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彧宸勒住马缰,目光越过北慕草原的苍茫边界,直直望向大燕王朝的方向。风裹着青草的涩味掠过,掀动他鬓边发丝,露出的下颌线条依旧锋利,只是眼底积着的落寞,早不是一星半点能说得清。他终究是跨不过那道无形的疆界 —— 前朝太上皇的身份,是钉在他与大燕之间的铁闸。
他曾无数次想卸下满身枷锁,去大燕看看传说中三月漫天的樱花树。那些寄往大燕的信笺,写满了未说出口的惦念,却都石沉大海,连一点回音也没盼到。可他偏不甘心,最终选在北慕隐居,像是守着一场遥遥无期的等待。
风又起时,他坐在马背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缰绳。岁月虽在他眼角刻了浅纹,可那挺直的脊背、眼底未散的意气,仍藏着当年惊才绝艳的模样 —— 这般风骨,不知曾让多少女子醉了心神。就像从前的诸葛菁菁,最初不也是被他这般模样迷了魂丝?直到后来更多魂丝归位,她的眼神才渐渐清明,心也冷了下来。
思绪飘远时,眼前仿佛又映出旧景:诸葛菁菁牵着孩子们在草原上跑,风筝线在蓝天下飘得老远,孩子们的笑声裹着风钻进耳朵。那时身边有她,有孩子,还有一群意气相投的朋友,日子暖得像晒透了的羊毛。
“老爷,风大了,咱们回家吧?” 身后传来有庆公公的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催促。
周彧宸回头,见有庆裹紧了衣袍,鬓角的白发被风吹得乱飞。这次出来,他只带了这老仆 —— 当年中京那场意外,幸好他提前派有庆去了外地,否则如今连个能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他曾对有庆许诺,要陪他安度晚年,这话从未忘过。
“有庆啊,” 他声音轻得像被风托着,“你说人这一辈子,到底图个什么?”
有庆愣了愣,随即笑出满脸皱纹:“老爷,人各有各的活法。像老奴,就只想守着您,安安稳稳过几年好日子;咱们身下的马儿,许是就盼着吃口嫩草,在草原上撒欢跑几圈;路上的百姓,无非是多赚几两银子,能给家里添件新衣、过个好年;那些寒窗学子,是想考个功名,为王朝尽份力;就连如今的皇上,怕也是盼着找个合心意的人,早点生个太子,好早日解甲归田呢。”
说到这儿,有庆忍不住笑出声 —— 谁能想到,当年太上皇为了逃宫,竟给自己摆了场 “诈死” 的戏,把皇位扔给了太子周奕,自己带着他来北慕逍遥。想来此刻宫里的皇上,定是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周彧宸听着,嘴角也牵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奕儿这孩子,比我强。感情上不掺半分利益,只找自己心尖上的,不凑活。如今后宫安安静静,没那些勾心斗角,他倒能安心打理朝堂。就是性子慢热,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真的卸下重担。”
他想起当年周奕抱着他腿哭的模样 —— 旁人都以为太子是伤心父皇 “驾崩”,只有他知道,那是孩子在为自己失去的自由哭。后来听说他 “死而复生”,宫里来消息说,那小伙子又躲在殿里哭了一整晚,哭完还得顶着红肿的眼睛上朝,想想都觉得好笑。
“自由真好啊。” 他又望向大燕的方向,声音里染了些怅然。脑海中忽然浮出一抹挥之不去的倩影,心口轻轻一抽,“怪不得她当初只想逃开我身边。如今离了那权力中心,我才觉得整个人都松快了,活得多肆意。当年怎么就傻到要去争那个皇位?若是早知道诈死能换得这般日子,倒不如早些脱身。”
风卷着他的叹息飘远,周彧宸深吸一口气,青草的气息钻进肺腑,竟奇异地抚平了些心绪。
“皇上…… 太上皇…… 我的老爷啊……” 有庆看着他落寞的背影,心疼得喉头发紧。他知道,太上皇这是又想那位了。若是当年太上皇没登基,只是个寻常权贵,与那位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定是极幸福的。他还记得,刚成婚那会儿,两人也曾举案齐眉,太上皇心里最惦记的就是那位。可后来那位身边出现了更有来头的人,一切就都变了。
有庆暗自后悔 —— 当年若是自己再多用点心,多劝劝,或许就能把那位留下来。那样,太上皇也不会如今日这般,日日被思念熬着。
“走吧。” 周彧宸对着风轻声说,随即拉紧缰绳,马儿扬起前蹄,朝着来时的路奔去。风在耳边呼啸,恍惚间竟有了几分年少时的恣意。
身后的有庆瞧着他意气风发的模样,再低头看了看自己僵硬的老骨头 —— 虽说脸上瞧着不算太老,可哪能跟太上皇比?这架势,要是追上去,他这把老骨头非得散架不可。
“老爷!您等等老奴啊!这是要要了老奴的命哟!您可别丢下老奴!” 有庆对着远去的身影大喊,眼看着那抹黑色越来越小,急得狠狠一夹马腹,拼了老命追上去。
周彧宸听着身后的呼喊,没一会儿便放慢了速度。他勒住马,悠哉地坐在马背上,目光扫过草原的落日,耐心等着那老仆追上来。如今这世上,他最舍不得的就是有庆 —— 这可是他唯一的话搭子了。
两人慢悠悠骑马进了城,下马沿着青石板路走。北慕的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叫卖声、孩童的笑声混着食物的香气,暖得人心头发软。
“有庆,瞧你那馋样,是想吃路边那碗馄饨?” 周彧宸忽然停下脚步,鼻尖动了动 —— 馄饨汤的鲜香勾着回忆,让他想起从前和诸葛菁菁带着孩子来吃的模样。那时一家人围坐在小桌旁,汤勺碰撞瓷碗的声音,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吵闹,都是鲜活的烟火气。
如今他总爱来这些老地方,像是踩着回忆的脚印走,就能把心里的空填上些。
有庆淡定地站在一旁,心里却早把太上皇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 哪是他馋?分明是太上皇自己想吃,偏要拿他当借口。这么多年了,他早就习惯了。
“有庆,我不饿,” 周彧宸说着,已经自顾自坐在了馄饨摊前,“就来一碗陪你,省得你一个人吃着冷清。”
有庆无奈地摇摇头,牵着两匹马到旁边拴好,嘴里小声嘀咕:“还不是您老想吃?偏要说是陪我。也不想想,老奴只吃饺子不吃馄饨,这几天天天来,都快吃吐了。还有那糖葫芦,待会儿指定又要说‘有庆瞧着馋了,赏你两串’—— 老套路了。”
话音刚落,就见周彧宸望向不远处正要收摊的糖葫芦摊贩,慢悠悠开口:“有庆,瞧你盯着那糖葫芦,又馋了?罢了,赏你两串。”
有庆早已没了反驳的力气,只默默点头,走过去对着摊贩道:“店家,两串糖葫芦。”
“好嘞!贵人稍等!” 摊贩笑得热情 —— 这两位贵客他早就眼熟了,每天这个点都会来买糖葫芦,他特意多留了两串等着。
待会儿这位贵人准会说 “老爷,老奴年纪大了,吃不了这么多。您就赏个脸,陪老奴一起尝尝这甜滋味吧?”,而那;老爷虽然面露难色,但是吃的比贵人还欢喜,这分明就是这位老爷欢喜的甜食拿着贵人当借口买上他的糖葫芦。他早已见怪不怪,只要能卖出糖葫芦就好。
有庆拿着两串糖葫芦回来,递了一串给周彧宸,故意露出为难的神色:“老爷,老奴年纪大了,吃不了这么多。您就赏个脸,陪老奴一起尝尝这甜滋味吧?”
周彧宸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山楂的酸混着糖衣的甜在舌尖散开,眼底终于有了些真切的暖意。风从巷口吹过,带着市井的热闹,也带着些微的甜意,拂过两人的身影,把这一刻的安稳,悄悄藏进了时光里。
他曾无数次想卸下满身枷锁,去大燕看看传说中三月漫天的樱花树。那些寄往大燕的信笺,写满了未说出口的惦念,却都石沉大海,连一点回音也没盼到。可他偏不甘心,最终选在北慕隐居,像是守着一场遥遥无期的等待。
风又起时,他坐在马背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缰绳。岁月虽在他眼角刻了浅纹,可那挺直的脊背、眼底未散的意气,仍藏着当年惊才绝艳的模样 —— 这般风骨,不知曾让多少女子醉了心神。就像从前的诸葛菁菁,最初不也是被他这般模样迷了魂丝?直到后来更多魂丝归位,她的眼神才渐渐清明,心也冷了下来。
思绪飘远时,眼前仿佛又映出旧景:诸葛菁菁牵着孩子们在草原上跑,风筝线在蓝天下飘得老远,孩子们的笑声裹着风钻进耳朵。那时身边有她,有孩子,还有一群意气相投的朋友,日子暖得像晒透了的羊毛。
“老爷,风大了,咱们回家吧?” 身后传来有庆公公的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催促。
周彧宸回头,见有庆裹紧了衣袍,鬓角的白发被风吹得乱飞。这次出来,他只带了这老仆 —— 当年中京那场意外,幸好他提前派有庆去了外地,否则如今连个能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他曾对有庆许诺,要陪他安度晚年,这话从未忘过。
“有庆啊,” 他声音轻得像被风托着,“你说人这一辈子,到底图个什么?”
有庆愣了愣,随即笑出满脸皱纹:“老爷,人各有各的活法。像老奴,就只想守着您,安安稳稳过几年好日子;咱们身下的马儿,许是就盼着吃口嫩草,在草原上撒欢跑几圈;路上的百姓,无非是多赚几两银子,能给家里添件新衣、过个好年;那些寒窗学子,是想考个功名,为王朝尽份力;就连如今的皇上,怕也是盼着找个合心意的人,早点生个太子,好早日解甲归田呢。”
说到这儿,有庆忍不住笑出声 —— 谁能想到,当年太上皇为了逃宫,竟给自己摆了场 “诈死” 的戏,把皇位扔给了太子周奕,自己带着他来北慕逍遥。想来此刻宫里的皇上,定是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周彧宸听着,嘴角也牵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奕儿这孩子,比我强。感情上不掺半分利益,只找自己心尖上的,不凑活。如今后宫安安静静,没那些勾心斗角,他倒能安心打理朝堂。就是性子慢热,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真的卸下重担。”
他想起当年周奕抱着他腿哭的模样 —— 旁人都以为太子是伤心父皇 “驾崩”,只有他知道,那是孩子在为自己失去的自由哭。后来听说他 “死而复生”,宫里来消息说,那小伙子又躲在殿里哭了一整晚,哭完还得顶着红肿的眼睛上朝,想想都觉得好笑。
“自由真好啊。” 他又望向大燕的方向,声音里染了些怅然。脑海中忽然浮出一抹挥之不去的倩影,心口轻轻一抽,“怪不得她当初只想逃开我身边。如今离了那权力中心,我才觉得整个人都松快了,活得多肆意。当年怎么就傻到要去争那个皇位?若是早知道诈死能换得这般日子,倒不如早些脱身。”
风卷着他的叹息飘远,周彧宸深吸一口气,青草的气息钻进肺腑,竟奇异地抚平了些心绪。
“皇上…… 太上皇…… 我的老爷啊……” 有庆看着他落寞的背影,心疼得喉头发紧。他知道,太上皇这是又想那位了。若是当年太上皇没登基,只是个寻常权贵,与那位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定是极幸福的。他还记得,刚成婚那会儿,两人也曾举案齐眉,太上皇心里最惦记的就是那位。可后来那位身边出现了更有来头的人,一切就都变了。
有庆暗自后悔 —— 当年若是自己再多用点心,多劝劝,或许就能把那位留下来。那样,太上皇也不会如今日这般,日日被思念熬着。
“走吧。” 周彧宸对着风轻声说,随即拉紧缰绳,马儿扬起前蹄,朝着来时的路奔去。风在耳边呼啸,恍惚间竟有了几分年少时的恣意。
身后的有庆瞧着他意气风发的模样,再低头看了看自己僵硬的老骨头 —— 虽说脸上瞧着不算太老,可哪能跟太上皇比?这架势,要是追上去,他这把老骨头非得散架不可。
“老爷!您等等老奴啊!这是要要了老奴的命哟!您可别丢下老奴!” 有庆对着远去的身影大喊,眼看着那抹黑色越来越小,急得狠狠一夹马腹,拼了老命追上去。
周彧宸听着身后的呼喊,没一会儿便放慢了速度。他勒住马,悠哉地坐在马背上,目光扫过草原的落日,耐心等着那老仆追上来。如今这世上,他最舍不得的就是有庆 —— 这可是他唯一的话搭子了。
两人慢悠悠骑马进了城,下马沿着青石板路走。北慕的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叫卖声、孩童的笑声混着食物的香气,暖得人心头发软。
“有庆,瞧你那馋样,是想吃路边那碗馄饨?” 周彧宸忽然停下脚步,鼻尖动了动 —— 馄饨汤的鲜香勾着回忆,让他想起从前和诸葛菁菁带着孩子来吃的模样。那时一家人围坐在小桌旁,汤勺碰撞瓷碗的声音,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吵闹,都是鲜活的烟火气。
如今他总爱来这些老地方,像是踩着回忆的脚印走,就能把心里的空填上些。
有庆淡定地站在一旁,心里却早把太上皇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 哪是他馋?分明是太上皇自己想吃,偏要拿他当借口。这么多年了,他早就习惯了。
“有庆,我不饿,” 周彧宸说着,已经自顾自坐在了馄饨摊前,“就来一碗陪你,省得你一个人吃着冷清。”
有庆无奈地摇摇头,牵着两匹马到旁边拴好,嘴里小声嘀咕:“还不是您老想吃?偏要说是陪我。也不想想,老奴只吃饺子不吃馄饨,这几天天天来,都快吃吐了。还有那糖葫芦,待会儿指定又要说‘有庆瞧着馋了,赏你两串’—— 老套路了。”
话音刚落,就见周彧宸望向不远处正要收摊的糖葫芦摊贩,慢悠悠开口:“有庆,瞧你盯着那糖葫芦,又馋了?罢了,赏你两串。”
有庆早已没了反驳的力气,只默默点头,走过去对着摊贩道:“店家,两串糖葫芦。”
“好嘞!贵人稍等!” 摊贩笑得热情 —— 这两位贵客他早就眼熟了,每天这个点都会来买糖葫芦,他特意多留了两串等着。
待会儿这位贵人准会说 “老爷,老奴年纪大了,吃不了这么多。您就赏个脸,陪老奴一起尝尝这甜滋味吧?”,而那;老爷虽然面露难色,但是吃的比贵人还欢喜,这分明就是这位老爷欢喜的甜食拿着贵人当借口买上他的糖葫芦。他早已见怪不怪,只要能卖出糖葫芦就好。
有庆拿着两串糖葫芦回来,递了一串给周彧宸,故意露出为难的神色:“老爷,老奴年纪大了,吃不了这么多。您就赏个脸,陪老奴一起尝尝这甜滋味吧?”
周彧宸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山楂的酸混着糖衣的甜在舌尖散开,眼底终于有了些真切的暖意。风从巷口吹过,带着市井的热闹,也带着些微的甜意,拂过两人的身影,把这一刻的安稳,悄悄藏进了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