿多、嘴严、刀快。”
他忽然笑出声:“不过嘛……咱们那只鸡,还是得继续梦游。”
“啊?”阿箬懵了。
“明天让它在城隍庙门口拉泡屎。”萧景珩眨眨眼,“最好是金黄色的。”
阿箬愣了两秒,猛地反应过来:“你是想让人觉得,连鸡都开始‘排毒’了,暗示旧主将去、新气将生?”
“聪明。”萧景珩拍拍她脑袋,“但别明说。让老百姓自己脑补,‘哎哟这鸡拉的屎都带金光,莫不是感应到天机?’谣言要像痒痒肉,挠一下,自己会发麻。”
阿箬咧嘴笑了:“行,我这就安排‘鸡届顶流’搞行为艺术。”
她转身要走,又被叫住。
“记住。”萧景珩靠回柱子,扇子轻点掌心,“别碰东宫的人,别打听太子病情细节,更别跟任何自称‘有密诏’的家伙搭话。现在所有靠近权力中心的东西,都是钩子。”
阿箬点头,心里却明白:这场游戏,已经从街头巷尾的嘴皮子战,升级成了刀尖上跳舞。
她换上粗布短打,裹紧药童常用的灰袍,顺手从厨房抓了把鸡毛塞进袖口,扮成给太医送药材的学徒,溜出侧门。
太医院外的小巷向来冷清,今儿却挤满了候诊的官员家眷。阿箬蹲在药炉旁装炭,耳朵竖得像野猫。一个穿青衫的中年男人正跟仆人抱怨:“第三副独参汤下去,手都凉了,瞳孔散得像铜钱眼,这哪是病,这是阎王点名了。”
旁边人接话:“听说燕王昨夜进了宫,待了不到一刻钟就被请出来,脸色黑得像锅底。”
阿箬心头一跳,默默记下。
她又拐去东街老茶馆,挑了个角落坐下。几个穿八品官服的小吏凑在一块嘀咕。
“今早工部侍郎称病没上朝。”一人压低嗓音,“但他家马车天没亮就去了燕王府,前后门都绕了一遍。”
“还有礼部赵大人。”另一人冷笑,“昨天还在朝会上替太子说话,今晚就被燕王府的轿子接走了,说是‘商议国丧礼仪’——人还没死呢,就议丧礼?”
“这不是明摆着站队吗?”第三人摇头,“现在就看皇上挺不挺得住。要是太子一咽气,龙椅空三天,京城就得炸。”
阿箬听着,手指在桌下掐着记事暗码。
她赶回世子府时,天已擦黑。萧景珩还在原地,姿势都没变,仿佛一尊会呼吸的纨绔雕像。
“验货。”她进门就甩出情报,“太子确实快不行了,御医都说撑不过三日。燕王连夜串门,至少五个大臣见过他。工部、礼部、户部都有人动了。”
萧景珩点点头,不惊不喜。
“我还听说。”阿箬压低声音,“有老臣提议‘择贤而立’,说太子无子,国不可久无储君,得从亲王里选。”
“哦?”萧景珩挑眉,“谁提的?”
“刑部右侍郎,李崇安。”
“呵呵。”萧景珩冷笑,“这老小子十年前被太子训过一句‘尸位素餐’,记仇到现在。”
他扇子一收,站起身:“看来,大戏开场了。”
阿箬看着他:“你不打算做什么?”
“做?”萧景珩笑了,“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做。让他们争,让他们拉拢,让他们互相咬。我们只需要——”
他指尖轻轻点了点太阳穴:“记下谁在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见了什么人。”
夜风拂过,檐下铜铃轻响。
萧景珩抬头看了看天,月亮被云遮了半边,像块啃了一半的银饼。
“对了。”他忽然说,“明天你去斗鸡场看看热闹。”
阿箬刚冲到南街口,就见那卖糖葫芦的小贩抱着布袋踉跄撞进墙角,怀里东西差点散出来。她几步抢上前,一把按住对方手腕:“你跑什么?斗鸡场着火了?”
小贩喘得像破风箱,脸都白了:“不是火!是……是禁军!东宫出事了!太子吐血昏过去,太医全被召进宫,连抬药箱的杂役都换了三班人!”
阿箬心头一震,刚才还满脑子“金爪印”“神鸟显圣”的得意劲儿瞬间凉了半截。她眯眼扫了眼街面——平日懒洋洋晃荡的巡防禁军突然多了两倍,铠甲锃亮,腰刀出鞘三寸,几个兵卒正挨家敲门查夜禁令。
茶摊上老头也不扯鸡王不鸡王了,压着嗓子说:“听说脉都快摸不到了,皇上在偏殿跪了半个时辰求天官赐福……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她转身就往回蹽,鞋底拍得青石板啪啪响。
南陵世子府后院,萧景珩正歪在藤椅上赏一朵开得稀烂的晚菊,手里折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嘴里哼着不知道哪来的民间小调:“红公鸡,上房台,一唱天下白——”
阿箬一头扎进来,气都没喘匀:“别唱了!太子不行了!”
萧景珩扇子一顿,眼皮都没抬:“哪个太子?隔壁老李家养鹌鹑那个?”
“东宫那位!”阿箬急得直跺脚,“真要咽气了!街上全是禁军,茶楼酒肆都在传,说参汤灌不进去,御医连写三道续命符都被风吹碎了!现在没人提鸡王了,全在猜谁接盘!”
她以为萧景珩会立刻坐直、皱眉、问细节,结果这家伙慢悠悠把扇子合上,往掌心一敲:“所以呢?”
“所以?”阿箬瞪眼,“咱们辛辛苦苦把‘气运之子’的人设立起来,就等风刮到宫里去,结果主风口塌了!太子一死,立储大战开打,咱们这点流言算个屁啊!”
萧景珩这才抬眼看她,嘴角一勾:“你还想加码?继续吹我是天命所归?”
“为什么不?”阿箬两手一摊,“现在最乱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机会!你越低调,别人越怀疑你有动作。不如干脆放话出去,说昨夜城隍庙显灵,神鸟衔诏书飞向世子府,预示新君将起——”
“然后我被当场请去‘喝茶’?”萧景珩笑着摇头,“阿箬啊,你现在就像看见红包雨就冲进赌场的傻妞,光顾着捡钱,没看见庄家已经换了牌桌。”
他站起身,抖了抖袖子:“太子病重,不是小事,是地震。这时候谁跳出来喊‘我才是真命天子’,谁就是靶子。燕王、礼部尚书、兵部那帮老狐狸,哪一个不想看有人先出头?”
阿箬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现在不是造势的时候。”萧景珩踱到廊下,望着宫城方向,“是看戏的时候。谁急着动,谁就露馅。”
“那你让我干啥?”阿箬撇嘴,“总不能真去喂鸡*吧?”
“去太医院外头蹲蹲。”萧景珩扇子一指,“听听御医家仆唠嗑,有没有人说‘脉如游丝’‘药石无灵’这种词。再混进茶楼,找那些五品以下的小官,他们嘴巴松,又爱装知道内幕。”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重点盯三件事:哪些马车半夜进出宫门,哪些大臣今天告假没上朝,还有——燕王府门口有没有陌生面孔来来回回。”
阿箬眼睛转了转:“你是说,有人已经开始串门拉票了?”
“肯定的。”萧景珩冷笑,“皇位空悬,就像肉包子扔狗堆。现在不是比谁更贤德,是比谁背后腿多、嘴严、刀快。”
他忽然笑出声:“不过嘛……咱们那只鸡,还是得继续梦游。”
“啊?”阿箬懵了。
“明天让它在城隍庙门口拉泡屎。”萧景珩眨眨眼,“最好是金黄色的。”
阿箬愣了两秒,猛地反应过来:“你是想让人觉得,连鸡都开始‘排毒’了,暗示旧主将去、新气将生?”
“聪明。”萧景珩拍拍她脑袋,“但别明说。让老百姓自己脑补,‘哎哟这鸡拉的屎都带金光,莫不是感应到天机?’谣言要像痒痒肉,挠一下,自己会发麻。”
阿箬咧嘴笑了:“行,我这就安排‘鸡届顶流’搞行为艺术。”
她转身要走,又被叫住。
“记住。”萧景珩靠回柱子,扇子轻点掌心,“别碰东宫的人,别打听太子病情细节,更别跟任何自称‘有密诏’的家伙搭话。现在所有靠近权力中心的东西,都是钩子。”
阿箬点头,心里却明白:这场游戏,已经从街头巷尾的嘴皮子战,升级成了刀尖上跳舞。
她换上粗布短打,裹紧药童常用的灰袍,顺手从厨房抓了把鸡毛塞进袖口,扮成给太医送药材的学徒,溜出侧门。
太医院外的小巷向来冷清,今儿却挤满了候诊的官员家眷。阿箬蹲在药炉旁装炭,耳朵竖得像野猫。一个穿青衫的中年男人正跟仆人抱怨:“第三副独参汤下去,手都凉了,瞳孔散得像铜钱眼,这哪是病,这是阎王点名了。”
旁边人接话:“听说燕王昨夜进了宫,待了不到一刻钟就被请出来,脸色黑得像锅底。”
阿箬心头一跳,默默记下。
她又拐去东街老茶馆,挑了个角落坐下。几个穿八品官服的小吏凑在一块嘀咕。
“今早工部侍郎称病没上朝。”一人压低嗓音,“但他家马车天没亮就去了燕王府,前后门都绕了一遍。”
“还有礼部赵大人。”另一人冷笑,“昨天还在朝会上替太子说话,今晚就被燕王府的轿子接走了,说是‘商议国丧礼仪’——人还没死呢,就议丧礼?”
“这不是明摆着站队吗?”第三人摇头,“现在就看皇上挺不挺得住。要是太子一咽气,龙椅空三天,京城就得炸。”
阿箬听着,手指在桌下掐着记事暗码。
她赶回世子府时,天已擦黑。萧景珩还在原地,姿势都没变,仿佛一尊会呼吸的纨绔雕像。
“验货。”她进门就甩出情报,“太子确实快不行了,御医都说撑不过三日。燕王连夜串门,至少五个大臣见过他。工部、礼部、户部都有人动了。”
萧景珩点点头,不惊不喜。
“我还听说。”阿箬压低声音,“有老臣提议‘择贤而立’,说太子无子,国不可久无储君,得从亲王里选。”
“哦?”萧景珩挑眉,“谁提的?”
“刑部右侍郎,李崇安。”
“呵呵。”萧景珩冷笑,“这老小子十年前被太子训过一句‘尸位素餐’,记仇到现在。”
他扇子一收,站起身:“看来,大戏开场了。”
阿箬看着他:“你不打算做什么?”
“做?”萧景珩笑了,“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做。让他们争,让他们拉拢,让他们互相咬。我们只需要——”
他指尖轻轻点了点太阳穴:“记下谁在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见了什么人。”
夜风拂过,檐下铜铃轻响。
萧景珩抬头看了看天,月亮被云遮了半边,像块啃了一半的银饼。
“对了。”他忽然说,“明天你去斗鸡场看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