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墨,一点点浸染了楚府的檐角,杏儿才踩着暮色回来。
“小姐!”
杏儿快步走进屋内,她奔波了一天,此刻只觉着口干舌燥。
甚至来不及行礼,先抓起桌上的茶壶,倒了杯茶水灌了好几大口,才觉得缓解了喉间的火烧火燎。
楚明烛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待她喝完,才开口:“如何?”
“可打听到有用的消息了?”
杏儿抹了抹嘴角的水渍,神色一正,连忙回道:“小姐,打探到了。”
她略微停顿,似乎在脑中组织语言措辞,随后才条理清晰地继续说道:“事情大约发生在两个多月前,周府的庶出小姐,名唤周晴的,悄无声息地没了。对外,周府只说是暴病而亡,草草埋了了事。但据奴婢多方打听,那位周晴小姐素日里身子骨颇为康健,并无什么隐疾旧病。这暴病之说,恐怕是周家为了遮掩什么,特意放出来混淆视听的幌子。”
“周晴的生母,是周府里一位存在感极低的姨娘,名叫林竹若。”
杏儿压低了声音,“听说这位林姨娘出身有些特殊,原是扬州来的瘦马,因容貌出众,被周显周大人瞧上,赎身带入府中,这才生了周晴小姐。周家倒台后,她作为罪臣家眷,被和周府其他女眷一同关押在牢中听候发落,奴婢已经托了关系,使了银子打点,两日之内,定能安排妥当,让小姐见到她。”
“此事你办得很好。”
楚明烛缓缓点头,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此事宜早不宜迟,越快越好。”
“小姐放心,奴婢明日亲自去盯着,务必把事情办妥。”杏儿连忙保证道。
看着杏儿满脸的疲惫,楚明烛本想让她立刻下去好生歇息,话到嘴边,却忽然想起另一件紧要事,改口道:“明日辰时,是秋闱会试放榜之期。你去看榜,之后来向我汇报结果。”
她沉吟片刻,又补充道,“不仅要看结果,更需仔细留意放榜时有没有什么异常,比如说谁原本学问好有希望上榜却落榜的,还有平日里一般,却得了个意想不到的名次的。”
“是,小姐,奴婢记下了。”杏儿见小姐楚明烛凝重,心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
“你奔波了一天,辛苦了,快下去歇着吧。”
楚明烛语气缓和了些,透着关切。
杏儿行礼退下后,屋内重归寂静。
楚明烛这才走回内室床边,动作轻缓地褪去外衫。
烛光下,她肩背处原本狰狞的伤口已然完全结痂,深褐色的痂壳边缘微微卷起,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开始自然脱落,露出底下新生的、泛着淡淡粉色的皮肉。
她拿起床头那只小巧的白玉瓷盒,里面是柳眠棠之前送的祛疤膏。
她用指尖蘸取些许,小心翼翼地涂抹在伤处,冰凉的药膏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钻进楚明烛的鼻腔。
做完这一切,她才吹熄烛火,躺下睡觉。
翌日清晨,楚明烛醒来时,杏儿早已出门前往贡院外等候放榜。
今日放榜必定围了不少人,去晚了很难挤得进去。
阿亚端着温水进来,伺候楚明烛起身。
她手脚麻利地帮楚明烛绾了一个简单的发髻,又端来早已备好的清粥小菜,布好碗筷,这才轻声禀报道:“县主,早些时候老夫人身边的周嬷嬷就来过了。见小姐还未起身,嬷嬷便没让打扰,只让奴婢代为传话。”
楚明烛执起筷子,抬眼看向阿亚:“祖母可是有事要吩咐?”
阿亚恭敬回道:“老夫人说,她明日要前往云栖寺上香,问县主是否得闲,能否陪她老人家一道前去?”
楚明烛闻言,动作微顿。
云栖寺……她内心其实是愿意走这一趟的。
上次前去时,恰巧清心师父不在,她还没能见到他的面,好多疑惑还没能解开。
况且,祖母年事已高,有她陪着,路上也能安心些。
然而,念头一转,今日已经放榜,退婚之事在即,已到了关键节点。
好多事情还没需她亲自坐镇把握,实在分身乏术。
她轻轻放下筷子,对阿亚道:“你稍后便去回祖母的话,就说我今日有些紧要事要处理,恐怕明日无法随行左右,请祖母务必保重身体,早去早回。”
她略一思忖,又吩咐道,“再去同老管家说一声,明日护送老夫人去云栖寺,务必多派些身手好、稳重心细的护院随行,确保万无一失。”
阿亚点头应下:“是,小姐。还是小姐思虑周全,奴婢一会儿就去将这两件事办妥。”
“嗯。”楚明烛重新拿起筷子用早膳。
阿亚侍立一旁,犹豫片刻,还是低声开口道:“对了,小姐,这两日府中下人之间有些传闻……说夫人和老爷似乎生了些嫌隙。老爷已经连着好几日都宿在书房了。据说,是前几日夜里,夫人不知为何事,与老爷起了争执,吵得颇为厉害……”
楚明烛闻言,神色未有丝毫波动,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淡淡道:“不必去理会这些琐事。”
她对此心知肚明。
中秋宫宴过后第二日,楚承安让她去书房是,曾许诺她,会让温若瑜送些银钱和衣裳首饰到听竹院来。
可如今几天过去了,楚明烛根本就没有见到半分表示。
想来,定然是她的那位好母亲听说这件事,心中不忿,不愿拿出东西来给她,这才与楚承安发生了争吵。
不给便不给吧,那些身外之物,她本也未曾真正放在心上。
至于楚承安与温若瑜之间是琴瑟和鸣还是争吵不休,只要不牵扯到她,不来找她的麻烦,她便乐得清静,一概懒得过问。
“晚些时候让阿桃带人再去寻一寻墨团的踪迹,至于你,同我去一趟太子府赴宴。”
“是,县主。”
用完早膳,楚明烛便去更衣,打断让阿亚为她上妆,再重新梳理发髻,为去太子府赴宴做准备。
然而才换好衣服出来,杏儿就回来了。
“小姐!”
杏儿快步走进屋内,她奔波了一天,此刻只觉着口干舌燥。
甚至来不及行礼,先抓起桌上的茶壶,倒了杯茶水灌了好几大口,才觉得缓解了喉间的火烧火燎。
楚明烛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待她喝完,才开口:“如何?”
“可打听到有用的消息了?”
杏儿抹了抹嘴角的水渍,神色一正,连忙回道:“小姐,打探到了。”
她略微停顿,似乎在脑中组织语言措辞,随后才条理清晰地继续说道:“事情大约发生在两个多月前,周府的庶出小姐,名唤周晴的,悄无声息地没了。对外,周府只说是暴病而亡,草草埋了了事。但据奴婢多方打听,那位周晴小姐素日里身子骨颇为康健,并无什么隐疾旧病。这暴病之说,恐怕是周家为了遮掩什么,特意放出来混淆视听的幌子。”
“周晴的生母,是周府里一位存在感极低的姨娘,名叫林竹若。”
杏儿压低了声音,“听说这位林姨娘出身有些特殊,原是扬州来的瘦马,因容貌出众,被周显周大人瞧上,赎身带入府中,这才生了周晴小姐。周家倒台后,她作为罪臣家眷,被和周府其他女眷一同关押在牢中听候发落,奴婢已经托了关系,使了银子打点,两日之内,定能安排妥当,让小姐见到她。”
“此事你办得很好。”
楚明烛缓缓点头,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此事宜早不宜迟,越快越好。”
“小姐放心,奴婢明日亲自去盯着,务必把事情办妥。”杏儿连忙保证道。
看着杏儿满脸的疲惫,楚明烛本想让她立刻下去好生歇息,话到嘴边,却忽然想起另一件紧要事,改口道:“明日辰时,是秋闱会试放榜之期。你去看榜,之后来向我汇报结果。”
她沉吟片刻,又补充道,“不仅要看结果,更需仔细留意放榜时有没有什么异常,比如说谁原本学问好有希望上榜却落榜的,还有平日里一般,却得了个意想不到的名次的。”
“是,小姐,奴婢记下了。”杏儿见小姐楚明烛凝重,心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
“你奔波了一天,辛苦了,快下去歇着吧。”
楚明烛语气缓和了些,透着关切。
杏儿行礼退下后,屋内重归寂静。
楚明烛这才走回内室床边,动作轻缓地褪去外衫。
烛光下,她肩背处原本狰狞的伤口已然完全结痂,深褐色的痂壳边缘微微卷起,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开始自然脱落,露出底下新生的、泛着淡淡粉色的皮肉。
她拿起床头那只小巧的白玉瓷盒,里面是柳眠棠之前送的祛疤膏。
她用指尖蘸取些许,小心翼翼地涂抹在伤处,冰凉的药膏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钻进楚明烛的鼻腔。
做完这一切,她才吹熄烛火,躺下睡觉。
翌日清晨,楚明烛醒来时,杏儿早已出门前往贡院外等候放榜。
今日放榜必定围了不少人,去晚了很难挤得进去。
阿亚端着温水进来,伺候楚明烛起身。
她手脚麻利地帮楚明烛绾了一个简单的发髻,又端来早已备好的清粥小菜,布好碗筷,这才轻声禀报道:“县主,早些时候老夫人身边的周嬷嬷就来过了。见小姐还未起身,嬷嬷便没让打扰,只让奴婢代为传话。”
楚明烛执起筷子,抬眼看向阿亚:“祖母可是有事要吩咐?”
阿亚恭敬回道:“老夫人说,她明日要前往云栖寺上香,问县主是否得闲,能否陪她老人家一道前去?”
楚明烛闻言,动作微顿。
云栖寺……她内心其实是愿意走这一趟的。
上次前去时,恰巧清心师父不在,她还没能见到他的面,好多疑惑还没能解开。
况且,祖母年事已高,有她陪着,路上也能安心些。
然而,念头一转,今日已经放榜,退婚之事在即,已到了关键节点。
好多事情还没需她亲自坐镇把握,实在分身乏术。
她轻轻放下筷子,对阿亚道:“你稍后便去回祖母的话,就说我今日有些紧要事要处理,恐怕明日无法随行左右,请祖母务必保重身体,早去早回。”
她略一思忖,又吩咐道,“再去同老管家说一声,明日护送老夫人去云栖寺,务必多派些身手好、稳重心细的护院随行,确保万无一失。”
阿亚点头应下:“是,小姐。还是小姐思虑周全,奴婢一会儿就去将这两件事办妥。”
“嗯。”楚明烛重新拿起筷子用早膳。
阿亚侍立一旁,犹豫片刻,还是低声开口道:“对了,小姐,这两日府中下人之间有些传闻……说夫人和老爷似乎生了些嫌隙。老爷已经连着好几日都宿在书房了。据说,是前几日夜里,夫人不知为何事,与老爷起了争执,吵得颇为厉害……”
楚明烛闻言,神色未有丝毫波动,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淡淡道:“不必去理会这些琐事。”
她对此心知肚明。
中秋宫宴过后第二日,楚承安让她去书房是,曾许诺她,会让温若瑜送些银钱和衣裳首饰到听竹院来。
可如今几天过去了,楚明烛根本就没有见到半分表示。
想来,定然是她的那位好母亲听说这件事,心中不忿,不愿拿出东西来给她,这才与楚承安发生了争吵。
不给便不给吧,那些身外之物,她本也未曾真正放在心上。
至于楚承安与温若瑜之间是琴瑟和鸣还是争吵不休,只要不牵扯到她,不来找她的麻烦,她便乐得清静,一概懒得过问。
“晚些时候让阿桃带人再去寻一寻墨团的踪迹,至于你,同我去一趟太子府赴宴。”
“是,县主。”
用完早膳,楚明烛便去更衣,打断让阿亚为她上妆,再重新梳理发髻,为去太子府赴宴做准备。
然而才换好衣服出来,杏儿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