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内,空间宽敞,太子陆应渊姿态闲适地靠在软枕上,目光却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落在对面始终低眉顺眼的女子身上。
“荣安县主中秋宴上的那支舞。”
太子开口:“跳得当真是让人看过后就忘不了。”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仿佛在回味那夜的场景,“尤其是最后那个回旋,剑光如练,当真是惊艳。”
楚明烛能感受到那道目光如同实质,在她周身逡巡。
她始终垂着眼眸,盯着自己鞋尖上,语气恭谨:“殿下谬赞。那日献艺的各位贵女,才艺出众,表现皆宜。臣女那点粗浅的剑舞,不过是仗着一点新奇而已,技艺粗糙,实在不值一提。”
她的声音听不出丝毫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陆应渊轻笑一声,身体微微前倾:“是吗?可本宫见父皇似乎对荣安县主的表演,格外满意呢。这可是其他贵女未曾有的殊荣。”
车厢内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楚明烛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深吸一口气,依旧没有抬头:“陛下仁德,宽厚待下。臣女拙见,圣上是对所有用心表演的贵女们都感到满意,并非独对臣女有所偏爱。。”
“呵,”
太子靠回软枕:“荣安县主当真是会说话,句句在理,滴水不漏。难怪皇祖母会那般喜欢于你,时常召你入宫。”
他这话带着几分调侃,也带着几分审视。
太后对楚明烛的青眼,是京中皆知的事情,也是许多人巴结楚家的原因之一。
楚明烛闻言,只是唇角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再次重复道:“太子殿下谬赞了。”
她全程如同一个设定好的精致人偶,姿态完美,言辞谨慎,却缺乏鲜活的气息。
她不敢抬眼看他,哪怕一眼。
她怕自己一旦对上那双眼睛,眼底深埋的恨意与屈辱会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将她所有的伪装冲刷得一干二净。
然而,她这般刻意的回避和低顺,落在太子眼中,却全然变了味道。
他只当是少女面对位高权重的储君时自然的羞怯与惶恐,甚至可能还夹杂着几分欲拒还迎的心思。
他享受这种掌控他人情绪的感觉,尤其是对待这样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子。
于是,他爽朗地笑出声来;“县主不必过谦,明日便是会试放榜之日,本宫打算在太子府设宴,一来为金榜题名的才子们庆贺,二来也为落榜的学子鼓舞士气。届时想必十分热闹。荣安县主若是有空,明日也可一同赴宴。”
楚明烛的心猛地一沉。
赴太子的宴?她恨不得离这个虚伪狠毒的男人越远越好。
拒绝的话语就要脱口而出。然而,就在电光火石之间,一个念头猛地攫住了她。
那日在礼部侍郎府的后花园,她无意中听到的关于严嵩偷梁换柱的对话。
太子府宴请所有考生……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她看清,那被窃取了功名、蒙在鼓里的倒霉蛋究竟是谁的机会。
知己知彼,方能寻隙而动。
短暂的沉沉默过后,楚明烛抬起眼,依旧没有直视太子,只是将目光落在他衣袍下摆处:“殿下亲自相邀,是臣女的荣幸,臣女……却之不恭。
太子对她的顺从似乎很满意,笑容更深了些:“好!那明日本宫就在太子府中,静候荣安县主大驾光临了。”
说话间,马车缓缓停稳。
车夫在外恭敬禀报:“殿下,楚府到了。”
楚明烛暗自松了口气,她起向太子行了一礼:“殿下,臣女已经到了,有劳殿下亲自送臣女回来,臣女感激不尽。”
太子微微颔首,目光在她低垂的眉眼间流转片刻,才道:“县主客气了,举手之劳。”
楚明烛不再多言,随即下了马车,径直走向楚府大门。
太子的马车并未停留,很快便调转方向,车消失在街道的转角处。
……
太子府,书房
“啪!”
一声巨响,上好的紫檀木书案被猛地一拍,震得案上的笔架剧烈摇晃。
太子此刻脸上早已没了方才马车上的温和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骇人的铁青。
“一群废物!”
他低吼道:“是谁!是谁之前信誓旦旦地向本宫保证,陆应白身边那条碍眼的蛇已经不见踪迹,绝对万无一失的!嗯?”
底下跪着的几名幕僚噤若寒蝉,一个个缩着脖子,生怕触怒了盛怒中的储君。
“结果呢?”太子猛地站起身,一脚踹翻了旁边的木凳子,“本宫花重金弄来的西域异蛇,不仅没咬死他陆应白,反而被他那条神出鬼没的黑蛇给咬死了!废物!全都是废物!”
他越说越气,猛地一挥手臂,将书案上所有东西,一股脑地全部扫落到地上!霎时间,清脆的碎裂声不绝于耳,在地上留下一片狼藉。
接连几次在俞王陆应白手上吃瘪,损兵折将不说,连对方一根汗毛都没伤到,这种挫败感和隐隐的不安,让太子的理智几乎被怒火烧尽。
他感觉自己这个太子当得憋屈,处处被陆应白掣肘。
就在这时,幕僚中为首的孟章见状,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息怒!请保重身体要紧。”
他小心翼翼地继续道,“此次虽让俞王侥幸逃过一劫,但臣近日苦思冥想,又得一计,若成,必能给予俞王重创,甚至可能动摇其根基!”
萧景珩闻言,暴怒的气息稍稍一滞,铁青的脸色缓和了半分,他的目光投向孟章:“哦?你又有什么计策?说来听听。若还是些不中用的,休怪本宫不念旧情!”
孟章连忙低下头,语速加快了几分:“殿下,眼下正有一个绝佳的机会,番国使团在都城已久,不日即将启程返回、而此次接待番国使臣的一切事宜,皆由俞王全权负责,这是满朝皆知的事情。”
他顿了顿,抬眼看了看太子,见其目光专注,便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倘若……我等派人在使团返程的途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地点下手,制造一场意外,殿下试想,若是番国使臣在我朝境内,尤其是在俞王负责安全的情况下出事,那些本就对边境虎视眈眈的番国国王们,会善罢甘休吗?他们必然会将矛头直指俞王,甚至向我朝发难!”
萧景珩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他缓缓坐回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
孟章连忙趁热打铁:“届时,番国问责,朝野震动,陛下即便再想偏袒俞王,也必须要给番国一个交代,否则如何安抚藩邦,如何令天下人信服?这失职之罪,俞王无论如何也逃不掉!轻则削权,重则……”
后面的话,他不需明说,彼此心照不宣。
书房内寂静下来,太子脸上的怒容渐渐被算计所取代,半晌,他当即拍板:“好!此计甚妙!孟章,此事就全权交予你去办!人手、财物,需要什么,尽管从支取,记住,务必做得干净利落,不留任何把柄!”
他身体前倾,紧紧盯着孟章:“若是此次再办砸了……孟先生,你知道后果。”
孟章浑身一凛,感受到那目光中的杀意,猛地将头埋得更低:“是!属下明白!属下定然周密计划,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殿下信任!”
“荣安县主中秋宴上的那支舞。”
太子开口:“跳得当真是让人看过后就忘不了。”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仿佛在回味那夜的场景,“尤其是最后那个回旋,剑光如练,当真是惊艳。”
楚明烛能感受到那道目光如同实质,在她周身逡巡。
她始终垂着眼眸,盯着自己鞋尖上,语气恭谨:“殿下谬赞。那日献艺的各位贵女,才艺出众,表现皆宜。臣女那点粗浅的剑舞,不过是仗着一点新奇而已,技艺粗糙,实在不值一提。”
她的声音听不出丝毫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陆应渊轻笑一声,身体微微前倾:“是吗?可本宫见父皇似乎对荣安县主的表演,格外满意呢。这可是其他贵女未曾有的殊荣。”
车厢内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楚明烛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深吸一口气,依旧没有抬头:“陛下仁德,宽厚待下。臣女拙见,圣上是对所有用心表演的贵女们都感到满意,并非独对臣女有所偏爱。。”
“呵,”
太子靠回软枕:“荣安县主当真是会说话,句句在理,滴水不漏。难怪皇祖母会那般喜欢于你,时常召你入宫。”
他这话带着几分调侃,也带着几分审视。
太后对楚明烛的青眼,是京中皆知的事情,也是许多人巴结楚家的原因之一。
楚明烛闻言,只是唇角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再次重复道:“太子殿下谬赞了。”
她全程如同一个设定好的精致人偶,姿态完美,言辞谨慎,却缺乏鲜活的气息。
她不敢抬眼看他,哪怕一眼。
她怕自己一旦对上那双眼睛,眼底深埋的恨意与屈辱会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将她所有的伪装冲刷得一干二净。
然而,她这般刻意的回避和低顺,落在太子眼中,却全然变了味道。
他只当是少女面对位高权重的储君时自然的羞怯与惶恐,甚至可能还夹杂着几分欲拒还迎的心思。
他享受这种掌控他人情绪的感觉,尤其是对待这样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子。
于是,他爽朗地笑出声来;“县主不必过谦,明日便是会试放榜之日,本宫打算在太子府设宴,一来为金榜题名的才子们庆贺,二来也为落榜的学子鼓舞士气。届时想必十分热闹。荣安县主若是有空,明日也可一同赴宴。”
楚明烛的心猛地一沉。
赴太子的宴?她恨不得离这个虚伪狠毒的男人越远越好。
拒绝的话语就要脱口而出。然而,就在电光火石之间,一个念头猛地攫住了她。
那日在礼部侍郎府的后花园,她无意中听到的关于严嵩偷梁换柱的对话。
太子府宴请所有考生……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她看清,那被窃取了功名、蒙在鼓里的倒霉蛋究竟是谁的机会。
知己知彼,方能寻隙而动。
短暂的沉沉默过后,楚明烛抬起眼,依旧没有直视太子,只是将目光落在他衣袍下摆处:“殿下亲自相邀,是臣女的荣幸,臣女……却之不恭。
太子对她的顺从似乎很满意,笑容更深了些:“好!那明日本宫就在太子府中,静候荣安县主大驾光临了。”
说话间,马车缓缓停稳。
车夫在外恭敬禀报:“殿下,楚府到了。”
楚明烛暗自松了口气,她起向太子行了一礼:“殿下,臣女已经到了,有劳殿下亲自送臣女回来,臣女感激不尽。”
太子微微颔首,目光在她低垂的眉眼间流转片刻,才道:“县主客气了,举手之劳。”
楚明烛不再多言,随即下了马车,径直走向楚府大门。
太子的马车并未停留,很快便调转方向,车消失在街道的转角处。
……
太子府,书房
“啪!”
一声巨响,上好的紫檀木书案被猛地一拍,震得案上的笔架剧烈摇晃。
太子此刻脸上早已没了方才马车上的温和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骇人的铁青。
“一群废物!”
他低吼道:“是谁!是谁之前信誓旦旦地向本宫保证,陆应白身边那条碍眼的蛇已经不见踪迹,绝对万无一失的!嗯?”
底下跪着的几名幕僚噤若寒蝉,一个个缩着脖子,生怕触怒了盛怒中的储君。
“结果呢?”太子猛地站起身,一脚踹翻了旁边的木凳子,“本宫花重金弄来的西域异蛇,不仅没咬死他陆应白,反而被他那条神出鬼没的黑蛇给咬死了!废物!全都是废物!”
他越说越气,猛地一挥手臂,将书案上所有东西,一股脑地全部扫落到地上!霎时间,清脆的碎裂声不绝于耳,在地上留下一片狼藉。
接连几次在俞王陆应白手上吃瘪,损兵折将不说,连对方一根汗毛都没伤到,这种挫败感和隐隐的不安,让太子的理智几乎被怒火烧尽。
他感觉自己这个太子当得憋屈,处处被陆应白掣肘。
就在这时,幕僚中为首的孟章见状,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息怒!请保重身体要紧。”
他小心翼翼地继续道,“此次虽让俞王侥幸逃过一劫,但臣近日苦思冥想,又得一计,若成,必能给予俞王重创,甚至可能动摇其根基!”
萧景珩闻言,暴怒的气息稍稍一滞,铁青的脸色缓和了半分,他的目光投向孟章:“哦?你又有什么计策?说来听听。若还是些不中用的,休怪本宫不念旧情!”
孟章连忙低下头,语速加快了几分:“殿下,眼下正有一个绝佳的机会,番国使团在都城已久,不日即将启程返回、而此次接待番国使臣的一切事宜,皆由俞王全权负责,这是满朝皆知的事情。”
他顿了顿,抬眼看了看太子,见其目光专注,便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倘若……我等派人在使团返程的途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地点下手,制造一场意外,殿下试想,若是番国使臣在我朝境内,尤其是在俞王负责安全的情况下出事,那些本就对边境虎视眈眈的番国国王们,会善罢甘休吗?他们必然会将矛头直指俞王,甚至向我朝发难!”
萧景珩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他缓缓坐回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
孟章连忙趁热打铁:“届时,番国问责,朝野震动,陛下即便再想偏袒俞王,也必须要给番国一个交代,否则如何安抚藩邦,如何令天下人信服?这失职之罪,俞王无论如何也逃不掉!轻则削权,重则……”
后面的话,他不需明说,彼此心照不宣。
书房内寂静下来,太子脸上的怒容渐渐被算计所取代,半晌,他当即拍板:“好!此计甚妙!孟章,此事就全权交予你去办!人手、财物,需要什么,尽管从支取,记住,务必做得干净利落,不留任何把柄!”
他身体前倾,紧紧盯着孟章:“若是此次再办砸了……孟先生,你知道后果。”
孟章浑身一凛,感受到那目光中的杀意,猛地将头埋得更低:“是!属下明白!属下定然周密计划,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殿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