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志在京城-《恶女行事录》

  顾老爷已让人将廖鸿昌的罪证呈往京城,纵有多年的情分在,可他终究没忘了豫州知府的职责——为百姓。

  于海的行刑日终究还是到了,行刑那天,宝珍也去了刑场,她特意没带梅花、桃花。

  那两个丫头没见过鲜血与死人,她不想吓到她们。她们不像她,见过的死人早已能堆成一座山。

  临刑前,于海忽然朝她的方向望了一眼。那眼神里的未尽之意,宝珍看见了,也懂了。

  她终究没看完最后的行刑,在刀落前一刻,转身穿过层层围观的人群,走了。

  其实最初,她并没打算设陷阱诱廖鸿昌入局,最简单的办法,是让于海主动开口。

  可她用“斩草除根”“狡兔死走狗烹”层层相逼,于海愣是咬紧牙关没松口。

  他在赌,赌廖鸿昌会念着他没供出对方的情分,照拂杨立安的家眷。

  可廖鸿昌不敢赌,他没扛住宝珍设下的离间计,怕于海真把他拖下水,终究下了手。

  走出刑场时,宝珍正好撞见人群外围的顾老爷。他今日不负责监刑,脸色瞧着很是憔悴,像是一夜未眠。

  “爹。”

  “没看下去也好,太血腥了。”顾老爷的声音有些沙哑。

  宝珍想起于海最后那个眼神,大约是想托她照拂杨立安的家眷吧。

  他为何会求自己?许是觉得自己同是女子,总会多几分恻隐之心?

  可她与杨家素无往来,根本不必管这闲事,她也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同情心。

  但沉吟片刻,她还是问:“爹,杨大人的家眷……”

  “我已经让顾下去打点了。”没等她说完,顾老爷一下就懂了她的意思。

  宝珍有些意外,顾老爷与杨立安并无交集,为何要做这顺水人情?

  顾老爷读懂了她眼中的疑惑,叹了口气:“这是他托人带给我的话,算是最后求我的事了。杨家妇孺流放三千里的路,会平安走完;流放之地,我也托了可靠的人照看。”

  这个“他”是谁,再明显不过——是廖鸿昌。

  原来,他是真想过照拂杨家的,在这件事上,他对于海没有食言。他最后求顾老爷的,竟也是这件事。

  宝珍想着,既是顾老爷安排了人照看杨家妇孺,她自然没什么立场再多说什么,便也作罢。

  离开刑场后,她径直去了渥丹居,让掌柜的把这段时间的账本都取来。

  近来忙着赈灾银、募捐一事,早已顾不上这些,如今得抓紧理清楚了,渥丹居还是能为她生钱的。

  后屋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宝珍正低头核对着账目,伙计轻轻敲了敲门。

  她抬眼:“有事?”

  “东家,外面有位姑娘要见您。”

  姑娘?

  宝珍一时没想起会是谁来找她,她在豫州没什么朋友,但还是起身跟着伙计往外走。

  刚到前厅,就见窗边立着个穿素衣的女子,脸上覆着层薄纱。

  见她过来,女子缓缓摘了面纱,露出一张清丽绝俗的脸。店里此刻虽没客人,但几个伙计瞥见她容貌,还是不由得愣了神。

  “顾小姐。”雪姑娘朝她浅浅一笑,声音温软。

  宝珍倒有些意外,这位雪姑娘名声太盛,如今竟会主动来找自己?

  她侧身示意:“雪姑娘,里面谈吧。”

  雪姑娘跟着宝珍去了后院,这里僻静,正好说话。

  她刚站定,便开门见山:“我要回京城了。”

  宝珍心头微动,雪姑娘本就来自京城销金窟,要回去也很正常。

  但她面上只轻声道:“前阵子渥丹居的营收,我会尽快整理出来,在你动身前提取给你。往后的分成,也会定期送到京城去。”

  毕竟当初说好,渥丹居的收益要分雪姑娘一成。

  她虽不算良善之辈,却也明白,唯有牢固的利益方能让合作长久。她虽贪财,但绝不因小失大。

  雪姑娘点了点头,却突然转了话题问道:“顾小姐有没有想过,把渥丹居开到京城去?”

  这念头,宝珍不是没有过,毕竟天下商户,以京城为首。

  “雪姑娘怎会突然说起这个?”她故作疑惑。

  雪姑娘声音轻缓:“我在豫州待不久了,等回了京城,照样能帮你把渥丹居的胭脂推出去。”

  她往前挪了两步,离宝珍更近了些,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笃定:“我瞧着顾小姐的野心,断不会只困在豫州这方寸之地。咱们能把豫州的芳姿记压下去,难道还怕了京城那些铺子不成?”

  宝珍低头,唇角弯起一抹浅笑:“自然是不怕的,那雪姑娘,咱们就京城见?”

  “京城见?”雪姑娘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难道也要去京城?”

  京城,那位“贵人”也是从京城来的,也是她点燃了宝珍的心。天下有钱有势之人的汇集地,她为什么不能去分一杯羹呢?

  宝珍没有直接作答,只含糊道:“也许呢。”

  话已说尽,雪姑娘转身欲走,刚迈两步却又回头,问道:“对了,顾少爷没什么事吧?”

  “啊?”宝珍一时没反应过来。

  雪姑娘和顾一澈?他们两个怎么会认识?

  雪姑娘看懂了她眼里的疑惑,朝她眨了眨眼,笑意浅浅地解释:“上次赈灾银事发,顾家被围那会儿,是我收留了顾少爷。”

  宝珍这才恍然,怪不得当时问起顾一澈的藏身之处,他总是支支吾吾的,原来如此。

  销金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藏身之地,而雪姑娘也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罩。

  她对着雪姑娘欠了欠身道谢:“那我替哥哥多谢雪姑娘了。”

  如果当时顾一澈真的被抓,那么赈灾银案她就缺了一个帮手。

  雪姑娘摆了摆手,语气轻快:“我肯收留顾少爷,不过是听说渥丹居的东家是顾家小姐罢了。所以,你该替自己谢我才是。”

  宝珍立刻会意,再次道谢:“宝珍多谢雪姑娘。”

  “不必客气。”雪姑娘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渥丹居,素色的衣袂消失在街角。

  接下来的几日,宝珍都泡在渥丹居里对账。

  期间窦明嫣听说她还开着店,来过一次,在店里转了许久,宝珍特意拉着她挑了好几盒胭脂给她带回府。

  窦明嫣有些不好意思:“直接白送我,会不会不太好?”

  “这有什么。”宝珍毫不在意,又往她怀里塞了两个新色号,“我的东西,自然也是表姐的,我与表姐哪分彼此?”

  窦明嫣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珍儿妹妹最好了,以后表姐护着你,保准没人敢欺负你。”

  “那先谢过表姐了。”

  窦明嫣每日都会去寿安堂陪着老夫人,宝珍却不常去。

  她与老夫人本就只有合作关系,清楚对方在意的从不是她有没有孝心,而是她能不能为顾家出力。

  与其去寿安堂演祖孙情深,不如把时间花在实处,只偶尔去一趟,应付下“孙女”的身份便够了。

  连轴转了好几日,渥丹居的账目总算理得差不多了。

  宝珍让顾右把属于雪姑娘的那成银票送去销金窟,毕竟对方说过几日就要回京城了。

  “又是我去啊?”顾右挠了挠头,一脸不情愿。

  “不然呢?”顾左在一旁打趣,“谁让你对销金窟熟门熟路呢。”

  顾右撇撇嘴,终究还是认命了:“行吧行吧。”

  雪姑娘在收到分成的第二日就动身离开豫州了,按她的话说,是要先回去为渥丹居铺好路、扬好名,替宝珍在京城开店打下根基。

  总算得了几日清闲,宝珍难得松快下来。

  指尖无意识地在桌案上轻点着,她心里盘算着:顾老爷呈往京城的文书,这会儿该到了。这么说来,朝廷的旨意,大约也就这两天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