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雅鲁藏布江的无人区里,正行进着一支队伍,他们穿着厚厚的户外服,背着半人高的背包,拄着登山杖,在密林中艰难跋涉。
沿途有一些牛羊的头骨,白森森地躺在草丛里,或是挂在树枝上,让人看着头皮发麻。路上荆棘丛生,抬头就能望见不远处的雪山,虽然看着不远,但向导南饶说,看见跑死马,要走到那,没有七天七夜到不了。
南饶是当地人,身材精瘦,典型的藏人长相,从事向导多年,几次带着探险队穿越无人区,经验丰富,可不知为什么,此行却显得心神不定。
孙建平和王洋联系他时,他一直推脱:“最近家里有事,明年再说吧。”
要知道每年只有两个时间段可以穿越雅鲁藏布江无人区,四月和十月,其他时候不是雨季,就是冬季,根本无法穿越。现在已经10月份了,错过了这次,就要等到明年。两人都不愿意。
他们为了这次穿越已经准备了一年多。而南绕是当地经验最丰富的向导,有他加入,此行事半功倍。
孙建平说:“是不是价格上有什么想法,说吧,我们加钱。”
南绕犹豫了一下,最近家里建房子,借了五万块钱,两个儿子也大了,也该准备点彩礼。
王洋看出他心思动了,便附和一句:“钱的话,好商量。主要是尽快出发。”
南饶想了好一会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一个人加3000,明天就走。”
事情定下来了,南饶联系了5个背夫,准备了食物,第三天,从加拉村出发,一行8人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林芝地区特有的气候和美景让两个人目不暇接,一路走,一路拍照,十分轻松,孙建平和王洋也准备了丰富的补给,但和为期一个月徒步需要的食物量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南饶准备了足够的茶叶和糌粑,由背夫背着,沿途一路都有水,倒也不用发愁。
走了半天,和身材高大的王洋比起来,176公分的孙建平显得清瘦许多,背上40多斤重的背包让他的速度慢了下来。
当初孙建平提出要穿越雅鲁藏布江无人区时,王洋就十分诧异:“你登上过雪山吗?一次徒步超过60公里吗?怎么突然就想去无人区?”
王洋是个资深驴友,有过比较丰富的徒步经验,也爬过雪山,即便如此,他也清楚穿越雅鲁藏布江无人区意味着什么。而孙建平几乎是个小白。
但孙建平很坚决,他要去。
为此他提前一年开始计划,参加了各种徒步,并第一次和驴友登上过雪山,至此,才算半个“硬驴”。
一切准备妥当,两人一起来到西藏林芝。
昨晚下过一场雨,突然降温了,尽管做足了准备,两人还是不能适应在这样湿冷的天气中行走。雅鲁藏布江水在右边不远处奔腾,左边是悬崖峭壁,下面就是大峡谷,行走在雪山和峡谷之中,是极为奇异的感觉。
南绕走在最前面,嘴里小声念叨着什么,孙建平好奇地问道:“你念的是什么?”
“经文。”南绕答道。
“平常都要念吗?”
“嗯。”
空气中突然一阵沉默,只有间或几声鸟叫,簌簌的雨声,以及流水的哗哗声。
孙建平突然心神不安起来,至于为什么,他说不清楚。
突然他觉得脸上一阵冰凉,抬头一看,竟然下雨了。在高海拔的林芝地区也是常见的,但不知怎么的,南绕开始抱怨起来。
“一出门就下雨,接下来的路不好走咯。”
一开始只是飘飘洒洒的小雨,渐渐地便成了大雨。几个人赶忙从背包里拿出防雨御寒衣物,孙建平背包里还准备着帽子手套,但这个时候他还想扛一扛。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奇花异草,经雨一淋,变得更为鲜艳青翠,孙建平禁不住拿出相机来拍照。
南饶回过头来提醒他:“下雨路滑,看着脚下,别只顾拍照。”
天气越来越冷,几个人在雨中跌跌撞撞,总算到了下一个宿营地,孙建平已经冷得说不出话来。等南绕和背夫搭好帐篷,生起火来烧茶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暖和过来。
“没想到这么冷。”他哆嗦着把手伸向火堆烤火。
王洋正在跺脚,想把鞋子上的泥跺掉,听到他说话便问道:“还受得了吗?”
孙建平挤出一个笑容:“还行。”
一个背夫递过来一个杯子,问他要不要喝茶,他接过去喝了一口,这才感觉从内到外暖和起来。他突然觉得后背发痒,伸手去挠,却发现个东西沾在背上。
他把手伸进衣服一摸,感觉像泥巴,用力扯一下,却发现粘得很牢,怎么也扯不下来,便喊王洋帮忙。
王洋一掀开他的衣服,吓得惊叫起来:“你背上有蚂蝗!”
南绕和几个背夫都围过来,只见孙建平背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蝗。
南绕不慌不忙地从火堆里取出一根正在燃烧着的树枝,吹灭火焰,把正在冒烟的一端戳在蚂蝗上,蚂蝗很快就掉在地上,蜷成一团。
南绕依样画葫芦,把孙建平身上的蚂蝗一一戳掉,王洋数了一下,大概四十多只。
孙建平回头看了一下,地上密密麻麻的一堆蚂蝗,只觉得头皮发麻,以前徒步从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估计是下午在草堆上休息的时候爬上去的,”王洋笑着说,“我就跟你说吧,不要躺着。”
南绕说:“今年雨水多,空气比较潮湿,这东西到处都是。”
火光照耀着每个人的脸,南绕看起来心事重重。
王洋喝了口茶,问道:“这天气会影响行程吧?”
南绕叹了口气:“会啊。雨天路滑,走路要当心,会影响速度。”
“你们以前碰到过这种情况吗?”
“一般是快到出去的时候才有,像这么早下雨,还下这么大的,很少见。”
大家分吃了糌粑,孙建平累得睁不开眼睛,吃完饭便早早睡觉了。
2
半夜,孙建平被冻醒过来,发现带的睡袋太薄了。包里还有一个厚的,他没有打开。他没有预料到10月会下这么大雨,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冷。
他把背包里保暖的衣服都掏出来,找出一件厚羽绒服,赶紧穿在身上,觉得暖和多了,又往王洋身边挤了挤。
寂静的夜中,王洋鼾声如雷,孙建平却睡不着,拿出手机一看,半夜两点。
手机屏保还是和前女友的照片,只剩下这张了。
她提出分手的时候,他把手机、电脑、还有社交账户上的照片都删了个干净,唯独剩下这张没有删。
他忘不了她临走时的表情,忧郁、淡漠,眼神空洞。
她拖着行李箱走的时候,他在身后叫她,可她连头都没回。
他攥紧了拳头咆哮:“你会后悔的!”
她叫了辆路过的的士,吃力地把箱子搬到后备箱里。以前这些活就是她自己做的。
他木然地站在后面看着,眼看着她上了车,眼看着她消失在他的生活中。
他颓废了两个月,穿着没有熨过的衣服去上班,整个人乱糟糟的,工作也出了好几次重大差错。
领导找他约谈了一次,大意是再发生这样的错误,公司就不留情面了。他当即跳起来,甩了一句话:“这样的破工作,谁他妈爱干谁干!”,就自己打包东西走人。
996的程序猿,到哪里找不到工作?
他在出租屋里除了吃就是打游戏,一个月后,妈找到他的时候哇地一声哭了:“你这死孩子,怎么电话都不接?我还以为你出事了!”
毕业三年,他努力工作攒钱,可除了房租吃喝,要在这寸土寸金的上海买房,几乎看不到希望。每天忙得连面都见不上,分手再正常不过了。
孙建平的父母都是公务员,还没退休,如果要在江州买一套房子,还是负担得起的。但女友的要求,是留在上海。
女友是他的学姐,比他大一岁。毕业后家里催了几次婚,都因为孙建平没有足够的钱买房一拖再拖。
她不想等了,身边的女孩嫁的不是富二代,就是金融男。陪着一个男孩长大,太难了,也很考验人。女人的花期只有短短的几年,耽误不起,何况家里一直反对。
他在疯狂打游戏的时候,大学舍友王洋来找他,看见他这个样子,一把夺过手里的鼠标:“老待在家里干嘛!走,喝酒去!”
他俩上大学时就是上下铺的兄弟,感情好得像穿条裤子。王洋家条件比较好,父亲开了个公司,年盈利也有上千万,大学毕业进了鹅厂,收入很高,但压力也不小。
对孙建平的恋情,王洋是知道的,虽然他没说什么,但都是同专业的,基本知道得差不多。孙建平女友是上一届学姐,人长得漂亮,工作很优秀,家里条件也好。
当初两人一开始谈恋爱,女方家里就不赞成,毕竟两方差距是有的。
孙建平性格轴,认死理,干起活来不要命,在学校的时候,这样的男孩子还是很受一部分女孩子青睐的,但出了社会就显得太死板,也有人会说这是情商低。
因为两人感情好,才扛了几年。毕业后,人的眼界就变了,女方接触的都是金融圈的大佬和优质金融男,相比之下,像孙建平这样的小程序员就失色了。
两人在小酒馆推杯换盏了几盅,孙建平问道:“最近在干嘛?”
“前阵子去新疆徒步了。嘿,那地方,你真该去看看。”
王洋没有女朋友,倒不是找不到,多的是女人想贴他,但他就是不感冒,唯一感兴趣的除了游戏就是徒步。
王洋兴致勃勃地跟他讲一路的见闻,他听得百无聊赖。
两人酒足饭饱回家,因为都喝了酒,王洋叫了代驾,想送孙建平回去,被他拒绝了。
“我打车回去一样,你也喝酒了,不要麻烦了。”
王洋拗不过他,只好先走了。
孙建平打了一辆车。路上,看着窗外城市里流光溢彩的霓虹灯,那些扑面而来的层层叠叠的高层建筑,他突然觉得难以呼吸,只想逃离。
离开所有的人,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去。
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这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大峡谷,其中还有一个人迹罕至的无人区。
他当即就决定了,去大峡谷,去无人区。
回到家,他立即开始搜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所有资料,评估自己去的可能性。
一年后的今天,他已经在这里了。他伸出手,感受着大峡谷的温度和气息。
突然,王洋在睡梦中说了几句话,声音含混不清。孙建平回过神来了,看了下手机,快三点了。再不睡,明天该没有精力行走了。
第二天,孙建平被王洋推醒了。一看外面,雨还在下,地上积水处竟然积了一层冰。
他昏昏沉沉的,昨晚没睡好,再加上着了凉,竟然拉肚子起来。
王洋看他脸色不好,便想推迟再走,但孙建平拒绝了,他不想因为自己耽误行程。
雨天路滑,所以走得格外慢。孙建平身体不舒服,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休息,一行人走走停停,才赶了前天三分之二的路程。
晚上休息的时候,南绕脸色很不好,一来,他们所带的口粮有限,如果照这个进度赶路,可能会有断粮的危险。二来,这雨再下下去,路面会结冰,怕是后面的路更难走。
孙建平有些内疚,开始后悔自己的鲁莽和冲动。
王洋打破了沉默:“晚上吃了饭早点休息,我这里有些药,你吃了早点睡,明天兴许就好了。”
吃完药,孙建平倒头便睡。
早上醒来,他没有因为休息恢复精力,反而精神变得更加不济。连日来的赶路让他精疲力竭,加上生病,他有气无力。
王洋看他的样子,便提议找个附近的藏民人家休息。南绕告诉他,除非回头,否则接下来的路程都不会有多少人家,进入无人区后,更没有办法休息。
王洋踌躇了一番,便征求孙建平的意见。但孙建平执意不肯回头,只说他的身体并无大碍。王洋看他这么坚持,便继续前进。
3
江若华原以为自己抓住肖路出轨的证据,会痛哭流涕,痛不欲生,可真到了这一刻,却发现自己出奇的冷静。
她看着照片上那个和丈夫一起笑得一脸灿烂的女人,竟感觉不到一丝嫉妒,只是隐隐生出些许怜悯:“又一个猎物。”
她细细观看照片,论外貌,尖嘴猴腮,长得一言难尽,论年纪,也不小了,江若华问她的年龄。张奇说,和她差不了几岁,但看起来比她显老。
电视剧里小三都是妖艳娇媚的狐狸精,现在看来,电视剧是来源于现实,却远高于现实。至少在江若华此时看来,肖路的婚外情就是一个笑话。
那么,肖路到底看上她什么?
“人家有钱、有事业啊。”张奇一针见血。
江若华差点把一口茶喷出来:“多有钱?”
“她是个律师,有自己的事务所。”
若华沉默了,隔了一会儿,又问道:“那她图肖路什么呢?”
张奇笑着说:“这我可不知道,图他长得帅?”
肖路一向注重自己的外表,因为坚持运动的关系,所以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5-6岁。
江若华没有回答,将杯子里的茶一饮而尽,拿上照片就要离开:“我先走了。”
张奇站起来:“我送你吧。”
“不用了。”
她叫了一辆网约车,家里的车是肖路开着,她虽然有驾照,但肖路却不给她买车。
她把车窗打开,10月的江州还是热浪袭人,虽然车里开着冷气,但她却觉得需要开窗透气。
现在已经是傍晚了,落日在若华脸上镀上一层金光,城市的风夹带着汽车尾气拂过她的脸颊,她解开头发,任它们在风中飞扬。
她第一次觉得自由,也觉得十分沉重。
肖路的出轨的端倪已经有段时间了,刚开始产生怀疑的时候,她极为紧张。毕竟,她已经多年不上班了。
结婚十几年,她只是断断续续上过两三年的班,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家务和带娃中度过的。
作为80年代初的这代人,若华算是早婚一族,大学毕业半年,就结婚了,她嫁给了自己的师兄,比她大5岁的肖路。
彼时其他同学正在为租房搬家苦恼,若华已经住在肖路买的房子里。
那时候正是外贸行业风生水起的时候,肖路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销售部经理,经常出国出差,同学们都羡慕她,老公年轻有为,自己清秀漂亮,郎才女貌,引起多少人的嫉羡。
可大家看到的只是外在的光鲜,谁能看到真实的一地鸡毛呢?
谈聘礼时,准婆婆就以各种借口克扣聘金,那时候就惹得若华父母大为光火,若华也很生气,两家闹得十分不愉快。
但肖路对若华说,自己的父亲已经没了,母亲拉扯他长大不容易,不想因为自己的婚事让母亲为难。将来的日子都是两个人过,聘礼多还是少有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将来他对她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华一听就心软了。再一想,肖路说的也有理,反正都是两个人过日子,多和少都是自己的,太计较就寒了他的心。
于是有些聘礼肖路家做不到的,她瞒着妈妈自己贴上了。有些金器少了,她劝母亲不要计较,她也不喜欢带这些东西。
若华就想着息事宁人,把婚礼办完了就好。
妈妈叹了口气,女生外向,她还能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由她吧。
结果,结婚那天还是出了幺蛾子,让一家人都不痛快。
本来说好的接亲时六辆婚车却只来了四辆,若华母亲一看脸就拉长了,问肖路怎么回事。肖路说,一辆车子临时出了状况,为了凑个双数,只能让另一辆别来了。
这话说得若华父母一时无法反驳。可在收聘礼的时候,发现又短了些东西,若华妈待要发作,又碍于满堂宾客,只能把若华拉到一边,给她看了清单。
若华心里也不自在起来,之前许多事她都担待下来了,她也和肖路事前说好的,东西不能再少了,可到了这个时候却又出这么些状况,便问肖路怎么回事。
肖路一看脸就拉长了,这我妈办的事,我又怎么会知道,现在抓这些细枝末节的做什么,有什么事回头再说,你们家这么搞,这婚礼还办不办了?
若华看着在家里凑趣的亲戚,怎么也拉不下脸,只能先咽下这口气,把婚礼办了再说。
整个婚礼她的胸口都像堵了一块大石头,硬邦邦地称胸襟,看着婆婆那张脸,怎么都不想叫妈。
人生最重要的日子,从订婚开始她就闹心不已。要不是怕亲戚朋友看笑话,她真想不结婚算了。
原以为办完婚礼就好了,谁知,婚后糟心的日子才正式开启。
结婚没多久她就怀孕了,肖路便要她辞去工作,说是为了宝宝健康成长,让她在家安心养胎,有他养家就好。
那时候肖路正是公司的核心骨干,收入不错,就是工作繁忙,经常不着家。若华从怀孕开始就孕吐反应严重,想着肖路的话也有道理,便辞了国企的工作,在家养胎。
辞职时,经理十分惋惜:“若华啊,女人还是独立一些比较好,你将来要再找这么好的单位就难了。”
若华也不想辞职,但想着自己还年轻,也对自己有信心。生完孩子给婆婆带,自己再找工作也不迟。
如果她知道后面发生的事,一定不会辞职。多年后,她无数次为自己的决定后悔不迭。
生产那天,婆婆在医院等了半天,一看护士抱出来的是个女孩,便笑着对若华妈妈说:“生个女孩要这么半天,我那时候生肖路,头尾还不到俩小时,现在的女孩子还真是娇气,比不得我们当年。”
说着斜眼瞟着亲家母,若华妈脸绷得比弦还紧:“也就是你,像母鸡生个鸡蛋似的容易,哪个女人头胎不都是这么生的?”
孩子放在婴儿车里,婆婆说头晕,大概是低血糖犯了,得休息一下,便回家去了。这一去,便彻底病倒了,再也没有去医院。等到若华出院时,婆婆病得更严重了,连床都起不来。
事已至此,若华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从医院到月子,都是妈妈照顾的,肖路也就在医院照顾了若华两天,便给了丈母娘8000块钱,说是公司紧急让他回去开会,第二天便出差去了。
月子里,女儿得了新生儿肺炎,若华得了乳腺炎,折腾得死去活来,妈妈照顾若华母女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爸爸也是连轴转,可肖路因为孩子生病,在电话里和她大吵一架。
回想起这些事,若华只觉得整个心像在油锅里滚过一般。
4
现在,这一切都要结束了。
让他和他妈见鬼去吧!若华咬牙切齿对自己说。
到了家,还要去接女儿。一晃女儿已经13岁了,刚上初一,从小体弱多病的孩子,在若华的精心养育下,也出落成漂亮的少女了。
如果说离婚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就是女儿了。
想到孩子,若华的肚子就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孩子自然是要跟着她的,但现在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怎么养孩子?为今之计,要先有个工作,再计划怎么离婚,争取财产。
可事情到底怎么做,她却没有半点头绪。
先不管它,一步一步来。她对自己说。
和女儿吃饭的时候,若华突然问了一句:“伊一,如果妈妈和你爸离婚,你怎么看?”
女儿狐疑地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你是开玩笑的还是认真的?”
“开玩笑啦,就是想知道,你怎么看。”
“你们要是离了,我跟你。”
“为什么?”
“爸爸基本不着家啊,跟着他,我得喝西北风。”
女儿出生后,肖路一直在国外出差,电话都打不通,偶尔打通了,两人没说几句就吵起来。
出了月子,肖路就要求若华搬回去住,说是婆婆想孩子了。若华不愿意,月子里都没有照顾她,这会儿想看孩子就看孩子?
“照片说明不了问题,难道要我亲眼看见你和她在床上你才承认吗?”
肖路突然提高了音量:“你要这么说,我还能说什么?你整天疑神疑鬼,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闹得鸡犬不宁,这日子不过也罢!”
“行,那签字吧!”若华甩出一份拟好的离婚协议。
肖路一看离婚协议就软了下来:“我又没做错什么,好了,别闹了,孩子明天还要上学呢。”
若华把张奇拍到的视频发到他的手机上。
“你,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肖路明显地气急了起来。
“我想知道的是,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肖路沉默了。
“离婚吧,孩子,房子我要,车子给你,存款一人一半。你每月支付抚养费。”
“我不会签字的。我和她只是逢场作戏罢了,你何必这么认真?”
“是吗?逢场作戏?好,你现在和她断了,当着我的面给她打电话。”若华伸出手来。
“你这是干嘛!”肖路明显气粗起来。
“把你的电话给我,我来拨,你来说。”若华一字一顿。
“你爱信不信。”肖路说着,摔门出去。
从那时候起,肖路就睡在沙发上。
若华也不理他,第二天送孩子上学后,就径直出门了。
她是去找张奇的。
张奇把转账记录和流水打印出来给她看:“你看,他有几笔比较大的转账,是转给一家模具公司,分几笔转的。”
若华的心提了起来:“你的意思是,他在转移财产?能了解这家公司的底细吗?”
“这家公司的法人是你老公。”
“他什么时候成立这家公司的?”
“一年前。”
若华倒吸了一口凉气,肖路竟然没有给她露一点口风。细算下来,应该是在她拒绝当公司法人之后。没想到他悄没声地自己注册了一家公司。
“你能查到那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吗?”
“好像是负债。”
若华像被抽走了力气一般,浑身无力。
张奇看着他,目光满含同情:“你打算怎么办?”
“走法律程序能追回来吗?”
“难说,比较复杂,而且流程会很长,最好是协议了。只要他能同意。”
若华沉默不语。
这时,手机响了,她拿起一看,是老妈。
她一接起电话,老妈就劈头盖脸地问她:“你好好的得什么失心疯?我听说你要和肖路离婚?”
她赶忙和张奇示意一下,便走到外面去:“谁和你说的?”
“你婆婆。她说肖路只是和朋友在外面聊聊天,谈点事,你叫人查他,还拍了照片。现在正和他闹离婚。”
“那她有没有告诉你,她那好儿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好事吗?”
“她没说别的,难道肖路这小子出轨了?”
“电话里一时说不清,我现在外面有点事,有空再和你说吧。”说完她就挂断了电话,满身疲惫地靠在墙上。
她没想到老太婆居然倒打一耙。
刚挂完电话,又有个电话进来,原来是平常和肖路玩得很好的一个朋友打来的,若华也认识,因为和他老婆玩得好,关系也不错。
那人说来说去就是劝若华包容一点,不要冲动,看在孩子的面上不要离婚,男人犯错会回头的,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就好了。
若华忍住气不让自己发作。好不容易打发了他,又有个朋友也打来电话,来来去去一样的说辞。要不是因为在公共场所,她忍不住要破口大骂起来。
她实在想不到那娘俩居然这么无耻,这样的事竟然能公之于众,也许在他们看来,肖路只是犯了一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吧。
刚想把手机关机,又有一个电话打进来,她火冒三丈:“有完没完!”
对方是个女孩,在电话里怯怯地说:“张女士,我是大疆保险公司,打电话来是通知您被录用了。”
若华赶紧缓了口气,抱歉地说:“对不起,刚刚有骚扰电话,所以才这么激动。谢谢你通知我。”
“请您于明天早上九点钟,着正装到公司报到。”
“好的,谢谢。”
“祝您生活愉快。”
接完公司电话,她稍稍定了神。为今之计,生存是头号大事,其他的慢慢再说。
她想了想,现在钱大概率是要不回来了,无论是律师费还是时间,她都拖不起。肖路当初大概也是拿捏住这点,才会这么做。那就把房子、孩子和抚养费争取到手。
他妈现在瘫痪了,虽然她有退休金,但也需要请人照顾,这也是需要一笔钱的。那些钱,就当是给他妈请的护工费用吧。
这时,电话又响了,她拿起一看,是肖路。
她正一肚子火无处发泄,便接起电话破口大骂起来:“你有病啊,一会儿找我妈,一会儿找朋友,你不丢脸我都替你丢脸!你们怎么这么没脸没皮!我都替你臊得慌!”
肖路难得地在电话里好言相劝:“他们也都是好意,不希望看到这个家散了。毕竟我们还有孩子。我错了,改还不行吗?老人家现在病着,你这时候离婚丢下她别人也会说你的。”
若华气得发抖,到现在了,他居然还能这么泰然自若地道德绑架她。
“你要我照顾你妈?可以,按照护工的工资,一日一结,另外做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费用也另外给。”
“我不是每个月都给你钱了?”
“你给我的那些钱够请个护工?还够你们的吃喝拉撒?”
“若华,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以前可不是这样计较的人啊!”
她突然发现自己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会看上这种男人。以前知道他有点问题,竟不知道他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发生这么多事,他竟然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包括他妈。
“若华,你回来吧,我实在没办法了,妈需要人照顾,伊一也是,我公司又那么多事情,总不能一直请假吧?”
“我明天开始上班。我的女儿我会管,你妈是你的事,你都带去上班吧。”
“你这个女人怎么能这样没良心?怎么说她都是你的长辈,也是半个妈!你妈生病了你也这样吗?”
若华挂掉电话。去死吧!她恶狠狠地啐了一口。
喜欢至暗光明
在雅鲁藏布江的无人区里,正行进着一支队伍,他们穿着厚厚的户外服,背着半人高的背包,拄着登山杖,在密林中艰难跋涉。
沿途有一些牛羊的头骨,白森森地躺在草丛里,或是挂在树枝上,让人看着头皮发麻。路上荆棘丛生,抬头就能望见不远处的雪山,虽然看着不远,但向导南饶说,看见跑死马,要走到那,没有七天七夜到不了。
南饶是当地人,身材精瘦,典型的藏人长相,从事向导多年,几次带着探险队穿越无人区,经验丰富,可不知为什么,此行却显得心神不定。
孙建平和王洋联系他时,他一直推脱:“最近家里有事,明年再说吧。”
要知道每年只有两个时间段可以穿越雅鲁藏布江无人区,四月和十月,其他时候不是雨季,就是冬季,根本无法穿越。现在已经10月份了,错过了这次,就要等到明年。两人都不愿意。
他们为了这次穿越已经准备了一年多。而南绕是当地经验最丰富的向导,有他加入,此行事半功倍。
孙建平说:“是不是价格上有什么想法,说吧,我们加钱。”
南绕犹豫了一下,最近家里建房子,借了五万块钱,两个儿子也大了,也该准备点彩礼。
王洋看出他心思动了,便附和一句:“钱的话,好商量。主要是尽快出发。”
南饶想了好一会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一个人加3000,明天就走。”
事情定下来了,南饶联系了5个背夫,准备了食物,第三天,从加拉村出发,一行8人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林芝地区特有的气候和美景让两个人目不暇接,一路走,一路拍照,十分轻松,孙建平和王洋也准备了丰富的补给,但和为期一个月徒步需要的食物量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南饶准备了足够的茶叶和糌粑,由背夫背着,沿途一路都有水,倒也不用发愁。
走了半天,和身材高大的王洋比起来,176公分的孙建平显得清瘦许多,背上40多斤重的背包让他的速度慢了下来。
当初孙建平提出要穿越雅鲁藏布江无人区时,王洋就十分诧异:“你登上过雪山吗?一次徒步超过60公里吗?怎么突然就想去无人区?”
王洋是个资深驴友,有过比较丰富的徒步经验,也爬过雪山,即便如此,他也清楚穿越雅鲁藏布江无人区意味着什么。而孙建平几乎是个小白。
但孙建平很坚决,他要去。
为此他提前一年开始计划,参加了各种徒步,并第一次和驴友登上过雪山,至此,才算半个“硬驴”。
一切准备妥当,两人一起来到西藏林芝。
昨晚下过一场雨,突然降温了,尽管做足了准备,两人还是不能适应在这样湿冷的天气中行走。雅鲁藏布江水在右边不远处奔腾,左边是悬崖峭壁,下面就是大峡谷,行走在雪山和峡谷之中,是极为奇异的感觉。
南绕走在最前面,嘴里小声念叨着什么,孙建平好奇地问道:“你念的是什么?”
“经文。”南绕答道。
“平常都要念吗?”
“嗯。”
空气中突然一阵沉默,只有间或几声鸟叫,簌簌的雨声,以及流水的哗哗声。
孙建平突然心神不安起来,至于为什么,他说不清楚。
突然他觉得脸上一阵冰凉,抬头一看,竟然下雨了。在高海拔的林芝地区也是常见的,但不知怎么的,南绕开始抱怨起来。
“一出门就下雨,接下来的路不好走咯。”
一开始只是飘飘洒洒的小雨,渐渐地便成了大雨。几个人赶忙从背包里拿出防雨御寒衣物,孙建平背包里还准备着帽子手套,但这个时候他还想扛一扛。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奇花异草,经雨一淋,变得更为鲜艳青翠,孙建平禁不住拿出相机来拍照。
南饶回过头来提醒他:“下雨路滑,看着脚下,别只顾拍照。”
天气越来越冷,几个人在雨中跌跌撞撞,总算到了下一个宿营地,孙建平已经冷得说不出话来。等南绕和背夫搭好帐篷,生起火来烧茶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暖和过来。
“没想到这么冷。”他哆嗦着把手伸向火堆烤火。
王洋正在跺脚,想把鞋子上的泥跺掉,听到他说话便问道:“还受得了吗?”
孙建平挤出一个笑容:“还行。”
一个背夫递过来一个杯子,问他要不要喝茶,他接过去喝了一口,这才感觉从内到外暖和起来。他突然觉得后背发痒,伸手去挠,却发现个东西沾在背上。
他把手伸进衣服一摸,感觉像泥巴,用力扯一下,却发现粘得很牢,怎么也扯不下来,便喊王洋帮忙。
王洋一掀开他的衣服,吓得惊叫起来:“你背上有蚂蝗!”
南绕和几个背夫都围过来,只见孙建平背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蝗。
南绕不慌不忙地从火堆里取出一根正在燃烧着的树枝,吹灭火焰,把正在冒烟的一端戳在蚂蝗上,蚂蝗很快就掉在地上,蜷成一团。
南绕依样画葫芦,把孙建平身上的蚂蝗一一戳掉,王洋数了一下,大概四十多只。
孙建平回头看了一下,地上密密麻麻的一堆蚂蝗,只觉得头皮发麻,以前徒步从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估计是下午在草堆上休息的时候爬上去的,”王洋笑着说,“我就跟你说吧,不要躺着。”
南绕说:“今年雨水多,空气比较潮湿,这东西到处都是。”
火光照耀着每个人的脸,南绕看起来心事重重。
王洋喝了口茶,问道:“这天气会影响行程吧?”
南绕叹了口气:“会啊。雨天路滑,走路要当心,会影响速度。”
“你们以前碰到过这种情况吗?”
“一般是快到出去的时候才有,像这么早下雨,还下这么大的,很少见。”
大家分吃了糌粑,孙建平累得睁不开眼睛,吃完饭便早早睡觉了。
2
半夜,孙建平被冻醒过来,发现带的睡袋太薄了。包里还有一个厚的,他没有打开。他没有预料到10月会下这么大雨,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冷。
他把背包里保暖的衣服都掏出来,找出一件厚羽绒服,赶紧穿在身上,觉得暖和多了,又往王洋身边挤了挤。
寂静的夜中,王洋鼾声如雷,孙建平却睡不着,拿出手机一看,半夜两点。
手机屏保还是和前女友的照片,只剩下这张了。
她提出分手的时候,他把手机、电脑、还有社交账户上的照片都删了个干净,唯独剩下这张没有删。
他忘不了她临走时的表情,忧郁、淡漠,眼神空洞。
她拖着行李箱走的时候,他在身后叫她,可她连头都没回。
他攥紧了拳头咆哮:“你会后悔的!”
她叫了辆路过的的士,吃力地把箱子搬到后备箱里。以前这些活就是她自己做的。
他木然地站在后面看着,眼看着她上了车,眼看着她消失在他的生活中。
他颓废了两个月,穿着没有熨过的衣服去上班,整个人乱糟糟的,工作也出了好几次重大差错。
领导找他约谈了一次,大意是再发生这样的错误,公司就不留情面了。他当即跳起来,甩了一句话:“这样的破工作,谁他妈爱干谁干!”,就自己打包东西走人。
996的程序猿,到哪里找不到工作?
他在出租屋里除了吃就是打游戏,一个月后,妈找到他的时候哇地一声哭了:“你这死孩子,怎么电话都不接?我还以为你出事了!”
毕业三年,他努力工作攒钱,可除了房租吃喝,要在这寸土寸金的上海买房,几乎看不到希望。每天忙得连面都见不上,分手再正常不过了。
孙建平的父母都是公务员,还没退休,如果要在江州买一套房子,还是负担得起的。但女友的要求,是留在上海。
女友是他的学姐,比他大一岁。毕业后家里催了几次婚,都因为孙建平没有足够的钱买房一拖再拖。
她不想等了,身边的女孩嫁的不是富二代,就是金融男。陪着一个男孩长大,太难了,也很考验人。女人的花期只有短短的几年,耽误不起,何况家里一直反对。
他在疯狂打游戏的时候,大学舍友王洋来找他,看见他这个样子,一把夺过手里的鼠标:“老待在家里干嘛!走,喝酒去!”
他俩上大学时就是上下铺的兄弟,感情好得像穿条裤子。王洋家条件比较好,父亲开了个公司,年盈利也有上千万,大学毕业进了鹅厂,收入很高,但压力也不小。
对孙建平的恋情,王洋是知道的,虽然他没说什么,但都是同专业的,基本知道得差不多。孙建平女友是上一届学姐,人长得漂亮,工作很优秀,家里条件也好。
当初两人一开始谈恋爱,女方家里就不赞成,毕竟两方差距是有的。
孙建平性格轴,认死理,干起活来不要命,在学校的时候,这样的男孩子还是很受一部分女孩子青睐的,但出了社会就显得太死板,也有人会说这是情商低。
因为两人感情好,才扛了几年。毕业后,人的眼界就变了,女方接触的都是金融圈的大佬和优质金融男,相比之下,像孙建平这样的小程序员就失色了。
两人在小酒馆推杯换盏了几盅,孙建平问道:“最近在干嘛?”
“前阵子去新疆徒步了。嘿,那地方,你真该去看看。”
王洋没有女朋友,倒不是找不到,多的是女人想贴他,但他就是不感冒,唯一感兴趣的除了游戏就是徒步。
王洋兴致勃勃地跟他讲一路的见闻,他听得百无聊赖。
两人酒足饭饱回家,因为都喝了酒,王洋叫了代驾,想送孙建平回去,被他拒绝了。
“我打车回去一样,你也喝酒了,不要麻烦了。”
王洋拗不过他,只好先走了。
孙建平打了一辆车。路上,看着窗外城市里流光溢彩的霓虹灯,那些扑面而来的层层叠叠的高层建筑,他突然觉得难以呼吸,只想逃离。
离开所有的人,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去。
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这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大峡谷,其中还有一个人迹罕至的无人区。
他当即就决定了,去大峡谷,去无人区。
回到家,他立即开始搜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所有资料,评估自己去的可能性。
一年后的今天,他已经在这里了。他伸出手,感受着大峡谷的温度和气息。
突然,王洋在睡梦中说了几句话,声音含混不清。孙建平回过神来了,看了下手机,快三点了。再不睡,明天该没有精力行走了。
第二天,孙建平被王洋推醒了。一看外面,雨还在下,地上积水处竟然积了一层冰。
他昏昏沉沉的,昨晚没睡好,再加上着了凉,竟然拉肚子起来。
王洋看他脸色不好,便想推迟再走,但孙建平拒绝了,他不想因为自己耽误行程。
雨天路滑,所以走得格外慢。孙建平身体不舒服,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休息,一行人走走停停,才赶了前天三分之二的路程。
晚上休息的时候,南绕脸色很不好,一来,他们所带的口粮有限,如果照这个进度赶路,可能会有断粮的危险。二来,这雨再下下去,路面会结冰,怕是后面的路更难走。
孙建平有些内疚,开始后悔自己的鲁莽和冲动。
王洋打破了沉默:“晚上吃了饭早点休息,我这里有些药,你吃了早点睡,明天兴许就好了。”
吃完药,孙建平倒头便睡。
早上醒来,他没有因为休息恢复精力,反而精神变得更加不济。连日来的赶路让他精疲力竭,加上生病,他有气无力。
王洋看他的样子,便提议找个附近的藏民人家休息。南绕告诉他,除非回头,否则接下来的路程都不会有多少人家,进入无人区后,更没有办法休息。
王洋踌躇了一番,便征求孙建平的意见。但孙建平执意不肯回头,只说他的身体并无大碍。王洋看他这么坚持,便继续前进。
3
江若华原以为自己抓住肖路出轨的证据,会痛哭流涕,痛不欲生,可真到了这一刻,却发现自己出奇的冷静。
她看着照片上那个和丈夫一起笑得一脸灿烂的女人,竟感觉不到一丝嫉妒,只是隐隐生出些许怜悯:“又一个猎物。”
她细细观看照片,论外貌,尖嘴猴腮,长得一言难尽,论年纪,也不小了,江若华问她的年龄。张奇说,和她差不了几岁,但看起来比她显老。
电视剧里小三都是妖艳娇媚的狐狸精,现在看来,电视剧是来源于现实,却远高于现实。至少在江若华此时看来,肖路的婚外情就是一个笑话。
那么,肖路到底看上她什么?
“人家有钱、有事业啊。”张奇一针见血。
江若华差点把一口茶喷出来:“多有钱?”
“她是个律师,有自己的事务所。”
若华沉默了,隔了一会儿,又问道:“那她图肖路什么呢?”
张奇笑着说:“这我可不知道,图他长得帅?”
肖路一向注重自己的外表,因为坚持运动的关系,所以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5-6岁。
江若华没有回答,将杯子里的茶一饮而尽,拿上照片就要离开:“我先走了。”
张奇站起来:“我送你吧。”
“不用了。”
她叫了一辆网约车,家里的车是肖路开着,她虽然有驾照,但肖路却不给她买车。
她把车窗打开,10月的江州还是热浪袭人,虽然车里开着冷气,但她却觉得需要开窗透气。
现在已经是傍晚了,落日在若华脸上镀上一层金光,城市的风夹带着汽车尾气拂过她的脸颊,她解开头发,任它们在风中飞扬。
她第一次觉得自由,也觉得十分沉重。
肖路的出轨的端倪已经有段时间了,刚开始产生怀疑的时候,她极为紧张。毕竟,她已经多年不上班了。
结婚十几年,她只是断断续续上过两三年的班,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家务和带娃中度过的。
作为80年代初的这代人,若华算是早婚一族,大学毕业半年,就结婚了,她嫁给了自己的师兄,比她大5岁的肖路。
彼时其他同学正在为租房搬家苦恼,若华已经住在肖路买的房子里。
那时候正是外贸行业风生水起的时候,肖路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销售部经理,经常出国出差,同学们都羡慕她,老公年轻有为,自己清秀漂亮,郎才女貌,引起多少人的嫉羡。
可大家看到的只是外在的光鲜,谁能看到真实的一地鸡毛呢?
谈聘礼时,准婆婆就以各种借口克扣聘金,那时候就惹得若华父母大为光火,若华也很生气,两家闹得十分不愉快。
但肖路对若华说,自己的父亲已经没了,母亲拉扯他长大不容易,不想因为自己的婚事让母亲为难。将来的日子都是两个人过,聘礼多还是少有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将来他对她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华一听就心软了。再一想,肖路说的也有理,反正都是两个人过日子,多和少都是自己的,太计较就寒了他的心。
于是有些聘礼肖路家做不到的,她瞒着妈妈自己贴上了。有些金器少了,她劝母亲不要计较,她也不喜欢带这些东西。
若华就想着息事宁人,把婚礼办完了就好。
妈妈叹了口气,女生外向,她还能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由她吧。
结果,结婚那天还是出了幺蛾子,让一家人都不痛快。
本来说好的接亲时六辆婚车却只来了四辆,若华母亲一看脸就拉长了,问肖路怎么回事。肖路说,一辆车子临时出了状况,为了凑个双数,只能让另一辆别来了。
这话说得若华父母一时无法反驳。可在收聘礼的时候,发现又短了些东西,若华妈待要发作,又碍于满堂宾客,只能把若华拉到一边,给她看了清单。
若华心里也不自在起来,之前许多事她都担待下来了,她也和肖路事前说好的,东西不能再少了,可到了这个时候却又出这么些状况,便问肖路怎么回事。
肖路一看脸就拉长了,这我妈办的事,我又怎么会知道,现在抓这些细枝末节的做什么,有什么事回头再说,你们家这么搞,这婚礼还办不办了?
若华看着在家里凑趣的亲戚,怎么也拉不下脸,只能先咽下这口气,把婚礼办了再说。
整个婚礼她的胸口都像堵了一块大石头,硬邦邦地称胸襟,看着婆婆那张脸,怎么都不想叫妈。
人生最重要的日子,从订婚开始她就闹心不已。要不是怕亲戚朋友看笑话,她真想不结婚算了。
原以为办完婚礼就好了,谁知,婚后糟心的日子才正式开启。
结婚没多久她就怀孕了,肖路便要她辞去工作,说是为了宝宝健康成长,让她在家安心养胎,有他养家就好。
那时候肖路正是公司的核心骨干,收入不错,就是工作繁忙,经常不着家。若华从怀孕开始就孕吐反应严重,想着肖路的话也有道理,便辞了国企的工作,在家养胎。
辞职时,经理十分惋惜:“若华啊,女人还是独立一些比较好,你将来要再找这么好的单位就难了。”
若华也不想辞职,但想着自己还年轻,也对自己有信心。生完孩子给婆婆带,自己再找工作也不迟。
如果她知道后面发生的事,一定不会辞职。多年后,她无数次为自己的决定后悔不迭。
生产那天,婆婆在医院等了半天,一看护士抱出来的是个女孩,便笑着对若华妈妈说:“生个女孩要这么半天,我那时候生肖路,头尾还不到俩小时,现在的女孩子还真是娇气,比不得我们当年。”
说着斜眼瞟着亲家母,若华妈脸绷得比弦还紧:“也就是你,像母鸡生个鸡蛋似的容易,哪个女人头胎不都是这么生的?”
孩子放在婴儿车里,婆婆说头晕,大概是低血糖犯了,得休息一下,便回家去了。这一去,便彻底病倒了,再也没有去医院。等到若华出院时,婆婆病得更严重了,连床都起不来。
事已至此,若华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从医院到月子,都是妈妈照顾的,肖路也就在医院照顾了若华两天,便给了丈母娘8000块钱,说是公司紧急让他回去开会,第二天便出差去了。
月子里,女儿得了新生儿肺炎,若华得了乳腺炎,折腾得死去活来,妈妈照顾若华母女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爸爸也是连轴转,可肖路因为孩子生病,在电话里和她大吵一架。
回想起这些事,若华只觉得整个心像在油锅里滚过一般。
4
现在,这一切都要结束了。
让他和他妈见鬼去吧!若华咬牙切齿对自己说。
到了家,还要去接女儿。一晃女儿已经13岁了,刚上初一,从小体弱多病的孩子,在若华的精心养育下,也出落成漂亮的少女了。
如果说离婚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就是女儿了。
想到孩子,若华的肚子就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孩子自然是要跟着她的,但现在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怎么养孩子?为今之计,要先有个工作,再计划怎么离婚,争取财产。
可事情到底怎么做,她却没有半点头绪。
先不管它,一步一步来。她对自己说。
和女儿吃饭的时候,若华突然问了一句:“伊一,如果妈妈和你爸离婚,你怎么看?”
女儿狐疑地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你是开玩笑的还是认真的?”
“开玩笑啦,就是想知道,你怎么看。”
“你们要是离了,我跟你。”
“为什么?”
“爸爸基本不着家啊,跟着他,我得喝西北风。”
女儿出生后,肖路一直在国外出差,电话都打不通,偶尔打通了,两人没说几句就吵起来。
出了月子,肖路就要求若华搬回去住,说是婆婆想孩子了。若华不愿意,月子里都没有照顾她,这会儿想看孩子就看孩子?
“照片说明不了问题,难道要我亲眼看见你和她在床上你才承认吗?”
肖路突然提高了音量:“你要这么说,我还能说什么?你整天疑神疑鬼,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闹得鸡犬不宁,这日子不过也罢!”
“行,那签字吧!”若华甩出一份拟好的离婚协议。
肖路一看离婚协议就软了下来:“我又没做错什么,好了,别闹了,孩子明天还要上学呢。”
若华把张奇拍到的视频发到他的手机上。
“你,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肖路明显地气急了起来。
“我想知道的是,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肖路沉默了。
“离婚吧,孩子,房子我要,车子给你,存款一人一半。你每月支付抚养费。”
“我不会签字的。我和她只是逢场作戏罢了,你何必这么认真?”
“是吗?逢场作戏?好,你现在和她断了,当着我的面给她打电话。”若华伸出手来。
“你这是干嘛!”肖路明显气粗起来。
“把你的电话给我,我来拨,你来说。”若华一字一顿。
“你爱信不信。”肖路说着,摔门出去。
从那时候起,肖路就睡在沙发上。
若华也不理他,第二天送孩子上学后,就径直出门了。
她是去找张奇的。
张奇把转账记录和流水打印出来给她看:“你看,他有几笔比较大的转账,是转给一家模具公司,分几笔转的。”
若华的心提了起来:“你的意思是,他在转移财产?能了解这家公司的底细吗?”
“这家公司的法人是你老公。”
“他什么时候成立这家公司的?”
“一年前。”
若华倒吸了一口凉气,肖路竟然没有给她露一点口风。细算下来,应该是在她拒绝当公司法人之后。没想到他悄没声地自己注册了一家公司。
“你能查到那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吗?”
“好像是负债。”
若华像被抽走了力气一般,浑身无力。
张奇看着他,目光满含同情:“你打算怎么办?”
“走法律程序能追回来吗?”
“难说,比较复杂,而且流程会很长,最好是协议了。只要他能同意。”
若华沉默不语。
这时,手机响了,她拿起一看,是老妈。
她一接起电话,老妈就劈头盖脸地问她:“你好好的得什么失心疯?我听说你要和肖路离婚?”
她赶忙和张奇示意一下,便走到外面去:“谁和你说的?”
“你婆婆。她说肖路只是和朋友在外面聊聊天,谈点事,你叫人查他,还拍了照片。现在正和他闹离婚。”
“那她有没有告诉你,她那好儿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好事吗?”
“她没说别的,难道肖路这小子出轨了?”
“电话里一时说不清,我现在外面有点事,有空再和你说吧。”说完她就挂断了电话,满身疲惫地靠在墙上。
她没想到老太婆居然倒打一耙。
刚挂完电话,又有个电话进来,原来是平常和肖路玩得很好的一个朋友打来的,若华也认识,因为和他老婆玩得好,关系也不错。
那人说来说去就是劝若华包容一点,不要冲动,看在孩子的面上不要离婚,男人犯错会回头的,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就好了。
若华忍住气不让自己发作。好不容易打发了他,又有个朋友也打来电话,来来去去一样的说辞。要不是因为在公共场所,她忍不住要破口大骂起来。
她实在想不到那娘俩居然这么无耻,这样的事竟然能公之于众,也许在他们看来,肖路只是犯了一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吧。
刚想把手机关机,又有一个电话打进来,她火冒三丈:“有完没完!”
对方是个女孩,在电话里怯怯地说:“张女士,我是大疆保险公司,打电话来是通知您被录用了。”
若华赶紧缓了口气,抱歉地说:“对不起,刚刚有骚扰电话,所以才这么激动。谢谢你通知我。”
“请您于明天早上九点钟,着正装到公司报到。”
“好的,谢谢。”
“祝您生活愉快。”
接完公司电话,她稍稍定了神。为今之计,生存是头号大事,其他的慢慢再说。
她想了想,现在钱大概率是要不回来了,无论是律师费还是时间,她都拖不起。肖路当初大概也是拿捏住这点,才会这么做。那就把房子、孩子和抚养费争取到手。
他妈现在瘫痪了,虽然她有退休金,但也需要请人照顾,这也是需要一笔钱的。那些钱,就当是给他妈请的护工费用吧。
这时,电话又响了,她拿起一看,是肖路。
她正一肚子火无处发泄,便接起电话破口大骂起来:“你有病啊,一会儿找我妈,一会儿找朋友,你不丢脸我都替你丢脸!你们怎么这么没脸没皮!我都替你臊得慌!”
肖路难得地在电话里好言相劝:“他们也都是好意,不希望看到这个家散了。毕竟我们还有孩子。我错了,改还不行吗?老人家现在病着,你这时候离婚丢下她别人也会说你的。”
若华气得发抖,到现在了,他居然还能这么泰然自若地道德绑架她。
“你要我照顾你妈?可以,按照护工的工资,一日一结,另外做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费用也另外给。”
“我不是每个月都给你钱了?”
“你给我的那些钱够请个护工?还够你们的吃喝拉撒?”
“若华,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以前可不是这样计较的人啊!”
她突然发现自己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会看上这种男人。以前知道他有点问题,竟不知道他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发生这么多事,他竟然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包括他妈。
“若华,你回来吧,我实在没办法了,妈需要人照顾,伊一也是,我公司又那么多事情,总不能一直请假吧?”
“我明天开始上班。我的女儿我会管,你妈是你的事,你都带去上班吧。”
“你这个女人怎么能这样没良心?怎么说她都是你的长辈,也是半个妈!你妈生病了你也这样吗?”
若华挂掉电话。去死吧!她恶狠狠地啐了一口。
喜欢至暗光明