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襄平之战-《三国:我带黄巾闯天下》

  半月之后。

  襄平城外。

  黄巾军大营。

  数万黄巾倾巢而出。

  张义正于阵前训话!

  “诸位黄巾弟兄!”

  “前面就是襄平城!”

  “我等入辽东以来!”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唯有此城!”

  “阻我大军已有月余!”

  “今日攻城,吾亲自擂鼓助威!”

  “望尔等奋力夺城!”

  “显我黄巾天威!”

  一众军士齐齐呼喊道。

  “夺城!”

  “夺城!”

  “夺城!”

  半晌之后。

  一阵擂鼓声响起。

  “咚....咚...咚...”

  黄巾军三门齐攻!

  东门管亥、西门太史慈、南门赵纯。

  各率2000兵马冲向城头。

  一应攻城器械,业也推上前去。

  东城门上。

  阳终此时眼见黄巾军三门齐攻。

  惊吓之下,老毛病又犯了。

  一阵眩晕。

  公孙度连忙上前搀扶。

  “主公!”

  “您还是会太守府坐镇吧!”

  “这守城之事不防交给我与阳郡尉!”

  “我等必保这襄平城无忧!”

  阳终闻听此言,顿时清醒了不少。

  一把抓住公孙度的双手。

  “如此有劳公孙长史了!”

  “务必守住啊!”

  东门外。

  管亥正冲着自家部下大声呼喝。

  “弟兄们!”

  “大将军亲自擂鼓助威!”

  “尔等皆需奋勇向前!”

  “胆敢后退者,斩!”

  说罢,看向一旁的赵冉。

  “赵都尉!”

  “尔领百人为督战队!”

  “谁敢后退,立斩!”

  赵冉急忙应道。

  “诺!”

  一众黄巾军士,头戴黄巾,奋力攻城。

  刚至城外300步。

  只见一阵箭雨,急袭而至。

  众人纷纷躲避。

  阵型稍显混乱。

  管亥不愧是沙场老将。

  连忙大喊道。

  “木幔车上前!”

  “抵御敌方箭矢!”

  “刀盾手掩护!”

  “先填护城河!”

  “快!”

  随着管亥不断下令!

  黄巾军士的阵型逐渐稳住。

  一个时辰后。

  随着护城河被填平一段。

  一众黄巾军士逐渐向城墙靠拢。

  5架云梯率先搭上城墙。

  管亥挥舞着手中大刀。

  兴奋地大喊道。

  “云梯队!”

  “速速登城!”

  一众黄巾奋力攀爬。

  奈何襄平城高约十数丈。

  一时间难以登上城头。

  又加上城上箭雨不断。

  更是加大了黄巾军的登城难度。

  管亥见众人久久登不上城。

  急得大喊。

  “井阑呢?”

  “快推上前去!”

  “秦弩手压制敌方弓箭!”

  一架十余丈高的井阑,在百余黄巾军士的推动下。

  逐渐靠向城墙处。

  至城墙处150步左右。

  井阑上的百余秦弩手。

  纷纷装填。

  “咻....咻....咻....”

  一阵箭弩射出。

  顿时城头之上的弓箭手死伤惨重。

  公孙度见此情形。

  “快!”

  “巨盾立起来!”

  只见百余巨型大木盾,立刻竖起。

  将一众弓箭手围了个严严实实!

  有效保护了这帮远程!

  就在此时。

  已有少量黄巾军,通过云梯爬上城头。

  顿时城头之上的汉军与黄巾军绞杀在一起。

  厮杀声不断。

  公孙度见敌军已登城。

  连忙冲一旁的郡尉阳嵩喊道。

  “阳郡尉!”

  “快令人向云梯处围拢!”

  “黄巾贼上来了!”

  阳嵩连忙领着众军士围杀过去。

  好不容易打退登城的黄巾军士。

  回头一看。

  一众郡兵尽显疲惫!

  这他娘的还是守城呢!

  还以逸待劳呢。

  要是野战!

  非得一战而溃不可。

  遂连忙从一旁的亲信喊道。

  “速去太守府!”

  “请主公再调援军来!”

  “东城告急!”

  午时。

  三路黄巾已攻城2个时辰。

  然城上守军依然坚守阵地。

  随有少量黄巾军突入城头。

  但亦如那浪花击石一般。

  黄巾大营。

  张义远远看着前方的攻城部队。

  伤亡不小啊!

  看样子,这襄平城要想夺城不易啊!

  吴礼此时上前道。

  “主公!”

  “午时已至!”

  “将士已猛攻2个时辰!”

  “这襄平城乃是辽东郡治所!”

  “城池坚固!”

  “一战破城,恐怕难矣!”

  张义闻言,顿时心中有了谋划。

  “传令!”

  “鸣金!”

  场中之上一阵鸣金声传出。

  “铛..铛...铛...”

  三座城门处。

  攻城的黄巾军闻听此音。

  纷纷后撤。

  城头之上的汉军,眼见黄巾军撤兵。

  纷纷激动不已。

  公孙度眼见一众黄巾军退兵。

  亦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好歹是守住了第一波!

  黄巾军主帅帐中。

  张义正等候着攻城的三将返回。

  太史慈、赵纯先行返回。

  “主公!”

  “我等回营交令!”

  张义点头道。

  “二位将军辛苦了!”

  “请稍坐一旁歇息!”

  此时。

  管亥大步走进帐中。

  怒喊道。

  “主公!”

  “眼看,俺老管就攻上城头了!”

  “怎地鸣金啊?”

  “俺的中营还等着立个先登之功呢!”

  张义笑道。

  “管校尉!”

  “这襄平城坚固非凡!”

  “非一战可定!”

  “后面攻城,有的是机会立功!”

  “不必急于一时!”

  管亥急忙说道。

  “主公!”

  “下回攻城!”

  “俺老管可要做先锋啊!”

  “可别把俺的中营忘了!”

  张义安抚道。

  “管校尉!”

  “稍坐一旁!”

  “下回攻城,令你出战即可!”

  眼见众人已齐。

  赵策先行开口道。

  “主公!”

  “这襄平城,易守难攻!”

  “若一昧猛攻!”

  “我军将士恐伤亡极大!”

  “实非良策啊!”

  张义点头道。

  “先生所言甚是!”

  “然破城之法从何而来?”

  “诸位请试言之!”

  吴礼建言道。

  “主公!”

  “兵法有云。”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张义顿时眼前一亮。

  “先生的意思是。”

  “派人进城劝降!”

  “可那辽东太守会降我黄巾军吗?”

  “若是其斩杀使者!”

  “岂不是令我等颜面无存!”

  吴礼此时应道。

  “主公!”

  “我等可将劝降书信射进城中!”

  “成与不成,终得试试!”

  张义看向吴礼,点头道。

  “先生所言有理!”

  “传令!”

  “即刻书写劝降书百余。”

  “射入城中!”

  “此时有劳先生襄助一二!”

  吴礼当即躬身应道。

  “诺!”

  张义再次环视众人。

  “诸位!”

  “可还有破城之策献我?”

  一时间众人齐说纷纭。

  管亥建议火攻。

  太史慈建议水攻!

  韩当则提议趁夜袭击!

  .........

  最终,张义拍板。

  先行围城!

  伺机而动!

  待寻得良策,再行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