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黄昏,空气里还残留着白日的燥热,蝉鸣一阵歇一阵,像是也要趁着最后的天光喘口气。
林家别墅的客厅里,冷气安静地运转着,五岁的林予冬正坐在地毯上,眉头微微蹙起,专注地试图将最后一块积木搭到他的“太空堡垒”顶端。
他是个极其漂亮的小男孩,睫毛长而浓密,鼻梁挺翘,嘴唇抿成一条认真的直线,看上去有种超乎年龄的冷静。
林奶奶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戴着老花镜,笑眯眯地看着孙子,偶尔轻声提醒一句:“冬冬,底下那块蓝色的有点歪哦。”
就在这时,门铃清脆地响了起来。
林奶奶有些意外地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这个时间,通常不会有人来访。
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角,走向门口。林予冬的注意力也被门铃吸引,他保持着伸手扶积木的姿势,扭头看向玄关。
门开了,门外站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笑容温暖而略带歉意。
男人手里拎着一个精致的藤编篮子,上面盖着一块清新的格子布,女人则牵着一个看起来和林予冬年岁相仿的小女孩。
“晚上好,冒昧打扰了!”年轻男人开口,声音爽朗,“我们是今天刚搬到隔壁的住户,姓江。烤了些小饼干,想着给邻居送一点,算是打个招呼。”
林奶奶立刻热情地笑起来:“哎呀,太客气了!快请进快请进!欢迎欢迎!”
夫妻俩连声道谢,牵着女孩走了进来。
他们的到来仿佛带进了一室阳光与暖风,驱散了别墅里惯有的些许清冷。
小林予冬已经站了起来,好奇地打量着新来的客人,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个小女孩身上。
小女孩穿着一条嫩黄色的连衣裙,头发软软地扎成两个小揪揪,几缕碎发贴在光洁的额头上。
她的眼睛极亮,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此刻正有些害羞地躲在妈妈身后,小手紧紧攥着妈妈的裙角,偷偷地、快速地瞄了一眼站在积木旁的林予冬,又立刻低下头,露出半张粉雕玉琢的侧脸和微微泛红的耳朵尖。看上去文静又内向。
“这是我们的女儿,叫江见夏。”江妈妈温柔地把小女孩稍稍往前带了带,“夏夏,跟林奶奶和林家小哥哥问好。”
小女孩忸怩了一下,才用细若蚊蚋的声音开口:“林奶奶好……哥哥好。”声音软糯,带着点奶气。
林奶奶心都要化了,连声夸赞:“哎哟,好乖好漂亮的小姑娘!冬冬,快过来,跟妹妹打招呼呀。”
林予冬这才走上前几步,他比江见夏略高一点点,小脸依旧维持着那副酷酷的表情,但眼神里的好奇掩藏不住。
他学着大人的样子,颇为稳重地点点头:“你们好。我叫林予冬。”他的声音清亮,带着小男孩特有的干净质感。
江爸爸笑着把篮子递给林奶奶:“一点心意,自己烤的黄油饼干,希望合口味。”
“太谢谢了,你们真是太周到了!”林奶奶接过篮子,连连道谢,又赶忙招呼客人坐下,“快坐快坐,别站着。冬冬,去给叔叔阿姨倒水。”
林予冬应了一声,像个小大人似的走向饮水机。
江家父母看着他那副明明还是个奶团子却努力装沉稳的模样,忍不住相视一笑。
大人们在客厅沙发上寒暄起来,聊着搬家、周边环境之类的话题。
林予冬端来水后,就安静地站在奶奶身边,听着大人们说话,目光却时不时飘向那个叫江见夏的小姑娘。
她似乎比刚才放松了一点点,但还是紧紧挨着妈妈坐着,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小腰板挺得笔直,一副十足乖巧的模样。
只有当妈妈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夸林家小哥哥懂事时,她才又飞快地抬眼看了林予冬一下。
大人们聊得投机,江家父母开朗健谈,林奶奶温和慈祥,气氛很快变得融洽热络。
江妈妈看着两个安静的孩子,笑着提议:“以后夏夏和予冬可以一起玩呀,你们年纪差不多大,又是邻居,正好作伴。”
林奶奶也非常赞同:“那太好了!冬冬平时就自己玩,有个妹妹一起,肯定热闹多了。”
于是,从那天起,林予冬的生活里,就多了一个名叫江见夏的小尾巴。
最初的江见夏,确实如第一面所见,安静、怕生,甚至有点怯生生的。
两家决定一起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在校门口,江见夏抱着妈妈的腿不肯撒手,眼圈红红的,像只受惊的小兔子。
还是林予冬,被奶奶推了一把,有些不情愿地走过去,把自己口袋里的一块牛奶糖递给她,板着小脸说:“别哭了,给你吃糖。幼儿园挺好玩的。”
——虽然他自己也觉得幼儿园的滑梯有点幼稚,手工课有点无聊。
江见夏含着眼泪接过糖,小声说了句“谢谢哥哥”,居然真的慢慢止住了哭声。
从那以后,“哥哥”这个称呼似乎就叫开了。
他们上了同一所幼儿园,同一个班。
林予冬发现,这个看起来文静的妹妹,一旦熟悉起来,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在幼儿园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她会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会把最喜欢的草莓味小饼干分给他,会在他被其他调皮小男孩抢玩具时,鼓着腮帮子像只小河豚一样冲过去,虽然声音还是不大,但会很认真地说:“不可以抢予冬哥哥的东西!”
虽然通常没什么威慑力,最后往往还是需要林予冬自己冷着脸把玩具抢回来,但林予冬心里会觉得有点奇异的暖。
她依然怕生,在外人面前还是那副乖巧文静的模样,但只要和他单独在一起,或者是在双方家长面前,就会变得放肆很多。
她会偷偷把不爱吃的胡萝卜挑到他碗里,被他发现后眨着大眼睛装无辜;会在玩累的时候毫无顾忌地靠在他身上打瞌睡;会因为他偶尔故意逗她,气得跺脚,追着他打闹,嘴里喊着“坏哥哥!”。
林予冬嘴上有时会嫌弃她“麻烦”、“爱哭鬼”、“跟屁虫”,但行动上却习惯性地照顾她。
会帮她吃掉她不喜欢的食物,会在她跑步摔倒时第一个冲过去扶她,会记住她所有爱吃的零食口味。
林奶奶和江家爸妈看着两个孩子一个表面冷静暗自照顾,一个表面文静实则依赖,都觉得有趣又欣慰。
时光就在梧桐树的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间悄然流逝。
从幼儿园到小学,他们依旧同班,每天一起上下学,坐在同一辆车的后座,分享学校的趣事和烦恼。
林予冬渐渐褪去了一些孩童的圆润,轮廓开始显出少年的清俊,性格里的那份冷静和偶尔冒头的、小小的臭屁特质结合得越发明显。
他聪明,学东西快,尤其在数学上展现出不俗的天赋,常常是老师夸奖的对象。
这让他难免有点小骄傲,但在江见夏面前,这点骄傲往往维持不了多久——因为她太熟悉他了,总能一眼看穿他强装镇定的模样或者暗自得意的小心思,然后毫不留情地戳破。
比如当他第一次拿到数学满分,故作淡然地把卷子收进书包时,江见夏就会凑过来,笑嘻嘻地小声说:“哥哥,你的嘴角都快飞到天上去了哦!”弄得林予冬耳根发红,没好气地瞪她一眼,却又拿她没办法。
而江见夏也出落得越发灵秀,小学时的她,在陌生人或者不熟的同学面前,依旧是那个话不多、略显内向的文静女孩。
但只有林予冬和最亲近的几个朋友才知道,她私下里鬼主意多得很,活泼又狡黠,她只有在极熟的人面前,才会露出张牙舞爪、放肆闹腾的一面。
林予冬已经很习惯做江见夏的“哥哥”了。
习惯了她跟在他身后,习惯了她遇到麻烦第一个喊他的名字,习惯了她在外人面前安静如鸡、转头对他却“凶巴巴”地抱怨今天谁谁谁又怎么了的反差。
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她、照顾她,这份感觉自然而然,仿佛与生俱来。
他甚至开始有点享受她这种区别对待。
在学校里,看到她对其他男生客气疏离、礼貌微笑的样子,再对比她对自己毫不客气的吐槽和打闹,林予冬心里会隐隐升起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看,只有我能看到她这一面。这种认知让他那点潜藏的臭屁性格得到了诡异的满足。
然而,进入初中,仿佛只是一夜之间,很多事情开始悄然改变。
他们依然同校,但这次运气没那么好,被分在了不同的班级。
林予冬在七班,江见夏在三班。
虽然教室只隔了一层楼,每天还是一起上学放学,但毕竟不像小学时那样时时刻刻待在一个空间里了。
他们各自都有了新的朋友圈子。
林予冬因为出色的外表和优秀的成绩,很快成为年级里的风云人物。
他身边聚集起了周嘉阳、顾言这样的死党,也吸引了众多女生或明或暗的目光。
他依旧会毒舌,会偶尔流露出那种漫不经心的骄傲,但这反而让他更受欢迎。
他打篮球时奔跑的身影能引来一片尖叫。
江见夏也交到了新的好朋友,比如那个性格仗义直率的同班同学程橙。
她和程橙在一起时,会笑得更加开朗,会分享女孩子之间的秘密。
她在三班也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他们不再只有彼此。
放学一起回家的路上,话题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他们两个人之间。
江见夏会兴奋地讲起程橙今天又做了什么搞笑的事情,三班的化学老师有多么风趣;林予冬也会随口提起和周嘉阳他们踢球赢了,或者吐槽一下顾言这个班长有多么一板一眼。
一切都看似自然,和过去没什么不同。
但林予冬偶尔会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
比如,他会注意到,江见夏和周嘉阳那个同样喜欢拍照、总是和周嘉阳形影不离的青梅竹马许薇关系似乎变得不错,课间有时会看到她们在一起说笑。
那个许薇,经常会拉着江见夏去看他们打球。
比如,他会发现,江见夏和程橙聊天时,如果他无意中走近,她们有时会突然停下话题,或者交换一个他看不懂的眼神,然后江见夏会对他露出一个有点过于“正常”的笑容。
再比如,某次年级活动,他无意中看到江见夏和一个隔壁班的男生说话,那个男生不知道说了什么,江见夏低着头,抿着嘴笑,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是她在外人面前极少流露出的、带着点羞涩的文静模样。
那一刻,林予冬心里莫名地堵了一下,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感涌上来,让他很想走过去,像小时候一样,直接把她拉走。
但他没有。
他只是站在原地,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这个从小跟在他身后、被他视为“妹妹”和“责任”的女孩,正在慢慢长大,她的世界在变大,不再仅仅围绕着他旋转。
她文静外壳下的鲜活与美好,似乎也开始被其他人窥见。
这种认知让林予冬感到一丝前所未有的慌乱和……不适。
他还没办法准确定义这种情绪,只是隐隐觉得,有什么东西,正在脱离他习惯了的轨道。
情窦初开的年纪,微风里都仿佛带着暧昧的气息。
周围的同学开始悄悄传阅青春小说,讨论哪个男生帅气哪个女生漂亮,起哄某些人之间的“不一般”。
林予冬对此通常是嗤之以鼻的,觉得幼稚又无聊。
他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学习、打球、照顾奶奶、顺便“管教”一下越来越放肆的江见夏……才没空想那些乱七八糟的。
直到某天放学,周嘉阳勾着他的肩膀,挤眉弄眼地问:“喂,冬哥,说实话,你跟隔壁班那个江见夏……真的只是邻居妹妹?我看人家现在可是越来越漂亮了,而且好像挺多人偷偷注意她哦。”
林予冬脚步一顿,心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又冒了出来。
他甩开周嘉阳的手,眉头习惯性地蹙起,语气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生硬:“胡说什么?她就是江见夏而已。”
是啊,她就是江见夏。
是那个晚上会抱着饼干来敲他家门的小不点,是那个哭鼻子要他递糖才肯进幼儿园的爱哭鬼,是那个会把胡萝卜偷偷扔到他碗里还假装没事的狡猾坏小孩,是那个只有在他面前才敢张牙舞爪、无法无天的两面派……
她一直都是这样的。
可是,为什么周嘉阳的话,会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心里漾开一圈又一圈,久久无法平息的不安涟漪呢?
林予冬看着走在前方几步远,正和程橙、许薇说笑着的江见夏。
夕阳的金辉勾勒出她纤细的背影和随风轻扬的发丝,她侧头听着朋友说话,嘴角弯起温柔的弧度,看上去安静又美好。
他忽然想起很久以前的那个黄昏,她躲在她妈妈身后,用细弱的声音怯生生地喊他“哥哥”的样子。
好像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
又仿佛,就在昨天。
有什么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林予冬隐隐感觉到,却抓不住那变化的轨迹。
他只是无端地觉得,身边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女孩,似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让他心绪不宁的薄雾。
他加快脚步,走到她身边,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想去揉她的头发,嘴上习惯性地想要损她一句:“走那么慢,乌龟吗?”
然而手伸到一半,却莫名顿住了。
江见夏恰好回过头来看他,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笑意:“哥哥,周嘉阳刚才是不是又欠打了?”
她的语气一如既往的熟稔和放肆。
林予冬看着她的眼睛,那只伸出的手最终只是不太自然地落下,插回了自己的裤兜里。
他移开视线,望向远处沉落的夕阳,含混地“嗯”了一声。
心底却有个声音在轻轻地问:
只是……哥哥吗?
林家别墅的客厅里,冷气安静地运转着,五岁的林予冬正坐在地毯上,眉头微微蹙起,专注地试图将最后一块积木搭到他的“太空堡垒”顶端。
他是个极其漂亮的小男孩,睫毛长而浓密,鼻梁挺翘,嘴唇抿成一条认真的直线,看上去有种超乎年龄的冷静。
林奶奶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戴着老花镜,笑眯眯地看着孙子,偶尔轻声提醒一句:“冬冬,底下那块蓝色的有点歪哦。”
就在这时,门铃清脆地响了起来。
林奶奶有些意外地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这个时间,通常不会有人来访。
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角,走向门口。林予冬的注意力也被门铃吸引,他保持着伸手扶积木的姿势,扭头看向玄关。
门开了,门外站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笑容温暖而略带歉意。
男人手里拎着一个精致的藤编篮子,上面盖着一块清新的格子布,女人则牵着一个看起来和林予冬年岁相仿的小女孩。
“晚上好,冒昧打扰了!”年轻男人开口,声音爽朗,“我们是今天刚搬到隔壁的住户,姓江。烤了些小饼干,想着给邻居送一点,算是打个招呼。”
林奶奶立刻热情地笑起来:“哎呀,太客气了!快请进快请进!欢迎欢迎!”
夫妻俩连声道谢,牵着女孩走了进来。
他们的到来仿佛带进了一室阳光与暖风,驱散了别墅里惯有的些许清冷。
小林予冬已经站了起来,好奇地打量着新来的客人,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个小女孩身上。
小女孩穿着一条嫩黄色的连衣裙,头发软软地扎成两个小揪揪,几缕碎发贴在光洁的额头上。
她的眼睛极亮,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此刻正有些害羞地躲在妈妈身后,小手紧紧攥着妈妈的裙角,偷偷地、快速地瞄了一眼站在积木旁的林予冬,又立刻低下头,露出半张粉雕玉琢的侧脸和微微泛红的耳朵尖。看上去文静又内向。
“这是我们的女儿,叫江见夏。”江妈妈温柔地把小女孩稍稍往前带了带,“夏夏,跟林奶奶和林家小哥哥问好。”
小女孩忸怩了一下,才用细若蚊蚋的声音开口:“林奶奶好……哥哥好。”声音软糯,带着点奶气。
林奶奶心都要化了,连声夸赞:“哎哟,好乖好漂亮的小姑娘!冬冬,快过来,跟妹妹打招呼呀。”
林予冬这才走上前几步,他比江见夏略高一点点,小脸依旧维持着那副酷酷的表情,但眼神里的好奇掩藏不住。
他学着大人的样子,颇为稳重地点点头:“你们好。我叫林予冬。”他的声音清亮,带着小男孩特有的干净质感。
江爸爸笑着把篮子递给林奶奶:“一点心意,自己烤的黄油饼干,希望合口味。”
“太谢谢了,你们真是太周到了!”林奶奶接过篮子,连连道谢,又赶忙招呼客人坐下,“快坐快坐,别站着。冬冬,去给叔叔阿姨倒水。”
林予冬应了一声,像个小大人似的走向饮水机。
江家父母看着他那副明明还是个奶团子却努力装沉稳的模样,忍不住相视一笑。
大人们在客厅沙发上寒暄起来,聊着搬家、周边环境之类的话题。
林予冬端来水后,就安静地站在奶奶身边,听着大人们说话,目光却时不时飘向那个叫江见夏的小姑娘。
她似乎比刚才放松了一点点,但还是紧紧挨着妈妈坐着,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小腰板挺得笔直,一副十足乖巧的模样。
只有当妈妈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夸林家小哥哥懂事时,她才又飞快地抬眼看了林予冬一下。
大人们聊得投机,江家父母开朗健谈,林奶奶温和慈祥,气氛很快变得融洽热络。
江妈妈看着两个安静的孩子,笑着提议:“以后夏夏和予冬可以一起玩呀,你们年纪差不多大,又是邻居,正好作伴。”
林奶奶也非常赞同:“那太好了!冬冬平时就自己玩,有个妹妹一起,肯定热闹多了。”
于是,从那天起,林予冬的生活里,就多了一个名叫江见夏的小尾巴。
最初的江见夏,确实如第一面所见,安静、怕生,甚至有点怯生生的。
两家决定一起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在校门口,江见夏抱着妈妈的腿不肯撒手,眼圈红红的,像只受惊的小兔子。
还是林予冬,被奶奶推了一把,有些不情愿地走过去,把自己口袋里的一块牛奶糖递给她,板着小脸说:“别哭了,给你吃糖。幼儿园挺好玩的。”
——虽然他自己也觉得幼儿园的滑梯有点幼稚,手工课有点无聊。
江见夏含着眼泪接过糖,小声说了句“谢谢哥哥”,居然真的慢慢止住了哭声。
从那以后,“哥哥”这个称呼似乎就叫开了。
他们上了同一所幼儿园,同一个班。
林予冬发现,这个看起来文静的妹妹,一旦熟悉起来,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在幼儿园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她会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会把最喜欢的草莓味小饼干分给他,会在他被其他调皮小男孩抢玩具时,鼓着腮帮子像只小河豚一样冲过去,虽然声音还是不大,但会很认真地说:“不可以抢予冬哥哥的东西!”
虽然通常没什么威慑力,最后往往还是需要林予冬自己冷着脸把玩具抢回来,但林予冬心里会觉得有点奇异的暖。
她依然怕生,在外人面前还是那副乖巧文静的模样,但只要和他单独在一起,或者是在双方家长面前,就会变得放肆很多。
她会偷偷把不爱吃的胡萝卜挑到他碗里,被他发现后眨着大眼睛装无辜;会在玩累的时候毫无顾忌地靠在他身上打瞌睡;会因为他偶尔故意逗她,气得跺脚,追着他打闹,嘴里喊着“坏哥哥!”。
林予冬嘴上有时会嫌弃她“麻烦”、“爱哭鬼”、“跟屁虫”,但行动上却习惯性地照顾她。
会帮她吃掉她不喜欢的食物,会在她跑步摔倒时第一个冲过去扶她,会记住她所有爱吃的零食口味。
林奶奶和江家爸妈看着两个孩子一个表面冷静暗自照顾,一个表面文静实则依赖,都觉得有趣又欣慰。
时光就在梧桐树的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间悄然流逝。
从幼儿园到小学,他们依旧同班,每天一起上下学,坐在同一辆车的后座,分享学校的趣事和烦恼。
林予冬渐渐褪去了一些孩童的圆润,轮廓开始显出少年的清俊,性格里的那份冷静和偶尔冒头的、小小的臭屁特质结合得越发明显。
他聪明,学东西快,尤其在数学上展现出不俗的天赋,常常是老师夸奖的对象。
这让他难免有点小骄傲,但在江见夏面前,这点骄傲往往维持不了多久——因为她太熟悉他了,总能一眼看穿他强装镇定的模样或者暗自得意的小心思,然后毫不留情地戳破。
比如当他第一次拿到数学满分,故作淡然地把卷子收进书包时,江见夏就会凑过来,笑嘻嘻地小声说:“哥哥,你的嘴角都快飞到天上去了哦!”弄得林予冬耳根发红,没好气地瞪她一眼,却又拿她没办法。
而江见夏也出落得越发灵秀,小学时的她,在陌生人或者不熟的同学面前,依旧是那个话不多、略显内向的文静女孩。
但只有林予冬和最亲近的几个朋友才知道,她私下里鬼主意多得很,活泼又狡黠,她只有在极熟的人面前,才会露出张牙舞爪、放肆闹腾的一面。
林予冬已经很习惯做江见夏的“哥哥”了。
习惯了她跟在他身后,习惯了她遇到麻烦第一个喊他的名字,习惯了她在外人面前安静如鸡、转头对他却“凶巴巴”地抱怨今天谁谁谁又怎么了的反差。
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她、照顾她,这份感觉自然而然,仿佛与生俱来。
他甚至开始有点享受她这种区别对待。
在学校里,看到她对其他男生客气疏离、礼貌微笑的样子,再对比她对自己毫不客气的吐槽和打闹,林予冬心里会隐隐升起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看,只有我能看到她这一面。这种认知让他那点潜藏的臭屁性格得到了诡异的满足。
然而,进入初中,仿佛只是一夜之间,很多事情开始悄然改变。
他们依然同校,但这次运气没那么好,被分在了不同的班级。
林予冬在七班,江见夏在三班。
虽然教室只隔了一层楼,每天还是一起上学放学,但毕竟不像小学时那样时时刻刻待在一个空间里了。
他们各自都有了新的朋友圈子。
林予冬因为出色的外表和优秀的成绩,很快成为年级里的风云人物。
他身边聚集起了周嘉阳、顾言这样的死党,也吸引了众多女生或明或暗的目光。
他依旧会毒舌,会偶尔流露出那种漫不经心的骄傲,但这反而让他更受欢迎。
他打篮球时奔跑的身影能引来一片尖叫。
江见夏也交到了新的好朋友,比如那个性格仗义直率的同班同学程橙。
她和程橙在一起时,会笑得更加开朗,会分享女孩子之间的秘密。
她在三班也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他们不再只有彼此。
放学一起回家的路上,话题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他们两个人之间。
江见夏会兴奋地讲起程橙今天又做了什么搞笑的事情,三班的化学老师有多么风趣;林予冬也会随口提起和周嘉阳他们踢球赢了,或者吐槽一下顾言这个班长有多么一板一眼。
一切都看似自然,和过去没什么不同。
但林予冬偶尔会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
比如,他会注意到,江见夏和周嘉阳那个同样喜欢拍照、总是和周嘉阳形影不离的青梅竹马许薇关系似乎变得不错,课间有时会看到她们在一起说笑。
那个许薇,经常会拉着江见夏去看他们打球。
比如,他会发现,江见夏和程橙聊天时,如果他无意中走近,她们有时会突然停下话题,或者交换一个他看不懂的眼神,然后江见夏会对他露出一个有点过于“正常”的笑容。
再比如,某次年级活动,他无意中看到江见夏和一个隔壁班的男生说话,那个男生不知道说了什么,江见夏低着头,抿着嘴笑,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是她在外人面前极少流露出的、带着点羞涩的文静模样。
那一刻,林予冬心里莫名地堵了一下,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感涌上来,让他很想走过去,像小时候一样,直接把她拉走。
但他没有。
他只是站在原地,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这个从小跟在他身后、被他视为“妹妹”和“责任”的女孩,正在慢慢长大,她的世界在变大,不再仅仅围绕着他旋转。
她文静外壳下的鲜活与美好,似乎也开始被其他人窥见。
这种认知让林予冬感到一丝前所未有的慌乱和……不适。
他还没办法准确定义这种情绪,只是隐隐觉得,有什么东西,正在脱离他习惯了的轨道。
情窦初开的年纪,微风里都仿佛带着暧昧的气息。
周围的同学开始悄悄传阅青春小说,讨论哪个男生帅气哪个女生漂亮,起哄某些人之间的“不一般”。
林予冬对此通常是嗤之以鼻的,觉得幼稚又无聊。
他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学习、打球、照顾奶奶、顺便“管教”一下越来越放肆的江见夏……才没空想那些乱七八糟的。
直到某天放学,周嘉阳勾着他的肩膀,挤眉弄眼地问:“喂,冬哥,说实话,你跟隔壁班那个江见夏……真的只是邻居妹妹?我看人家现在可是越来越漂亮了,而且好像挺多人偷偷注意她哦。”
林予冬脚步一顿,心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又冒了出来。
他甩开周嘉阳的手,眉头习惯性地蹙起,语气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生硬:“胡说什么?她就是江见夏而已。”
是啊,她就是江见夏。
是那个晚上会抱着饼干来敲他家门的小不点,是那个哭鼻子要他递糖才肯进幼儿园的爱哭鬼,是那个会把胡萝卜偷偷扔到他碗里还假装没事的狡猾坏小孩,是那个只有在他面前才敢张牙舞爪、无法无天的两面派……
她一直都是这样的。
可是,为什么周嘉阳的话,会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心里漾开一圈又一圈,久久无法平息的不安涟漪呢?
林予冬看着走在前方几步远,正和程橙、许薇说笑着的江见夏。
夕阳的金辉勾勒出她纤细的背影和随风轻扬的发丝,她侧头听着朋友说话,嘴角弯起温柔的弧度,看上去安静又美好。
他忽然想起很久以前的那个黄昏,她躲在她妈妈身后,用细弱的声音怯生生地喊他“哥哥”的样子。
好像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
又仿佛,就在昨天。
有什么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林予冬隐隐感觉到,却抓不住那变化的轨迹。
他只是无端地觉得,身边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女孩,似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让他心绪不宁的薄雾。
他加快脚步,走到她身边,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想去揉她的头发,嘴上习惯性地想要损她一句:“走那么慢,乌龟吗?”
然而手伸到一半,却莫名顿住了。
江见夏恰好回过头来看他,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笑意:“哥哥,周嘉阳刚才是不是又欠打了?”
她的语气一如既往的熟稔和放肆。
林予冬看着她的眼睛,那只伸出的手最终只是不太自然地落下,插回了自己的裤兜里。
他移开视线,望向远处沉落的夕阳,含混地“嗯”了一声。
心底却有个声音在轻轻地问:
只是……哥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