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发生后的第二天,一份关于事故的初步调查报告就摆在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案头。祁同伟亲自向宁方远和沙瑞金汇报了审讯结果,表情带着几分无奈与挫败。
“宁省长、沙书记,那三个纵火犯的口供高度一致,都声称是因为个人生活不幸,对社会产生怨恨,才选择在少年宫纵火报复社会。”祁同伟汇报道,“我们动用了所有技术手段进行测谎和背景调查,但他们的社会关系简单,没有发现与其他势力有直接联系的证据。”
他补充道:“从现场提取的物证也只能证明是他们实施了纵火,无法指向其他幕后主使。这几个人像是早就准备好了这套说辞,心理防线极强,审讯专家也未能突破。”
宁方远听完汇报,与沙瑞金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这个结果早在预料之中——赵立春出手,怎么可能留下明显的把柄?
“既然调查结果如此,就按程序办公吧。”沙瑞金最终拍板,“对外通报时,强调这是个别极端分子的报复社会行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司法机关依法从严从重惩处,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他特别指示:“同时要宣传消防部门救援及时,省委省政府组织有力,将伤亡降到了最低。重点突出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
“明白。”祁同伟领命而去。
办公室内只剩下沙瑞金和宁方远两人。沙瑞金叹了口气:“方远,侯亮平不能再留在少年宫了。这次侥幸避免了悲剧,下次呢?赵立春既然动了杀心,就不会轻易罢休。”
宁方远点头赞同:“确实。少年宫主任这个位置太敏感,容易被人做文章。应该给他换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就去京州市政协吧。”沙瑞金做出决定,“给他安排个闲职,级别不变,但不能再有任何实权。这也算是借这次的过错给他一个教训。”
在接下来的省委常委会上,当沙瑞金提出将侯亮平调任京州市政协闲职时,出乎意料地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组织部长吴春林第一个表态支持:“侯亮平同志在少年宫主任岗位上确实表现不佳,发生如此严重的安全事故,调整工作是必要的。市政协是个很好的安排,既能发挥他的经验,又不会担太大的责任。”
高育良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我同意。侯亮平同志确实需要在一个相对清闲的环境中沉淀一下。市政协很适合他。”
就连一向与侯亮平不和李达康,虽然内心极不情愿接收这个“麻烦”,但看到大势所趋,也不敢公然反对,只能言简意赅地表示:“京州市委会安排好侯亮平同志的工作。”
其他常委更是纷纷附和。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次火灾背后绝不简单,侯亮平已经成为某个巨大漩涡的中心。将他调离少年宫,既是保护他,也是保护整个汉东官场不再被卷入更深的纷争。
消息传到侯亮平耳中时,他正在少年宫的临时办公室里整理火灾善后材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次他没有暴怒,没有抱怨,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波动。
他只是静静地听完组织部的通知,然后平静地说:“服从组织安排。”
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熟悉他性格的人感到不安。但只有侯亮平自己知道,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生死考验后,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和地位。
他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一枚棋子,一枚可以被随时牺牲的棋子。之前的种种不甘和愤怒,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和幼稚。
第二天,侯亮平默默地收拾好个人物品,没有与任何人告别,独自一人前往京州市政协报到。市政协给他安排了一个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的闲职,有一间不大的办公室,但几乎没有什么具体工作。
侯亮平安静地接受了这一切。他每天准时上下班,坐在办公室里看书看报,偶尔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意见。仿佛变了一个人。
只有偶尔夜深人静时,他眼中才会闪过一丝不甘的光芒。但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筹码,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和隐忍。
而省委大院里的那些大人物们,也很快将注意力转向了更重要的事情。侯亮平这个名字,逐渐淡出了他们的视野,成为了汉东政坛一个渐渐被遗忘的注脚。
只有宁方远偶尔还会问起他的情况。得知侯亮安于现状后,宁方远也只是轻轻点头,不再多问。
一场险些酿成巨大悲剧的风波,就这样悄然平息。但所有人都知道,汉东政坛的暗流,仍在汹涌流动。
另一边,陈海家中难得热闹。陆亦可、林华华、周正等几个老反贪局的同事聚在一起,既是看望经历风波后终于恢复级别的陈海,也是借此机会小聚。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最近汉东官场的风云变幻上。
“听说了吗?侯亮平又调动了,这次是去京州市政协。”林华华一边削着苹果一边说,“要我说啊,这还算高升了呢!少年宫主任哪比得上市政协?好歹算是正经衙门。”
陆亦可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高升?那是他没得选了!你们想想,少年宫那是什么地方?说是副厅级单位,实际上就是个带孩子的。市政协再清闲,好歹也是四套班子之一。不过话说回来,侯亮平这人真是到哪里都惹祸!”
她越说越激动:“上次在反贪局,要不是他擅自调查欧阳菁,连累陈海背锅被降级调到档案室,咱们反贪局何至于...”
她话没说完,但众人都明白她的意思。一时间,客厅里的气氛有些沉闷。
正在这时,陈岩石端着刚泡好的茶从厨房走出来,恰好听到了最后的对话。他将茶壶放在茶几上,缓缓坐下,目光扫过在场的年轻人。
“你们啊,看问题还是太表面。”陈岩石悠悠开口,打破了沉默,“以为这次调动是侯亮平又惹了祸,或者是什么‘高升’?”
众人闻言都看向老检察长,等待他的下文。
“宁省长、沙书记,那三个纵火犯的口供高度一致,都声称是因为个人生活不幸,对社会产生怨恨,才选择在少年宫纵火报复社会。”祁同伟汇报道,“我们动用了所有技术手段进行测谎和背景调查,但他们的社会关系简单,没有发现与其他势力有直接联系的证据。”
他补充道:“从现场提取的物证也只能证明是他们实施了纵火,无法指向其他幕后主使。这几个人像是早就准备好了这套说辞,心理防线极强,审讯专家也未能突破。”
宁方远听完汇报,与沙瑞金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这个结果早在预料之中——赵立春出手,怎么可能留下明显的把柄?
“既然调查结果如此,就按程序办公吧。”沙瑞金最终拍板,“对外通报时,强调这是个别极端分子的报复社会行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司法机关依法从严从重惩处,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他特别指示:“同时要宣传消防部门救援及时,省委省政府组织有力,将伤亡降到了最低。重点突出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
“明白。”祁同伟领命而去。
办公室内只剩下沙瑞金和宁方远两人。沙瑞金叹了口气:“方远,侯亮平不能再留在少年宫了。这次侥幸避免了悲剧,下次呢?赵立春既然动了杀心,就不会轻易罢休。”
宁方远点头赞同:“确实。少年宫主任这个位置太敏感,容易被人做文章。应该给他换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就去京州市政协吧。”沙瑞金做出决定,“给他安排个闲职,级别不变,但不能再有任何实权。这也算是借这次的过错给他一个教训。”
在接下来的省委常委会上,当沙瑞金提出将侯亮平调任京州市政协闲职时,出乎意料地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组织部长吴春林第一个表态支持:“侯亮平同志在少年宫主任岗位上确实表现不佳,发生如此严重的安全事故,调整工作是必要的。市政协是个很好的安排,既能发挥他的经验,又不会担太大的责任。”
高育良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我同意。侯亮平同志确实需要在一个相对清闲的环境中沉淀一下。市政协很适合他。”
就连一向与侯亮平不和李达康,虽然内心极不情愿接收这个“麻烦”,但看到大势所趋,也不敢公然反对,只能言简意赅地表示:“京州市委会安排好侯亮平同志的工作。”
其他常委更是纷纷附和。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次火灾背后绝不简单,侯亮平已经成为某个巨大漩涡的中心。将他调离少年宫,既是保护他,也是保护整个汉东官场不再被卷入更深的纷争。
消息传到侯亮平耳中时,他正在少年宫的临时办公室里整理火灾善后材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次他没有暴怒,没有抱怨,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波动。
他只是静静地听完组织部的通知,然后平静地说:“服从组织安排。”
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熟悉他性格的人感到不安。但只有侯亮平自己知道,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生死考验后,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和地位。
他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一枚棋子,一枚可以被随时牺牲的棋子。之前的种种不甘和愤怒,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和幼稚。
第二天,侯亮平默默地收拾好个人物品,没有与任何人告别,独自一人前往京州市政协报到。市政协给他安排了一个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的闲职,有一间不大的办公室,但几乎没有什么具体工作。
侯亮平安静地接受了这一切。他每天准时上下班,坐在办公室里看书看报,偶尔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意见。仿佛变了一个人。
只有偶尔夜深人静时,他眼中才会闪过一丝不甘的光芒。但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筹码,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和隐忍。
而省委大院里的那些大人物们,也很快将注意力转向了更重要的事情。侯亮平这个名字,逐渐淡出了他们的视野,成为了汉东政坛一个渐渐被遗忘的注脚。
只有宁方远偶尔还会问起他的情况。得知侯亮安于现状后,宁方远也只是轻轻点头,不再多问。
一场险些酿成巨大悲剧的风波,就这样悄然平息。但所有人都知道,汉东政坛的暗流,仍在汹涌流动。
另一边,陈海家中难得热闹。陆亦可、林华华、周正等几个老反贪局的同事聚在一起,既是看望经历风波后终于恢复级别的陈海,也是借此机会小聚。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最近汉东官场的风云变幻上。
“听说了吗?侯亮平又调动了,这次是去京州市政协。”林华华一边削着苹果一边说,“要我说啊,这还算高升了呢!少年宫主任哪比得上市政协?好歹算是正经衙门。”
陆亦可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高升?那是他没得选了!你们想想,少年宫那是什么地方?说是副厅级单位,实际上就是个带孩子的。市政协再清闲,好歹也是四套班子之一。不过话说回来,侯亮平这人真是到哪里都惹祸!”
她越说越激动:“上次在反贪局,要不是他擅自调查欧阳菁,连累陈海背锅被降级调到档案室,咱们反贪局何至于...”
她话没说完,但众人都明白她的意思。一时间,客厅里的气氛有些沉闷。
正在这时,陈岩石端着刚泡好的茶从厨房走出来,恰好听到了最后的对话。他将茶壶放在茶几上,缓缓坐下,目光扫过在场的年轻人。
“你们啊,看问题还是太表面。”陈岩石悠悠开口,打破了沉默,“以为这次调动是侯亮平又惹了祸,或者是什么‘高升’?”
众人闻言都看向老检察长,等待他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